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4:蒙卦)

2020-08-30 雲中日岀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4:蒙卦)

4:蒙卦

人藏祿寶之卦,

萬物始生之象。

蒙:卦名,蒙昧之意。蒙是一種蔓草,繁茂時將樹遮蔽,其下陰暗。表示陰暗、遮蓋之意。蒙卦的上卦為艮為山為止,下卦為坎為水為險,山下有水,水蒸騰而形成霧氣,形成山水蒙蒙的自然景象,這就是蒙卦的卦象。霧氣騰騰,山為水氣所蒙隱,朦朧不明,讓人看不清楚,故為之蒙。在人則為邪欲所蔽,以至事理不明。蒙是蒙昧、幼稚的意思,也有啟蒙教育的含義。

蒙卦是教育啟蒙的智慧。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當萬物生成以後,接著是幼稚蒙昧的時期,教育就成為當務之急,所以屯卦之後是蒙卦,表示蒙昧的幼兒狀態,敘述如何啟發其智慧,即教育之道。屯卦與蒙卦有彼此相反構成的性質,必須相互參照,屯卦表示事物的萌芽時期,蒙卦則表示事物的進一步生長,於是便有蒙昧初開的含義,也就是說:將走出蒙昧的狀態中,走向光明。

《易經》為百經之首,人類是靠這一學問走出蒙昧的時代。用八卦進行佔卜,是有著嚴格的邏輯推理,並且這種佔卜知識是極其神聖的,如果孩童對其懷疑或褻瀆,則不會告訴他這一種知識。因為啟蒙是為了培養正道,原則上動機必須純正,因為這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事業。蒙,亨通。不懂事的孩童找長者求教知識,由於行動契合時機,而且把握不偏激的中庸原則,所以能夠暢行無阻。人類就是這樣在求教中,在代代相傳中積累了知識,走出蒙昧,走進文明。

孩童求師學習,就如同求神問卜一樣。凡是人有未來不明之事,不得不問於神,神如同老師,人如同孩童,人應該以誠心求教於神,不應該瀆慢。初次相求是以真心相見,誠心誠意,沒有私心雜念,神迎其機而告之,則其人亨通了。以後雜念亂生,沒有第一次時的純真,因而拒不告之。教育者的道正,而受教育者亦不敢不正,故利貞。同時也告訴我們佔卜時應注意的事項:同一件事情,一般只能佔卜一次,多次佔卜就不靈了。所以初筮則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人在年少時,由於智力和見識都沒有發育成熟,不學習就沒有文化,所以蒙昧的孩童來向我求教,則孩童的心情與志向能與我相應,所以這個孩童可教也。如果與我的志向不相同,而強行灌輸給他,是徒增煩惱,有何益處?教育幼兒從小行的端、立的正,向聖人學習。聖人之所以為聖者,因為正也。從小教育孩童養成純正的品德,則漸漸地往聖人之路走也。

山下之水剛開始是涓涓細流,還不通暢,猶如事物的開始生長還沒有光明,如蒙昧之象。君子學習坎水的剛中之性質,果斷的行動,見善必遷,聞義必徒,不畏艱難而苟安也;學習艮山靜止而養育其德,不急不躁,寬以待人,慢慢的等待成功,這些都是為了培養受教育者的純正品德而已。是故楊、墨(家)之行,並非不果斷也,而非易家之所謂行。佛(家)、老(子)之德,並非不教育人也,而非易家之所謂德。所以啟蒙教育,去除蒙昧以養成其純正的品德為聖功,聖功乃是功夫之功,非功效之功。

民眾沒有得到知識教育,智識未開,愚昧而不明白事理,就如同被物體所掩蓋後一樣,如同蒙卦卦象所示,山下之水蒸發為霧,昏暗而看不見山的意思。蒙昧者能以先知先覺的人為師,以啟動其聰明才智,則蒙昧者亨通也。蒙昧之時,君子與小人皆不得其位,是非顛倒,邪正混亂,有賢臣獨得其正,也不容於世;君子為小人所排擠,而不得於世也,是國家之蒙昧。

