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流與互鑑,千年書院的「中國樣本」 | 媒體聚焦
只是相比百年前,如今在書院裡漫步的,多了許多金髮碧眼的師生。一座書院,為何千年弦歌不斷?大多數人了解它的「傳統」,卻鮮有人知道它的「開放」。續接歷史,學貫中西,承朱張之緒,取歐美之長,正是學術交流的自由,為嶽麓書院的千年輝煌提供了可能。
-
書院之精神遺產與當代復興
書院之精神遺產與當代復興 ——第80期教育之春沙龍上,委員專家關注「書院發展與立德樹人」 ● 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冒雨考察嶽麓書院,在這裡總書記對青年學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
錢宏:書院復興,當有「千年大計」
——與枕戈聊「千年書院:其院雖舊,其命維新」錢 宏(全球共生研究院院長、中國作家恊會會員)一早,看到做「大同思想網」的枕戈兄,在群裡發的舊文《千年書院:其院雖舊,其命維新》,他解釋說:準備在嶽麓區桐溪村伏龍山下辦中道書院(或伏龍書院?),再把此文轉出來,可見我有多深的書院情結。千年嶽麓書院,是我們辦書院的榜樣,我們也要有千年的打算。
-
走在復興路上的中國書院
自今日起,本刊開闢「書院」專欄,即時反映當代中國書院走向復興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歡迎廣大讀者關注。 2011年6月底,湖南嶽麓山。 一場新舊書院的聚會和對話在這裡進行—— 它們中,有從時間深處走來的傳統書院:現已成為湖南大學一部分的千年學府嶽麓書院,作為體制內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場所,仍在煥發活力;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則作為歷史勝跡加以妥善保護和修繕,現已成為旅遊景點…… 逾半個世紀前,在海外存續中華文化一脈薪火的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櫛風沐雨綿延於今,讓與會者陡生敬意。
-
舌尖上的諾鄧,一座歷經千年興衰的古村
舌尖上的諾鄧,一座歷經千年興衰的古村 群山環抱中的諾鄧, 是滇西北年代最久遠的村落之一, 這個小小的山村儘管歷經了歲月千年的洗禮,
-
走進嶽麓書院丨會講,新世紀的文化復興
「朱張會講」的精神,卻被湖南人以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創新了N種形式,在新世紀的這座山間庭院復興。 千年論壇+電視直播,喚醒中國知識分子責任1167年的「朱張會講」,使嶽麓書院從一個教育機構向文化與學術思想的匯聚和傳播之地轉變。
-
「走進嶽麓書院」會講,新世紀的文化復興
「朱張會講」的精神,卻被湖南人以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創新了N種形式,在新世紀的這座山間庭院復興。千年論壇+電視直播,喚醒中國知識分子責任1167年的「朱張會講」,使嶽麓書院從一個教育機構向文化與學術思想的匯聚和傳播之地轉變。
-
在金科博翠書院,「遇鑑」當代書院生活
7月7日,省內40餘家媒體代表蒞臨金科博翠書院小鎮營銷中心,共鑑其東方美學示範區營造的全新書院式生活。
-
以文化人 新時代中國書院正復興
「人文學科是自然科學的引領者,我們科學、科技如果離開了人文的指引,其發展就會走向斜路,走向歧途,就會迷失方向。」主辦方供圖 書院是中華文化基因培育的場所 「當代書院的初心不是為了改造現代教育,也不是對抗現代教育,而是為了克服當代教育當中公理化、工具化的弊端。」
-
書院復興與關學傳承
張載創立了關學,晚年在橫渠書院講學授徒,闡發其觀點和思想。此後,歷經宋、元、明、清乃至民國,書院一直都是關學傳播的一個重要渠道。縱觀復興之後的橫渠書院、關中書院以及芸閣書院,他們在關學、傳統國學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傳播、借鑑等方面,也是各具特色。
-
遇鑑當代書院生活 金科博翠書院小鎮邀您品鑑
實拍圖書院納清涼,群賢如星聚2018年7月7日15:30,省內40餘家主流媒體及自媒體精英蒞臨金科博翠書院小鎮營銷中心,共鑑書院小鎮的東方美學示範區及所營造的全新書院式生活伴著優美琴聲,和著悠揚旋律,就如同本次活動主題,讓現場嘉賓真正的遇鑑當代書院生活。
-
中國影像方志| 廣平:漳南書院水陸長卷鑄就千年鵝城復興之魂 繒肘...
