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
以4%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4的經濟總量,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餘姚位於長三角經濟圈內上海-杭州-寧波經濟「金三角」的核心地帶,地處寧波市北部、杭州灣南岸。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緊接著《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按下「加速鍵」,引擎轟鳴。在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進程中,挑戰與機遇並存,餘姚這個地緣優勢突出的發達縣域經濟體該如何發力?
重任在肩,時不我待。餘姚乘勢而上,開拓創新,擔當作為,緊鑼密鼓編制接滬融甬五年行動規劃,著力打造長三角智造中心、灣區大花園、寧波融入長三角的前沿陣地。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裡,餘姚提出搶抓中央加強長三角等沿海地區資金、土地、項目、基建等資源配置的機遇,統籌謀劃接滬融甬聯杭通紹的戰略重點與路徑,強化規劃融合對接,強化產業分工協作,強化公共服務融通,強化交通網絡互聯,拓展發展新空間、打造發展新引擎,推動餘姚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努力開創現代化創新型生態城市建設新局面,為寧波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展現「排頭兵」擔當。
向著目標進發,餘姚底氣十足。去年,餘姚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66.3億元,增長7.9%;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1988元和36811元,分別增長8.3%和8.9%。餘姚還榮獲「中國智慧品牌創新城市」稱號,成為寧波首個全域「無證明城市」,並且第十次榮登「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
戰略對接,城市能級提檔升級
2019年11月3日,「陽明故裡·陽明古鎮」項目正式開工,總投資139億元,在以武勝門歷史文化街區、府前路歷史文化街區、龍泉山、山後新村地塊等為主的區域內,一座文化重鎮即將呈現,成為國際陽明心學研究中心、陽明思想傳承體驗新高地以及城市更新樣板。
加快城市空間的有機更新,提升宜居指數,這是餘姚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找準融入路徑的一個縮影。
「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是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我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餘姚市相關負責人說,餘姚從頂層設計上抓共融共通,主動對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和寧波國土空間規劃,強化與慈谿、上虞等毗鄰地區規劃銜接和實施協同,爭創杭紹甬一體化示範區,目前已編制完成市域和中心城區國土空間規劃,啟動鄉鎮(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強化各專項規劃與上位規劃的無縫銜接和深度融合,實現國土空間重構、功能布局優化。餘姚還加快姚江文化產業帶、滸溪線百裡風光帶建設,編制完成四明山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高水平融入浙東唐詩之路、大運河詩路黃金旅遊帶。
如今,餘姚「一軸兩環三片區」改造提升成效顯現,南雷南路綠地科創中心開工建設,「三江六岸」光影藝術工程加速推進,城市展覽館投入運營。餘姚整治背街小巷6條,啟動梳理式城中村改造項目5個,改造老小區35萬平方米,提升城區水環22.9公裡、綠道8.4公裡,打通「斷頭路」3條,新增停車位4800個。
以城帶鄉,城鄉共建,也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題中之意。餘姚全面梳理姚西北、姚北、姚東和四明山區域等空間布局,適時啟動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研究,堅持全域統籌、系統謀劃,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綱要,實現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全覆蓋。目前,餘姚已啟動美麗城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創建省級美麗城鎮樣板鎮2個,加快推進百村景區化建設,創建省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村66個,爭創國家3A級以上景區2個、省A級景區村莊30個。
餘姚還圍繞打造寧波西部綜合交通樞紐,高質量完成綜合交通運輸中長期發展規劃,形成面向未來、綜合立體的交通格局。謀劃通蘇嘉甬鐵路連接鐵路等工程,力爭杭甬高速複線二期、荷梁線隧道段等工程開工,提速勝陸公路、餘梁公路北延建設,逐步開通與大城市知名醫院、園區直達專線,探索接駁滬杭甬機場、高鐵、地鐵等重要站點,加快實現對外交通的聯網和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