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何時成為了女特權?邪化的「女權」,正在撕裂社會

2021-01-10 豆豆小糖果

你們天天哭著喊著要女權,我給你呀。

前陣子大火的電視劇《我是餘歡水》在最後一集時談到了女權。僅一夜之間,他的豆瓣評分從8.4掉到了8.1。

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劫匪告訴所有被綁架的人,他準備放了其中一個,看看誰能說服他。梁安妮這時說到:「我是女的,我是弱勢群體,肯定先放我呀。」劫匪說:「男女平等,你們天天哭著喊著要女權,我給你呀」。

這句話引起了網友廣泛的爭論,大家又把女權拿出來討論。

那麼到底什麼是「女權」呢?

女權,又被稱為女權主義,目的是讓全人類實現男女平等。

大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現代女權運動始於1848年7月19日。在西方的紐約塞內卡瀑布,當時有三百名男女站出來支持婦女平等。女權主義從文化到法律,改變了西方社會大部分人的主要觀點。這些參與女權活動的人,為爭取婦女身體的自主權、墮胎權開展運動;呼籲國家建立保護婦女或女孩受到家庭暴力、性騷擾和強姦的法律等等。

具體大概分為三個階段:兩性平等、兩性平權、兩性同格。

第一代女權主義(1848—1900):代表人物是英國的哈莉耶特·泰勒·密爾。第一代女權主義的重點是爭取婦女平等和婦女的財產權,反對婚姻中的婦女及其子女由家庭中的丈夫掌權的現狀,反對一夫多妻制。再往後則主要側重於獲得政治權力,特別是婦女的選舉權。

哈莉耶特·泰勒·密爾

第二代西方女權主義(1960—1980末期):美國女權主義者埃絲特爾·弗裡德曼比較了第一代和第二代女權主義,認為第一代女權主義側重於選舉權等權利,而第二代則主要關注其他平等問題,例如性別歧視。

這一次的運動給「女權」打上了不同的定義,大家都把自己心中的「平等」說出來,由於思想的迷茫,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導致這一代的女權運動進入停滯區。

埃絲特爾·弗裡德曼

後代女權主義(1990—2000):這一代女性主義視為第二代的延續,也是對一些「平等」的糾正,提倡女性自尊自愛。

我國的女權主義運動,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開始於晚清。梁啓超、金天翮等男性知識分子,在受到西方文化的感染後,也開始主張男女平等、婚姻平等、女性應受教育等觀念。許多已有知識的女性,也開始為自己爭取權利。

第二階段:在新中國成立後,因為婦女解放運動的作用,男女在形式上基本平等。

第三階段:在改革開放時,這個時候的女權才是真正的掀起了一波浪潮,更多的知識女性站出來,用她們的方法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平等。

在這女權運動的歷史上有一位非常偉大的女性——呂碧城

呂碧城出生於1883年,是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她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權利作鬥爭,她靠自己的實力,當上了《大公報》的第一位女編輯。這之後她拿起筆的武器抨擊現在社會對女性的不公正、提倡要注重女子的教育。她連連發表的文章,受到了袁克文、李經義等人的追捧,他們紛紛迎合推崇。

她的宣傳女子受教育文化的重要性,讓許多人幫助他創立了中國第一所公立女子大學—北洋女子師範學堂。 由於兒時的退婚,她終身不嫁,投身於女性教育事業當中。用一生來證明男性可以做到的女性一樣可以。

「女權」它象徵著當時女性為自己權力作鬥爭的勇敢、對命運不公的反抗。

呂碧城

可是現在「毒雞湯」的傳播,逐漸讓「女權」變成了貶義詞。

最經典的「毒雞湯」便是「女人負責貌美如花,男人負責賺錢養家」。這是一些女性消費市場的營銷手段,讓女性不要把錢花在其他地方,而是花在自己的臉上。可是生活是這樣嗎?

這個時代總是要求男孩子應該做什麼,總是催促著男孩子長大。結婚提到的嫁妝,相親提到的房子、車子、存款,這些全部都壓在了男人的擔子上。

如果說「女人負責貌美如花」,那是否可以理解為:當女人不再美麗的時候,就該被拋棄?