蒙卦上卦艮山比擬政府,有山的性格,傲然而在高位,固守而不動,缺乏奮進的精神,鬆懈於政府事務,而不眷顧民眾,只拿剛重來鎮壓人民。下卦坎水為民眾,有水的性格,猶如水往低處流,陷於困難之中,生活艱難,忘記了教育之道,不知國家為何物。屯蒙二卦皆為洪荒之世,民眾安樂於居住而無教育,弱肉強食,以相互爭奪以謀生,知己而不知有別人。天下之人,當其智識未開時,而教育他們從善,此時容易教育。等到其嗜欲如熾火時,天良己泯滅,此時則難以教育。政府在此時,先開導民眾進行生產勞作,等到民眾衣食充足,而後才可以教之以禮義。

象辭曰:山下有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泉水從山下流出,清澈無邪,不染塵土,猶如兒童的幼稚之性,此是本身具有的天良。山有生育之德,泉水有流行之狀。山之生育萬物無限,水之行地不躲避險易,最後成為滔滔江河,滋生萬物。君子效法此卦精神,像山泉學習,培養自己的道德,並像山泉一樣源遠流長,滋潤萬物,用自己的道德為人類做貢獻。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音至故),以往吝。

蒙昧的初期,利用刑法懲治壞人,給冤屈者脫去枷鎖,否則便會有憂吝。

啟示:在孩子還處於蒙昧的狀態時,要對孩子嚴加管教,以免誤入岐途。

①桎梏:古時刑具,桎為木製腳鐐,梏為木製手銬。②說:同脫。用說桎梏:即不用刑人也。③刑:是處罰,有糾正的含義。刑人:以人刑之也,刑罰樹立以後開始進行教育。治蒙之初,給犯了罪的人進行刑罰處置,使之明白以後該怎樣做,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④蒙:下民之蒙,並非光指童蒙。

初六陰爻是最幼稚的蒙昧時期,所以必須啟發智識,消除蒙昧。啟蒙開始時利用刑罰來糾正過失與罪惡,這是有利的。如果犯了罪不給其用刑罰,而用和悅的態度去說服,怎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呢,此是錯誤的方法。然而刑罰的作用是起告誡作用,如果一昧嚴刑重罰,超出限度,反而引起反抗,招來羞辱。所以我們要端正法則,法比罰重要。

凡是不明白事理,不講道理的人,皆謂之蒙昧;發蒙者啟發其智識,使之明白事理。初六陰柔而失中正,陷入坎險之中,如進入了幽暗之地,不見光明;啟發蒙昧的人,誘導他、幫扶他、或者勸勉他,但是蒙昧的人不聽從,啟蒙者不得不用刑罰進行強制教育,一經悔悟,便脫去刑具。不敢過猛使用刑罰,可見啟蒙者的良苦用心。

若執法過嚴,下面的人既使想改邪歸正,上面的人苛責為難,不但阻止了其自新之路,或許會激發其意外變故,故謂之:以往吝。所以治理民眾的蒙昧,不可太寬大也不可太急,戒之以刑罰,改過則脫刑,所謂:恩威並行、寬猛相濟,乃是發蒙之道。古代聖人治理民眾,教化並改變其風俗習慣,然後用刑罰使民眾思想意識統一。聖人雖然崇尚道德,不喜歡用刑罰,但是並沒有把刑罰偏廢。用刑罰固然不是聖人之意,然而國家設立法律,使守法的與不守法的共同遵守法律。如果使有罪的人都逃脫法律的制裁,則法律有何用處?所以刑法的準則:大公至上,罰一人而使千萬人知道畏懼。故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這爻說明教育開始應當嚴厲,但不可過當,並應當先訂立規範。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包容蒙昧吉祥,娶婦吉祥,兒子可以持家了。

