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盤點了一下網絡小說科幻分類裡面質量比較高的書,有評論向小鹿反應說這不是科幻。那今天小鹿就來給大家介紹幾本硬科幻小說,滿足大家胃口。
1.
書名:《三體》
作者:劉慈欣
簡介: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軍方探尋外星文明的絕秘計劃「紅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在按下發射鍵的那一刻,歷經劫難的葉文潔沒有意識到,她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地球文明向宇宙發出的第一聲啼鳴,以太陽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處飛馳……
四光年外,「三體文明」正苦苦掙扎——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的百餘次毀滅與重生逼迫他們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在運用超技術鎖死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之後,三體人龐大的宇宙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
人類的末日悄然來臨。
影響: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是亞洲第一次在該獎項上獲獎。該書有三部,另外兩部分別為《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3:死神永生》(注),受到許多科幻迷和非科幻迷的追捧,可以說引領我國科幻一個時代。
2.
書名:《基地》
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
簡介:
銀河帝國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一位心理史學家卻作出驚人預言:帝國即將土崩瓦解,整個銀河註定化作一片廢墟,黑暗時期將會持續整整三萬年!
影響:
《基地》同樣獲得雨果獎,在科幻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樣有三部曲,另外兩部為《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同時阿西莫夫還有作品機器人系列,感興趣的話也可以看看。
3.
作品:
《海底兩萬裡》
作者:儒勒·凡爾納
簡介:
此書主要講述鸚鵡螺號潛艇的故事,主角阿龍納斯教授及其僕人康塞爾在追捕「獨角鯨」的時候被俘虜,這才發現他們追蹤的東西竟然是一艘潛艇。船長尼摩稱其為「鸚鵡螺號」。
之後,尼摩帶著教授在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途中還經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
最後,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三人不辭而別,教授和他的僕人返回了家鄉,並將經歷公之於世。
影響:
儒勒·凡爾納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他筆下的很多東西在現代都已經化為了現實。《海底兩萬裡》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還有《神秘島》被稱為凡爾納三部曲,是儒勒·凡爾納代表作。
4.
書名:《安德的遊戲》
作者:奧森·斯科特·卡德
簡介:
故事發生在未來,當時地球已經兩次遭遇過蟲族的進攻,國際艦隊認為必須在世界各地尋找天資聰穎的孩童,並在孩童身上裝上監視器,在達到他們所認為合格的條件下將他們送往國際艦隊訓練兒童的空間站("戰鬥學校")進行訓練,為把他們塑造成艦隊指揮官,使人類在與蟲族的戰鬥中佔領先機,並得到存活的希望。
影響:
《安德的遊戲》曾獲星雲獎和雨果獎,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科幻作品,還曾被改編成了電影,電影我看過,可能有點差,但書絕對精彩。也是通過電影,我才知道這本書的。
5.
書名:《沙丘》
作者:弗蘭克·赫伯特
簡介:
人類每次正視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進步。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我們才知道這個世界並不是宇宙的中心。
哈勃用望遠鏡揭開了河外星系的神秘面紗,我們才知道宇宙中還有千億個銀河系。
「自由號」發現了黑洞的存在,我們才知道也許宇宙之外還有宇宙,我 們只是永恆中一顆微小的沙粒。
一切會思考的機器都被摧毀後,宇宙的焦點重回人類之間的爭奪。行星厄拉科斯——人類夢寐以求、競相搶奪的「香料」的唯一產地,在這裡上演著權術與背叛、恐懼與仇恨、希望與夢想的太空歌劇。人們常常用另一個名字稱呼這顆乾旱的星球——沙丘。
家破人亡、顛沛流離的少年保羅在這裡抗爭著他的宿命。在命運面前,他是如此的渺小,卻又如此的強大……
影響:
每個一生必讀的書單上都有《沙丘》這本書(偷笑)。是星雲獎和雨果獎獲獎作品,和《沙丘之子》《沙丘救世主》合稱為沙丘三部曲。被很多讀者評價為「有史以來最富想像力的作品」。
註:百家號認定羅馬數字為非法字符,所以只能用阿拉伯數字代替了。
這裡是鹿鳴小館,歡迎諸君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