不婚女權有句經典的話:「我既然能獨立生活,為什麼還要結婚?。」

什麼時候女權變成了不婚主義?

從歷史上來看最初的女權運動,都是在為了女性在社會上遭到的不平等做反抗,要求男女平等,從來沒有說過女性不結婚,才是優秀女性的象徵。

太多的「毒雞湯」侵蝕著現在的女性,「女權」什麼時候變成了「女拳」,口號不再是追求平等,而是「打死狗男人」。

不知從何時,出現了這樣一部分人,嘴上喊著男女平等,卻在很多時候要求男性承擔事情的主要責任,用「女權」為藉口,來追求女性最大化的利益,這類邪化的「女權」現在被稱作「田園女權」。「立志」把女權變為女特權。

她們將結婚,打上了弱勢女性的標籤,將生孩子打上了落後婦女、自甘墮落的標籤。

女權講究的是平等,講究的是男生能做到的,女生也能做到;講究的是同樣的工作男生拿一萬,你不能因為我是女性就給我八千。

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叫做:確認性偏差。指的是一旦人們已經形成了信念,他們就會有意識的尋找支持自己信念的證據,有時甚至會扭曲證據。而這種「證據」會增添他們的「過度自信」。

「田園女權」便是藉助扭曲的「證據」來證明這才是真正的女權。歷史上有太多偉大的女性,為了男女平等做出了犧牲。如果當她們知道,她們所換來的「女權」。在這個時代變成了貶義詞,不再代表女性的勇敢,那真是可悲的一件事。

現在仍有女性被不平等的對待,印度每年發生的強姦案數不勝數。女性要是反抗甚至會被剃頭,或是潑硫酸,她們的人權低到幾乎沒有。

印度男演員,阿米爾·汗拍的《摔跤吧!爸爸》,都在呼籲印度重視起女性的權利。

我國建立的三八婦女節,也在向大家宣布女性的權利。

全世界都還在為男女平等做出努力。

如果你還在相信那些女性消費市場的營銷手段,打著「女權」的名義為自己受益,是不是自己都在把女性歸為「弱者」?