啟示:教育的目的,是使兒童們走上成功。

①包:是包容的意思。②:納婦吉:新娶的婦人有諧和之吉。③子克家:兒子能勝任父親之事,是說雖然在下位,但能擔當大事,故吉。

九二以陽居陰,具有剛明之才,中和之德,可以擔當啟蒙的重擔。由於接受教育的人數眾多,資質不同,不能強求一致,因當包容。九二能以寬嚴適應,訓導有方,有教無類,可為啟蒙的良師也。九二又為內卦之主,統治群陰,能夠包容眾陰爻,雖然婦人之性柔暗難以知曉,九二能行以柔而納之,自然得到親情與和睦。九二又與六五陰爻相應,六五父親柔弱,不能擔負起一家人責任;九二兒子剛強,能替父親修齊家道,即兒子能持家立業。綜上所述,九二能行使教導之才能,並且如同賢子一樣,不用等待訓誨而自然而然的能持家立業,故吉祥。

人當幼稚之時,首先應拜師求學,讓老師教之以道義,啟發其聰明才智,長大以後則能興事立業,主持家道。如果父母親捨棄而不教育他,不能推卸責任而歸咎於其子弟。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情,可以為戒矣。然而教育之道,有嚴有寬,嚴則導致怨恨,不如寬而有恩,故曰:包蒙吉。等到以後其子長大成人,克治其家,才不辜負教育者當年的苦心。

人之至親,莫如父子兄弟,往往父子兄弟之間,性情不同,父親不能使兒子都成為孝子,兄長不能使弟弟都為悌弟,更何況同族兄弟乎?唯一的辦法是包容,如果他是一個明白人,自然能知恩,如果不是明白人,也將感化其人,則彼此可以無憂了。

這爻說明教育應當包容,有教無類。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不要娶這個女子,她見到有錢的男人就失去了自身體統,沒有什麼好處。

啟示:在教育弟子時,要注意對他的品德進行考核。

①金夫:是指用金錢贖其躬身矣,恐怕品格不正,難以永好。

六三陰居陽位又不中正,居坎險之極而不能守貞以等待時機而出,反而追求不止,不擇手段,其行為偏僻,其做事暖昧。六三本來於上九陰陽相應,但他看到九二是個有錢人,則捨去上九正夫而去親比金主九二,六三行為不正,不具備女子柔順的德性,不可娶這樣的妻子,因為以後不會順利,當然不會有好的結果了。陽倡而陰和,男行而女隨,順也。以女求男,己經違悖道理也,更何況舍正應之夫而比近於金夫乎?

蒙者,並非專指幼稚的兒童,凡是無道義之人都稱之為蒙昧。上九艮山靜止,九二為群蒙之主,得時機而強盛,君子、蒙昧之人都來投奔他。六三捨去正應上九而親比九二,正如婦人舍正應之夫而從金夫。九二有剛中之德,必然不會親近六三而行不義之舉。故爻辭繫於六三,以見其罪在六三也。從啟蒙教育角度講,六三乃自暴自棄,矇昧無知到了極點,故有此象。

六三爻變動為巽卦,巽為近利益,見人有金錢則破節破名,不復知有躬。此卦三爻變則為蠱卦,以巽長女而跟隨少男,有惑亂之象。爻辭雖然指女子與丈夫,是以此來比喻,任何事情都可以類推。

這爻說明教育應堅定信念,不可見異思遷。

六四:困蒙,吝。

被困在蒙昧中,有憂吝。

啟示:人要脫離蒙昧,就要脫離他處的蒙昧環境。

六四陰居陰位,雖然得正,但是遠離蒙師九二,得不到賢明之士指導;六四又與初六陰爻相應,更是得不到賢明之士來輔佐。蒙昧不可能自己消失,因而六四困於蒙昧之中,故有此象。六四受困於蒙昧之中而憂吝,是因為六四獨立遠離充實的陽光,即六四與世隔絕,脫離了現實生活。

六四居艮卦,艮為少男,柔弱且不中正,昏昧而無法受到教育,與群匪為伍。前面有艮山阻擋而不能進,後面有坎水險難而不能退,應比皆為陰爻小人,而無陽剛君子來救援,是自己困於蒙昧之地也。親近六四者皆陰柔不正之徒,六四的聰明才智得不到啟發,昏昧而不開竊,卻以此行為來做事,每次都陷入困境,故曰:困蒙,吝。

