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天天哭著喊著要女權,我給你呀。
前陣子大火的電視劇《我是餘歡水》在最後一集時談到了女權。僅一夜之間,他的豆瓣評分從8.4掉到了8.1。
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劫匪告訴所有被綁架的人,他準備放了其中一個,看看誰能說服他。梁安妮這時說到:「我是女的,我是弱勢群體,肯定先放我呀。」劫匪說:「男女平等,你們天天哭著喊著要女權,我給你呀」。
這句話引起了網友廣泛的爭論,大家又把女權拿出來討論。
那麼到底什麼是「女權」呢?
女權,又被稱為女權主義,目的是讓全人類實現男女平等。
大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現代女權運動始於1848年7月19日。在西方的紐約塞內卡瀑布,當時有三百名男女站出來支持婦女平等。女權主義從文化到法律,改變了西方社會大部分人的主要觀點。這些參與女權活動的人,為爭取婦女身體的自主權、墮胎權開展運動;呼籲國家建立保護婦女或女孩受到家庭暴力、性騷擾和強姦的法律等等。
具體大概分為三個階段:兩性平等、兩性平權、兩性同格。
第一代女權主義(1848—1900):代表人物是英國的哈莉耶特·泰勒·密爾。第一代女權主義的重點是爭取婦女平等和婦女的財產權,反對婚姻中的婦女及其子女由家庭中的丈夫掌權的現狀,反對一夫多妻制。再往後則主要側重於獲得政治權力,特別是婦女的選舉權。
第二代西方女權主義(1960—1980末期):美國女權主義者埃絲特爾·弗裡德曼比較了第一代和第二代女權主義,認為第一代女權主義側重於選舉權等權利,而第二代則主要關注其他平等問題,例如性別歧視。
這一次的運動給「女權」打上了不同的定義,大家都把自己心中的「平等」說出來,由於思想的迷茫,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導致這一代的女權運動進入停滯區。
後代女權主義(1990—2000):這一代女性主義視為第二代的延續,也是對一些「平等」的糾正,提倡女性自尊自愛。
我國的女權主義運動,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開始於晚清。梁啓超、金天翮等男性知識分子,在受到西方文化的感染後,也開始主張男女平等、婚姻平等、女性應受教育等觀念。許多已有知識的女性,也開始為自己爭取權利。
第二階段:在新中國成立後,因為婦女解放運動的作用,男女在形式上基本平等。
第三階段:在改革開放時,這個時候的女權才是真正的掀起了一波浪潮,更多的知識女性站出來,用她們的方法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平等。
在這女權運動的歷史上有一位非常偉大的女性——呂碧城
呂碧城出生於1883年,是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她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權利作鬥爭,她靠自己的實力,當上了《大公報》的第一位女編輯。這之後她拿起筆的武器抨擊現在社會對女性的不公正、提倡要注重女子的教育。她連連發表的文章,受到了袁克文、李經義等人的追捧,他們紛紛迎合推崇。
她的宣傳女子受教育文化的重要性,讓許多人幫助他創立了中國第一所公立女子大學—北洋女子師範學堂。 由於兒時的退婚,她終身不嫁,投身於女性教育事業當中。用一生來證明男性可以做到的女性一樣可以。
「女權」它象徵著當時女性為自己權力作鬥爭的勇敢、對命運不公的反抗。
可是現在「毒雞湯」的傳播,逐漸讓「女權」變成了貶義詞。
最經典的「毒雞湯」便是「女人負責貌美如花,男人負責賺錢養家」。這是一些女性消費市場的營銷手段,讓女性不要把錢花在其他地方,而是花在自己的臉上。可是生活是這樣嗎?
這個時代總是要求男孩子應該做什麼,總是催促著男孩子長大。結婚提到的嫁妝,相親提到的房子、車子、存款,這些全部都壓在了男人的擔子上。
如果說「女人負責貌美如花」,那是否可以理解為:當女人不再美麗的時候,就該被拋棄?
不婚女權有句經典的話:「我既然能獨立生活,為什麼還要結婚?。」
什麼時候女權變成了不婚主義?
從歷史上來看最初的女權運動,都是在為了女性在社會上遭到的不平等做反抗,要求男女平等,從來沒有說過女性不結婚,才是優秀女性的象徵。
太多的「毒雞湯」侵蝕著現在的女性,「女權」什麼時候變成了「女拳」,口號不再是追求平等,而是「打死狗男人」。
不知從何時,出現了這樣一部分人,嘴上喊著男女平等,卻在很多時候要求男性承擔事情的主要責任,用「女權」為藉口,來追求女性最大化的利益,這類邪化的「女權」現在被稱作「田園女權」。「立志」把女權變為女特權。
她們將結婚,打上了弱勢女性的標籤,將生孩子打上了落後婦女、自甘墮落的標籤。
女權講究的是平等,講究的是男生能做到的,女生也能做到;講究的是同樣的工作男生拿一萬,你不能因為我是女性就給我八千。
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叫做:確認性偏差。指的是一旦人們已經形成了信念,他們就會有意識的尋找支持自己信念的證據,有時甚至會扭曲證據。而這種「證據」會增添他們的「過度自信」。
「田園女權」便是藉助扭曲的「證據」來證明這才是真正的女權。歷史上有太多偉大的女性,為了男女平等做出了犧牲。如果當她們知道,她們所換來的「女權」。在這個時代變成了貶義詞,不再代表女性的勇敢,那真是可悲的一件事。
現在仍有女性被不平等的對待,印度每年發生的強姦案數不勝數。女性要是反抗甚至會被剃頭,或是潑硫酸,她們的人權低到幾乎沒有。
印度男演員,阿米爾·汗拍的《摔跤吧!爸爸》,都在呼籲印度重視起女性的權利。
我國建立的三八婦女節,也在向大家宣布女性的權利。
全世界都還在為男女平等做出努力。
如果你還在相信那些女性消費市場的營銷手段,打著「女權」的名義為自己受益,是不是自己都在把女性歸為「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