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銷售熱潮中違規宣傳、合規風控失效,遭深圳證監局處罰警示

2020-12-12 騰訊網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總規模不斷刷新歷史新高,年內規模增長已超3萬億,增幅超20%。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9月17日公布數據,截至8月底,中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9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8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共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7.80萬億元,解鎖18萬億近在咫尺。

但行情氛圍雖說火熱,風險也埋伏其中。近日,深圳證監局在最新一期《證券期貨機構監管通訊》中對部分資管機構內控機制未有效執行、基金投資違反合同約定、誇大宣傳等違規案例予以通報,並對基金公司利益衝突管理、比例超限、名義冒用等風險情況予以警示。深圳證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已採取多種措施規範基金銷售行為,部分基金公司及個人遭到處理。

截至2020年7月底,深圳轄區內的基金公司總資產規模545.48億元,全國佔比24.1%;淨資產規模402.28億元,全國佔比22.95%;累計營業收入153.53億元,全國佔比22.45%;累計淨利潤46.79億元,全國佔比22.41%。

基金行情火熱,多重風險伏行

深圳證監局在日常監管關注到,基金公司利益衝突防範機制仍然存在缺陷。例如,個別基金公司員工未向合規部門申報其購買公司旗下專戶產品的情況,部分基金經理未向公司報備其投資公司專戶產品情況,並在應當知悉其持有的公司專戶產品已經投資某股票的情況下,仍向其管理的公募基金下達投資該股票的指令,從事了與其履職存在利益衝突的活動。

除了利益衝突,基金投資比例超限也時有發生。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財產進行證券投資,不得違反基金合同關於投資範圍、投資策略和投資比例等約定的相關規定。但個別行業主題基金仍然存在投資某行業股票的比例超過基金合同約定投資比例限制的情況。

此外,深圳轄區內部分基金公司反映,有不法分子假冒基金公司工作人員,通過微信建群等方式提供證券投資諮詢服務非法牟利,或者冒用基金公司名稱、網站進行虛假宣傳、非法集資。據悉,已有部分投資者向微信群、虛假網站打款但無法取回款項的情況,投資者失去了資產,基金公司聲譽也因之受損。

針對這些風險,深圳證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利益衝突方面,各基金公司應強化利益衝突防範管理,包括注意投資管理人員直接或間接股權投資、參與公司旗下基金、私募資管產品投資及直系親屬投資等可能導致個人利益衝突行為的情況;投資管理方面,應加強基金投資風格管理,包括建立覆蓋投資運作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的合規風控體系,防範出現投資不符合基金合同、風格漂移等問題。

涉及到名義冒用時,深圳證監局提醒,轄區各基金公司應高度重視,加強監測,一旦發現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並發布澄清公告,同時提醒投資者注意辨別,勿輕信此類信息,如發現有人冒用基金公司名義,可立即通過基金公司對外統一的客戶服務電話進行諮詢,並向公安機關報案。

部分持牌資管機構及個人遭處理

針對轄區內持牌資管機構相關違規行為,深圳證監局近期共對1家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對1家採取限制業務活動的行政監管措施,對16名相關責任人員分別採取監管談話、暫停履行職務、出具警示函、認定為不適當人選、限制薪酬的行政監管措施。

其中持牌資管機構A存在多項違規行為,包括違規讓渡投資管理權限,合規風控嚴重失效,個別基金多次主動突破合同投資比例限制進行投資,個別專戶產品參與結構化發行,集中持有同一主體發行的低信用評級的債券,信用風險集中,並陸續發生多筆正回購交易違約。

持牌資管機構B的違規事項更為普遍,該機構對旗下個別基金進行誇大宣傳,如以「收益目標」的形式預測基金的證券投資業績,深圳證監局已對負有管理責任的個人採取暫停履行職務措施,並對直接責任人員出具警示函。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基金宣傳推介材料必須真實準確,與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相符,不得有預測基金證券投資業績、誇大或片面宣傳基金等情形。

至於持牌資管機構C,其個別基金存在股票投資比例超過基金合同約定限制的情況,投資決策缺乏事中及事後合規控制,投資決策委員會作出了明顯違規的投資議案,合規風控部門未進行合規審核。利益衝突防範機制存在缺陷,部分員工購買公司旗下產品未按公司制度要求書面申報;個別基金經理未向公司報備其投資公司專戶產品情況,並在應當知悉其持有的公司專戶產品已經參與某股票定向增發的情況下,仍下達了存在明顯利益衝突的投資指令。

深圳證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深圳證監局多措並舉規範基金銷售行為,包括加強科技監管,探索開發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線上數據報送平臺,對違規銷售問題嚴重的6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採取暫停基金銷售業務措施,對2家基金公司相關責任人員採取暫停履行職務、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監管措施。並針對近期基金髮行火熱、銷售線上化的情形,發布風險提示,規範轄區銷售行為。