窒塞而不通暢為困,只進不出為吝。困猶如病者不去看醫生,吝猶如有過錯之人不去向老師請教。就如同童蒙,不識是非邪正,就像在夜裡分辨不出鳥之雌雄。如此下去,導師雖然指出其前進道路,但是蒙者不能跟隨聽從,其吝甚也。

山下有水,水自山上流下,前途不知在何方。得此卦者,雖有智識,但為物所掩蔽,是為言行蒙昧之時也。即賢哲之士雖然得到中正道理,終不能開發其悟。

這爻說明教育不可脫離現實而好高騖遠。

六五:童蒙,吉。

兒童的蒙昧,吉祥。

啟示:一個人不怕愚昧無知,怕的是認識不到自己的短處,不願意虛心向比自己強的人請教。

六五得中居尊位,上面和上九相近比,下面與九二相應,是上下都有應援的形象。就像童蒙求教於老師,並能夠得到援助與教導,六五由於單純、純真,願意聽從教導,因而吉祥。

六五陰居陽位並且在艮卦之中,柔順謙虛且居尊位,有幼主臨下之象。六五與九二相應,九二大臣有剛中之德,能輔佐六五之君。而幼主自知年少,把政務委託於賢相,進行無為而治,例如成王與周公的故事。人主能不挾威權,捨己從人,任賢不二,如童蒙而得賢師,專心聽受,故曰:童蒙,吉。童蒙的天稟本美,絕無私心欲望,豁達大度,虛懷聽受,自然上下同心,公私皆有益也。

以人主之尊,生長於富貴之中,不知處世之艱苦,往往疏遠了忠言,遠離了傳統美德,以致於敗亂國家,在所不免。《易》中以陽居五爻,以陰居二爻,這兩爻雖然得位,但其爻辭寫的多為艱難。而陰爻居五爻,陽爻居二爻,這兩爻雖不得位,其爻辭多吉。君王貴以剛健為體,在虛中為用;臣貴以柔順為體,以剛中為用。這樣上下兩爻志向相同,是卦之通例也。

這爻說明教與學,都應該謙虛。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用武力對付蒙昧,不利於追殺賊寇,利於防禦賊寇。

啟示:在教育時,如果採取過於暴烈的手段懲罰受教育者,則會適得其反。我們應該說清楚;教育與受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為了推進人類社會從蒙昧走向開化,走向文明。說簡單一點,就是共同努力,共同在激烈的競爭中,求一席之地得以安樂。

①擊蒙:是說不能包容矇昧無知的人,而用刑杖憤怒的擊打之。

上九陽剛又在最高的位置上,從啟蒙的態度來說,是過於剛強,所以說&34;,攻擊蒙昧的意思,用剛強的態度攻擊蒙昧雖然嫌過度,但對於防止外來邪惡的誘惑,對於教導與被教導的人都有利。卦象表明,有剛強的上九對外,對內有剛強的九二來鞏固,上下相互應援,所以說順。

上九與六三寇盜相互為應,並且過剛不中,治蒙過猛,故有擊蒙之象。聖人教佔卜者得此爻;若是在下蒙昧的人,則不能做盜寇,為寇盜則有被擊殺之兇象;如果是在上治蒙昧之人,惟有抵禦寇盜而已,不可擊殺之。聖人衷矜愚昧之人,故兩者都得有所戒也。

童蒙不願意受教育,剛開始啟發其智識時而無感知,進而包容時而不知醒悟,到了最後沒有教導之術了,在形勢緊迫的情況下,上九迫不得已擊打之。如果擊打過甚,未免過於兇暴,擊打之人反而成為盜寇了。然而因其蒙頑不靈,一昧容忍而不提高警惕給之以威嚴,將來恐怕蒙昧之極而成為盜寇。所以寬大是害了他;擊打他,治理蒙昧雖然有些嚴格,正是防止其變成盜寇。

