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科幻迷,這五部小說都讀過,其中四本獲過雨果獎

2020-12-13 鹿鳴小館

前幾天盤點了一下網絡小說科幻分類裡面質量比較高的書,有評論向小鹿反應說這不是科幻。那今天小鹿就來給大家介紹幾本硬科幻小說,滿足大家胃口。

三體

1.

書名:《三體》

作者:劉慈欣

簡介: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軍方探尋外星文明的絕秘計劃「紅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在按下發射鍵的那一刻,歷經劫難的葉文潔沒有意識到,她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地球文明向宇宙發出的第一聲啼鳴,以太陽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處飛馳……

四光年外,「三體文明」正苦苦掙扎——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的百餘次毀滅與重生逼迫他們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在運用超技術鎖死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之後,三體人龐大的宇宙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

人類的末日悄然來臨。

影響: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是亞洲第一次在該獎項上獲獎。該書有三部,另外兩部分別為《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3:死神永生》(注),受到許多科幻迷和非科幻迷的追捧,可以說引領我國科幻一個時代。

基地

2.

書名:《基地》

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

簡介:

銀河帝國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一位心理史學家卻作出驚人預言:帝國即將土崩瓦解,整個銀河註定化作一片廢墟,黑暗時期將會持續整整三萬年!

影響:

《基地》同樣獲得雨果獎,在科幻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樣有三部曲,另外兩部為《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同時阿西莫夫還有作品機器人系列,感興趣的話也可以看看。

海底兩萬裡

3.

作品:

《海底兩萬裡》

作者:儒勒·凡爾納

簡介:

此書主要講述鸚鵡螺號潛艇的故事,主角阿龍納斯教授及其僕人康塞爾在追捕「獨角鯨」的時候被俘虜,這才發現他們追蹤的東西竟然是一艘潛艇。船長尼摩稱其為「鸚鵡螺號」。

之後,尼摩帶著教授在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途中還經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

最後,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三人不辭而別,教授和他的僕人返回了家鄉,並將經歷公之於世。

影響:

儒勒·凡爾納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他筆下的很多東西在現代都已經化為了現實。《海底兩萬裡》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還有《神秘島》被稱為凡爾納三部曲,是儒勒·凡爾納代表作。

安德的遊戲

4.

書名:《安德的遊戲》

作者:奧森·斯科特·卡德

簡介:

故事發生在未來,當時地球已經兩次遭遇過蟲族的進攻,國際艦隊認為必須在世界各地尋找天資聰穎的孩童,並在孩童身上裝上監視器,在達到他們所認為合格的條件下將他們送往國際艦隊訓練兒童的空間站("戰鬥學校")進行訓練,為把他們塑造成艦隊指揮官,使人類在與蟲族的戰鬥中佔領先機,並得到存活的希望。

影響:

《安德的遊戲》曾獲星雲獎和雨果獎,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科幻作品,還曾被改編成了電影,電影我看過,可能有點差,但書絕對精彩。也是通過電影,我才知道這本書的。

沙丘

5.

書名:《沙丘》

作者:弗蘭克·赫伯特

簡介:

人類每次正視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進步。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我們才知道這個世界並不是宇宙的中心。

哈勃用望遠鏡揭開了河外星系的神秘面紗,我們才知道宇宙中還有千億個銀河系。

「自由號」發現了黑洞的存在,我們才知道也許宇宙之外還有宇宙,我 們只是永恆中一顆微小的沙粒。

一切會思考的機器都被摧毀後,宇宙的焦點重回人類之間的爭奪。行星厄拉科斯——人類夢寐以求、競相搶奪的「香料」的唯一產地,在這裡上演著權術與背叛、恐懼與仇恨、希望與夢想的太空歌劇。人們常常用另一個名字稱呼這顆乾旱的星球——沙丘。

家破人亡、顛沛流離的少年保羅在這裡抗爭著他的宿命。在命運面前,他是如此的渺小,卻又如此的強大……

影響:

每個一生必讀的書單上都有《沙丘》這本書(偷笑)。是星雲獎和雨果獎獲獎作品,和《沙丘之子》《沙丘救世主》合稱為沙丘三部曲。被很多讀者評價為「有史以來最富想像力的作品」。

