《金剛經》是只有高智慧的人才能讀,還是人人可讀?

2020-11-29 梅山易學

《金剛經》是佛教至高無上的經典之一,自其問世以來,就受到了所有佛教徒們的頌揚稱讚,得到了歷代高僧大德的刻苦鑽研與深度解讀,成為了佛教文化中一顆璀璨明珠,為無數的佛教徒指明了前進的道路,為他們達到解脫的彼岸提供了無法想像的智慧,可以說是功莫大焉。

自後秦鳩摩羅什於弘始四年(公元401年)譯成開始,以後相繼出現了多種版本,但其中的內容都大同小異,各有流傳,流傳最廣、解讀最多,最為人們所熟知的,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

網圖

被譽為「統綱領源流之正,得語言文字之祥,禪門之寶炬,覺路之金繩」,可見其深得歷代佛家子弟之喜愛。

雖則如此,卻奈何其奧旨淵深,雖有所廣,卻令一般人望之卻步,無法進一步得窺真義,而各家注釋,又參差不齊,各以自己的理解發揮,天長日久,百家闡幽,卻令後人莫衷一是,愈發讓人覺得撲朔迷離,不知其可。

佛經所說,本是佛祖為了教化世人而成,《金剛經》更是其中的優秀佼佼者,其簡單明了,本是指引人們快速破除迷障到達成佛彼岸的一條捷徑,可以讓人少走許多的彎路。

網圖

但是遲至今日,《金剛經》卻被套上了一個神秘的光圈,被那些故作神秘的佛教徒們捧上了神壇,將之視為「只有高智慧的人才能學習」的一種經典,讓人無可奈何。

那麼事實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做為「發三乘之奧旨,啟萬法之玄微」的大乘經典,《金剛經》其實並沒有人們所想像的那般複雜、深奧、難懂,是許多人都能聽懂的一本書。

如果真的像佛教徒們所宣稱的那般高、大、上,那麼當年那個深山砍柴的樵夫,又為什麼能因為聽一句「因無所住而生其心」而深有感觸開悟的呢,作為一本教人直指本心的智慧經典,其實它的內容並沒有想像中的晦澀難懂,許多人都可以一聽就能明白。

網圖

佛教徒們將《金剛經》神秘化,是為了宗教服務,但卻違背了《金剛經》所提倡的思想,《金剛經》全文只講了二個問題:破法、破相,論不空之空,見無相之相,世間萬象,無非夢幻泡影,所有一如,無如慈悲之功。

《金剛經》如果真的象佛教徒們所說的那般莫測高深,那麼它的流傳就不可能有如此之廣,他的影響力也就不會有如此之大,要知道,在封建社會,能讀書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其經文真的晦澀難懂,那麼普通人又該如何去受持讀誦理解呢?

網圖

六祖慧能是一個文盲,文盲都能聽得懂的內容,現在的佛教徒們卻偏偏要將它捧上神壇,讓人望洋興嘆,不知是何居心?

舉個例子,《金剛經》第七品中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什麼是無為法,就是沒有法,沒有法呢,又法法皆是法,只是沒有固定的法而已。

因為沒有固定的執著之法,所以呢?「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你看,是不是非常簡單明了。

網圖

明代「三袁」的母親是一位信佛之人,一天在念《金剛經》的時候,一隻蜘蛛前來聽經,等到念完經一看,那隻蜘蛛竟然蛻化了,蠢萌如蜘蛛,尚且能聽懂,何況人類!

《金剛經》本是佛祖以無上慈悲開示眾生而演說的一本經典,大開方便之門,眾生平等而待,出生死之途,登菩提之岸,善莫大焉。

只是如今,智慧已失,機心四起,佛教徒們執著於書而緣木求魚,使天下不知其可也。

網圖

再說《金剛經》是只有高智慧的人才能讀的言論,豈不是自己抽自己,讓人笑掉了大牙了嗎?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簡單明了,直指人心。卻偏偏要「勤拂試」,那豈不是自增機心,導人入溝嗎?有志於學習者,要謹慎。