這爻說明陽剛的效用,只宜對外,不宜對內。

蒙卦闡釋在草創時期,秩序尚未建立,處於混亂蒙昧的狀況,以致於重私利,輕公益,缺乏進取心。因而啟發民智,是治國平天下的首要工作。教育為百年大計,應把握不偏不激的中庸原則;教育又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工作,動機必須純正,而且要堅持到底。

蒙卦上艮山下坎水,即從山麓中湧出泉水,泉水流出時細而不強,但不久後便有成為大河的可能性,不過欲將此可能性全面的加以實現,必須聽從指道者的指示才行。

所以我們要獲得吉祥,就要做到向別人虛心的學習。為達到這個境界,首先我們要學會包容別人的缺點,讓所有的人不以自己無知為恥;其次要不懂下問,恥辱是一時的,不問的話,永遠無知,而且不懂裝懂會使自己面臨險境,因為別人不知情,讓我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啟蒙幼童,就如山泉滋潤土地、滋生萬物,人們要效法這種精神,認真耐心,有德有節地開展啟蒙教育。人們的成長過程,也需要長輩導師的指引、教育、培訓,人們不斷的&34;,事業才能充實與成功。

相關焦點

  • 易經學思錄11(蒙卦:啟蒙之道)
    蒙卦是正確啟蒙的方法論。即啟蒙之道。『蒙』的原意為蒙蔽、昏暗,引申之意則有蒙昧、愚蒙、童蒙、啟蒙等。蒙而不化,愚而文盲,則需要啟蒙。蒙卦是異卦相疊。山水蒙,艮為山,坎為泉,山下出泉。 蒙昧猶如高山下有險阻,遇到危險而停止下來,蒙卦象徵通往亨通順利把握時機非常重要。《蒙》卦和《屯》卦一樣,它雖處在起始的蒙昧時期,但其前途卻無量。蒙卦是講教育的。蒙卦所講的教育基本思想與基本原則主要反映在卦辭中。
  •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5:需卦)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5:需卦)5:需卦 雲靄中天之卦, 密雲不雨之象。需:卦名,等待之意。 需卦是持之以恆的智慧。需卦水氣蒸發為雲,雲升於天,當大雨到來時,則需要等待;需卦內乾父親外坎中男,又為老父親在家倚窗戶邊,期待在外奔泊的兒子歸來;乾金剛健想前進,但是遭遇坎水河川阻擋,只好等待河川水退而前進;這些都是需的意思,需求的對象雖然不一樣,但是最急迫的莫過於飲食。年幼的兒童不可以不養育,飲食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
  • 《易經》蒙卦是講教育的嗎?
    《易經》蒙卦是講教育的嗎 | 生了孩子後應該怎麼教育呢? 紅葉桑 首先提出一個核心問題的關鍵詞,易經 教育 蒙卦。之前我也看到有愛好者細說了蒙卦的教育易理,這裡我不多贅述。我在這裡來闡述一下其中講的教育和易經的關聯。
  •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2:坤卦)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2:坤卦)2:坤卦 生載萬物之卦, 博厚無疆之象。 坤:卦名,象徵地。 坤卦是厚德載物的智慧。坤:元亨,利牝馬之貞。乾卦是萬物生命的開始,坤卦是萬物生命的完成。坤土順從並且承受天的法則,深厚而且負載萬物,萬物都藉助坤土得以生成。坤土具備無窮的德性,包容無限而且廣大,使各類事物都能順利的生長。乾天以剛固為貞,坤地以柔順為貞。馬具有忠貞的本性,牝馬(母馬)更能體現出忠貞與溫馴的品質,並且馳騁田野沒有疆界,用母馬那種溫順的德性更適合來表達坤卦的精神。
  •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7:師卦)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7:師卦)7:師卦 天馬出群之卦, 以寡服眾之象。丈人(有的書中認為丈人是大人的誤寫):指老成持重的人,所以必須以正義、中庸、老成持重的人為統帥,才會吉祥,才沒有過失與災禍。九二在坎險之中,五個陰爻都聽從他,象徵九二能夠隨心所欲的運用群眾,以伸長正義,這種人物就可以成為王;九二又與六五君王陰陽呼應,象徵六五君王將統帥權完全委託給九二統帥。兵法云:武是兇惡的工具,戰爭為不得己的手段,關係著人的生命,國家的存亡。
  • 從易經的十個卦學做人——蒙卦、升卦
