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會導致繼承權喪失,繼承權喪失有哪些法律後果?

2020-12-17 周旺律師

「老周說法」繼承的那些事」(三)哪些情況會導致繼承權喪失,繼承權喪失有哪些法律後果?

問題的提出:繼承人哪些行為會導致繼承權的喪失,繼承權喪失的法律後果有哪些?

老周的答覆:繼承權喪失,是指因繼承人的某些行為導致其繼承權被剝奪的後果。根據《繼承法》第七條規定,繼承權喪失有四種情形分別是: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繼承權喪失的情形: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是嚴重犯罪行為,不僅要受到刑法的嚴懲,同時也因為殺害被繼承人被剝奪繼承權。

故意殺害被繼承人,不考慮其殺人動機、目的,也不考慮是否既遂,只要有殺害被繼承人的行為其繼承權就應被剝奪。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此情形需要考慮殺人目的是為爭奪遺產,繼承權的喪失對象僅是被爭奪的被繼承人,並不必然喪失對其他被繼承人的繼承權。

3、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遺棄被繼承人不僅構成遺棄罪,還喪失繼承權。

虐待被繼承人則要求情節嚴重,輕微的虐待不必然喪失繼承權。

上述兩種情況現,如繼承人確有悔改且被遺棄人、被虐待者在生前表示寬恕的,可以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4、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偽造遺囑是指為了爭奪遺產偽造了被繼承人的遺囑;

篡改遺囑是指將被繼承人遺囑進行篡改;

銷毀遺囑是指損壞、銷毀被繼承人遺囑的。

上述情況要求情節嚴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4條規定,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侵害了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利益,並造成其生活困難的,應認定其行為情節嚴重。

《繼承法》對於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要求情節嚴重的才剝奪繼承權,老周認為:該規定過於寬泛,因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的行為較為隱蔽,一般難以發覺,行為人的違法成本較低。應當以發現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的行為即駁奪繼承權,但情節較輕的可以不剝奪作為例外規定。當然遺囑人為了保障遺囑的效力,在遺囑形式上可以選擇公證遺囑、律師見證遺囑或在自書或代書遺囑時輔以必要的視頻資料。

喪失繼承權的法律後果

1、喪失繼承權的,本人不能依據法定繼承,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

2、喪失繼承權的,其不產生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法律效力;

3、喪失繼承權的,指定其本人繼承的遺囑部分無效,無效部分按法定繼承處理。如指定多名繼承人,其他繼承人的效力不受影響,無效部分按法定繼承辦理。

法律依據: 《繼承法》第七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本文完)

「老周說法」下期預告「繼承的那些事」(四)法定繼承案件中,遺產分割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相關焦點

