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大於言傳嗎?家教不容兒戲,希望每個家長都可以明白這個道理

2020-12-06 彩彩育兒

我們都知道孩子做事肯定都要看父母是如何做的,一般都是看他家父母是什麼樣子,就能預測孩子未來的樣子,或者說看孩子的樣子就能知道父母是什麼樣的?

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父母是跟孩子相處時間最久的人,孩子從小都是看父母做事的長大的,所以說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有父母的模樣。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家長應該如何做吧。

1、再怎麼富裕也不要浪費。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中國人就是喜歡吃飯的時候留一點兒,但是前幾年我們一直在提倡光碟行動。

光碟行動就是把盤子裡所有菜都吃乾淨,這樣不僅環保而且不會浪費。

我們知道一個家庭的富裕都是這個家庭付出得來的,但是我們要記住,不管如何富裕,也不可以浪費,每個家長都要這樣做,然後才可以教好小朋友。因為孩子會看家長平時怎麼做事,然後自己也會怎樣學著去做事,所以說我們要養成孩子節約的好習慣。

2、閱讀是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我們可以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在閱讀中徜徉,在書海中遊歷。

當然這樣也希望我們家長去閱讀,因為,家長閱讀的時候才可以影響到孩子,孩子會看到家長在讀書,自己也會去讀書,這樣孩子就可以愛讀書。

閱讀不分年齡段,不管你是17歲還是70歲,都可以讀書。所以說家長也不要放棄提升自己的好機會,可以多看看書,增長一下自己的眼界和見識。

更何況這時候還可以讓自己的孩子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何樂而不為呢?

3、以身作則守規矩。

我們在過馬路的時候紅綠燈,當不該行人走的時候我們就好好的站在斑馬線旁邊,站在需要人站的地方,等到綠燈的時候我們再帶著孩子離開。

我們會看到在中國有很多城市中都是會有人闖紅綠燈,甚至會帶著孩子闖紅綠燈,這時候很可能孩子分不清紅燈該走還是綠燈該走,很可能釀成不必要的災禍和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家長要行的正坐的直,什麼事情都要守規矩,就是孩子也會守規矩。

4、一分一秒都算遲到。

我們都知道在和別人約會的時候一定要守時,遲到一分一秒都算遲到。有一位媽媽,她每次和孩子到約定的時間去接孩子放學,如果她遲到一分鐘的話,或者一秒鐘她就會跟孩子道歉。

在孩子的眼中守時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守時的好習慣,家長做到守時,也會讓孩子做到守時。

5、家庭溫馨和諧才能培養出溫柔的孩子。

我們都知道我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這時候家長在家裡不停地吵鬧的話,孩子性格就會變得暴躁易怒。

但是如果說家長在家庭裡非常溫馨和諧的話,孩子脾氣就會變得很溫柔。畢竟家庭是孩子待的時間最長的。

以上幾點就很好地說明了身教大於言傳這個道理。

每個父母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然後孩子才能向父母看齊,做的更好。將每個家庭中每個家長都可以做的很好,每個孩子都可以成長的更好。

