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大姐旋柿子曬柿餅,把院前屋頂鋪成金色,說做好可賣8千元

2020-12-18 大河鄉土

近日,攝影師和影友一起來到山西芮城中條山下的一個小村莊,遇到正在和丈夫忙著旋柿子的吳玉梅。「我們當地做柿餅是跟老人學來的傳統手工方式,要經過去皮、晾曬、捂霜等工序,其中晾曬是最關鍵的環節,但是今年天氣不好,又是下雨又是陰天的,我們得加快旋柿子的速度。」吳玉梅一邊說話,一邊和丈夫忙著手上的活。

在山西南部,每到深秋季節,柿樹上的柿子開始相繼成熟,當地老百姓紛紛取出工具旋柿子、曬柿餅。村裡的巷道、空地和屋頂,所有可以曬柿餅的地方都被村民利用起來,攤曬著被去掉外皮的柿子。一眼望去,晾曬的柿子從金黃到桔紅,顏色有深有淺,成為鄉村秋色裡一道靚麗誘人的風景。

吳玉梅是上田村人,今年50歲,她說自己從小就在娘家跟著父母學做柿餅,嫁到婆家以後也是年年都做。「我們小的時候,麻花和柿餅是過年招待客人的必備食品,曬好的柿餅入口綿甜,非常好吃,所以家家戶戶都會曬一些貯存。」吳玉梅回味著小時候的時光:「按傳統手工做法,削皮後的柿子在太陽下曬一周左右,就收起來用棉被蓋嚴捂霜,進了臘月裡,等柿餅慢慢覆蓋上一層白白的糖霜,就可以吃了。」

近年來,因為傳統手工製作的柿餅受到市場歡迎,老百姓開始大量曬制柿餅,已經成為農戶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被戲稱為「金元寶」。「去年孩子他爸出門去打工,家裡柿子熟了以後,從摘到旋好曬乾捂霜,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幹,前後腳忙了兩個月,做成一噸多柿餅,收入了七八千塊錢。」提起做柿餅的收入,吳玉梅顯得很滿足。「我們村有的做柿餅大戶為了掙錢,會從外地買了柿子拉回來大量加工,去年有個人做了八噸左右的柿餅,掙了七萬多塊錢,但是他們得僱人幹活。」

圖為吳玉梅用一臺手動的旋柿子機將柿子的外皮削掉。她說,以前都是用刀去皮,速度特別慢,後來人們製作了這種用機械齒輪帶動的小工具,去皮又快又省力,「聽說現在已經有了電動的,不用手搖,更省力了。」

吳玉梅是他們村公認的做柿餅好手。「我年年都做柿餅,已經做了30年,是村裡做的最好的,賣的價格也最高。旋柿子的環節有一個小竅門,皮旋得越乾淨,柿餅就會曬得越好,出霜越好,特別是柿子蒂周圍,要旋得很細心很認真。」吳玉梅拿起一個旋過皮的柿子向攝影師介紹:「我做的柿餅每年都賣得乾乾淨淨,每斤都會比別人多賣五、六毛,但是大家都說我家的柿餅賣得貴是應該的。」

「曬柿子要勤快,一天至少得翻兩次,防止一邊曬熟了一邊曬不熟。今年孩子他爸怕我太累,沒有出門打工,兩個人幹活能輕鬆不少呢。」吳玉梅說,曬柿子最怕遇到下雨天。如果天氣好,一個星期柿子就能曬好。因為今年一直沒有連續的大晴天,所以管理要特別小心,不然起早貪黑的辛苦就白費了,有可能到最後柿子發黴變黑,甚至做不成柿餅。圖為吳玉梅的丈夫在家門口翻曬柿餅。

