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白茶家族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不許轉載!
文 | 白妹子
01
望著櫥窗裡各種精美的紫砂壺,就再也挪不動腳步了。
要知道,對於茶具,尤其是漂亮的茶具,小白是毫無抵抗力的!
在小小的店鋪裡繞了一圈又一圈,還是捨不得走。「喜歡你就買一個唄。」小藍在一旁慫恿到。
看了眼價格,思考一番後,擺了擺手,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
「算了吧,太貴了。而且在我們家,紫砂壺不實用,買回去也只能擺著看。」
小白知道,老白也有幾個珍藏的紫砂壺,價格不菲,但都只放在雜物間的角落,要不說,誰能知道它們有多貴啊!
我們家天天喝白茶,所以幾乎用不上紫砂壺。
小白想起,之前有位茶友也提到了,「用玻璃杯泡白茶,香氣好像比紫砂壺更好,茶味更濃一些,為什麼呢?」
大名鼎鼎的紫砂壺,居然輸給了區區一個玻璃杯?是因為這款紫砂壺不夠貴嗎?
哈哈~有時候啊,這貴的還真不一定比得上便宜的,合適才重要呢!
02
紫砂壺泡白茶,香氣為什麼不如玻璃杯?
難道……真的是因為這個紫砂壺不夠貴,不夠好?
當然不是了!和貴不貴沒什麼關係,主要是紫砂壺啊,不適合用來泡白茶。
對比紫砂壺和玻璃杯的材質,我們就可以知道真相啦。
紫砂壺,它的製作原料為紫砂泥。這種材質很特殊,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簡單來說,就是紫砂壺的表面上會有很多細微的氣孔。
而且加工的時候,紫砂壺表面也沒有經過釉燒,所以它的氣孔還是保留著。
問題,就出在這些氣孔上。它們會不斷地吸收白茶的香氣,尤其是在紫砂壺中注入沸水時,熱脹冷縮,裡頭的氣孔全部都舒展開來了,大量的吸走了茶湯內的香氣。
不僅茶葉原本的香氣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連茶湯的滋味都變了,沒那麼稠,也沒那麼滑,失去了本味。
而且過度飽和後,紫砂壺還會吐香吐味,這一吸一吐,好好的一杯茶湯不就全毀了嗎!
這問題已經不只是喝起來香氣淡了,連原本純正的滋味都品嘗不到,實在太可惜了。
而玻璃杯不一樣,看起來光滑、透明,表面也沒有氣孔,不會吸附白茶的香氣和滋味。
不管是貴的,還是便宜的,只有質量上的區別,但都不會吸附茶香,更不會釋放多餘的物質。光滑的材質,最適合白茶啦!
有時候啊,幾千塊錢的紫砂壺,泡出來的白茶,還真不如幾十塊錢的玻璃杯好喝。
高不高檔不重要,合適才是第一要義。
03
玻璃杯是泡白茶的最佳選擇嗎?
不對不對,小白前面只是比較紫砂壺和玻璃杯,它們對白茶香氣滋味的影響有什麼不同。
但要論哪種茶具最適合泡白茶,那就得請出我們的幕後大boss,白瓷蓋碗!
不明真相的茶友們:「誒?你說的是那個矮矮小小,長相白淨的那個白瓷蓋碗嗎?又不貴,看起來一點都不霸氣。」
長得不起眼怎麼了?人家走的是清純路線。
價格不高怎麼了?性價比誰能有它高,用壞了還不心疼呢。
最重要的是,用白瓷蓋碗泡出來的白茶,超好喝!
這是因為,蓋碗在燒制過程中表面上都會覆蓋著一層釉料,能夠使得蓋碗的外表更為光滑、透亮。
不僅看起來素淨淡雅,也為白瓷蓋碗提供了一層防護罩。
如此,在衝泡白茶的過程中,能夠完完全全的展現出白茶的香氣和滋味,不掩蓋缺點,同時發揚優點。
一款白茶的品質是優是劣,放在白瓷蓋碗裡,用沸水一衝,再快出水,一喝便知。
但玻璃杯卻做不到,雖然它的材質也很光滑,不會吸附香氣和味道,但有個致命的缺點,悶泡。
讓白茶一直浸泡在水中,與水長時間的接觸,這就造成了悶泡。
但悶泡不能給大家帶來最好的喝茶體驗,無法感受每一衝茶湯香氣滋味的變化,無法準確的判斷一款茶的品質到底怎麼樣。
所以,有條件的話,還是更推薦大家用白瓷蓋碗來衝泡白茶。
選擇一個大小合適,並且趁手的蓋碗。
從注水到出湯控制在7-8秒左右,調整好蓋子的角度,就能看到茶湯猶如瀑布一般傾瀉而出,不僅壯觀好看,而且泡出來的茶湯滋味也更好。
如果是品質好的白茶,快出水反而是錦上添花。內含物質釋放的剛剛好,喝起來鮮爽甜潤,好美味~
而且泡完茶後,葉底的顏色與白瓷蓋碗的底色會形成鮮明的反差,更方便我們觀察葉底,判斷白茶的品質呀。
還有還有,白瓷蓋碗方便清洗,表面的茶垢很容易去除,輕輕鬆鬆就能把自己的茶具保護的很好。
蓋碗有這麼多好處,小白誇起來滔滔不絕的,根本停不下來啦。
04
很多茶友發現,紫砂壺泡出來的茶湯香氣很淡。
明明價格很昂貴,自己精挑細選的,難道買到假貨了?
小白說啊,這事兒跟假不假沒什麼關係,主要是紫砂壺不適合泡白茶。
它的材質特殊,會大量吸附香氣和滋味,最後啊,可能還不如幾十塊錢的玻璃杯。
可不是在貶低紫砂壺呀!!只是凡是都求「合適」二字,再貴的東西,不合適也白搭。
但說來說去,最適合泡白茶的茶具,還得是白瓷蓋碗。
不但能呈現出茶湯完整的風味,而且方便快出水,還方便清洗……
好處這麼多,小白就不一一例舉了。買一個回家試試,絕對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歡迎關注【白茶家族】,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家族(baichajiaz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