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國圖》海報
12月10日晚,由國家圖書館攝製的口述史紀錄片《口述國圖》在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首映。首映式由國家圖書館和廣州圖書館共同主辦,廣州紀錄片研究展示中心和國圖影視中心承辦。《口述國圖》是國家圖書館在建館110周年之際,製作出品的第一部以親歷人視角展現國圖發展歷史的口述史紀錄片,也是國內首部記錄和展現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口述史紀錄片。
據了解,國家圖書館於2003年啟動老館員口述史訪談工作,十多年來,共有47位老館員及其親屬接受口述訪問,累積了200餘小時、105萬字的口述資料。這部紀錄片選擇在圖書館首映,當晚也有很多圖書館人前來觀看這次首映禮,可以說是創造歷史、見證歷史、學習歷史的圖書館人的聚會。
《口述國圖》劇照
「今年是國家圖書館成立110周年,國家圖書館是國家的總書庫,保存著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珍貴文獻、正規的書籍。圖書館不僅為民族為國家保存記憶,保存文獻、圖書館也一直在努力的記載著我們圖書館人和圖書館行業自己發展的歷史史料。」談到「國圖人」,該片導演、國家圖書館社會教育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副主任田苗依然很感慨,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說,「我們訪問一代又一代退休的老館員,希望把他們對國圖的記憶,他們的工作中的故事保留在國家圖書館。我們片子最大亮點,就是我們所有的主創人員都是館員,相當於是年輕的館員,用這麼一種方式向老一輩的圖書館員致敬。」
當晚,國家圖書館副館長汪東波在首映式致辭中表示,在這樣一個全球紀錄片盛會上首映《口述國圖》,說明圖書館的歷史貢獻和事業發展是受到關注和認可的,也說明了以影像傳播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圖書館在民族文化保存和傳承上的作用是必要和可行的。未來圖書館將更好地開展紀錄片的製作、收藏、保存、研究以及大眾傳播與社會教育工作,為民族文化和國家記憶的保存與傳承,為中華文明的賡續發揮更大的作用。
《口述國圖》全片共分為「情系國圖」「緣起文津街」「善本保衛記」「館藏的故事」「為讀者服務」「艱難中的前行」「新館的誕生」「站在世界舞臺上」「走向現代化」「重返柏林寺」和「館員心聲」等十一部分。
田苗說,我們可能看過像《無問西東》這樣的作品,看到清華大學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教授學者,其實國家圖書館也是一樣,國家圖書館的歷史上有很多閃光的人物,國家圖書館還保存著世界上重要的知識寶藏,其實這些故事背後都是一代又一代鮮為人知的圖書館人的默默奉獻。
他補充說道,所以紀錄片裡沒有用任何的旁白,完全是樸素的老館員的口述回憶。
雖然初衷是為了獻給「國圖」110歲生日的生日禮物,但田苗覺得,所有愛書的人,所有來圖書館讀書的讀者,他們每天都在使用這圖書館的服務,在讀圖書館借出來的書和各種公共刊物,我想他們也一定想知道圖書館是如何運行的,圖書館發展歷程是什麼樣的,他們每天享受的這些公共文化服務背後是哪些人在做的貢獻?因此,一方面影片是圖書館的行業史,另一方面,這部影片也能使大家了解一個和我們很近又很陌生的行業的窗口。
除了親歷者口述歷史的部分,田苗稱,通過主創的努力,還找到了一些珍貴的影像資料。比如使用了大量國家圖書館的老照片,還找到了一些圖書館的歷史活動影像,「這些老館員的回憶,加上這些歷史的照片和歷史的影像,我們想能為大家展現一個我們國家最古老的,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圖書館之一——國家圖書館這110年來發展的歷程。」
京師圖書館 原廣化寺館址。主辦方供圖
片中,「緣起文津街」講述了從最早的京師圖書館建立,到國立北平圖書館文津街建館的發展過程。受訪人中有兩位老館員在1931年入館,其中李興輝老人親歷了文津街館區的開館盛況。他們的敘述具有極其珍貴的史料價值。32年後,萬長福老人帶領國圖新館員重訪文津街館區,重憶當年的工作場景,感受國家圖書館從昨日到今朝的變化。
1931年 國立北平圖書館開館。
主辦方供圖
「善本保衛記」講述抗日戰爭期間,為保護國立北平圖書館的珍貴館藏,國圖人冒著生命危險將一批善本珍品秘密運往美國的過程。受訪者不但有當時親自辦理此事的上海辦事處負責人、圖書館學家錢存訓先生,還有時任館長袁同禮先生的兩位親屬。
「館藏的故事」和「為讀者服務」精選老館員們難忘的工作經歷,內容涉及少數民族古籍徵集、革命文獻徵集、讀者借閱服務、參考諮詢服務、講座展覽服務等國圖的主要業務領域,故事鮮為人知而又生動有趣。
「艱難中的前行」通過保護石獅子、保護書庫、徵集蒙文古籍《甘珠爾》三個具體故事,回顧了國家圖書館在特殊時期堅持服務社會大眾,並努力保護館藏文物書籍的決心與行動,展現了老一輩國圖人不忘初心,自覺守望民族文化遺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新館的誕生」「站在世界舞臺上」和「走向現代化」三個部分,梳理了國家圖書館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後的發展脈絡,講述了一期新館的建成開館、舉辦國際圖聯大會、更名國家圖書館、以及圖書館業務向現代化轉型等重要的歷史事件。
在「重返柏林寺」中,曾在館工作30餘年、現已96歲高齡的老館員宋克夫受邀重返柏林寺館區,向新館員講述柏林寺往事。這是國圖老館員對人生重要經歷的追憶和敘述,更是回望國圖歷史、對國圖精神的尋覓與復歸。
影片全面記錄了幾代國圖人在面對不同歷史機遇與挑戰時擔負的使命和做出的選擇;展現了圖書館員不忘職業初心,恪守職業本分,不辱職業使命的理想信念;體現了他們在履行「傳承文明 服務社會」宗旨過程中的精神品質;表現了在民族和國家奮鬥復興的恢弘歷史畫卷中,圖書館人平凡而偉大的堅守和始終秉持的赤子之心。
據了解,《口述國圖》是國家圖書館攝製的首部長篇作品。國家圖書館依託宏富館藏,深挖圖書館的人與事,策劃、拍攝、製作和出品了《西域迴響》《善本南遷》《本草綱目》《傳奇》《為了忘卻的紀念》《拓墨銘傳》《修書者說》《任繼愈》《藏書家周叔弢》《我的國圖故事》等一系列專題片、微電影、宣傳片等影視作品。這些作品為社會公眾更加深入、生動地了解中華優秀典籍,了解圖書館事業,了解圖書館人發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截至本片完成,已經有16位受訪人相繼離世。記憶的搶救與保存工作仍然緊迫。但田苗稱,對老館員的訪問,不會停止;據悉,作為一份生日禮物,國家圖書館於2019年「讀書周」期間向讀者公映《口述國圖》,以此向老一輩圖書館員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