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最難鑑定也是最容易鑑定的。現在,這種觀點已悄然發生了轉變:陶瓷最難看,書畫最容易辨認。因為每個書畫家的個人風格都比較單一。雖然有模仿,但仍局限在狹窄的範圍內。陶瓷涉及多個窯口,每一個時代出現的瓷器數不勝數,很難鑑別真偽。因此,很多人看瓷器都如同霧裡看花般,無從下手。
古瓷器有官窯瓷器,有民窯瓷器。元青花、唐三彩、甜白瓷、絞胎瓷,汝窯鈞窯磁州窯;景德鎮的瓷器遠近聞名。很多喜歡收藏的朋友多少都會接觸到瓷器的,瓷器是古玩收藏類目中比較廣泛和常見的。
那麼我們看到一件瓷器,怎麼去看是新是老,是真是假呢?以下幾個方面聯繫起來看,對年代、新老的判斷,其可靠係數就比較大。
前言:筆者本身在拍賣行工作,而且在這個圈子已經長達六年,但是我司是不成交不收取任何費用的,所以不需要擔心以下內容會有任何套路,也不希望讀者帶有色眼鏡去閱讀,如不喜歡可以右滑退出,切勿多言!
鑑定一件藏品之真偽,單從釉、器型、紋飾、燒制方法等傳統鑑定方式去看是不夠,需要用一些痕跡的方法來輔助鑑別。
比如,傳世的東西一定會有流傳下來的使用痕跡,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只要是散落民間的東西,其經歷必然是相當之坎坷,這類藏品不同於故宮的東西,故宮裡很多的瓷器藏品至今依舊光鮮亮麗,那是在特定的環境中被完好保存下來的,一般我們很難看到或者接觸到這類東西。在看一件傳世品時,其自然使用痕跡是非常重要一種的鑑別方法。
我們公司有一次徵集活動中,一位老先生挺不留情面地拿出一件元青花梅瓶,往桌上一放,對著我指著鼻子說:「坐那兒」,把嚇了我一跳。還沒等我說話,他就開口說到:「你先別說其他的,不管這件東西是真是假,你至少得告訴我什麼原因,別給我說『假的』,就輕易把我打發了。」
聽他說完,我把梅瓶翻過來,對老先生說:「讓我問你一個問題,為什麼圈足,圈足裡面簷口的位置磨損程度與外面的磨損程度這麼一致?在什麼條件下,它的磨損能如此一致?您能告訴我嗎?」老先生確實是一位前輩,他拿起自己的藏品說:「假的,謝謝你。」
什麼是正常的使用痕跡,什麼是人工做舊的使用痕跡,在摸索中各位會漸漸清晰。第一眼看上去,沒有什麼問題;第二眼看迷惑了;再看就推翻,不確定了,經過數個來回之後,就會總結出一個適合自己的區別痕跡的方法,這樣再鑑定才會有意義。
工藝痕跡可以說是非常複雜以及相當難以弄懂的。有緣可與一白交流壹叄,肆壹零柒零零壹,捌壹元代以前,老窯瓷器內壁基本上是不會修胎的,都是自然拉坯出來的。在拉坯過程中,瓷器內壁會有差不多一釐米左右的旋式拉坯痕跡,或深或淺,根據器型、窯口和生產區域的不同而定。
對於拉坯痕跡,我以前總結了很多,認為但凡這類拉坯痕跡幾乎都差不多。為什麼得出這個結論呢?因為一白曾去景德鎮拜訪國內拉坯大師佔紹林先生,了解到國內懂得這種古窯拉坯法的很少,幾乎沒有,現代拉坯出來的效果和筆者說的這種現象有比較大的區別。
一白的體會是一些粗製仿品瓷器上有很多氣孔和皺紋的痕跡,而且很集中。例如,拉坯以後就人為製造一些褶皺痕跡或者是氣泡痕跡,不是很勻稱很自然。
拉坯和煉泥的工藝過程,包括修足的工藝過程其實是很複雜,到目前為止,筆者幾乎沒有見過一件現代仿品的底足仿得是這個樣子的,一白說的都是小物件。不管是高足杯還是碟碗,平切足成直角。燒成後,平切足的內部向裡收縮,幾乎變成一個剖面八字形。一白尚不清楚這種底足是如何形成的,好像是靠外沿的邊支撐燒的,裡面就是八字形,多見於出土文物。
在北京元代墓葬以及元代教堂中出土了許多這樣的瓷器,包括北京許多建築工地出土的盤碗瓷器幾乎都是這樣的足圈。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不外乎是減少了器物本身與墊底的接觸,但是我們知道翻轉過來就是平切內刮一刀,就是如此簡單,不過內刮一刀的速度和技術水平都是爐火純青的,你可以感覺到它是一種自然收縮,這根本不是內刮一刀,也沒有刮刀的痕跡。
我們知道,在宋代耀州窯中,平切足內刮一刀外刮一刀的痕跡十分清楚,因為胎泥本身存在許多的顆粒,在刮的過程中,碰到硬的顆粒就會有跳刀的痕跡。這種痕跡根本找不到。只能理解為自然收縮,但是為什麼只是收縮內部而不是外部?對於這些未知的事物,我們至少應該把握一些現象,到目前為止一白還沒有看到一件仿品可以達到如此水平,諸如此類等等工藝上的特徵和痕跡,我們需要認真去研究和探討,方能使自身鑑定水平更上一層樓。
出土痕跡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痕跡,這種痕跡想要熟練把握多多少少會有點困難。同樣是北方地區的土壤,北京的土壤與內蒙古、東北地區的土壤是有差異的;同樣的,南方的土壤,如四川、重慶,與江西、福建的土壤也是不同的,每個地區的土壤其土質上都存在很大差異。
還有一種方法是把瓷器埋在土裡三到兩年,三年以上的不是沒有,但是少。這是因為現代人的浮躁,埋了這麼多年,肯定是希望能盈利的。
比如我們說民國的東西,無論是繪畫、雕塑還是瓷器、玉器、青銅器都相當精美,雖然清朝已經不復存在,但前朝對這些工匠的影響是很微妙的,那時候的匠人們心是靜的,他們崇尚學習一門手藝,有了這門手藝才有飯吃。因此,他做的東西一定是腳踏實地的,不會砸了自己招牌,經得起推敲和琢磨。現代人的浮躁到了這種程度,他們沾的泥土也和浮躁的心貼在一塊了,不管能埋多少年,都會一樣選擇作弊,這往往也是暴露馬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