相關焦點

  • 當女權成為「女拳」:中國的女性主義者為何在網際網路遭到「反擊」
    他認為"女拳"這個諧音詞相當貼切,因為"拳頭"正體現了他眼中女權主義者胡攪蠻纏、胡亂出擊的樣子。"他們不是要平權,而是要特權,"他說道。 但楊笠後來回應稱,她的話之所以在很多女生中反響熱烈,是"因為觀眾覺得有共鳴"。 在中國,女權運動曾是一種長期存在但小眾的呼聲。
  • 微博女權的本質,就是偽女權
    我認為這就是偽女權。 關於女權,這場運動的鼻祖波伏娃有一句話: 女人不是生而為女人,而是變成了女人。 波伏娃認為導致女人在這個社會收到歧視的原因,不在於「生理性別」,而在於「社會性別」。
  • 「反女權」的《美國夫人》,比當代「女拳」更有價值
    「冠姓權」的被提出,只反映了一個問題:當代「女拳」,正在綁架女性的自主選擇權利。然而,這個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熱議,卻是一場網際網路層面的媒體狂歡。女權主義被包裝成一個「商品」,在這場狂歡裡變成了一塊「待宰的肉」。
  • 「中華田園女權」,自私自利的假女權
    「女權主義」的概念是一個非常廣泛的,也是五花八門。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為婦女的權利而戰。因為利益,可以分為兩種:爭取平等權利,爭取特權。第一個是一般意義上的女權主義,即消除性別歧視,平等權利的追求。換句話說,他們認為女性遭受歧視和不平等,並要求更正,「平等」,畢竟,基本可以說是現代社會普遍的價值觀。它讓人可以意識到性別差異,比如同工同酬的合理要求,可以被稱為實用主義者,這種溫和,容易接受,對社會具有進步意義是肉眼可見的。
  • 為什麼西方女權更「低調」時,中國女權運動愈發「激進化」?
    從「剩女」、「直男癌」到「性騷擾」、「反家暴」,近年來的公眾討論中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性別議題,並且伴隨著不容小覷的具有女權色彩的批判聲音 。隨之,嚴肅八卦、金融八卦女、papi醬等大量娛樂、營銷型自媒體,也開始藉助性別話題圈粉。人們不禁問,為什麼在今天,性別話題如此火?從何時起,女權主義開始逐漸脫敏、產生影響力?
  • 從俞敏洪偏頗言論看當今中國「女權」
    網絡上評論迅速拉開兩大陣營,一部分狂批俞敏洪不懂女性價值為男性的不負責任開脫,一部分怒贊其說出當今女性現狀為女權撐腰。   女權,顧名思義是婦女在社會上應享有的權利,比如政治參與權、受教育權、工作權等。這個「權」是基於平等之上的,絕非特權;這個「權」也應該是與男性權利相對應的,不單單是低層次淺層面的部分權利。
  • 女權?女拳?—談談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可以說,「女權主義」在最初是不含有任何貶義色彩的,作為社會進步思想,女權者反對性別歧視、壓迫和剝削,號召兩性的平等和婦女的解放,對長期作為男性附屬物的婦女而言該是多麼鼓舞人心!「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還有莎士比亞的名句:軟弱,你的名字叫女人「,這可不是讚美。總的來看,在近代以前女性的地位長期處於社會底端,中西方並沒有什麼區別。
  • 為何女權在國內會演變成為「中華田園女權」?
    在這一階段,女權運動的倡導者們是真正的把追求婦女權益作為自身的使命來完成,顧全大局,為革命的勝利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功勞。正因為如此功績,才改變了在中華民族延續了將近五千年的對於女性的束縛和禁錮的局面。也正是因為這些先驅者的努力,才造就了今天中國女性在社會的地位,是很多相似國家所無法比擬的。
  • 何謂女權主義?不要讓狹隘的女權主義害了你一生
    [摘要]在一家動漫公司裡,一個自稱女權主義的女設計師說,如果有一天,她開公司了,一定會把遊戲中所有女性角色都設計成醜八怪,因為把女人設計得很漂亮,是物化女性,是主動把女性當成男人的玩物。典型的男權社會!第五組:沒本事的女人才會按部就班結婚、生子、耗盡青春。你不出國,不嫁老外?有沒有出息?以下這些文章標題,估計你也沒少見:中國男人太醜,配不上中國女人。為什麼中國男人不注重外表/ 不喜歡健身/ 沒有上進心/ 沒有魅力/ 目光呆滯......
  • 是什麼把我們逼成了「女權主義」
    但是如今,不但生了小baby,還跟了老公姓,這就是違背了女權主義!」不知從何時起,「冠姓權」似乎成為「女權主義」的一個重要方面。孩子跟母親姓也成為體現母親地位尊貴的一個標誌。這樣,「冠姓權」就與「女權主義」息息相關了。孩子跟著母親姓似乎成為「女權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了。那麼二者到底有沒有關係呢?從民國時期才產生的「女權主義」到底如何產生、發展的?「女權主義」所推崇的是不是「冠姓權」?以及該如何看待「女權主義」呢?本篇我將從這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 你還在誤解女權主義嗎?
