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口述國圖》:國家圖書館110年裡那些閃光的人和事

2021-01-08 澎湃新聞

《口述國圖》海報

12月10日晚,由國家圖書館攝製的口述史紀錄片《口述國圖》在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首映。首映式由國家圖書館和廣州圖書館共同主辦,廣州紀錄片研究展示中心和國圖影視中心承辦。《口述國圖》是國家圖書館在建館110周年之際,製作出品的第一部以親歷人視角展現國圖發展歷史的口述史紀錄片,也是國內首部記錄和展現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口述史紀錄片。

據了解,國家圖書館於2003年啟動老館員口述史訪談工作,十多年來,共有47位老館員及其親屬接受口述訪問,累積了200餘小時、105萬字的口述資料。這部紀錄片選擇在圖書館首映,當晚也有很多圖書館人前來觀看這次首映禮,可以說是創造歷史、見證歷史、學習歷史的圖書館人的聚會。

《口述國圖》劇照

「今年是國家圖書館成立110周年,國家圖書館是國家的總書庫,保存著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珍貴文獻、正規的書籍。圖書館不僅為民族為國家保存記憶,保存文獻、圖書館也一直在努力的記載著我們圖書館人和圖書館行業自己發展的歷史史料。」談到「國圖人」,該片導演、國家圖書館社會教育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副主任田苗依然很感慨,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說,「我們訪問一代又一代退休的老館員,希望把他們對國圖的記憶,他們的工作中的故事保留在國家圖書館。我們片子最大亮點,就是我們所有的主創人員都是館員,相當於是年輕的館員,用這麼一種方式向老一輩的圖書館員致敬。」

當晚,國家圖書館副館長汪東波在首映式致辭中表示,在這樣一個全球紀錄片盛會上首映《口述國圖》,說明圖書館的歷史貢獻和事業發展是受到關注和認可的,也說明了以影像傳播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圖書館在民族文化保存和傳承上的作用是必要和可行的。未來圖書館將更好地開展紀錄片的製作、收藏、保存、研究以及大眾傳播與社會教育工作,為民族文化和國家記憶的保存與傳承,為中華文明的賡續發揮更大的作用。

《口述國圖》全片共分為「情系國圖」「緣起文津街」「善本保衛記」「館藏的故事」「為讀者服務」「艱難中的前行」「新館的誕生」「站在世界舞臺上」「走向現代化」「重返柏林寺」和「館員心聲」等十一部分。

田苗說,我們可能看過像《無問西東》這樣的作品,看到清華大學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教授學者,其實國家圖書館也是一樣,國家圖書館的歷史上有很多閃光的人物,國家圖書館還保存著世界上重要的知識寶藏,其實這些故事背後都是一代又一代鮮為人知的圖書館人的默默奉獻。

他補充說道,所以紀錄片裡沒有用任何的旁白,完全是樸素的老館員的口述回憶。

雖然初衷是為了獻給「國圖」110歲生日的生日禮物,但田苗覺得,所有愛書的人,所有來圖書館讀書的讀者,他們每天都在使用這圖書館的服務,在讀圖書館借出來的書和各種公共刊物,我想他們也一定想知道圖書館是如何運行的,圖書館發展歷程是什麼樣的,他們每天享受的這些公共文化服務背後是哪些人在做的貢獻?因此,一方面影片是圖書館的行業史,另一方面,這部影片也能使大家了解一個和我們很近又很陌生的行業的窗口。

除了親歷者口述歷史的部分,田苗稱,通過主創的努力,還找到了一些珍貴的影像資料。比如使用了大量國家圖書館的老照片,還找到了一些圖書館的歷史活動影像,「這些老館員的回憶,加上這些歷史的照片和歷史的影像,我們想能為大家展現一個我們國家最古老的,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圖書館之一——國家圖書館這110年來發展的歷程。」

京師圖書館 原廣化寺館址。主辦方供圖

片中,「緣起文津街」講述了從最早的京師圖書館建立,到國立北平圖書館文津街建館的發展過程。受訪人中有兩位老館員在1931年入館,其中李興輝老人親歷了文津街館區的開館盛況。他們的敘述具有極其珍貴的史料價值。32年後,萬長福老人帶領國圖新館員重訪文津街館區,重憶當年的工作場景,感受國家圖書館從昨日到今朝的變化。

