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槓也能抬到哲學高度,莊子和惠子,中國史上最有趣的一對槓精

2020-09-03 陽海子

讀過《莊子》的人,都知道莊子和惠子是一對「槓精」,兩人在書裡精彩「互懟」十幾回,而他們的辯論不是簡單的抬槓,幾乎每次都抬到了哲學的高度。莊子喜歡舉例子、講故事;惠子則擅長抓住邏輯的漏洞。兩人可謂是針尖對麥芒,棋逢對手。

第一次見面,惠子就領教了莊子嘴巴的利害。那一年,惠子在魏國任相國,莊子聽聞他「學富五車」,有意專程從宋國來會他一下。惠子卻不知道從哪裡聽到的消息,說是莊子此來是要取代他。惠子嚇壞了,便先下手為強,令人全城搜捕莊子,搜了三天卻一無所獲。

三天後,莊子卻趿拉著一雙拖鞋主動送上門來了。莊子從容不迫的給惠子講了一個故事:「南方有一種叫鳳凰的鳥,從南海起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它不停下來栖息,不是飽滿的果實它不食,不是甘美如醴的泉水它不喝。一天,它遇到一隻正在啃食腐鼠的貓頭鷹。鳳凰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發出&39;的怒喝聲。現在難道你也想用你的相位來&39;我嗎?」

惠子聽了,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半晌無語,心裡卻開始佩服莊子的智慧起來。

兩人不打不相識,並在隨後的交往中抬槓成癮。

有一次,惠子作為魏相視察魏國東南邊境,邀請莊周同去。兩人乘機做了一次旅遊,沿途尋訪名山大川,最後抵達了濠水之畔。濠水之上有座橋梁連接兩岸,莊子、惠子緩步上橋,一覽自然風光。

天色晴朗,水光澄碧。莊子扶著橋欄,看著一群白鰷魚在橋下自由從容地遊來遊去,不由的感嘆:「這些魚兒遊得悠悠緩緩,是多麼快樂啊!」

看著莊子一幅陶醉的樣子,惠子又來了與莊子抬槓的衝動:「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

「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是快樂的?」莊子反駁。

「我不是你,當然不知道你的心理;但你也不是魚,所以你也肯定不知道魚的快樂。」惠子不依不饒。

莊子說:「請讓我把話題從頭說起吧!你問我&39;,這個問題裡說明你首先認同我知道的這個事實,是在問我從哪裡知道的,那麼我告訴你,我就是在這濠水的橋上觀魚的時候知道的啊!」

掰扯到最後,似乎莊子又佔了一回上風。

後來,惠子落魄了,回到宋國故鄉,相呴以溼,相濡與沫,他與老鄉莊子有了更多抬槓的機會。

有一年,莊子的老婆去世了,惠子聽到消息,馬上趕去弔唁,一路上,惠子想好了一肚子安慰的話。

走過陋巷,推開莊子家的破屋門,眼前的景象卻讓惠子驚呆了:只見莊周兩腿八字張開,撮箕似的坐在地上,正手拍瓦盆打著拍子,高聲唱著歌。看見惠子弔喪來了,也不起身招呼。

惠子不由氣大,指著莊子鼻子大罵:「你老婆和你同床共枕這麼多年,為你生兒育女,在你身上耗盡了青春。她死了,你看得淡,不哭也就罷了,但你竟然還敲盆唱歌,不覺得做得太過分了嗎!?」

莊子停了歌唱,一臉真誠地對惠子說:「你說得不對!當我老婆剛去世的時候,我也和其他人一樣滿懷悲傷。但冷靜下來之後,我就想到我老婆沒有出生的時候,那時她還不成其為生命;更早些呢,不但不成其為生命,連胚胎也未成;更更早些呢,不但未成胚胎,連魂氣也沒有。後來恍恍惚惚之際,陰陽二氣交配,變成一縷魂氣;再後來呢,魂氣變成一塊魄體,於是有了胚胎;再再後來呢,胚胎變成幼嬰,她生下來,成為了獨立生命。如今,她的生命旅途已經走完,又變回什麼也不是的狀態。回顧她的生死變化,就如同春夏秋冬時序的演變一樣自然。現在她即將從我家小屋搬到天地大屋,坦然安臥。我不唱歌歡送,反倒嗷嗷哭個沒完,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啊!」

惠子聽了默然無語,只掏出一袋弔唁金放在莊子面前,便告辭離開了。

這是兩人的最後一次見面。數年之後,當莊子經過惠子的墳墓,儘管他懂得生命原理,心裡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還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有人說你們不是死對頭嗎?他死了你應該高興啊,為什麼要這麼傷心呢?