科幻

註:百家號認定羅馬數字為非法字符,所以只能用阿拉伯數字代替了。

這裡是鹿鳴小館,歡迎諸君來做客。

相關焦點

  • 2015年雨果獎公布《三體》獲世界科幻小說最高獎
    地球文明向宇宙發出的第一聲啼鳴,以太陽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處飛馳……   《三體》 三部曲是2006年至2010年連載、出版的科幻小說系列,作者是劉慈欣。該系列由《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說組成,均已出版。   《三體》 三部曲被譽為迄今為止中國當代最傑出的科幻小說,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
    時光網訊  北京時間23日下午2時許,第73屆雨果獎在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正式揭曉。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該獎項。       本屆雨果獎的「最佳長篇!」
  • 只發布過14篇科幻小說,卻獲4獲星雲獎、雨果獎的華裔作家
    華裔作家特德姜科幻小說《你一生的故事》在北美地區的原著改編權由派拉蒙公司在2014年坎城電影節電影交易市場上以2000萬美元的高價購得。電影定名為《降臨》,2016年11月11日上映。雖然故事沒有達到原作的全部精髓,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科幻故事很多是無法用影像來保持全部的味道。特德·姜,1967年生,美國華裔科幻作家,畢業於布朗大學計算機專業。姜在15歲時開始向科幻雜誌投稿。
  • 這五本科幻小說都在科幻小說排行榜上,我只看過2部,你看過幾部
    這五本科幻小說都在科幻小說排行榜上,我只看過2部,你看過幾部科幻小說是很多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的最愛。雷軍、馬化騰、賈伯斯、馬斯克、扎克·伯格等科技大佬都是不折不扣的科幻迷。閱讀優質的科幻小說,能幫助我們實現知識結構的完善和精神世界的豐富。今天木楓給大家推薦五本好看科幻小說排行榜上的小說,分別是:《無限恐怖》、《從姑獲鳥開始》、《異常生物見聞錄》、《我被系統託管了》、《狩魔手記》好看的科幻小說排行榜:《無限恐怖》作者:zhttty,總字數:269.8萬字,科幻完結小說。
  • 中國科幻小說在德國
    2015年,劉慈欣憑藉科幻作品《三體Ⅰ》(英文版)獲得「雨果獎」;2017年,《三體Ⅲ:死神永生》(英文版)再次入圍「雨果獎」,雖然最後與獎項擦肩而過,卻仍舊說明中國科幻文學在國際範圍內愈發受到重視。  獲得「雨果獎」後,包括《三體》系列小說在內的中國科幻文學作品迅速引起國際文學市場關注,這其中也包括德國。
  • 推薦:5本獲得過雨果獎的科幻小說,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三體》具有深切的社會意識,小說中逐漸浮現出的「宇宙社會學」,糾結在制度建構與人性道德的衝突之上,實際上也更為直接地將「中國經驗」的難題投放在整個宇宙的尺度之上。可以說劉慈欣構思的「三體世界」儘管有著上億光年的時空,其實卻並不遙遠。
  • 《三體》獲雨果獎 劉慈欣多部科幻作品將被改編
    搜狐娛樂訊(馬嫚麗/文)昨日,被稱為「科幻藝術界諾貝爾獎」的第73屆雨果獎在美國揭曉,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得最佳長篇故事獎。  這是亞洲人第一次在國際上摘得雨果獎。消息傳來,對於已經殺青正在製作中電影《三體》,更讓影迷更加好奇。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國內就有數家公司宣布籌拍劉慈欣的科幻作品,當時有媒體稱,2015年是中國科幻片元年。如今2015年過半,那些改編劉慈欣作品的電影,都籌備得如何了呢?
  • 雨果獎得主劉慈欣編寫了一套少年科幻小說文集,好在這裡
    他是高級工程師,更為人熟知的是2015年8月23日,他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由此中國的科幻登上了世界的舞臺。同時,他又總結了少年科幻小說的三個特點:1、少年科幻小說的整體精神都很正向。2、少年科幻小說飽含童心,能夠吸引孩子們關注科學技術,探索宇宙奧秘。3、少年科幻小說裡的主人公都充滿智慧,非常勇敢。
  • 這10部經典科幻小說值得假期在家品讀
    無數人在這個春節假期裡被《降臨》點燃了科幻魂,可是提起相關小說,好多人的腦海裡似乎只能只能浮現出《三體》。其實在浩瀚的科幻書海裡,有無數的絕佳作品值得細細品讀,這裡給大家推薦10部極為經典的長篇作品,讓那些奇思妙想填滿你的休憩時光吧。1.
  • 新京報:如何評價《三體》獲科幻雨果獎?
    原標題:如何評價《三體》獲科幻雨果獎?   美國科幻經過長期發展,現在處於各種風格的混雜期,很多作者追求文學感、文化意識,像《三體》這樣以古典主義風格構造宏大的太空史詩的作品已不多見。據說,譯者劉宇昆也並未完全拘泥於原作,其英文版文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甚至還調整加強了一些字句,使其突出了女權色彩。
  • 中國作家郝景芳憑科幻小說《北京摺疊》獲雨果獎
    原標題:中國作家郝景芳憑科幻小說《北京摺疊》獲雨果獎繼劉慈欣憑藉《三體》成為中國第一位雨果獎得主後,80後女科幻作家郝景芳憑藉作品《北京摺疊》20日再次獲得這個科幻界的重要榮譽。2016年雨果獎頒獎典禮20日晚在美國堪薩斯城會展中心舉辦。郝景芳作品《北京摺疊》獲得2016年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這一獎項頒給7500字至1.75萬字間的作品。據介紹,郝景芳在《北京摺疊》中構建了一個不同空間、不同階層的北京,可像「變形金剛般摺疊起來的城市」,卻又「具有更為冷峻的現實感」。