1931年 國立北平圖書館開館。

主辦方供圖

「善本保衛記」講述抗日戰爭期間,為保護國立北平圖書館的珍貴館藏,國圖人冒著生命危險將一批善本珍品秘密運往美國的過程。受訪者不但有當時親自辦理此事的上海辦事處負責人、圖書館學家錢存訓先生,還有時任館長袁同禮先生的兩位親屬。

「館藏的故事」和「為讀者服務」精選老館員們難忘的工作經歷,內容涉及少數民族古籍徵集、革命文獻徵集、讀者借閱服務、參考諮詢服務、講座展覽服務等國圖的主要業務領域,故事鮮為人知而又生動有趣。

「艱難中的前行」通過保護石獅子、保護書庫、徵集蒙文古籍《甘珠爾》三個具體故事,回顧了國家圖書館在特殊時期堅持服務社會大眾,並努力保護館藏文物書籍的決心與行動,展現了老一輩國圖人不忘初心,自覺守望民族文化遺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新館的誕生」「站在世界舞臺上」和「走向現代化」三個部分,梳理了國家圖書館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後的發展脈絡,講述了一期新館的建成開館、舉辦國際圖聯大會、更名國家圖書館、以及圖書館業務向現代化轉型等重要的歷史事件。

在「重返柏林寺」中,曾在館工作30餘年、現已96歲高齡的老館員宋克夫受邀重返柏林寺館區,向新館員講述柏林寺往事。這是國圖老館員對人生重要經歷的追憶和敘述,更是回望國圖歷史、對國圖精神的尋覓與復歸。

影片全面記錄了幾代國圖人在面對不同歷史機遇與挑戰時擔負的使命和做出的選擇;展現了圖書館員不忘職業初心,恪守職業本分,不辱職業使命的理想信念;體現了他們在履行「傳承文明 服務社會」宗旨過程中的精神品質;表現了在民族和國家奮鬥復興的恢弘歷史畫卷中,圖書館人平凡而偉大的堅守和始終秉持的赤子之心。

據了解,《口述國圖》是國家圖書館攝製的首部長篇作品。國家圖書館依託宏富館藏,深挖圖書館的人與事,策劃、拍攝、製作和出品了《西域迴響》《善本南遷》《本草綱目》《傳奇》《為了忘卻的紀念》《拓墨銘傳》《修書者說》《任繼愈》《藏書家周叔弢》《我的國圖故事》等一系列專題片、微電影、宣傳片等影視作品。這些作品為社會公眾更加深入、生動地了解中華優秀典籍,了解圖書館事業,了解圖書館人發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截至本片完成,已經有16位受訪人相繼離世。記憶的搶救與保存工作仍然緊迫。但田苗稱,對老館員的訪問,不會停止;據悉,作為一份生日禮物,國家圖書館於2019年「讀書周」期間向讀者公映《口述國圖》,以此向老一輩圖書館員致敬。