莊子說:「我本該高興的,但聽我先給你們講個故事吧。楚國人有一位名叫匠石的木匠十分善於用斧子,技藝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一個人鼻尖上濺到一滴薄如蠅翼的汙泥,匠石揮動斧頭,呼呼作響,隨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點完全消除,而鼻子沒有受到絲毫損傷,眾人大呼神技,爭相一睹為快,並且願意出大價錢。但是後來這個木匠卻貧困潦倒了。宋元君聽說這件事,把匠石找來說:&39;我的神技還在,但是我的搭檔去世了,再也找不到人願意在鼻子尖上抹白灰給我砍了!'我就是那個會掄斧子的木匠,惠子就是那個敢在鼻子尖上抹白灰讓我砍的人。自從他去世,我再也遇不到能讓我展示自己才華的對手了!」

雖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但高手都是寂寞的,或許是有惠子這個棋逢對手的抬槓朋友存在,莊子才能實現他在思想天地裡的逍遙遊吧。傳聞惠子死後,莊子便不再與人辯論。

相關焦點

  • 「槓精鼻祖」惠子,通過與莊子「抬槓」,為無數槓精指明抬槓方向
    《莊子·秋水》中記載了有一段關於莊子與好友惠子的哲學辯論,因為事件發生在「濠梁之上」,所以史稱「濠梁之辯」。在這一場辯論中,惠子充分展現了中國古代「名家」的「抬槓」技巧,與莊子打起了「太極」。但是,莊子最後模擬了惠子的「抬槓套路」,成功反擊了惠子。
  • 「槓精鼻祖」惠子,通過濠梁之辯,為無數槓精指明了「抬槓方向」
    《莊子·秋水》中記載了有一段關於莊子與好友惠子的哲學辯論,因為事件發生在「濠梁之上」,所以史稱「濠梁之辯」。在這一場辯論中,惠子充分展現了中國古代「名家」的「抬槓」技巧,與莊子打起了「太極」。後來又有人說:既然惠子不是莊子,也能知道莊子不是魚,那麼莊子不是魚也能知道魚的快樂,這有什麼問題呢?其實莊子和惠子二人的話應該怎樣來理解呢?惠子是「名家」學派創始人,他堅持一種理論,認為與人不同的異類,「他者之心不可知」。所以魚兒的心思,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 網上的「槓精」弱爆了,古代槓精一言不合就動手,莊子惠子常鬥嘴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人,不管你說什麼,他總能找到一個清奇的角度和你花式抬槓。你問:「為什麼?」他抬槓:「你憑什麼問這個問題?」你:「我只是問問為什麼?」他抬槓:「你有什麼資格問為什麼?」他還能繼續抬槓:「你問這個問題有什麼意義?」……是不是看著就令人窒息?這種故意和你唱反調的人叫「槓精」。而「槓精」並不是現在才有的,古代就有不少抬槓的軼事。「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比如最著名的「濠梁之辯」。
  • 莊子曰:抬槓本常事,槓精多哲人
    展開了一段哲學家間的「高級槓」莊子說:魚遊得真快樂惠子說:你又不是魚哪會知道莊子說: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本來就不是魚,固然也不知道魚的快樂最后庄子會心一擊你在社交軟體上分享的照片地理位置信息,照片水印同步第三方APP信息以及互動內容獲得你在現實社會裡的一切真實身份甚至連你家後門都能精確到釐米級單位
  • 槓精之祖著名一戰,莊子遇到他也只能「以槓止槓」
    慢慢的,這個演員的角色就被稱為「抬槓的」。這類演員並不是誰都能當的,他們中的佼佼者,他們中的精英人士,被後世稱為「槓精」。不一定非得表演中的人才叫抬槓的,生活中有這種行為的也叫「抬槓的」。有這麼一位「抬槓的」,因為歷史久遠,足可以稱得上「槓精之祖」。這個人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宋人惠子。
  • 古代的那些槓精們,槓精始祖因為太過善於抬槓而被處死
    槓精,從字面理解就是抬槓已經成精的人,主要是指經常的通過抬槓獲取快感的人、總是唱反調的人、爭辯時故意持相反意見的人。那麼古代有沒有「槓精」呢?事實上不僅有,甚至還有專職的槓精,這便是戰國時期的「名家」,而這一派的創始人鄧析,卻最終因抬槓太過出名而被處死了。
  • 西安槓精圖鑑
    槓精並非新鮮產物。實際上,抬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這其中,以莊子他老人家最為有名,被稱為「槓精始祖」。比如在《莊子·秋水》中就有這麼一段記載,說的是莊子跟惠子兩個人在橋上諞閒傳。惠子見莊子和他說話,這得接啊,於是抓住機會率先開槓:莊兒,你又不是魚,你咋知道魚很快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一句話給莊子懟的,你這是找茬呀?
  • 心理學:「槓精」是怎麼和你抬槓的?教你如何破解抬槓套路
    日常生活中,如果說什麼人最能影響我們的心情,那喜歡抬槓的「槓精」顯然是其中的一員,遇上個喜歡抬槓的人是非常難受的,有些心理素質差的人還會因此而產生一些心理問題。這些「槓精」為啥喜歡抬槓?他們常用的抬槓套路有哪些?
  • 莊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槓精」是怎樣反敗為勝的?
    然而,莊子並不是一個古板單調之人,雖然物質匱乏,但是隨心隨性、至情至性,業餘時間,和好朋友惠子抬槓成為莊子最大的愛好,並樂此不疲惠子是戰國中期很有影響力的一位名流。是當時名家的代表人物,名家素以與人爭辯為專長,而莊子和惠子之間的辯論,最有名的莫過於濠梁之辯。