  • 哪些人喪失繼承權,具體有哪些情形?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意味著該繼承人不再對被繼承人的遺產享有分割的權利,但喪失繼承權是有嚴格的法律規定的,並不是說可以人為的覺得某位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哪些人喪失繼承權,具體有哪些情形?他的親屬都想繼承他的遺產,哪些人享有繼承權?哪些人喪失繼承權?江蘇江豪(靖江)律師事務所邵如陽律師解答: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者被繼承人所立的合法遺囑享有的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繼承權的實現,指繼承人依法取得繼承權後,根據法定繼承或遺囑繼承的方式取得遺產的法律後果。
  • 注意,出現這些情況繼承人可能會喪失繼承權!
    繼承權大家都知道,這是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但是在一些情況下,當事人的某些不當做法也會導致自己繼承權的喪失。那麼大家知道繼承權喪失的相關法律規定有什麼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1、什麼情況下會喪失繼承權?
  • 虐待會導致喪失繼承權嗎?
    2010年,小剛去世,小美遂起訴至法院,請求法院依法剝奪小強的繼承權。法院最終判決駁回小美的訴訟請求。總結與點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第三款的規定,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喪失繼承權。本案中,法院認為,虐待被繼承人,是指繼承人在被繼承人生前以各種手段對其進行身體上或者精神神上的摧殘、折磨。
  •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知識要點: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繼承權雖然繼承人的是一項法定權利,但是有下面這些情形的,繼承人的繼承權可能會喪失: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故意殺人是一種嚴重的暴力犯罪行為,因此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都會喪失繼承權
  • 這些行為或導致喪失繼承權
    此時,甲的行為已然符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的「以脅迫手段迫使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喪失繼承權的情形。後甲良心發現、改過自新,積極贍養和照顧其父親,甲之前不孝的行為得到了父親的諒解和寬恕。父親在遺囑中表示,將一處房產交由甲繼承。 甲雖然之前的行為構成喪失繼承權的法定事由,但是其之後確有悔改表現,也被父親所寬恕,最終沒有喪失繼承權。
  • 民法典生效後,隱匿遺囑可能導致繼承權喪失
    但是現在老人去世了,弟弟說沒有遺囑,會不會弟弟把遺囑藏起來了。隱藏遺囑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到底有沒有遺囑,遺囑去哪裡了?這是遺產繼承案件經常面臨的疑問。作為疑難訴訟專業律師,朗山律師認為:主張遺囑繼承的一方,在民事訴訟法上有責任提供真實有效的遺囑,如果未能舉證,則會承擔敗訴的結果。
  • 婚前婚後丨新婚姻法規定,私生子喪失繼承權?
    而近期網絡上出現了一則「私生子喪失繼承權」的「新聞」,更是讓很多人感到大快人心。然而,事實是不是就真的如網傳的一樣呢?對此,我們需要理解以下幾個問題: 一、與非婚生子有關的法律有哪些?新的婚姻法是不是規定非婚生子喪失繼承權?
  • 與天主教徒結婚 喪失王位繼承權
    與天主教徒結婚 喪失王位繼承權  布朗顧問為英女王長外孫鳴不平  新華社專電 英國首相布朗的憲法問題顧問萊斯特勳爵日前表示,延續了數百年的禁止英國王室成員與天主教徒結婚的法律是「不公正」的,應被廢止。
  • 民法典時刻|增加喪失繼承權情形,並設「寬恕」制度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本條是關於繼承權喪失的規定。不論是法定繼承人還是遺囑繼承人,只要有法律規定的事由出現,即依法喪失繼承權。02、繼承權的喪失是繼承人繼承遺產的資格的喪失。繼承人一旦喪失繼承權,也就失去了其作為繼承人的資格,不再具有繼承人的法律地位,亦即喪失了其繼承遺產的可能性。03、繼承權的喪失由人民法院確認。
  • 每周一典:增加喪失繼承權情形,並設「寬恕」制度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本條是關於繼承權喪失的規定。現有《繼承法》僅規定了受脅迫、欺騙所立遺囑無效,沒有對使用欺詐、脅迫手段的繼承人予以懲戒。
  • 兒子不盡孝會喪失繼承權?來看看什麼情況下子女會失去繼承權
    張德順和繼母李新鳳都是法定第一繼承人,但是繼承法規定遺囑繼承權優先法定繼承權,所以只要張德順是有繼承權的,就需要按照父親遺囑來執行,先來看看什麼情況下子女會喪失繼承權,第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第二,為了爭奪遺產殺害其他繼承人的,第三遺棄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第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 【青年幹警說法典第34期】王文然:繼承權的喪失及寬恕制度
    02條文解讀與適用1.繼承權的絕對喪失。即無論被繼承人是否有寬恕的表示,都會導致該繼承人繼承權的喪失。即便被繼承人對其進行了寬恕並在遺囑裡指定其作為繼承人,該部分遺囑內容仍屬無效部分,該繼承人繼承權相關遺產份額應當按照法定繼承在其他繼承人之間分配。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的規定,在繼承人有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這兩種情況是屬於繼承權絕對喪失的情形。
  • 注意,篡改遺囑被查出喪失繼承權
    那麼改遺囑就沒有風險嗎,要不能有機會人人都想改了。我們從一個例子來看一下。小明有兩個兒子亮亮和軍軍,亮亮在外地城市工作,軍軍在老家生活。老伴去世後,亮亮每月給小明寄生活費,逢年過節還來看望小明,軍軍卻分家單過,對小明不管不問,從來也不探望。
  • 怎樣放棄繼承權才有效,有哪些要求?
    「義務必須履行,權利可以放棄」,這可能是大多數人對於法律上權利義務概念的基本認知。那麼怎樣放棄繼承權才有效,有哪些要求?網友諮詢:怎樣放棄繼承權才有效,有哪些要求?上海金茂凱德律師事務所孫曉東律師解答:放棄繼承權有效條件:一、放棄繼承權必須是繼承人本人作出放棄的表示,他人都無權放棄。二、繼承人具備民事行為能力。
  • 喪失繼承權可補救?《民法典》讓改惡從善者得「寬恕」
    在生活中,難免出現部分家庭子女不孝順的情況,而一些父母在設立遺囑時,也不會將財產留給不孝順的子女,哪種情形會喪失繼承權?如這些子女能夠改過自新,盡心贍養,得到父母的寬恕,喪失了的繼承權還能再恢復嗎?舉個「慄子」01老王有一子一女。
  • 篡改遺囑,繼承權喪失後,沒有想到最後居然可以恢復,是什麼原因
    我們知道,繼承權是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當然這種權利繼承人是可以書面形式明確放棄,這是繼承人的主動行為,但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繼承權也會被動喪失,喪失繼承權的原因歸納起來就是繼承人做了不該做的事情,而且情節嚴重。
  • 律師說法: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喪失財產繼承權
    至於殺人的原因,許某某表示是因家庭生活矛盾導致對來女士不滿,從而起了殺機。犯罪嫌疑人許某某與被害人來女士是二婚家庭,來女士婚前有一個女兒,許某某婚前有一個兒子。2008年兩人離婚後再婚,婚後兩人共同生育了現年11歲的小女兒。在案件沒有告破之時,有網友稱,此次殺人案很有可能跟許某某要給自己的大兒子籌備婚房有關。
  • 丈夫後,女方與他人同居是否喪失繼承權?
    本案中的問題1、張某翠花與他人同居是否喪失繼承權?2、張某的嶽父嶽母賣掉這5套房子有效嗎?河北三巖律師事務所楊永建律師1、從法律角度看,張某翠花丈夫因病去世,張翠花與丈夫的婚姻關係自動解除,無需辦理離婚手續。丈夫因病去世後,張某翠花作為丈夫的配偶是法律規定的第一級繼承人,在這個例子中,另外三個第一順序繼承人是:嶽父、嶽母和兒子。第一順序的四個人繼承人都有權繼承已故丈夫留下的遺產。
  • 繼承編之作了這些行為你會喪失繼承權!
    小王認為是哥哥拿走了,除了他們兩兄弟也不會有其他人打得開了,但是大王一直否認,這可怎麼辦呢?【相關法條】《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 法官說法典⑱ |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後,還可能恢復嗎​
    繼承權的喪失,又稱繼承權的剝奪,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在發生法定事由時,剝奪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取消繼承人原有的繼承權。那麼,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後,是否還有可能恢復呢?但是,考慮到被繼承人與繼承人之間系親密的親屬關係,如果繼承人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且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也對繼承人表示寬恕,願意讓其繼承自己的全部或部分遺產,那麼法律也應當尊重被繼承人的意願,這也有利於維護和諧的家庭關係。因此,民法典繼承篇完善了繼承法上的寬恕制度,給予繼承人改過自新的機會,體現了法律力度與溫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