相關焦點

  • 一部口述史,幾代「國圖人」| 紀錄片《口述國圖》研討會
    初創於1909年的國家圖書館,已經走過了111年的光輝歷程。一個多世紀以來,一代代「國圖人」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共同鑄就了獨特的國圖精神。據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介紹,《口述國圖》創作於2019年,是一份向國圖110歲生日致賀的禮物,「它從數十位國家圖書館老館員的經歷和視角出發,講述了幾代『國圖人』在百年風雨歷程中堅守平凡崗位、保護文明成果、堅持文化傳承、服務社會進步的感人故事。」
  • 中國首部圖書館口述史紀錄片北京首映
    【解說】1月2日,由國家圖書館攝製的口述史紀錄片《口述國圖》在國家圖書館學津堂舉行北京首映儀式。  據了解,《口述國圖》是國家圖書館在建館110周年之際,製作出品的第一部以親歷者視角回顧國圖發展歷史的紀錄片,也是中國首部記錄和展現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口述史紀錄片。
  • 一部「口述史」講述幾代人《口述國圖》聚焦紀錄片文獻價值
    應妮 攝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紀錄片與口述史的文獻價值——《口述國圖》研討會」21日在中華世紀壇舉辦。該片是國內首部記錄和展現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口述史紀錄片。《口述國圖》全片共分為「情系國圖」「緣起文津街」「善本保衛記」「館藏的故事」「為讀者服務」「艱難中的前行」「新館的誕生」「站在世界舞臺上」「走向現代化」「重返柏林寺」和「館員心聲」十一部分,全面記錄了幾代國圖人在面對不同歷史機遇與挑戰時,擔負的使命和做出的選擇;表現了在民族和國家奮鬥復興的恢弘歷史畫卷中,圖書館人平凡而偉大的堅守和始終秉持的赤子之心。
  • 一部《口述國圖》講述幾代國圖人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2日訊 從2003年啟動,歷經10多年,共有47位老館員及其家屬接受口述訪問,積累了200餘小時,105萬字的口述資料,最終形成了一部《口述國圖》的紀錄片。
  • 走近真實歷史與圖書館人的集體記憶
    本報記者 王學思 於帆   「人們總會記起那些曾經影響和觸動他們的事物,可能是一本書、一句話,甚至是一個人。人們卻常忽略那些在他們身邊默默提供幫助與支持的人和事,比如圖書館和圖書館員。《口述國圖》讓人們重新認識了他們。」
  • 將這位110歲「老人」的故事娓娓道來:跟隨兩位老館員追憶國圖往事
    新年伊始,由國家圖書館攝製的口述史紀錄片《口述國圖》舉行北京首映式,106分鐘的紀錄片,以親歷者和見證者的視角回顧了國家圖書館的發展歷史,將這位110歲「老人」的故事娓娓道來。這是國內第一部記錄和展現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口述史紀錄片。
  • 老館員「口述」國圖故事!200餘小時、105萬字資料勾勒塵封記憶
    (國家圖書館供圖)【環球網文化報導 記者 張嘉玉】9月21日,第四屆北京紀實影像周期間,紀錄片與口述史的文獻價值——《口述國圖》研討會在中華世紀壇舉辦,《口述國圖》是國家圖書館製作出品的第一部以親歷者視角回顧國圖發展歷史的紀錄片,也是國內首部記錄和展現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口述史紀錄片。
  • 率先開啟紀錄片服務 廣州圖書館已收藏紀錄片3000餘部
    本次研討會由國家圖書館、廣州圖書館和首都紀錄片發展協會主辦,是國內圖書館行業首次深入探討公共圖書館紀錄片典藏體系建設這一議題,以幫助公共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紀錄片公共文化服務。紀錄片牽手圖書館意義非凡紀錄片被收藏進公共圖書館,有何意義?「紀錄片被視為『國家相冊』,是新時代保存國家歷史和民族記憶的重要載體。」
  • 歷史背後的脊梁——《口述國圖》 寶藏之行
    9月21日下午,「紀錄片與口述史的文獻價值」——《口述國圖》研討會在中華世紀壇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首都紀錄片發展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賈怡主持。同時,楊爍局長也提出:「國家圖書館館藏豐富、品種齊全,古今中外集精薈萃,特別是近些年實施的「中國記憶」項目,圍繞中國現當代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專題,採集了大量的口述、影像、音頻等一線資料,這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記錄新時代紀錄片創作傳播工程,與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重點推出的北京紀錄片引領提升工程的目標方向一致
  • 當紀錄片住進圖書館
    紀錄片典藏需要一個綜合評價體系去年12月,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國家圖書館等舉辦的「新中國70年紀錄片百部推薦典藏作品」活動在西安舉行。在活動致辭中,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表示:「希望百部紀錄片的版權方和創作者共同參與到紀錄片典藏計劃中來,讓這些珍貴資源得到永久保存,讓我們後世永遠銘記,永續流傳。」為人類保存記憶是圖書館的使命和職責所在。
  • 紀錄片節|當圖書館牽手紀錄片,大咖們這樣說
    研討會現場紀錄片牽手圖書館具有非凡意義紀錄片被收藏進公共圖書館,有何意義?「紀錄片被視為『國家相冊』,是新時代保存國家歷史和民族記憶的重要載體。」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司長馬黎指出,探索建立一個覆蓋我國公共圖書館體系的紀錄片收藏與服務體系,以圖書館服務於我國紀錄片的收藏與傳播,以紀錄片服務於我國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對於紀錄片界和圖書館界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圖書館、紀錄片行業大咖深入探討「紀錄片收藏在國家文獻資源體系建設中具有重要的結構性意義。」