  • 《三體》小說獲雨果獎 劉慈欣監製電影海報
    ,如今,劉慈欣的《三體》代表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代表著中國科幻小說第一次真正站上世界頂尖的舞臺。 據報導,北京時間8月23日下午1時許,第73屆雨果獎在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正式揭曉。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是中國科幻小說第一次真正上升到世界的高度。《三體》小說的獲獎讓大眾的視野再一次聚焦中國科幻作品,同時也聚焦在《三體》電影的出品方遊族影業。有媒體曝出劉慈欣曾表示:「《三體》的電影要麼是非常成功,要麼是被人罵死。」
  • 假如活在這6本科幻小說的世界裡,你怎麼生存?
    【精讀君曰】不管你是不是一個科幻迷,你一定聽過這樣一則故事:「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裡,這時響起了敲門聲……」這是在科幻愛好者中盛傳的「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美國政府授予他「國家的資源和大自然的奇蹟」這個獨一無二的稱號,以表彰他在「拓展人類想像力」上作出的傑出貢獻。內容簡介:《基地》是「基地」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共由五個短篇故事組成,把「未來的歷史」淋漓盡致地奉獻給讀者。
  • 測測你是不是偽科幻迷,17本真正科幻粉要讀的書
    尼文這本備受世人推崇的作品一舉為他贏得了星雲獎、雨果獎和軌跡獎三座獎盃,被公認為硬科幻的經典之作。,創作了許多很有影響力的短中篇科幻小說,《接觸》是他唯一的經典長篇科幻小說,在科幻小說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力。
  • 中國首位獲「科幻界諾獎-雨果獎」的美女作家 地位堪比《三體》?
    雨果獎是一個頒發給科幻或奇幻小說的文學獎。每年由世界科幻年會的參加者投票,從上年度內的作品中選出獲獎者。與星雲獎同為科幻界最受矚目的年度獎項,堪稱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的設立不是為了紀念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而是為了紀念來自盧森堡的現代科幻小說奠基人雨果·根斯巴克。和諾貝爾獎、布克獎這樣的獎項比起來,雨果獎看起來並不起眼,但在科幻文學領域,它絕對是一等一的。如果你覺得自己會對大部分獲獎作品感到陌生,那麼至少該知道《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它被授予最佳長篇小說獎,因為除了科幻之外,雨果獎也鼓勵其他各種幻想作品的創作。
  • 2015雨果獎公布:《三體》獲獎
    2015年,兩個組織並肩刷票,成功操控了雨果獎提名名單——在每類五部作品的提名名單上,三部長篇、全部中短篇、全部相關作品都與這兩個組織的名單一致。名單揭曉後,輿論大譁,科幻界義憤不止,《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RR·馬丁多次發文批判。事實上,《三體》的入圍在很大程度上就受到了「小狗門」事件的影響——最初因「小狗」們的刷票行為,它被刷出入圍名單。
  • 中國科幻小說德國熱銷背後的冷思考
    國際科幻小說大獎「雨果獎」頒獎典禮於8月下旬落下帷幕,N.K.傑米辛的作品《巨石蒼穹》摘得桂冠,令科幻小說這一文學類別再次引起全球讀者關注。將視線轉向中國,中國科幻文學近年來在國際上表現搶眼。2015年,劉慈欣憑藉科幻作品《三體Ⅰ》(英文版)獲得「雨果獎」;2017年,《三體Ⅲ:死神永生》(英文版)再次入圍「雨果獎」,雖然最後與獎項擦肩而過,卻仍舊說明中國科幻文學在國際範圍內愈發受到重視。獲得「雨果獎」後,包括《三體》系列小說在內的中國科幻文學作品迅速引起國際文學市場關注,這其中也包括德國。
  • 特德·姜|一出手就瘋狂掃獎的科幻奇才(雨果獎、星雲獎……)
    他的思想讓他成為科幻小說家裡的哲學家;他溫柔的視點和筆觸讓他成為科幻小說家裡的詩人。自1990年發表處女座《巴比倫塔》,至今已有30年,卻僅出版了17篇小說,且都是中短篇。然而這17篇作品一出手就瘋狂掃獎,讓他幾乎拿遍了所有科幻大獎。
  • 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作品被譽為科幻聖經,他這十句格言引人深思
    其中,海因萊因的代表作是著名的《星船傘兵》和《星際迷航》,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代表作是《童年的終結》、《月塵飄落》和《2001太空漫遊》,這三位都是科幻小說領域鼎鼎有名的人物。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廣為人所知。這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
  • 科幻小說為啥越來越火?
    2017年最受關注圖書類別 據相關統計顯示,自2012年開始,國內出版的科幻圖書,包含引進的在內,每年也不過100多本。然而,自2015年起,在國內沉寂多年的科幻小說仿佛煥發新生。先是2015年劉慈欣作為首個摘得「雨果獎」的亞洲人,讓「科幻」這一沉寂多年的小眾文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到2015年年末圖書市場賣出了20多部科幻小說的改編權創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