相關焦點

  • 培育醇正家風「身教大於言傳」
    培育醇正家風「身教大於言傳」 發表時間:2015-03-12   來源:揚州文明網   「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 教育,身教大於言傳
    盧梭說過:「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而導致這個局面的始作俑者,往往就是父母自己。小學二年級時,我和隊友配合失利輸了接力比賽,為此我們鬧了矛盾。事後委屈又後悔得我,一回到家就向媽媽傾訴,希望得到她的安慰。可萬萬沒想到,媽媽漫不經心地說:「輸了就輸了,還能怎麼辦?我平常就勸過你,性子別那麼衝,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炸,這回長記性了吧?!」
  • 身教大於言傳——《世說新語》德行篇 第36則
    雜評:1、身教大於言傳。教育孩子,一年到頭在孩子耳邊嘮嘮叨叨,孩子你要如何說話,孩子你要如何做事。孩子會覺得,怎麼說的和做的不一樣,難道可以隨便說一說,在做的時候就不是當初的承諾嗎?行為前後不一,容易讓孩子產生不信任感。到底哪個行為,才是你真正的行為,孩子看到的是兩個不一樣的父(母)親,孩子會不知道該相信哪個行為。
  • 「身教」大於「言傳」,孩子不聽話,只是因為缺少榜樣的力量
    可是當真正的為人父母之後,就會非常的困惑,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什麼事都做不好,有些壞習慣教他很多次都改不掉,而且還不能靜下心來學習,那些書中學來的教育方法似乎也沒有辦法實踐,很多父母都會不知所措。其實教育孩子不只是學習書籍中的教育方法那麼簡單,相比刻板或者一味地說教,有時候更加影響孩子的是父母本身的做法。
  • 《我們仨》裡的故事告訴你:身教大於言傳
    很多人看了《我們仨》都羨慕錢鍾書和楊絳先生,充滿生活煙火氣的美好愛情。事實上《我們仨》除了夫妻間的相濡以沫讓人嚮往,錢鍾書和楊絳對女兒錢媛的家庭教育值得家長們品味學習。楊絳與丈夫錢鍾書的女兒錢瑗,小名圓圓。
  • 父母須知,身教大於言傳!
    譯文:無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我因此認識到「無為」的益處。何時可以不爭,得道之後,你不用刻意的不爭,那時的你眼界不同,你覺得那時的爭是毫無意義的。這個道先視為常道,就好像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或者是翹楚的人,是不會和一般人計較的,比如一個成人和一個孩子玩打卡片遊戲,輸贏對成人來說根本不重要,反倒是孩子看得很重,這是因為當一個人在思想方面上升一個層次的時候,他是不會和低於此層次的人爭執、或計較的。
  • 王院峰:身教大於言傳!父母的言行,深刻影響孩子的價值觀!
    王院峰:身教大於言傳!父母的言行,深刻影響孩子的價值觀!有一次,兩個孩子玩的好好的,就突然聽見孩子罵道:這個事情明明就是這樣弄得,你非要那樣弄,你是不是有病呢!當聽見孩子這樣說,心裡一驚,這不愧是我的兒子,說話時的語氣和自己都是一模一樣的。
  • 真正的教育不需要怒吼,身教比言傳更加重要
    怒吼是否真的管用我想您心裡都很清楚。在我看來,真正的教育不需要怒吼,身教比言傳更加重要,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最近發生的以身作則的事情。並且耐心地教導孩子們,他說道:「這饅頭難吃嗎?扔垃圾桶裡也能吃,但是我們不希望你們吃這些,我也不希望你們這麼浪費。你們知道中國現在還有多少人吃不上這些嗎?你們知道現在在那些山區裡面,他們還每天的吃草根吃樹皮嗎?在非洲在歐洲他們每天有多少難民因為吃不上飯而死去。」
  • 身教大於言傳。否則,望子成龍夢難圓
    身教大於言傳。否則,望子成龍夢難圓可憐天下父母心,前世今生種果因。觀天觀地不觀己,望子成龍空溼襟。知行合一我們都曾年輕,都曾懷揣夢想,都曾勇往直前,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走向成功!在求學的途中,很多父母根本不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學校和機構培訓選擇問題上互相攀比,導致家庭和孩子都疲憊不堪,而最後結果大多事與願違。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遺傳基因,生理條件先天就存在很大差距,很多地方靠後天的努力根本是無法彌補的。
  • 悟者天成:你真的懂什麼叫做身教重於言傳嗎?
    我們說,身教重於言傳。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說,用自己的行為去教育別人,要比用言語去教育好的多。其實,這只是一部分而已這是一句很直白的話,也是身教重於言傳的出處。就是告訴我們:首先自己品行端正了,不需要命令別人,別人也會去遵從;自己品行不端正,即使命令別人,別人也不會遵從。孔子是從品德的角度來解釋這句話。可是何為品德端正,這又是個問題。
  • 獻血這件事兒,身教重於言傳