中國社會科學院投融資研究中心副主任姚雲對記者表示:「基金公司與投資者本身就是代理與委託的關係,基金經理的自利動機,往往使其利用基金產品投資將自身利益最大化。這種情況下,其中的利益衝突是明顯的。基金社會覆蓋面廣,監管方應加大信息披露違規處罰力度,不僅對基金經理違規行為處罰,同時也應加大基金公司的處罰,以使得此類行為通過公司治理的制度來徹底約束,讓經理人的違規動機得到抑制。」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罕見集中警示,深圳轄區有基金經理被曝「老鼠倉」,更有個別基金觸...
    深圳證監局對此指出,基金公司應加強基金投資風格管理,設置主題風格股票池,並強化對基金投資決策的合規審核,建立有效的投資風格事中風控機制,對基金投資運作是否符合基金合同約定的情況應定期開展稽核。在監管中,深圳證監局還發現了部分基金公司存在利益衝突風險、基金銷售違規以及基金公司名義冒用風險。
  • 又見銀行基金代銷違規被罰!無從業資格……2家銀行16項問題遭點名
    此外,監管部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該行基金銷售業務合規風控人員職責界定,定期向投資人主動提供基金保有情況信息,基金銷售業務考核等工作暫未按照《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規則進行規範。對此,雲南證監局對富滇銀行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 運鴻創贏基金涉募資等多項違規 遭湖北證監局處罰
    和訊股票(微信號:istocknews)消息 近日,湖北證監局公布對湖北運鴻創贏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向合格投資者之外的個人募集資金等6項違規行為,被湖北證監局責令改正、警告,併合計罰款6萬元。同時,劉慶、李風雷和趙喆3名直接負責的高管被警告並處罰。
  • 代客辦理證券認購,申萬宏源西部證券一營業部員工遭出具警示函!
    近日,新疆證監局發布了一則公告,申萬宏源西部證券一營業部員工違規遭罰。  警示函〔2020〕18號顯示,經查,張體智在申萬宏源西部證券阿克蘇東大街證券營業部任職期間,存在替客戶辦理證券認購的行為。
  • 第一創業證券薪酬不合規被監管警示 指向背後風控缺陷
    據悉,深圳證監局在不久前開展《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公司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落實情況核查的過程中,發現第一創業證券存在部分業務部門合規管理人員配備不到位、部分合規管理人員薪酬水平不符合監管要求等問題。在對相關事實核查的基礎上,深圳證監局決定對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 海南海藥轉手央企:半年四遭證監處罰 違規密如鞭炮
    (原標題:海南海藥轉手央企:半年四遭證監處罰 違規密如鞭炮)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0日訊 (記者 李榮 康博)海南海藥(000566.SZ)昨日受央企入主利好影響漲停,收報7.48元,漲幅10.00%。
  • 中金財富證券風控失察再遭監管處罰
    近日,廣東證監局出具一則監督管理警示函,中金財富證券因未依法履行職責收到警示函。上述行為反映出中金財富證券廣州開創大道北證券營業部對員工違規行為未能及時發現並有效實施合規管理,違反了《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33號)第六條和《證券經紀人管理暫行規定》(證監會公告〔2009〕2號)第十八條、第二十七條的有關規定。
  • 安徽證監局連開罰單,三家券商同日遭罰,均事出債券業務違規,遭罰...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靖)訊在整個券業日益強調內控管理的當下,仍不時有券商被查出合規建設存在問題,部分嚴重者遭到了監管層暫停業務乃至對高管「退薪」的嚴厲處罰。6月24日,安徽證監局在1天內接連發出3份監管函,對3家券商採取監管措施,涉及的券商包括新時代證券、西部證券和華福證券。
  • 萬聯證券遭廣東證監局「當頭棒喝」,IPO之路橫生變故
    9月28日晚間,廣東證監局發布了關於對萬聯證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事起於已被勒令停牌的廣東中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鈺科技或公司)。公開資料顯示,中鈺科技成立於2000年9月19日,主要從事電能表、用電信息採集系統產品及電力自動化系統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5家私募基金「吃罰單」!專家表示私募機構要落實合規管理
    廣東證監局依法對盛世股權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對盛世股權給予警告,並處以3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梁葆進、楊建軍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1萬元罰款。恆兆源投資存在向不特定對象公開宣傳推介其私募產品、未落實投資者風險評估要求、未對私募基金進行風險評級、利用基金財產為關聯企業提供無息借款等違反《私募辦法》的行為。
  • 深圳證監局處罰中山證券:高管遭譴責 多項業務被叫停 控股股東錦龍...
    深圳證監局近日公布了對中山證券的處罰決定:經查,深圳證監局發現中山證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1名董事不具備高管任職資格,實際履行高管職責;二是未履行公司規定程序,擅自改變公司用章及合同管理審批流程;三是印章管理混亂,存在公司印章使用審批授權和流程不清晰、未嚴格執行雙人保管要求、未完成審批流程即予用印等情形
  • 深圳一家私募「蒸發」!涉資30億引發市場關注