    最為權威的解釋或許要數英國學者戴維·米勒的觀點:它主要可以被理解為基於婦女因其性別遭受痛苦這種認識而對婦女在過去和現代社會中男人的關係方面的社會作用的一種關注。另外,一般也認為,女性主義和女權主義本質上相同,只是在概念上稍有不同,一些學者認為「女性主義」比「女權主義」顯得更加溫和,因而容易被人們所接受。
  • 女權不只是女人的女權,是社會的女權,推動文明進步,大家獲益
    文/金菊豆看到一篇文章說根本就沒女權就是女利主義。其實就是女權就是女利主義。沒錯。權利本來是一個詞。如果你有資產有社會地位有名望,卻沒有兒子只有女兒,女人弱勢所帶來的危害就馬上成為眼前焦慮的問題了。因為女兒要帶著自己所有的財產,社會資源,人脈地位名望的影響力嫁給一個你討厭的男人。而且生的孩子還要隨那個人的姓氏,你一生辛苦打拼,心血點滴積累所得全都要歸併入男方家庭。
  • 如何正確認識「女權主義」?「偽女權」的本質是什麼?
    女權主義,這是世界政治和社會中一個永遠熱門的話題。與此對應的就是「男權主義」。這兩種主義的鬥爭從人類社會成型開始就已嶄露頭角,並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到了現在。女權主義是怎麼發展的?現代社會出現了哪些對女權主義的錯誤使用?這兩個問題就是今天我們所要說的主要內容。
  • 被汙名化的女權:中國女權主義太過激進了?
    在中國社會,「女權主義者」從不是一個討喜的標籤,某種意義上,它幾乎比其他專事貶抑女性的專有名詞更能讓一個女人迅速地喪失男權社會語境下的吸引力。而一個中國的女權主義者,卻往往充當了這樣一種批判對象:張牙舞爪,面目可憎,歧視男性,心理扭曲。甚至有人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女權主義者們只是借著主義之名,為自己撈點好處,妄圖從男人這裡佔便宜,不勞而獲,她們正在反向「歧視男性」。
  • 女權主義的由來,女權主義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而任意用女權去評價女人,話語之間不是一種尊重而是看動物園的猩猩的眼光,觸及到女性的敏感點,加之社會輿論壓力,讓很多女性並不是舒服去與男人談這個話題。不得不說目前還是個主流意識,幸好有一群不容忽視的從二十世紀就一直在全世界飄灑的種子,已經開花結果,讓越來越多的人認知到女權追求的是兩性平等而不是女性要打敗男性,成為霸主。不是女性統治世界而是男女可以平視。
  • 怎樣成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男性女權主義者?
    從2008年起我為《南方都市報》、《時代周報》等媒體持續地撰寫有關性別平等的評論,近幾年做有關LGBT青少年性教育項目,參與珠三角地區女工反性騷擾項目……這一切都跟女權主義有關,社會性別是我寫文章、搞調研、做項目不可或缺的理論背景和方法。可能有人會覺得,你做的工作本來就跟性別有關,工作的性質決定了你有條件、有機會成為女權主義者,或者,這樣的身份對你來說是可以帶來利益的。
  • 訪談|從美國婦女史到中國女權運動史,女權主義如何改變世界
    本次訪談中,澎湃新聞記者請王政教授講述了她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赴美留學時美國女權運動的狀況、她從美國婦女史到中國女權運動史的學術轉向、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社會性別建構、今天中國社會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問題以及在中國推進社會性別研究學科建設的成果和困局等問題。本訪談經受訪人審定。王政正在接受澎湃新聞的專訪。
  • Papi醬孩子隨父姓被群嘲:「女權」還是「女拳」?
    其關於獨立女性的言論一直被大眾誇讚,甚至成為新時代女性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剛生產後的她,面臨著「人設崩塌」的風險。原因是她的孩子隨了男方的姓氏。Papi醬「人設崩塌」是遲早的事,因為她名校畢業、經濟獨立、婚姻獨立的光環已經被「女拳」們盯上了。此「女拳」非彼「女權」,這個「女拳」是中國的。
  • 如果你被父親責罵,被巨浪譴責,你想成為女權主義者還是女拳?
    女權主義和田園女權主義需要嚴格劃分。女權主義,也稱為「女拳」,她們錘子空氣,只是利用性別差異剝奪更多對男性的利益。女權主義真正追求的是忽視性別平等。女權主義更確切地說是平均主義。生活中的「女拳」與偽獨立作為高校的優秀研究生,首先憑藉自己的實力和才華在網絡上走紅。
  • 中國式墮落女權主義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生活
    繼西方女權主義之後,我們國家的女性對於女權主義的呼聲也是日漸高漲,也確實出現了不少女強人或者精英的存在。老乾媽陶華碧然而隨著女權主義在我國的傳播與深入,漸漸出現了一些不協調的聲音,而且這類聲音在迅速壯大,比如偽女權主義,田園女權主義,或者女性沙文主義,我將之稱為中國式墮落女權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