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孩參觀「南京紀念館」,離開時寫下一句話,令人振奮

2020-12-15 歷史6點半

9歲男孩參觀「南京紀念館」,離開時寫下一句話,令人振奮

南京大屠殺是中國歷史上最壯烈、最殘忍的一場戰爭,30萬中國同胞慘遭敵手,其中包括幾千名中國官兵以及20多萬無辜百姓,在面對日本鬼子侵略的時候,他們毫無反擊之力,但依舊沒能逃出敵人的魔爪。

侵華日軍

這場戰爭,是日軍殘忍暴行的罪證,同樣是用來警醒中國人民反抗外族侵略的象徵。雖然我們沒有身處在那個年代,但每次想起這段歷史的時候,我總是滿腔怒火,這是我們永遠無法抹去的記憶和傷痛。「30萬」無論是在以前還是現在,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正是因為這場大屠殺,中國開始同心協力,共同抗敵,在數萬萬中國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並贏得戰爭的勝利。

南京大屠殺紀念碑

儘管南京大屠殺的事實擺在眼前,但那些慘無人道的日軍,從投降之日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承認過自己曾犯下的滔天罪行,甚至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並將這一次的傷亡全部歸咎到這場戰爭中,不得不說,日軍簡直是厚顏無恥到一種境界。

其實我們都知道,就算日本不承認這個事實,其他國家同樣清楚事實真相,只是他們不想指名道姓罷了。除此之外,日本也很清楚這場大屠殺會帶來的影響,一旦承認,他們必將受到國際軍事法庭的嚴處。

侵華日軍

在這方面,我認為德國比日本做得更好,在二戰爆發時期,德國軍隊殘忍殺害了600萬猶太人,雖然傷亡人數比中國多上幾十倍,但性質上是一樣的。不過在二戰結束後,德國並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在死難猶太人人民紀念碑前面,親自下跪道歉,而我們中國,時至今日,也尚未等到日本的道歉。

為了紀念那些在南京無辜喪生的同胞們,中國建造了這座博物館,用來警醒世人,告誡國人不應該忘記歷史,忘記過去的教訓,更不要忘記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國家的人。在這座紀念館中,還存有一本留言冊,這本留言冊專門用來記錄遊客在參觀此處時的想法,留言冊傷每天都會有上百人寫下感言。

就在前幾天,有一位9歲的小男孩也在這本留言冊中寫出了自己想法。雖然書面上字跡不清晰,但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上面寫的是:我一定好好學習,將來要建設祖國!或許這是很多小孩畢生的夢想,但能夠在這樣的場景寫出來,不得不說,這位小孩確實很勇敢!