相關焦點

  • 《金剛經》的智慧
    也許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站在智慧的門邊上。具體到《金剛經》,它也無法告訴你什麼具體知識。所以,如果抱著求知求用的心態來讀《金剛經》,那只能是緣木求魚,了不可得。《金剛經》的義理是抽象的,所謂抽象,在於它消除了一事一物的具體形態,剝離了具體內容,也正因為如此,它才能夠容納整個世界。解脫之路就在哪裡,《金剛經》可以為你做些指點,但畢竟無法替你邁開雙腿。
  • 讀金剛經的好處(690)
    很多人看金庸的小說看多了,總以為這是一部武學著作,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金剛經是影響非常大的一部佛經,千餘年來,有很多很多人,在研究金剛經,每天念金剛經,希望自己能修得金剛般若智慧,讀金剛經,得到的好處太多,我也是拋磚引玉,簡單一說,很多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 金剛經賞析:讀金剛經的用途有什麼
    讀金剛經對自己是有很大幫助的,能讓自己從金剛經中感受到很多的含義,而且金剛經的用途是非常多的,對自己的改變是很大的,所以無論是誰都要長期去讀誦金剛經,這樣才能從經文當中收穫更多。1、讀誦金剛經能夠消除自身的業障,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平靜,而且長時間的誦讀能讓自己從金剛經的經文中領悟更多知識,而這對自己日後的修行是有很大幫助的。2、讀誦金剛經可以提升自己的智慧,當誦讀的遍數越多,自己對金剛經的了解也就會更深,這樣對金剛經所講內容就會有一定認識,也會從中獲得一些智慧。
  • 《金剛經》讓你放下煩惱走向智慧
    【讀經史子集,讓經典浸潤人生。閒行萬裡路,體悟百味人生。敬請大家關注蘭舟點點!】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代典籍浩如煙海。古人讀書向來是以研讀經典開始的,今天的我們也決不可數典忘祖。前些日子讀了一遍《金剛經》,感覺自己對人對己的認識有了徹底的變化。《金剛經》的全稱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意為到達極致智慧的彼岸。這是一本開啟人生智慧的書籍,不同的人可以讀出不同的智慧。「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金剛經》裡的九大人生智慧
    《金剛經》是佛學中的一部大乘經典,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經典之一,代表大乘佛教的最高指揮,讀懂《金剛經》中的九大智慧,人生從此不再有煩惱。智慧一:心境決定處境真正悟了道,就沒有時間觀念。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讀《金剛經》|為何說受持《金剛經》者,如來悉知?
    也許天機就在這裡,能悟到者,得大智慧。繼續讀第十四品 《金剛經·離相寂滅分》。「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只有菩薩之心不住於法相,其心才會布施到全體,才能觀見宇宙之萬般色相,歷歷在目、了了分明。由於不住於法相,心就不會被法相所局限,所以,菩薩的心量廣大無邊,萬法皆在其心中。「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 讀金剛經好還是讀阿含經好。
    讀金剛經好呢?還是讀阿含經好呢?這個問題好象有點多餘。從的現狀來看,金剛經流轉的廣度,和被民眾所喜愛的程度遠遠超過了阿含經。為什麼會這樣呢?第一,阿含經頂著一個小乘佛經的帽子。小乘嘛,會讓人覺得成就不如大乘。
  • 如是受持讀誦《金剛經》獲無量般若智慧,可秉承如來佛的無上聖智
    經典是學佛的根本,學之教具,初入佛門的學子一般都能認真讀誦,只有那些略有一點知見的人,常常存有懈怠的妄念情緒。常言道:「書讀千遍,其義自見。」書讀的多了,書中的意思自然就理解,自然得智慧。在沒有開悟見性之前,不讀經典、不聽高僧大德的講解,怎麼去修行?不會靠自己的妄念妄語去修行吧?並且,高僧大德的講解也是依止經典,不是自創隨便講的。只有開悟見性的人,才能離言忘相,放下經典,一般人是達不到的。所以,經典是學佛的根本。佛陀在《金剛經》云:「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功德。」
  • 什麼樣的人不能念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好處及作用是什麼?
    佛教的金剛經是一本比較完善的佛經,對於佛而言,很多人是抱有一種看客的觀點。有很多人是相信佛是可以解救我們於苦海之中的,佛家的很多文化都是深深的紮根在中國文化之中的,我們常說的「妙」,其實就是佛教用語。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金剛經的事情吧。金剛經介紹《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
  • 讀《金剛經》|霧裡看花的《金剛經》,有一種莫名的攝受力
    《金剛經》和《心經》一樣,也是非常普及的佛教經典。它的全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和《心經》一樣,也是講的般若之心,般若智慧,從這個意義上,可以把它們視為同一部經。我讀佛經,並將心得寫成文字,並非認為我所講的就是真理,但這是我喜歡的求索真理的方式。事實上,每一個人讀佛經的過程,都是求索真理的過程。把佛經看成真理,自認為掌握了真理的人,會升起很大的我慢煩惱,這是負能量。而把佛經看成是尋求真理的工具的人,往往謙虛精進,求索佛慧,充滿正能量。
