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雖說聽起來有些許的粗糙,但是往往凝集了古人的大智慧,畢竟那是人類幾千年來各類人等的智慧匯集,並經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所以說有些民間俗語雖然聽起來有些粗糙,但是話糙理不糙,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借鑑,很多很多的民間俗語都是如此。今天小編也給大家帶來了一條民間俗語。
這條民間俗語的上半句是「逢人且說三分話」,這上半句大家幾乎都知曉,而且很多人將這句話作為了自己為人處世的標杆,甚至於有人將其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其實這句「逢人且說三分話」只是一句流傳很久的俗語的前半句,它還有下半句,更為精彩,那麼大家知道這下半句是什麼嗎?
「逢人且說三分話」是一經典民間俗語的上半句,它的下半句是「未可全拋一片心」,「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這句俗語主要是用來勸誡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人,在與人相處,為人處世的過程中呢,需要對人存有一定的戒心,說話、做事都要有所保留,不能把自己的心裡話全都說出來。
關於這句俗語,小編在自己有限的資料裡查了又查,也沒能夠查出最早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這句話,但是呢,雖然在一些古籍資料中也有見到,但是呢,也並不能夠保證這就是最早的。小編看到的資料裡面,這句話最早出現在《兒女英雄傳》裡面,在《兒女英雄傳》裡三回,有這麼一句「一言抄百語,你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切記,切記!」
當然對於這句話,在現在也是存在著很多很多的爭議的,畢竟每個人對於為人處世之道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理解,甚至於有些人對於有此類看法的人有些許的偏見,認為這種所謂的「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的人有些勢利眼、不夠真誠,認為這種人不值得深交。其實,還真不是如此,針對於此小編覺得,人心叵測,人性複雜,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對於那些不太熟悉的人,還是留個心眼的好,否則的話,最後受傷的往往是自己。
身邊有個很好的朋友,她告訴我自己初入社會的時候,滿腔的純真,單純到路上遇到的陌生人她都會相信,更別說身邊的同事朋友了,但是也正是因為此,她被身邊的人深深地傷害了,以至於現在她都有社交障礙,剛認識她的時候,小編也是剛入社會不久,她便告訴我『你什麼都好,有一點不好就是太相信別人了,在職場上很容易受傷,還是適當有所保留的好』。
其實,針對於這句「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並不是說與人交往為人處世要有所保留不夠信任什麼的,更多的是針對自己,怎麼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而既可以使自己免於受傷害,又不會傷害到他人的,為什麼不呢?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