    今年6月10日,深圳證監局公布了轄區內一批重大違法違規私募的「黑名單」,共有131家私募,其中就包括前海匯能在內的13家涉嫌犯罪私募。更早以前的2019年12月份,深圳證監局公布了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前海匯能給予警告,並處以3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徐山、康媛媛、王譜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萬元罰款。
  • 因基金代銷違規,雲南紅塔、富滇銀行兩家城商行被採取監管措施
    因基金代銷違規,兩家城商行被當地證監局採取監管措施。近日,雲南證監局網站披露,因基金代銷中存在多項業務違規,對雲南紅塔銀行採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對富滇銀行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雲南證監局稱,今年9月14日至16日,該局對雲南紅塔銀行基金銷售業務實施了現場檢查。經查,雲南紅塔銀行存在11項業務違規。
  • 風控合規管理不嚴浙商、國金兩券商員工「代客炒股」遭罰
    來源:中國經營報風控合規管理不嚴浙商、國金兩券商員工「代客炒股」遭罰本報記者/任威/夏欣/上海報導券商營業部員工「代客炒股」已成行業頑疾,屢見不鮮。今年以來,地方證監局開出多起罰單懲治這一違法行為。近日,江蘇、天津兩地證監局再度出手,相繼開出行政處罰公告,矛頭直指浙商證券(601878.SH)、國金證券(600109.SH),兩家券商營業部前員工蘇某和劉某也因此被罰款30萬元、15萬元,並給予警告。
  • ...2大違規挨罰,債券自營業務被暫停3個月,年報曾標榜強化風控內控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段煉昨日,《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了中山證券存四大違規,深圳證監局擬對其採取暫停部分業務的處罰,同時還對中山證券包括董事長在內的5人做出了相應的處罰。相比中山證券還是處罰告知階段,首創證券的處罰算是落地。
  • 五洋建設集團信披違規 公司及陳志樟被證監局警示處罰
    五洋建設集團實控人陳志樟被證監局警示  和訊股票(微信號:istocknews)消息 8月3日,浙江證監局公布關於對五洋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人員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2017年4月18日,浙江證監局對公司及實際控制人陳志樟進行約見談話,要求公司確保年報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及時。5月8日、6月21日,再次約談公司及實際控制人陳志樟,要求儘快披露年報。  同時,對五洋建設集團公司採取現場檢查、下發監管關注函等多種監管措施,持續督促公司及時披露年報,切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但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
  • 恆泰證券內控不到位等3宗違規 內蒙古證監局責令整改
    二、公司資產託管業務的內部治理不完善,內部控制有效性不足,合規風控落實不到位。三、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公司制定的相關制度具體安排不合理,對制定與執行銜接把控不嚴。內蒙古證監局判定,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證監會令133號)第六條、第二十五條,《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管理辦法》(證監會令92號)第二十六條,《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3號)第六十九條,《證券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監管辦法》(證監會令88號)第三十七條等規定。
  • 信披違規 得邦照明及董秘遭浙江證監局警示
    北京商報訊(記者 董亮 馬換換)3月9日晚間,得邦照明(603303)發布公告稱,由於信息披露違規,公司及董事會秘書沈貢獻遭到浙江證監局警示。得邦照明未在指定媒體先行發布有關重要信息,同時在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文章中僅披露聚丙烯熔噴專用材料產能數據,未披露實際訂單和產量情況,未披露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實際影響,信息披露不準確不完整。浙江證監局認為,得邦照明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第六條的規定,公司董事會秘書沈貢獻對上述違規事項應承擔主要責任。
  • 關於私募基金合規運營二三……十百千事!多而不亂,看完即懂!
    、副總經理、合規/風控負責人等)均應當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私募管理人的合規運營,除了要了解日常監管要求以外,還應該從過往的違規行為中吸取教訓,對照自查,及時整改,遠離風險點。在這一部分,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去年大家容易犯錯的盲點有哪些?這些違規行為的共計總結了10大類,分別來自於18個地方證監局、147個處罰案例、362條違規事項,供參考!
  • 富滇銀行被出具警示函 宣傳推介材料不合規、部分負責人無從業資格等
    12月9日,雲南證監局發布信息顯示,富滇銀行因基金銷售業務宣傳不合規等多項問題被出具警示函。 、消費者保護與服務部內設合規風控團隊負責基金銷售業務的合規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