圖為吳玉梅家門口晾曬著成片成片削好的柿子,在秋天的陽光下呈現出黃澄澄的顏色,非常漂亮。

「我們這裡的柿餅全部是傳統工藝,手工削皮,之後靠太陽曬。曬出的柿餅味甜、沒有澀味、霜多。每年柿餅曬好後,就有人到村裡來收,剛開始是每斤4塊到5塊錢左右,到後期柿餅少了價格就是7、8塊錢左右,銷路還可以。」吳玉梅說她去年嘗試還在網上少量賣了一部分,零售12元一斤,今年還可以再多賣一些,說不定能增加些收入。圖為家門口和院子裡的空地都曬滿了柿子,吳玉梅的丈夫挑著兩桶旋好的柿子到房頂晾曬。

相關焦點

  • 晉南農村5旬大姐平房頂上鏇柿子,曬柿餅等孩子過年回來吃
    雙休日,和影友相約攝影師一行到中條山裡的一個小山村採風,走在在村子最靠山的一個小巷,聽到一戶人家的平房上傳來陣陣的笑聲和大嗓門的說話聲,順著聲音我們走進了院子,踏著一人寬的樓梯走上了平房頂上,原來是一位農村大姐在鏇柿子。
  • 新鮮柿子怎麼做柿餅?幾斤柿子能做出一斤柿餅?
    2、用棉繩將柿子綁成一串一串的。 3、太陽光照強的時候將柿子拿在外面暴曬。 4、陰天、多雲的時候放在通風處。下雨天做好防雨措施。 5、一般曬到十天左右柿子的果肉開始變皺,果頂凹陷。
  • 河南農村大媽種六棵柿子樹,可以做柿餅和柿瓣,還能釀柿子醋
    深秋時節,在河南三門峽義馬市石門村一座農家院裡,今年73歲的張小好老人正在院子裡的葡萄架下曬柿餅,每一年的這個時節,張大媽都會把從樹上摘下來的柿子分分類,然後做成不同形態的美味。在張大媽家的院子前後,長著六棵柿子樹,可別小看這六棵樹,每年要產出二三十筐柿子,柿子的品種當地叫「摘家紅」,如果有人來家裡收購的話,張大媽會賣掉一些,但她總要留出來一部分做柿餅和柿瓣。
  • 秋冬時節,又懷念起老北京的凍柿子、柿餅兒、果子乾兒
    沒有了門樓建築,街就變得寬了,又是交通要道,所以賣水果的就自發地在此聚集起來了。擺地攤的、搭棚的、更多的是推獨輪車賣貨的。那時交通運輸很不方便,北方的水果主要是柿子、蘋果、山楂、梨。所以秋冬時節這幾樣自然成了水果主角了。過了霜降,京郊山區的柿子陸續上巿了,這裡就成了柿子的海洋,一片紅紅火火,色彩十分豔麗。
  • 山東有個「柿子村」 全村賣柿餅一年收入3000萬
    前幾日,在濰坊臨朐縣隱士村村民賀同軍的晾曬棚裡,大量的柿子正在晾曬、包裝,等待發貨。今年是個豐收年,他們家一共收穫了大約3萬斤左右的柿子,雖然辛苦,但是他卻打心眼裡高興。他告訴我們,這批晾曬的柿餅再有一星期就能裝箱,就能吃了。
  • 放太陽下曬幾天,7天就成柿餅,軟糯香甜
    秋天的時候,正好是柿子成熟的季節,但是柿子如果全部生吃的,很難及時吃完,這時候,我們可以把柿子製作成其他的美食,比如說柿子酒、柿子醬、柿餅等等,經過二次加工之後,柿子能夠保存更久。柿子餅還在買嗎?放太陽下曬幾天,7天就成柿餅,軟糯香甜柿子餅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就是把柿子削皮之後,放在太陽下面暴曬幾天,這樣柿子就能變得軟綿綿的了,吃起來軟糯香甜,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製作柿子餅的小技巧和方法。
  • 市場賣3元一斤,農村掉一地沒人管,城裡人一袋一袋撿,樂壞了
