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俗語:「逢人且說三分話」,下半句是什麼?

2020-12-18 曉楓說歷史

民間俗語,雖說聽起來有些許的粗糙,但是往往凝集了古人的大智慧,畢竟那是人類幾千年來各類人等的智慧匯集,並經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所以說有些民間俗語雖然聽起來有些粗糙,但是話糙理不糙,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借鑑,很多很多的民間俗語都是如此。今天小編也給大家帶來了一條民間俗語。

這條民間俗語的上半句是「逢人且說三分話」,這上半句大家幾乎都知曉,而且很多人將這句話作為了自己為人處世的標杆,甚至於有人將其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其實這句「逢人且說三分話」只是一句流傳很久的俗語的前半句,它還有下半句,更為精彩,那麼大家知道這下半句是什麼嗎?

「逢人且說三分話」是一經典民間俗語的上半句,它的下半句是「未可全拋一片心」,「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這句俗語主要是用來勸誡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人,在與人相處,為人處世的過程中呢,需要對人存有一定的戒心,說話、做事都要有所保留,不能把自己的心裡話全都說出來。

關於這句俗語,小編在自己有限的資料裡查了又查,也沒能夠查出最早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這句話,但是呢,雖然在一些古籍資料中也有見到,但是呢,也並不能夠保證這就是最早的。小編看到的資料裡面,這句話最早出現在《兒女英雄傳》裡面,在《兒女英雄傳》裡三回,有這麼一句「一言抄百語,你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切記,切記!」

當然對於這句話,在現在也是存在著很多很多的爭議的,畢竟每個人對於為人處世之道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理解,甚至於有些人對於有此類看法的人有些許的偏見,認為這種所謂的「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的人有些勢利眼、不夠真誠,認為這種人不值得深交。其實,還真不是如此,針對於此小編覺得,人心叵測,人性複雜,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對於那些不太熟悉的人,還是留個心眼的好,否則的話,最後受傷的往往是自己。

身邊有個很好的朋友,她告訴我自己初入社會的時候,滿腔的純真,單純到路上遇到的陌生人她都會相信,更別說身邊的同事朋友了,但是也正是因為此,她被身邊的人深深地傷害了,以至於現在她都有社交障礙,剛認識她的時候,小編也是剛入社會不久,她便告訴我『你什麼都好,有一點不好就是太相信別人了,在職場上很容易受傷,還是適當有所保留的好』。