    《易經》是中華文化之源,也是中華智慧寶庫。經典的魅力在於以其深奧哲思來不斷激發一代又一代人的悟性,隨著時代的變遷,後人對經典的領悟、解讀也必有所不同,也必隨時代變遷而不斷推陳出新。這裡匯集了十則震撼心靈的小故事,每個小故事配以周易某卦的卦爻哲思,以期管窺《易經》對中華文化特質和中國人價值觀的影響。1、蒙卦——無聲的教育,老禪師的育人技巧《周易·象傳》: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1:乾卦)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1:乾卦) 天上鬥轉星移,地上則季節更替,大自然的氣候變化,影響著自然界所有生命的生存狀態。當人類的生命具有感知能力的那一刻,便開始白天感知著太陽,夜晚感知著星月,並從中摸索著氣侯的變化規律,找尋著生存的竅門。 上古華氏部落誕生出一位耀古爍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聖人,他的名字叫伏羲。後來伏羲始祖與女媧娘娘成婚,於是才繁衍了華夏民族。
  •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8:比卦)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8:比卦)8:比卦 眾星拱比之卦, 水行地上之象。比:卦名,親比、親密的輔佐。 比卦是交朋擇友的智慧。前面的師卦是打仗的意思,打仗勝利後,就開始治理國家了,治理國家需要賢臣的輔佐,所以師卦之後是比卦。比卦與師卦互為綜卦,即師與比卦從卦形上完全是顛倒過來,師卦的九二陽爻來到比卦九五君王之位,象徵君臨天下,群臣輔佐,也就是說,戰爭與和平,相互為用。
  • 《易經》六十四卦之蒙卦
    蒙卦是「文化教育」卦,或與教育有關的事。蒙卦又可以說是「無知」卦,「愚人」卦。只要山水特性聯想、任意發聰明才智和生活結合,都可以引申出很多智慧來。《易經》的思想也主張人們應用卦身和象數義理盡情發揮想像和創造。盡情地應用好「易變」的法門。
  • 蒙以養正:《易經》蒙卦歷史小故事,看古人如何教育,獎懲並舉?
    蒙以養正:《易經》蒙卦歷史小故事,看古人如何教育,獎懲並舉?《易經》的第4卦是「山水蒙卦」。蒙卦上卦艮為山,下卦坎為水。山下出泉,象徵童稚無邪,如同清澈純真泉水般。故《易經》中的「蒙」卦,有教育、啟蒙之意。君子、君王應體會「泉水自山上而下,終究必將注入河川,匯入大海」之道,君子以此為殷鑑,堅守人生志向,進德養性。君王治理國事,粹勵自我,以造福芸芸眾生為己念,為職志。唐寧宗時期,柳公權的書法冠絕當代,寧宗聘他為翰林侍讀書士。
  •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6:訟卦)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6:訟卦)6:訟卦俊鷹逐兔之卦,天水相違之象。訟:卦名,象徵爭論,訴訟。聽訟人(如法官)如果不明察秋毫,必然會墜入其詭計中,而曲直是非容易顛倒;甚至或許曲者進行行賄,聽者受賄,勢必以曲為直,則直者受冤屈難伸長,是不利也,故曰:要見晴天大人。大人者:剛健中正並且處於尊位,惟有中正,所以能辨人的是非對錯。剛則能明察,健則能決斷,中則無偏向,正則無私心,故而是非對錯很快的判斷出來,曲直雙方無怨言,因而利者利矣,其不利者即將陷入危險之地。
  • 蒙卦:易經第四卦到底說了什麼?
    易經的功能有許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作為佔卜術更是被各行各業的人追求。真正弄懂易經的人是少之又少,諸葛亮、袁天罡、劉伯溫等屈指可數。其他打著易經江湖詐騙的不在少數,我們應該理智看待易經。下面就來講講易經第四卦-蒙卦。
  •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3:屯卦)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3:屯卦)3:屯卦 龍居淺水之卦, 萬物始生之象。 屯卦是建功立業的智慧。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候。有天地然後萬物生,萬物充滿了天地之間,因而乾坤之後是屯卦。天地相交創始萬物時,必然艱難而且危險,屯卦上坎代表險難,下震代表行動,象徵剛柔(陰陽)開始交流而出生艱難,在險難中行動以求得生存,所以要處處小心。
  • 易經新解四——蒙卦