    味道甘甜如蜜,市場上賣3元一斤,農村掉一地沒人撿,咋回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的食物越來越豐富,除了蔬菜和肉食外,水果含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可以助消化提高免疫力,成為許多人飯後必吃的食物。一位大姐說他們是來爬山的,路過柿子樹看到掉在地上的柿子覺著浪費了可惜,就撿回家曬柿餅吃。一位大哥用力搖晃幾下柿子樹,成熟的柿子噼裡啪啦掉落一地,不時就撿滿一塑膠袋,他說在城裡這柿子可是賣3塊錢一斤呢。
  • 曬柿餅可不是有太陽就行,選對柿子是關鍵,北方做正合適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兩個柿子餅的做法,一種是曬乾柿餅,一種是用軟柿子加麵粉做成的柿子餅。自製柿餅家裡的老人很喜歡吃柿餅,但是外面賣的我總不放心,有的是用硫磺燻出來的白霜,口感不好而且對身體也有一定傷害。所以我都自己做,不過,只適合北方的乾燥天氣哈,南方潮溼很容易壞做柿餅要用硬柿子哈,口感很澀不能直接吃,拿來做柿餅正好,軟的已經熟透的就直接吃好了。另外,有一點軟的就不能用,但是不是脆柿!
  • 現在農村種植柿子樹的非常多,吃不完的柿子如何製作柿餅子
    確實現在農村種植柿子樹蔚然成風,在農村庭院、門口、路邊都會看到很多很多的柿子樹,我們這有一個村子的道路兩旁全部種植的是柿子樹,柿子樹結果頗豐,這樣種植的後果就是柿子一點都不稀罕,在我們這賣柿子,決計不會賣出去的,因為誰家都有,自家沒有親戚朋友家肯定有,結的太多,根本就吃不完。
  • 柿餅是怎麼做出來的?趁現在柿子便宜,可以自己動手做,好吃衛生
    柿餅是怎麼做出來的?趁現在柿子便宜,可以自己動手做,好吃衛生!說到這個季節,其實有很多的蔬菜和瓜果都已經大量上市了,比如說現在市面上最歡迎的就是柿子了,柿子的口感吃起來香甜可口,而且營養豐富,但如果想長時間吃到柿子也是可以的,如今柿餅就成為了很多人特別喜歡的零食,柿餅是用新鮮柿子加工而成的,吃起來香甜軟糯,非常美味,經常吃柿餅,但是你知道柿餅是怎麼做出來的嗎?如果你也愛吃不如自己試著做,好吃又衛生。
  • 12道工藝,48天吊曬,只為一顆柿餅
    牆頭柿子累累高,味過芳蒂色丹陽,有幸摘來咬半口,明年今日味猶香。幾千年來,國人不都是這樣等一場場柿子紅嘛。從南到北,從西到東,誰家門前、村口沒幾顆柿子樹?誰家過冬、備年貨,沒幾籃結了霜的柿餅呢?柿柿如意,好柿成霜。富平縣人將這秋果摘下,架掛晾曬。待到隆冬,柿餅出霜,還流心了,那紅火與甜蜜便能治癒這冬天的蕭索與冷寂。
  • 我,一個富平人,終於要賣甜到流心的富平柿餅了
    問的人多了,說實話,前兩年我就想做一款自己監工挑選原材料的富平柿餅,但是因為一直在北京工作,怕是無法保證穩定的品質,就一直擱淺了,每年冬天自己默默私藏著吃。撕開韌性帶霜的表皮,快速把軟糯綿柔的果肉送入口腔,在冬日物產貧瘠的大西北,這一口簡直太難得了,大可盡情享受這份甜蜜在口中縈繞。
  • 還在愁柿子大豐收吃不完怎麼,這樣做成柿餅,好吃又好看
    在農村的小夥伴都有爬柿子樹,摘柿子的美好回憶。剛摘下的長出來的柿子發硬的時候吃起來澀澀的,甜甜的。家裡的爺爺奶奶把柿子表面抹上酒放幾天,就成了軟柿後,口感就會變得非常好吃,很甜,沒有之前那種澀澀的感覺了。柿子的結果率很大,在農村種植一般都是自家吃的,也會給四鄰分一些。但是柿子樹上的柿子太多了,一時也吃不完,鮮柿子也不容易儲存,家裡就會做成柿餅。
  • 你們要的富平柿餅來了,有流心、甜如蜜,錯過等一年。
