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華好詩詞:朱熹《茶坂》你知道理學家朱子是怎麼種茶採茶的嗎

2020-12-05 武夷茶韻

品中華好詩詞「一啜夜心寒,跏跌謝衾影」朱熹茶詩《茶坂》品讀

吳斌

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武夷精舍傳道、著書的同時,將種茶、採茶當作是自己著述、講學的一種調節,將飲茶作為自己抖擻精神、蕩昏滌寐、脫俗醒心的一個好習慣,終生保持不變。他創作的茶詩《茶坂》就非常真實、直白地表達了他的這個生活習慣。《茶坂》的內容為:

攜籯北嶺西,採擷供茗飲。

一啜夜心寒,跏跌謝衾影。

「坂」就是山坡的意思,「茶坂」也就是茶山之坡,即是「茶園」之意。「籯」為竹簍,用來裝採摘下來的茶芽。「跏跌」為佛教用語,即盤腿打坐之意。「衾」就是被子。全詩的大意為:

攜著竹編的茶簍,前往位於北嶺西邊的茶園,採摘茶芽,用以供自己與朋友品嘗、飲用。此茶一喝,整夜都舒爽清醒,就像是寒夜冷得毫無睡意一般,正好打坐思考,謝絕了那「招呼」我入睡的棉被的影子。

不得不佩服朱熹對武夷巖茶品質特徵理解的深刻。如果你去問武夷山資深的茶農,什麼樣的山場最適宜栽種武夷巖茶?他們會告訴你,一是必須在武夷山景區丹霞地貌的巖石群山,也就是所謂的「正山」範圍之內;二就是巖茶需要日曬,但又不能日曬太多,喜陰但又必須通風良好。也就是說,有適當日照又有點陰,且通風良好的山場最好。這麼一來,在武夷山「正山」範圍內,什麼樣的茶山最好呢?自然是朱熹說的,北嶺西向的山坡,比較能滿足這個條件。朱熹就是選擇在這樣的山坡上種茶的,也就是詩中所說的「北嶺西」。

到了春天,茶芽綠油油地抽出,朱熹又親自帶著竹編的茶簍,來到這「北嶺西」採茶。按朱熹自己說的就是:「攜籯北嶺西,採擷供茗飲。」偉人的休閒生活也是這麼的平常、隨和,讓人感覺起來,瞬間就有一種很平等、很親切的體會。

事實上,朱熹自己種茶、採茶、制茶,不僅僅是節約了買茶的開支,關鍵的是,這美好的武夷巖茶,為他提供了一個他非常需要的功效,那就是提神、醒睡的功能。朱熹在詩中是這麼說的:「一啜夜心寒,跏跌謝衾影。」那麼朱熹又為什麼需要這提神與醒睡呢?不用小編在這裡多說,大家都明白,沒有朱熹日以繼夜的鑽研與著述,也就沒有朱熹日後的巨大成就。

那麼,我們在欣賞朱熹詩歌的時候,在感受朱熹的親切、平和的時候,在品著與朱熹當年所品的,一樣美好的武夷巖茶的時候,是否也應該學學他老人家的努力與專注呢?