相關焦點

  • 捷克總統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為何獲外交部「點讚」| 政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顏穎顓)捷克總統澤曼16日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進行悼念活動,成為第二位前往該館進行悼念活動的在任外國元首。他為什麼會想到參觀紀念館,此前還有哪些外國政要參觀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 國慶參觀南京雨花臺紀念館:犧牲的烈士多為年輕人,最小才16歲
    謹記歷史,緬懷先輩,在南京是最為令人觸動。在南京,除了大屠殺紀念館外,雨花臺也是要去的。 紀念館的展出讓人更為觸動,從其陳列的人物年齡上看,犧牲的多為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 不說日語,是日本人來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共識
    今年7月,她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遇難同胞紀念館」)時,她的身邊坐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艾義英老人。艾義英出生於1928年,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那年,她只有9歲。1982年,松岡環成為了大阪一家公立小學的歷史教師,在當時的日本教科書上「南京事件」只有大約三行,提到南京大屠殺時,就只有輕描淡寫地一句話:「南京城裡死了很多人……」 畢業於關西大學東洋史專業的松岡環查找不到夠用的資料,她決定來中國,探索真相。
  • 紀念館迎117萬人次參觀 留言簿裡抒寫家國情懷
    自2014年作為國家公祭儀式固定舉辦地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稱「紀念館」)每年參觀人次達數百萬,留下了海量的參觀數據,也記錄下國人對歷史的珍重、對和平的渴望。  2028名觀眾撞響和平大鐘  「鐺、鐺、鐺……」每天早上8點半,江東門的鐘聲總是準時響起。
  • 來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大數據報告
    &nbsp&nbsp&nbsp&nbsp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首份留言簿大數據報告面世。&nbsp&nbsp&nbsp&nbsp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留言區域,有一堵城磚砌成的高牆,牆上銘刻著部分參觀者的留言。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恢復開放公告
    5、參觀南京大屠殺史展區的觀眾自1號門入館、參觀「三個必勝」專題展區的觀眾從江東中路入口入館。    6、參觀當日,須出示本人身份證或護照原件(12歲以下兒童,可在預約後隨家長進館;超過12歲未辦理身份證的未成年人須出示戶口本,至觀眾預約服務中心換取二維碼),同時核驗個人
  • 來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首份留言簿大數據報告面世。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將與紀念館合作建立更全面的留言簿大資料庫。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留言區域,有一堵城磚砌成的高牆,牆上銘刻著部分參觀者的留言。在留言區,人們可以在留言簿上寫下自己的感受。近3年內,這裡留下了約30萬條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參觀者的留言。多年來,紀念館的留言簿歷經不同版本,在去年第五個國家公祭日後更新成目前的格式:正反兩面,中英文對照。參觀者可以填寫自己的姓名、年齡、職業、來自哪裡等信息。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朱秀英去世 享年92歲 時年她9歲
    原標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朱秀英今日去世,登記在冊在世倖存者僅剩74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微信發布:我們剛剛獲悉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朱秀英於今日11:30去世享年92歲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在世的倖存者只剩74位1937年12月13日,朱秀英九歲。
  • 參觀魯迅紀念館(文學原創)
    手機拍照參觀魯迅紀念館――長篇漫記《我的世界遇見你》連載之第九章 紹興漫記手機拍照年少時,進了學校,從課本上才知道魯迅先生是受這個社會敬仰的,魯迅精神一直被稱作「民族魂」;如今,在魯迅紀念館之內,於一尊魯迅石膏像的後面,一面光滑牆面上,就鑲嵌著「民族魂」
  • 南京遇難同胞叢葬地擺滿鮮花,揭秘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近日,南京多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及紀念地,大量南京市民前往並自發舉行悼念活動,紛紛為遇難同胞獻上鮮花,表達哀思,不忘國殤,珍惜和平。這場臭名昭著的惡行,在近百年內令無數人感到無比震驚和氣憤。 天網恢恢,日本人的惡行,被坐落於南京建鄴區的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如實揭露了出來。
  • 臺灣的毛主席紀念館,令人振奮!!
    ——臺灣的第一個毛主席紀念館!創辦者魏明仁先生親自向大家介紹剛建造臺灣省首座毛主席紀念館,他希望更多臺灣同胞了解學習毛主席和共產黨↓↓↓臺灣首個「毛主席紀念館」位於臺灣「二水愛國基地」。而經過一年的努力,臺灣第一座毛主席紀念館在諸多大陸同胞的支持下,終於竣工面世!為所有熱愛毛主席的臺灣同胞提供了一個紀念偉人的場所,在如今我們看來簡陋的紀念館,你可知道魏明仁先生以及諸多同胞們經歷了多少磨難,付出了多少心血?
  • 日本75歲老人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前絕食謝罪
    昨天,75歲日本老人巖田隆造,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前絕食謝罪。一整天,他只喝了一瓶水、吃了一片菠蘿,餓到視線出現模糊症狀。他說,他就是要通過體會絕食的痛苦,來表達自己深重的謝罪之情。正值「五一」,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祭拜的遊客很多,排了幾百米「長龍」,巖田隆造在和平鴿廣場禪坐,為南京大屠殺30萬遇難者祈禱。聽說老人要絕食謝罪,很多遊客勸他:「你這麼一把年紀,要注意身體,還是別絕食了。」但是巖田隆造堅持要,一整天他只喝了一瓶水,吃了一片菠蘿。有人給他買了些麵包,他沒有吃。堅持到下午5點,他才顫巍巍離開廣場。一路上,他邁著小碎步,走得很慢很慢。
  • 「追夢中華·情系大運河」海外華文媒體採風團走進江蘇淮安,瞻仰周恩來紀念館、參觀張純如紀念館
    中國僑聯9月5日-6日,由中國僑聯主辦、江蘇省僑聯承辦的「追夢中華·情系大運河」海外華文媒體江蘇採風行活動在江蘇淮安繼續進行。在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採風團團長左志強,江蘇省僑聯副主席、採風團副團長宮琳的帶領下,採風團一行參加了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分會場活動開幕式,參觀第三屆中國(淮安)大運河城市非遺展,瞻仰了周恩來紀念館,參觀張純如紀念館。運河三千裡,最憶清江浦。
  • 市民踴躍參觀唐山抗震紀念館
    市民踴躍參觀唐山抗震紀念館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立峰)春節期間,市民紛紛來到唐山抗震紀念館,參觀抗震成就展覽。  據工作人員介紹,春節期間每天接待的參觀人數是平時的十多倍。為了更好地接待參觀者,紀念館延長了參觀時間,職工放棄了節假日休息,保證節期天天開館。  親身經歷過大地震的吳女士帶著兒子前來參觀。她指著廢墟照片對孩子說:「我的家曾經就在這裡,大地震把房子毀了。現在這裡已經建起了座座高樓。」60歲的董鳳峰原為邢臺人,地震後作為一名援建人員來到唐山。
  • 「一大會址」日記|26歲女生參觀有感:自己的心沉靜下來了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9月11日,星期二,多雲。
  • 淞滬抗戰紀念館15日迎來參觀大客流
    當天很多市民都自發地來到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祭奠先烈,了解歷史。上午,來自浦東三灶實驗小學紅領巾雛鷹小隊的同學們來到了位於寶山的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了解日本投降後對日軍戰犯的審判情況。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講解員周丹:「我們國家在上海、南京、東京、瀋陽、廣州等地都建立了軍事法庭。
  • 赴丹東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斷想:我們熱愛和平
    我們熱愛和平——赴丹東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斷想卜金寶近日,我和雷鋒雜誌遼寧採訪團一行赴丹東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
  • 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期間,我們參觀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在紀念館裡,我看到了很多有關戰爭的照片,不僅有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誓死捍衛祖國的英勇照片,還有人民痛失家園顛沛流離的苦難照片,尤其是南京大屠殺那一部分,有許多老百姓和婦女兒童被殘害的血淋淋的照片,令我十分傷感和氣憤。 我不禁在心裡反問自己,戰爭年代裡,為什麼可惡的日本人和其他侵略者要來欺負我們?
  • 西北工業大學管院:參觀楊虎城紀念館,弘揚愛國主義教育
    【MBA中國網訊】為了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對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的指導要求,2019年6月2日上午,管理學院組織研究生黨員、發展對象和積極分子參觀西安事變的舊址楊虎城將軍紀念館,通過學習革命歷史引導學生牢固的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 南京江東門紀念館追思張純如
    11月9日是美國華裔作家張純如的忌日,當天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館內的張純如雕像前舉行「勇敢的天使」花語祭奠活動,用鮮花緬懷這位無法忘卻歷史的作家。  活動現場,代表張純如英文名Iris的鳶尾花和寄託哀思的白菊圍繞在雕像四周,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帶領全館工作人員在雕像前默哀,並獻上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