  • 讀《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子非魚,安這句耳熟能詳的話,記敘於莊子的《秋水》—><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一直以為,這句話是莊子所說的名句。通讀全篇之後,才發現這句話是莊子的對手惠子所說的。而且全文的辯駁精彩,令人撫掌稱善。莊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橋上遊玩。莊子說:「你看那些魚遊得多快樂啊!」
  • 他曾是「槓精」中的王者,卻被朋友的一段話嚇跑了
    以辯論見長,是主要研究辯證思維關係的哲學派別,也算是現代律師行業的前身。門下的士人也稱「辯者」、「察士」,當然了,現在還有一個更通俗的叫法:「槓精」。著名代表人物有戰國時期的惠子和公孫龍。惠子和莊子辯論的事跡大家都知道,「濠梁之辯」,兩人在濠梁上面遊玩,莊子看到河裡的魚說:「魚遊來遊去的真快樂啊」。
  • 從「莊子知魚之樂」聊聊槓精是怎麼產生的
    ▸ 當一個人真正感悟到了內心的規律,那他就能理解每個人的內心。 這不代表他能知道每個人的想法,想法的產生來自各種念想、生活經歷和神經元的隨機連接,這部分是不可猜測的,只有每個人自己知道。
  • 被網絡文化圈漸漸排擠出局的傳統文化之莊子
    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就不得不提及諸子百家及歷史文化名人們的思想學說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和影響,分化到個人,他們每一個人所留下的文字典籍、思想發明,都對中國社會文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和建設作用,我們今天要重新明晰並記住的便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莊子。
  • 這招對付「槓精」,但千萬不要用在女朋友身上:她還有別的招兒
    莊子說:魚真快樂呀。惠子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答:你又不是我,你怎知我不知道魚是快樂的?惠子繼續反駁:我不是你,當然不知道你的心裡,你不是魚,所以你肯定不知道魚的快樂。這兩個人如果放在現代,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他們就是「槓精」,惠子是槓的發起人,莊子是槓的守護者,兩個人為了自己的理論爭辯不休一、你身邊有槓精嗎?剛好最近看了湖南臺《叮咚上線!老師好》這個節目,一個哲學老師李浩然在開課之前,就問同學:身邊有槓精的人請舉手。
  • 莊子和惠子相愛相殺的一生
    第一次見到莊子的時候,惠子是頗不以為然的。惠施怎麼也不會想到,眼前這言語癲狂的人將來會名流千古;他更想不到,自己會因為眼前這個語出驚人的傢伙,而被千年以後的人一再提起。這個時候,惠施正在梁國當宰相。說好聽點是互動,說不好聽點,就是兩個人換著花樣抬槓。甚至兩個人抬槓抬出了水準、抬出了意境,堪稱兩千年之抬槓典範: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 慧子是個槓精
    「抬槓」用來形容無謂的爭辯,而抬槓成癮的人,我們稱為「槓精」。濠梁之辯的慧子,可謂古往今來「槓精」界的鼻祖。 我們先回顧一下 濠梁之辯 。莊子說:「魚兒在水中遊,悠然自得,魚很快樂啊!」慧子問:「你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快樂?」莊子反問:「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到魚快樂?」
  • 惠子、莊子和魚的快樂
    有一天莊子和他的小夥伴惠子一起去遊玩,走著走著走到了濠水的一座橋上,二人便駐足閒聊。莊子說:「哎,你看!那水裡的魚安閒自在地遊來遊去,它們真快樂啊!」惠子看了一眼莊子,微微一笑,拋出一個問題:「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很快樂呢?」莊子一聽,哎,有意思,這問題很有哲學意味啊,於是也充滿哲思地答到:「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子忽然認真起來,說:「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魚的快樂。你也不是魚,你肯定也不知道魚的快樂。」
  • 一條魚惹的禍,細看莊子是「槓精」嗎?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是出自惠子的一句話,被記錄在《莊子.秋水》中。莊子,本名莊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先秦七子之一,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創立了哲學學派莊學,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 莊子與惠子互懟,百看不厭
    知魚之樂 惠子喜歡倚在樹底下高談闊論,疲倦的時候,就據琴而臥,這種態度莊子是看不慣的,但他也常被惠子拉去梧桐樹下談談學問,或往田野上散步。 一天,莊子和惠子相約散步,不知不覺來到了濠梁觀魚。
  • 莊子與惠子互懟,百看不厭!
    知魚之樂 惠子喜歡倚在樹底下高談闊論,疲倦的時候,就據琴而臥,這種態度莊子是看不慣的,但他也常被惠子拉去梧桐樹下談談學問,或往田野上散步。 一天,莊子和惠子相約散步,不知不覺來到了濠梁觀魚。 莊子出神地望著水裡遊來遊去的魚,不禁感慨,「魚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