    易經新解四——蒙卦《蒙》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解:亨通之道,不是我去求學童向我學習,而是學童向我而求之。初次佔卜,詳細告知,如果不認真不明白而再三的佔卜則不再告知,這是對佔卜的褻瀆則不再告知,利於讓對方自我思考而明白更深的道理。意喻孩子在學習開始的階段,都應多多學習,虛心受教,而不可再三追問結果,以致急功近利而不得。
  • 易經山水蒙卦: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
    在64卦中,山水蒙卦上卦艮卦為山,下卦坎卦為水,所以叫山水蒙卦!為什麼叫蒙卦?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情景,都可以在64卦的卦象中找到對應的情景。所以蒙卦是指萬物開始之初那種懵懂的狀態。那在這個階段的我們應該做什麼呢?就是要去學習。所以,也可以說蒙卦說的教育問題。我們來看,蒙卦上卦艮卦為山,就像是有一座山擋在前面,下卦坎卦,坎為智慧,在人生的這個階段,說明智慧是還沒有達到他的內心。
  • 《易經》蒙卦:一個人的「謙虛」會旺財運,你謙虛嗎?
    《易經》蒙卦以教育為主,學業和事業上,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個人能力,更要向智者虛心請教。尤其在財運上更要謙虛謹慎,「若要精,人前聽」,切忌一意孤行,得不償失。 《易經》蒙卦:一個人的「虛心」會旺財運,你虛心嗎?
  • 人到中年,《易經》「蒙卦」給我們的啟示,不可不知!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易經》「蒙卦」在教育上給我們有什麼啟示,有哪些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鑑!蒙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向來是把它用在教育方面,《易經》的一個卦,它有卦辭,彖辭,象辭,爻辭,而一個卦的六爻爻辭說的不一定就是同一件事物,像蒙卦就是這樣,它的卦辭,彖辭,象辭,初爻爻辭說的都是教育方面的內容,所以古代文化就把這一卦在人文方面主要用在了教育這一領域!
  • 易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隱含成功的秘訣,非常重要
    易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隱含成功的秘訣,非常重要古老的《易經》,幾乎涵蓋了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學問,其中的解答,時至今日很多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從某種角度來看,《易經》甚至是一本勵志典範,比如屯卦,講述了事業初創階段,如何面對困難,創造前景光明的未來。「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具有深意,隱含的是成功的秘訣關於成功這件事,《易經》中的蒙卦,講述的最為透徹。尤其其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一句,可以說家喻戶曉。我們今天也常說,「你永遠不能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11:泰卦)
    泰卦是小往大來的智慧,按理說&34;這是常理,所以有人認為泰卦上坤母下乾父,反映的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階段,這才是此卦的真正含義。只是後來封建社會的大男子主義的文人們,是不想說女上男下,硬說是&34;,這樣一來便不會抺殺男人的尊嚴與地位了,所以泰卦也沒有了最初的含義了,而只是代表天地相交,社會穩定太平的意思了。
  • 《易經》講義(第四講)
    教學內容:《易經.屯卦》的概述;屯卦的卦辭解讀;屯卦的爻辭解讀;屯卦的哲學解讀。《易經.蒙卦》的概述;蒙卦的卦辭解讀;蒙卦的爻辭解讀;蒙卦的哲學解讀。2、易經學思錄·(屯卦第三)坎上震下水雷屯,萬物初始困難生。初九徘徊有疑問,六二曲折顯困頓。六三迷途頗不順,六四尋偶利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