    要說最近粉絲們最關心什麼  那一定是富平柿餅了  從秋天開始就陸續有吃貨們問  富平柿餅還有嗎  什麼時候能吃到  需要說明下  富平柿餅屬於應季產品  每年12月以後上市
  • 潮陽區金灶鎮蘆塘村代代傳承柿餅加工傳統
    只見,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擺在數百桌竹架上的柿餅愈加金燦燦,與一路之隔的一灣碧水交相輝映,形成蘆塘村一道特有的風景線。「今年的天氣非常好,很少遇到這麼多晴天,特別適合曬柿子。」村民劉裕說,每年農曆九月半一到,他們就開始忙活,清洗、削皮、晾曬、壓捏、出霜、包裝,年年如是。劉裕今年57歲,經營柿餅加工作坊約有10年,作坊就搭建在曬場裡。
  • 濰坊臨朐柿餅走出國門 裝箱銷往日韓市場
    記者在現場看到,趙萬法住宅的旁邊就是成排的柿餅晾曬棚房。其中一處晾曬著一些柿餅,趙萬法不斷觀察晾曬程度。  在另一處棚房,他的妻子和幾名工人正忙著對柿餅進行包裝,包裝盒上有日語和韓語。「等全部柿餅裝箱完畢,就要銷售到日本和韓國。」趙萬法的妻子說。  趙萬法今年48歲,從小跟著老人和鄉親們學做柿餅。
  • 福建安溪柿餅,甘甜爽口,你吃過嗎?
    福建安溪柿餅柿餅是安溪的特產,茶葉美食,以優質油柿為原料,經傳統工藝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精製而成,它是一種綠色天然營養食品,柿樹生長於海拔高、氣溫適中的地帶,成熟周期長,富含多種胺基酸霜降過後,當地人們就開始忙著加工柿餅了。選料、去皮、晾曬、捏制、出霜、儲存,前後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每道工序中都隱藏著許多門道。吃了這麼久的柿餅,才知道做柿餅時,柿子的皮是要削乾淨的,以前是手工削皮,現在輔助機器可以把柿子放在機器上,再手工削,快速了許多,雖然如此,但依然是純手工,沒有添加任何添加劑。
  • 出口日本的高級「枯露柿餅」,我們去山東找到了原產地
    嗯,全世界都在賣柿餅,我們賣這一枚: 隨著年歲越長,紮根越深,柿子的風味也越飽滿。 一進柿餅房,就被整間屋子排山倒海的柿香震驚了!繁星一樣的柿餅從屋頂傾瀉而下,從來沒想過,那麼纖細柔弱的果香,匯聚到一起可以如此洶湧澎湃。
  • 金秋十月,柿子熟了,在家做點柿子餅,老人小孩都搶著吃
    說到柿餅,就讓我想起家鄉的柿子樹,媽媽做的柿餅。每到金秋十月,柿子紅了,成堆的柿子掛滿枝頭。一半留著新鮮吃,一半做成柿餅。特別是做好的柿餅,能存放大半年不壞。口感軟糯香甜,甜而不膩,綿軟適口。採摘成熟的硬皮柿子,削皮後直接晾曬乾燥(或者烘乾),經過多次拿捏成中間凹四周凸的扁平餅子,再放於封閉的容器內讓其表皮生成「柿霜」,柿餅即製作成功。由於柿餅是純手工製作,未使用任何添加劑,因此保留了食材本身的味道,食用放心健康。藉助今天的話題,為大家分享家常柿餅的做法,歡迎大家學習收藏。
  • 富平柿餅返團:像冰激凌一樣的水果,再賣兩個周,錯過等一年。
    另外,後臺每天都有不少吃貨問柿餅在哪裡買?今天再返團一次,快過年了,快遞和疫情的原因,預計還可以銷售2個周。想嘗鮮的、想囤貨的、想送禮的、想置辦年貨的,富平柿餅今日最佳。  冷凍可保存半年,放心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