    唯有親眼目睹獻血這件事兒,才能讓人明白無償獻血是值得做的奉獻。圖片來源:網絡他說,獻一次血可以救三條命,所以他要獻血!舉手之勞卻能延續他人生命,每一次善舉,也該讓孩子親身感受到。這種愛不同於家人的愛,不同於朋友同學之間的愛,是給予陌生人生命的關愛。
  • 一路坎坷無特權,家教不靠言傳全靠「身教」
    大名鼎鼎的錢學森,作為著名的空氣動力專家,錢學森在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研製成功,以及之後第一顆衛星發射成功都離不開錢學森的努力,因此,他被尊稱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在科學上的成就值得我們尊敬,他對祖國的熱愛更值得我們敬佩!
  • 身教重於言教?我們常常陷入思維定勢!
    言傳身教應是為人父母,為人師者的信條之一,言傳就是通過語言來講解、傳授,身教就是用實際行動來影響別人。言傳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傳的有效手段,並且大家很認同身教重於言教,這一認識源於孔子,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54歲護國戰神陳薇告訴我們:最好的教育,從來都是身教大於言傳
    但在她看來,自己最驕傲的事卻是這個世上最平凡的了,那就是一位母親將自己的孩子養大成人——「兒子燦爛的笑,更是我前進的源。」記憶中和母親相處的時間總是很少,但她從來不會對我提過高的要求,對我的每個選擇也都充分支持。母親曾對我說:『你這輩子做好兩件事就可以,第一件事是娶自己喜歡的女人,第二件事是做自己喜歡幹的事業。』我非常感激她的這份『放養』的政策。受到母親的影響,我也選擇了與母親相似的專業,並且以全A的成績和最優畢業生的身份畢業。」
  • 以身作則的身教勝於口若懸河的言傳,要求孩子的,自己先做到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我們感慨優秀的都是別人的孩子,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總能抓住自己的心,或者我的孩子能像他們那樣該多好。從現在開始改變,一切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晚,只要開始改變,現在就是最好的開始。以身作則的身教勝於口若懸河的言傳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學習不用功,作業馬虎,而且不能理解家長的難處,每天愛遊戲勝過愛學習。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先是望子成龍,然後轉變為做一個優秀生,最後蛻變為能夠與自己互相安好。
  • 家庭教育「言傳不如身教」
    家庭教育「言傳不如身教」 發表時間:2015-07-22   來源:張家港文明網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就像一張白紙,家長在紙上畫上什麼孩子就會成長為什麼樣子,對於這點最近我的感觸很深。我家寶寶馬上一歲半了,對於這麼大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大人做什麼動作,小孩子就要學什麼,我們說什麼,他馬上就要說出來。我們這些手機不離手的「80後」家長深深的影響了下一代,很小的他們就把手機、ipod玩的很溜。家長總是一遍又一遍的「不可以、不能玩」,而自己卻手機從不離手,大人可以玩為什麼小孩不能玩?
  • [超級新聞場]溫馨提醒:父母做好榜樣 「言傳」更要「身教」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0月11日 10:21 視頻簡介 溫馨提醒:父母做好榜樣,「言傳
  • 老師有償家教被禁止,家長能要求老師無償補課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教育部三令五申明確禁止在職老師進行有償家教,社會上對於在職教師進行有償家教也是反應強烈。但是,即便所有在職老師都不從事有償家教,學生就不輔導了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首先,同一隻手,手指頭長得也不一樣長!
  • 才藝班開始刁難家長了,想學小提琴,家長先上20堂課
    正值孩子們放暑假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利用這個時間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課班和才藝班,這個時候也是各種才藝學校瘋狂招生的好時候。乍一聽起來還真的有些不可思議,一般來講小提琴課都在專門的教室裡來上課,為什麼這位小提琴教師卻選在熱鬧喧囂的地鐵口呢?還有明明是要給孩子報名學習,為什麼家長卻要先上課?
  • 蓮花家教| 如何更有效地鼓勵孩子
    蓮花家教| 如何更有效地鼓勵孩子 2020-12-10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