漳南書院 引領風氣之先康熙年間,廣平屯子堡村一座叫做漳南書院的義學,由於缺少名師,聲望一直不高。主辦者渴望邀請一位有分量的學者前來任教,三次派人到保定博野,聘請顏習齋主教義學。顏元來到廣平後,便全面改革書院規制和課程設置。透過書院規制,更能看到顏元的教育思想。他突破了傳統程朱理學的束縛,強調實學,本著「寧粗而實,勿妄而虛」的原則,把書院正庭設為「習講堂」,東面第一齋取名「文事齋」,用來講授禮、樂、書、數、天文、地理;西面第一齋取名「武備齋」,用來講授孫、吳兵法和攻、守、陣營、陸水戰法、射箭駕車、技擊等科目,對體育和軍事的強調與傳統書院迥異。
-
書院人 | 王立斌:當代書院的傳承與發展
目前,當代書院的發展已經從恢復期進入發展提升期。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約有一萬個書院。當代書院的興起與發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漫長的30多年才具備現有規模與水平的,它也必將傳承古代書院教育精神,繼續蓬勃健康地發展下去。
-
戴美玲,陳支平|中國書院在當代社會實踐中的新發展——基於傳統家族書院、鄉村書院與當代社區書院的比較
以往對於書院與社會的研究主要從歷史的角度考察書院與社會的關係,涉及書院興起的社會文化環境、發展的社會動力,以及與學術、地域文化的關係、社會文化功能等。在當前中華民族復興與重鑄中華文化的時代,對古老書院進行歷史資源的挖掘、近代變遷與現代轉型成為研究的重點,不少學者對於當代書院都冠以「復興」來概括。
-
嶽麓書院何以傳承千年?
其中,有一座在歷史的風浪中屢遇劫難而不斷重生,歷經千年而書聲依舊,它就是地處麓山之下、湘水之畔的嶽麓書院。回望蒼茫的歷史煙雲,這座書院何以能傳承千載而弦歌不輟?這一現象蘊含著中華文化長盛不衰的基因密碼,值得我們每一位華夏兒女深深思索。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千年弦歌不絕,讓嶽麓書院文脈延綿
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及地方媒體的記者,先後探訪嶽麓書院、石鼓書院等著名書院,對書院文化及精神內涵進行挖掘報導,近距離感受弦歌不絕的湖湘文化。每次在嶽麓山舒緩的健身漫步,經過千年弦歌不絕,文脈延綿的嶽麓書院,如同經歷一次次優雅的精神洗禮。這樣的美好心理,來源於乾道三年歷史上有名的「朱張會講」,這是「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的盛事。
-
書香雅樂 中書資源博翠書院小鎮媒體品鑑會圓滿禮成
2018年7月7日,河南省內40餘家主流媒體及自媒體精英蒞臨中書資源聯袂金科地產打造的博翠書院小鎮營銷中心,共鑑其東方美學示範區及所營造的全新書院式生活。伴著優美琴聲,和著悠揚旋律,就如同本次活動主題,讓現場嘉賓真正的遇鑑當代書院生活。
-
中華蕭氏——對話千年嶽麓書院院長:書院是中國文化的瑰寶
回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的歷史進程,我們可以感受到書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湖湘文化,可以說與「書院文化」如影隨形。那麼,在湖湘文化的發展歷程中,以嶽麓書院為代表的書院文化有什麼樣的共生脈絡?在千年的綿延中有哪些人和事值得我們記取?大數據時代,書院文化還有怎樣的存在價值?傳承創新傳統文化,書院應該怎樣去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湖南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蕭永明。
-
書院人 | 杜華偉:當代書院傳統文化教育發展建議
當代書院應該努力繼承古代書院精神,成為研究與傳承儒家文化的機構、培育中華文化基因的空間、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場,成為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陣地。當代書院的價值在於提醒改造現代教育,克服體制教育功利化、工具化、短視化的弊端,真正落實涵養心性、陶冶性情、變化氣質的成人教育。
-
當代書院的現實意義
當代書院的現實意義趙金旗書院教育在我國有著一千餘年的歷史,在傳承文化、繁榮學術、培養人才方面曾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晚清時期,由於西式文化和教育思想的引入,傳統書院漸漸呈現出脫離現實的弊端,因而,庚子新政後被廢止。近年來,一些科研機構、學術團體以及社會人士相繼興建了為數不少的現代書院,成為當代文化繁榮的現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