  • 讀《金剛經》,找人生啟迪
    《金剛經》上用「無住生心」來教我們覺悟,是教我們放下一切虛幻的東西去追求絕對的事實真相,這個心指的是佛心,在「眾生皆有佛性,人人可成佛」的原則下,佛心也是一個人的真心。當一個人用真心看待世間萬物,就會完全不同。
  • 怎樣才能做到放下?答案就在《金剛經》裡!
    學佛的人也好,不學佛的人也好,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人或事常常說的兩個字,就是「放下」。一聲放下,如老僧念佛,餘音繚繞;一聲放下,包羅萬象,含義深刻。聽者默默點頭,言者含情脈脈。是啊,說的真是太好了!君不見,寺廟裡,寓所裡,公園中,到處可見「放下」二字,不好,人家刻到這些地方幹嘛!好,確實是好!好在哪裡?一是言簡意賅。
  • 金剛經,這四句佛偈,反覆去讀功德無量!
    金剛經,這部佛經,鳩摩羅什與玄奘法師都曾翻譯過,如今流行最廣泛的,就是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稱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金剛經。金剛經只有短短幾千文字,但卻有太多的佛偈,可讓人破迷開悟,如果常讀誦金剛經,甚至只是受持讀誦其中四句佛偈,就有功德無量的收穫。這是金剛經中,佛親口說過的話。具體是哪四句佛偈 ,金剛經中,並沒有詳細說明,不過以下四句,如果可以反覆去讀,去悟,必然也可以達到,破迷開悟的作用,甚至可以功德無量。
  • 佛教:讀《金剛經》,一定要懂得這一點,智慧無量!
    於是很多人為了「法布施」,就用自己的話,來解說《金剛經》的內容。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歷,看《金剛經》的方式不同,導致他悟到的含義也有所不同。不管目的如何,大家的心,都想要行善積德。不過,對於看這些解說的人來說,自己在讀《金剛經》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去運用它。讀經只是一種修行的起始,解經只是修行的第二步。
  • 佛法:讀《金剛經》,這個重點一定要知道,否則徒勞無益
    想要修行佛法,《金剛經》絕對是一座繞不過去的高峰,作為一部影響力非常巨大的經典,無論是在中國文化中還是在佛教的地位中,他的影響力還是絕對不容小覷的,被稱為是佛教最偉大的經典之一,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超越了一切宗教性,而又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可以說他的智慧已經不僅僅局限於佛教的範圍。
  • 金剛經:讀金剛經有哪些作用功德利益
    《金剛經》的功德是我們想像不到的,佛有這樣的一句話;「讀一句經文就有讀一句經文的功德,抄一句經文就會有抄一句經文的功德」,《金剛經》全文五千多字,所以我們能夠修持《金剛經》,我們的功德是不可想像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金剛經》的功德都有哪些。
  • 解讀金剛經裡的「稀有之人」
    觀音像《金剛經》裡所謂稀有之人,指的是能悟佛法、能行佛法之人。這樣的人,才能真知佛所說的佛法,才能得見如來,才能行般若智慧,才能承擔如來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一個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志,能生非常之智,能 行非常之法,能開非常之境,能做非常之事,才能得非常之利。 若不是非常之人,不能懂此經,亦不能從此經得利益。以故: 欲讀此經者,先做非常人;欲行此經者,須是非常人。 讀得此經者,即為非常人;行得此經者,得識非常人。
  • 南懷瑾:《金剛經》的大智慧
    《金剛經》是佛學中的一部大乘經典,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經典之一,代表大乘佛教的最高指揮,讀懂《金剛經》中的九大智慧,人生從此不再有煩惱。宋朝大詩人蘇東坡,他是學禪的,他的詩文境界高,與佛法、禪的境界相合。蘇東坡有個名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的事情過了,象春天的夢一樣,人到了春天愛睡覺,睡多了就夢多,夢醒了,夢留不住,無痕跡。人生本來如大夢,一切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如江水東流,一去不回頭。人生真正體會到事如春夢了無痕,就不需要再研究金剛經了。
  • 讀《金剛經》|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為最
    釋迦牟尼佛每講一段般若智慧之後,都會講福德利益,因為大千世界就是這樣:有什麼樣的心行就會有什麼樣的福德,心行與福德總是相應的;換句話說,如是因、如是果,因與果總是如影隨形的。繼續讀第二十四品 《金剛經·福智無比分》。「須菩提!
  • 讀《金剛經》|忍受世人輕賤,消滅往昔罪業
    現在社會大環境很好,偶爾與人閒聊佛法,還顯得很有檔次。但是,若是真的全身心投入到佛法修行中,很多時候還是要忍受世人異樣的眼光。因為世人總喜歡把學佛與遭受某些重大人生變故聯繫起來,用於茶餘飯後的八卦談資。開始讀第十六品 《金剛經·能淨業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