其實,針對於這句「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並不是說與人交往為人處世要有所保留不夠信任什麼的,更多的是針對自己,怎麼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而既可以使自己免於受傷害,又不會傷害到他人的,為什麼不呢?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厚黑學:「逢人且說三分話」,是哪三分?(一文說透)
    厚黑學中有一條很重要的俗語:「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這句話是提醒你,在人際交往中,不能動不動就把自己的老底交給對方。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都要留下七分活,不必和盤託出。「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是很重要的一條厚黑話術。
  • 老祖宗告誡「逢人且說三分話」,啥意思?年輕人不懂,容易吃大虧
    可惜,很多俗語都已經失傳了,但是有一些得以倖存下來,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句子,比如「逢人且說三分話」。這句俗語,最早出於明代曠世奇書《增廣賢文》。其實,這句俗語只說了一半,後面還有下半句,只是很少有人知道。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
    說起俗語我們往往都是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就像這句「笑貧不笑娼」想必很多人都聽說多,但是應該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下半句是什麼吧!這句話不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詩句,也不是那本經典著作的「名句」,而是民間流傳的俗語。這句「笑貧不笑娼」不是整句話的經典,最重要的其實是在後半句「救急不救窮」。
  • 明清珍本小說《鴛鴦針》,書中5句處世俗語,百讀不厭句句經典
    《鴛鴦針》中5句經典俗語,時至今日依然在民間流傳,百讀不厭句句經典。 第一、逢人且說三分話 從字面意義上就理解「逢人且說三分話」,可以解釋為無論和任何人說話,都不能「知無不言,言而不盡」。
  •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3句傳統文化中的處世智慧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是一句常見的民間格言。意思很淺顯,就是告訴大家,不要把心裡所有的話都全部說出,要適當的有所保留。俗話說「言多必失」,我們說的每一句話,在某種程度上都會成為別人手中的一張牌,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會來傷害你。在沒有與對方共過事、交過心的狀況下,適當地保留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 王陽明:「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王陽明:「 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王陽明教學授課時,有弟子問到這麼一個問題,「先生,為何我對人一片赤誠之心,卻沒有換來他人相同的真相相待?」王陽明回他,「你切記住,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交情尚淺時切勿言深多話,直抒胸意,否則,將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甚至禍患。」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能做到的人,掙錢不是問題
    但是很多朋友記這些俗語都會有一個問題:只知上句不知下句,或者只知下句不知上句。今天腦洞要說的這個俗語很多朋友都聽過,就是「笑貧不笑娼」,不過它其實還有下半句,而且下半句更經典也更實用。「笑貧不笑娼」這句俗語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產生的。這句話中第一個「笑」並不是單純的嘲笑之意,而是看不起、瞧不起的意思,第二個「笑」才是嘲笑、笑話之意。
  • 國學經典《增廣賢文》: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增廣賢文,內容主要以民間俗語諺語,聖賢格言警句為主,涉及為人,處事,求學,安身,立命等各個方面。《增廣賢文》涵蓋了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在看似平易淺顯的文字中,表達滲透出獨到精闢的思想光輝,值得每個人細細品味研讀,若能慎思之,篤行之。定可以終身受益。
  • 俗話說:「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下半句更經典,越早明白越受益
    而老祖宗的俗語,就是一筆不可或缺的文化財富。這種傳統文化對我們的薰陶是至關重要的,並且早已融入了我們的文化生活中。而這其中,將各種俗語整合分析得最完美的,那就要數《增廣賢文》了。《增廣賢文》中的俗語之多,解釋之詳盡,是其他任何一本都比不了的。
  • 《增廣賢文》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此句出自《增廣賢文》,大意就是:和自己不熟的人交往一定要說三分,留七分,切勿將一顆真心全拋給他人。逢人且說三分話,其意思就是話只說三分。說三分話的人,就有七分城府,如是只說二分話,則有八分城府,而從來一聲不吭的人,就城府十足了。在中國城府深淺,常常就看其說話的多少,特別是在公共場合說話的多少。中國社會人心險惡,人際關係複雜。處處滿是心機,一不小心就被人告了密。中國人的生存環境如此險惡,你能不小心嗎?誰也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與一世英名開玩笑。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揭示了人生的五字秘訣
    說起俗語我們往往都是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就像這句「笑貧不笑娼」想必很多人都聽說多,但是應該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下半句是什麼吧!這句話不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詩句,也不是那本經典著作的「名句」,而是民間流傳的俗語。
  • 俗語「豬變窮,狗變富」,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告誡不得不佩服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留下了無數的文化和瑰寶,俗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來自於勞動人民的智慧經驗總結,因此俗語也是我們在生活中運用最為廣泛的。俗語帶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內容貼近人們的生活,語言簡單,而且蘊含著人生的智慧和哲理,都說話糙理不糙,俗語就是用淳樸的語言來講述老百姓身邊的故事,頗具趣味性,俗語包括的內容也很多,大多都是和老百姓周圍發生的事情有關,其中有關家畜的俗語也不少。在農村有一句俗語叫,「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這句俗語聽起來十分有意思,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 好物分享|王陽明:「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
    王陽明:「 逢人且說三分話,一分真心、一分理解、一分距離」王陽明教學授課時,有弟子問到這麼一個問題,「先生,為何我對人一片赤誠之心,卻沒有換來他人相同的真相相待?」王陽明回他,「你切記住,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老祖宗告誡:「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更經典,5個字道破「天規」
    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俗語有很多,但有許多我們熟悉的俗語只是上半句或者下半句。因為其中的某一句很出名,漸漸的人們也就不知道另外一句是什麼了,就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笑貧不笑娼」這句話,它還有下半句,叫做「救急不救窮」,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句完整俗語的意思吧。
  •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才是精髓,老祖宗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大家一定都聽過「水至清則無魚」,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句俗語,字面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說如果一個地方的水太過於清澈,這個地方一定是沒有魚的,其實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根本我們現在學的知識就可以進行解釋。
  • 逢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注意到三點,你就是個厲害的人
    逢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此言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增廣賢文》中,大意就是勸誡大家話不能多說,一定要有所保留,如若口無遮攔,導致言多必失,以免惹人誤會生嫌。再者,不僅僅是不能全說他人話,有關自己的話也不可全部向他人拋出去,否則他人把你看得透徹,自己就成了一張白紙,任人描畫。
  • 古人常說:「飽暖思淫慾」,殊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盡人性險惡
    俗語都是來源於生活,是老祖宗在平時的日常勞動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之談。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關於它還有一個故事。這句俗語的上半句就是「飽暖思淫慾」,其實下一句才是經典,揭露人性,卻少有人知。關於這句俗語,還有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大戶人家,老來得女,甚是歡喜,便百般溺愛,從小請先生教她識文斷字。女孩冰雪聰明,又勤奮好學,很快成為了當地有名的才女。後來到了婚配年齡,慕名而來的才子無數,女孩便決定「筆墨招親」,她給出的上聯就是:「飽暖思淫慾」。
  • 俗語說的:「牆上畫馬不能猜」,下半句更經典,古人告訴你大道理
    除了詩詞以外,最能體現我們傳統文化的,當然要數我們的俗語跟對聯,最能展現漢字的魅力。可以說他們是漢字文化的精髓所在,我們今天講的俗語是人們比較熟悉的「牆上畫馬不能踩」,但是你知道嗎?其實這首詩,是有下半句的呦!
  • 俗語「笑貧不笑娼」,是譴責病態思維的經典,殊不知下半句更經典
    一般俗語都是由兩個半句組成,像我們熟悉的「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等等。這些俗語之中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大多數都是以半句出名被人熟知並廣泛應用的,就像剛剛舉的例子,「久病床前無孝子」就是一句非常出名的俗語,而後半句「久貧家中無賢妻」就很少被人知曉!
  • 「逢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顆心。」當如何應用
    有道是,「話不說不明,鼓不打不響。」遇上事情,如果對方是一個明事理之人,當需要解釋的事情就必須給別人解釋清楚。注意,必須對方是一個明白人則可以應用「話不說不明,鼓不打不響。」如果遇上一個硬抬槓的人,非常有必要學會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