相關焦點

  • 朱子文化|《紀錄中國》:《朱熹》展現朱子思想的巨大貢獻
    原文如下:為了向觀眾更好地展現朱熹的學說與思想,主創團隊在創作紀錄片《朱熹》時將敘事的重點對準了他眾多身份中的「理學家」與「教育家」的身份,將朱熹的人生經歷放置於其所生活的歷史語境之中進行敘述,生動展現了朱子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巨大貢獻和影響。
  • 兩岸學者與朱子後裔共慶朱熹誕辰890周年
    新華社福州10月31日電(記者林超)進香、祭酒、頌祝文……31日,福建省尤溪縣朱子文化園內舉辦朱子祭祀大典,慶賀朱熹誕辰890周年。來自兩岸的學者、朱子後裔等300餘人一一祭拜。朱熹,人稱朱子,是南宋著名理學家,尤溪是朱熹的誕生地。
  • 朱熹與《朱子家訓》
    從清代到民國,這《朱子家訓》一度是孩童啟蒙讀物,和《三字經》、《百家姓》一樣令人耳熟能詳。甚至有清代教育家自己掏腰包刊印這本《朱子家訓》萬餘本,贈送給學校裡的孩子們。可見這本「家訓」的巨大影響力了。   《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和《朱子治家規範》。由於書名有「朱子」兩字,有人附會是朱熹(1130—1200)所著。其實,此「朱子」非彼「朱子」。
  • 朱子家訓 (朱熹)
    《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
  • 領悟朱熹理學精髓,品味朱子書院文化
    關注我,讓我成為你的專屬小太陽吧書院是中國傳統教育的獨特形式,它發端於唐,鼎盛於宋,並為元、明、清三代所沿襲。它沒有官府的授權與資助,全由民間飽學之士設壇興學,但卻承載著中國千年傳統文化的起承轉合。談及書院文化,首推兩宋,而兩宋書院之翹楚莫出於朱子理學之右!在這,就先讓小編為大家簡單地普及一些相關小知識吧。朱熹,字元晦,號晦庵,後學尊之為朱子。
  • 歷史上9月15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出生 朱熹對後世影響利弊並存
    歷史上9月15日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出生 朱熹對後世影響利弊並存1130年9月15日--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朱熹出生。來自網絡朱熹(農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 【朱子文化】央視紀錄片《朱熹》聚焦「當下意義」
    攝製組充分運用多維度航拍、移軸攝影、水下攝影、三維動畫、虛擬影像合成等創新表現形式,首次向世人講述了南宋儒學大師朱熹傳奇的人生經歷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大貢獻。「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關於他的研究浩如煙海。在創作紀錄片《朱熹》時,好處在於可說的點多;而困難也來源於此,如此多的素材怎麼選擇?
  • 「朱子文化」央視紀錄片《朱熹》聚焦「當下意義」
    朱熹雕像 吳心正 攝「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關於他的研究浩如煙海。在創作紀錄片《朱熹》時,好處在於可說的點多;而困難也來源於此,如此多的素材怎麼選擇?「朱子學」如何講才能「深入淺出」?
  • 圖:紀念朱熹誕辰 千名學子同誦朱子家訓
    10月22日,千名學子在福建武夷山舉行的朱子文化節閉幕式上齊聲吟誦朱子家訓,海內外朱氏後裔也跟讀這千年古訓,場面宏大。中新社發 張麗君 攝  10月22日,千名學子在福建武夷山舉行的朱子文化節閉幕式上齊聲吟誦朱子家訓,海內外朱氏後裔也跟讀這千年古訓,場面宏大。當日,第三屆武夷山朱子文化節閉幕式在武夷山舉行。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南宋理學家朱熹與揭陽結下不解之緣!
    南宋理學家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號晦庵,生於福建尤溪縣,死後諡號文,世稱朱文公。朱熹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代影響巨大,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其重要的大儒。
  • 朱子文化丨朱熹的讀書方法
    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家朱熹,他的「半畝方塘一鑑開」觀書有感名聞久遠,廣為人知。然而他的讀書方法很多,體會很深,近來筆者從清版《光澤縣誌》和《烏州李氏》等書中發現朱熹與門人李守約、李壯祖、李相祖的幾封來往書信,內容都是談讀書之道。
  • 朱熹的思想主張 朱熹的思想是什麼
    朱熹是著名的理學家,他也有許多有名的詩詞,小時候只是大致了解了他,卻沒有去深究他的思想和理念,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朱熹的思想主張吧!  朱熹資料簡介  朱熹生於1130年,是宋朝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學家,他在詩詞方面也有很大成就。
  • 閒來無事喝口茶,武夷山是朱熹半個家,大文豪不為美人為茶折腰
    閒來無事喝口茶,武夷山是朱熹半個家,大文豪不為美人為茶折腰客來莫嫌茶當酒,真正用茶過成了日子朱熹和武夷山的關係當地人都知道,朱熹在我們眼裡偉大又遙遠,知道他的成就卻不知道他私下生活什麼樣一時間武夷山也成為了文人墨客聚居的所在,人傑地靈,學者們在此做學問,品香茗。
  • 南宋理學家朱熹,治國勤政,建立龐大理學體系
    每日壁紙▲ 想聽想讀想寫壁紙上的英文金句嗎? 報名《張萌萌姐英語課》,萌姐教你打造英語硬本領! 距離2021年還有206天 「 LEAD人物,告訴你榜樣的力量 」 朱熹,世稱朱文公。出生於南劍州尤溪。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 宋代理學家朱熹寫的這些對聯,含義精微,每首都是經典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是儒學集大成者,世人尊稱為朱子。而朱熹寫的對聯也非常有品位,含義精微,每首都是經典。關注小編,一起走進充滿魅力的對聯世界。朱子65歲的時候,創建了滄洲精舍這個書院,寫了一首對聯說:「佩韋遵考訓;晦木謹師傳。」韋,是熟皮的意思。因為韋很柔韌,性情急躁的人佩在身上,以此來提醒自己要像熟牛皮那樣軟韌,諸事不可急躁。朱熹的父親號稱韋齋,用的就是這個典故。
  • 宋代理學家朱熹寫的這些對聯, 含義精微, 每首都是經典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是儒學集大成者,世人尊稱為朱子。而朱熹寫的對聯也非常有品位,含義精微,每首都是經典。關注小編,一起走進充滿魅力的對聯世界。朱子65歲的時候,創建了滄洲精舍這個書院,寫了一首對聯說:「佩韋遵考訓;晦木謹師傳。」韋,是熟皮的意思。因為韋很柔韌,性情急躁的人佩在身上,以此來提醒自己要像熟牛皮那樣軟韌,諸事不可急躁。
  • 「萬紫千紅總是春」,他是南宋詩人、理學家,世人尊稱他「朱子」
    為有源頭活水來」,「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這些詩句可能大家都不陌生,這些詩句都出自一個南宋詩人之手,他是南宋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他就是朱熹,世人尊稱他「朱子」。朱熹19歲就考中了進士,可謂是年少有才華。3年後,朱熹再次進京,參加銓試,成績中等,被授予了泉州同安縣主簿的官職。
  • 你覺得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會是朱熹嗎
    就治學角度,我們必須得承認朱熹的偉大與傑出之處,值得我們敬佩,但如此提倡倫理道德、高喊著「存天理滅人慾」的朱子卻說著一套做著一套,那麼我們應當怎麼來評判他,這就是各位的自由了,歡迎各位積極評論,筆者只作較為客觀的陳述。
  • 陳來:朱子文獻的深度整理——《朱熹文集編年評註》讀後
    然而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既往的文集整理僅限於校點,研究者普遍反映大量朱熹詩文撰作年代不明;其詩詞創作背景、本事、人事、典故不易弄清,加上語言障礙,導致理解困難;歷代對朱熹詩文的研究評論散見於南宋以來群籍之中,難以檢尋;不斷發現的朱熹集外詩文魚龍混雜,真偽難辨,這些都對研究和閱讀造成了很大不便。朱子學發展到今天,顯然需要一部更為完備的朱熹文集。
  • 朱熹高分作品推薦,你看過幾本?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