  • 國家圖書館將舉辦慶祝建館110周年系列活動
    2019年9月9日,國家圖書館將迎來建館110周年。屆時國家圖書館將舉辦「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圖書館 與時代同行」國際學術研討會等系列活動,進一步展現國家圖書館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祖國70周年華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8月28日,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周年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文化和旅遊部舉行。
  • 「一臺線上節目」獻禮國家圖書館111周年
    本場節目分為不忘初心、傳承文脈、創新服務、全民閱讀四個篇章,全面展示國家圖書館在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指導下,各類型業務和服務的最新發展情況,特別是向社會群眾講述那些不為人知的「國圖好故事」,進一步增強老百姓認同感,吸引更多人關注國家圖書館、走進國家圖書館。節目中既可以看到國圖老專家代表,現場朗讀總書記回信的感人片段,也會欣賞到短片《代代國圖人》裡各個崗位、各年齡段的優秀代表。
  • 中國國家圖書館110周年慶:將舉辦古籍大展等系列活動
    110周年將舉辦「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圖書館·與時代同行」國際學術研討會等系列活動,進一步展現國家圖書館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新中國70周年華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國家圖書館在總館北區視聽服務空間,專門設置了「我的國圖故事」徵集點,接受讀者提交的各類作品,讀者還可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現場攝錄、提交作品。同時,國家圖書館將推出老館員專題口述史訪談視頻,從親歷人的視角展現國圖百餘年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國圖人一脈相承的國圖精神。
  • 迎建館111周年 國家圖書館將推出線上節目
    由主持人口播國圖111年歷史上的重要事件開始,網友們會看到一系列有關國圖的珍貴紀錄片片段,包括1979年新影廠紀錄片《知識寶庫》、1999年央視紀錄片《前進中的國家圖書館》、2009年央視紀錄片《百年守望》、2019年國家圖書館宣傳片及《口述國圖》等,詳細了解國家圖書館的館舍、館藏以及111年來服務的變遷
  • 國家圖書館111周年將播線上節目,亮點搶先看
    ,現場朗讀總書記回信的感人片段,也會欣賞到短片《代代國圖人》裡各個崗位、各年齡段的優秀代表。由主持人口播國圖111年歷史上的重要事件開始,網友們會看到一系列有關國圖的珍貴紀錄片片段,包括1979年新影廠紀錄片《知識寶庫》、1999年央視紀錄片《前進中的國家圖書館》、2009年央視紀錄片《百年守望》、2019年國家圖書館宣傳片及《口述國圖》等,詳細了解國家圖書館的館舍、館藏以及111年來服務的變遷。
  • 國圖110周年辦典籍大展慶生 北宋刻本《景祐禮部韻略》等多個珍貴...
    9月9日國家圖書館將迎來建館110周年。北京青年報記者8月28日從文化和旅遊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慶祝國圖建館110周年,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等級最高的典籍大展——「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以下簡稱「典籍大展」)將於下周開展。
  • 文化和旅遊部舉行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年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年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  8月28日,文化和旅遊部舉行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年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一級巡視員陳彬斌,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陳櫻,國家圖書館研究院院長申曉娟,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林世田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
  • 國家圖書館建館111周年 將推出線上節目
    由主持人口播國圖111年歷史上的重要事件開始,網友們會看到一系列有關國圖的珍貴紀錄片片段,包括1979年新影廠紀錄片《知識寶庫》、1999年央視紀錄片《前進中的國家圖書館》、2009年央視紀錄片《百年守望》、2019年國家圖書館宣傳片及《口述國圖》等,詳細了解國家圖書館的館舍、館藏以及111年來服務的變遷。
  • 新聞背後|建館110年,國家圖書館有何特別之處?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家圖書館迎來110年華誕。日前,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圖老專家回信,向國圖全體同志致以誠摯的問候,希望國圖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再立新功。歷經百年的國圖,究竟有多少滄桑往事?我們帶您走近國圖,講述一個您所不知道的國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