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名行動反常,未能趕上關原之戰,為何德川家康還給予獎賞

2020-12-05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關原之戰爆發前,前田家為何行動反常?

日本戰國時代,關原之戰爆發前,西軍和東軍分別向諸大名發出號召——請加入我方。對於任何一家大名而言,這是一個事關家業延續的選擇,如何選擇成為當時各大名內部激烈討論的重大事項,前田家同樣如此。

在此之前,也就是德川家康率大軍徵伐上杉家之前,家康曾經拜託前田利長:「率領北陸諸將從越後津川口攻入上杉的領地。」前田利長將家康的要求轉達給周邊的大名,催請他們一同出兵,但其中丹羽長重卻始終不回應。

真實情況到底如何現在不得而知,但發生這件事的同時,北陸也收到石田三成舉兵的情報。而在七月二十六日,前田利長率領兩萬五千人從金澤出發。出兵之前,前田家召開了軍事會議,討論要加入東軍陣營還是西軍陣營。

令人意外的是,都已經到了這個時間點,前田家尚未決定要加入哪一方。前田利長以母親在江戶當人質為由,試圖說服家臣們加入東軍。順帶一提,前田家會如此猶豫不決,主要還是西軍的兵力高達十萬人,這個數量非常驚人,遠遠超過東軍的人數。

西軍實際的主帥是毛利輝元,由石田三成負責具體事務。石田三成雖然只是一位十九萬石的大名,但是得到毛利輝元的支持,提出《內府過失條文》,向各大名公告,條理清晰地指控德川家康的罪狀,並表達對豐臣秀賴的忠義。如果只看這份文書,明顯會認為家康罪不可赦。而且就道義來說,西軍的諸將也不得不同意他的看法。

前田軍避開動向不明的丹羽長重所在的小松城,繞了遠路往南圍攻山口宗永駐守的大聖寺城。八月二日開始發動總攻擊,因為守兵只有一千人左右,所以隔天很輕易地就攻破城池,山口父子最後都自殺身亡。

前田軍又繼續南進攻打越前國,在這個時候,前田家仍遵從德川家康的指令,一路向南最終攻打上杉家。不過,八月五日,前田家突然掉頭返回金澤,這個舉動完全令人摸不著頭緒。

前田利長在寫給家臣的書信中解釋了他的理由:「德川陣營為了救援伏見城已經出兵,但八月一日收到城破的消息,從堀直政那裡也收到越後爆發動亂的聯絡,所以才會撤退。」

還有一個常見的說法,前田利長收到西軍的敦賀城主大谷吉繼要從海上突襲金澤的情報,他才突然撤軍。不過,在出兵的當下,前田利長也進行了完善的布置,絕對沒有將領地的安危棄之不顧,結果因為敵襲的傳言就返回領地,這實在讓人難以想像。

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件事,當時,在東海以西,西軍包圍了東軍諸城,展現出壓倒性的優勢,並持續對其展開攻城戰,已經有東軍將領的城池陷落。此外,根據關原之戰後,德川家康不追究東軍將領私通西軍的行為可以看出,東軍內部同樣不穩。

而且,東軍的主要戰力,福島正則、黑田長政、池田輝政、細川忠興等人都還在下野國小山,尚未掉頭返回。另外在八月一日,德川家康上方據點伏見城也被攻陷。這種要命的關頭,出現一系列不利於東軍的情況,東軍內部的動蕩也就可想而知。

至於前田家,無論是家臣還是自家,一直都瀰漫著濃厚的反德川氛圍,因此強烈主張在東軍戰況接連失利的情況下,先返回領地靜觀形勢,這才能維持家族存續。不過,前田家做的準備不只如此。

前田利長

前田利長原路返回,卻將軍隊一分為二,本隊繞過小松城向金澤前進,獨立部隊則從小松城附近經過。這看似在防備丹羽長重突然殺出,但其實很難令人信服。此時的丹羽家早已沒落,就算是小股獨立部隊,丹羽家應付起來仍顯吃力,更不用說本隊。

不過,丹羽長重卻跳入前田利長的陷阱,以為前田家真的攻過來了,所以派了長連龍隊去襲擊前田家的小股獨立部隊。這也是丹羽長重不得不做出的選擇,一支軍隊未經允許就經過自家領地,如果沒有任何反應,丹羽家的威望將被踐踏,家臣同樣會不穩。

前田利長返回後立即開始修建金澤城外郭的壕溝,加強對丹羽長重的防禦。隨後,前田利長在寫給東軍諸將的信件中公然表示:近期將攻下小松城!實際情況卻是前田家按兵不動。

丹羽長重

那麼,前田利長為何要挑釁丹羽長重呢?當然是為了可以製造出與丹羽家敵對的情況,表現出自己軍隊一定要固守在金澤的樣子,才能靜觀事態變化。自此,北路地區上演了十二萬五千石的丹羽家對抗一百一十五萬石的前田家,而前田家還處於防守狀態的奇景。

另一方面,德川家康其實希望擁有兩萬五千人的前田軍能和東軍的前鋒會和,加入攻擊美濃,所以一邊催促前田利長出兵,一邊希望說服丹羽長重與前田家議和。對丹羽家來說,他不過是因為領地被侵犯而出兵,根本沒有頭鐵地想要與家康為敵,所以爽快答應了家康的要求,很快在八月二十二日就清楚表示和解的意願。

丹羽家這顆棋子無法繼續使用了,前田家卻一直到九月十一日之前都遲遲沒有動靜,最後甚至趕不上十五日的關原之戰。前田利長把跟丹羽家和解之後仍不出兵的理由,歸咎於弟弟前田利政的過錯。

前田利政是領有俸祿二十二萬石的能登七尾城主,當初雖然跟隨兄長攻打大聖寺城,但之後卻態度轉變,拒絕前往美濃。根據《改正三河後風土記》所載,他曾收到石田三成的密函,思及大義而想要投向西軍。另外《象賢記略》也記載:其妻在大阪當西軍的人質,無法支持東軍

前田利長為了說服任性的弟弟花了好幾天,到了九月十一日才在沒有他的情況下出兵,因此沒有趕上十五日的合戰,這是前田利長給予德川家康的解釋。

實際情況卻是前田利長誤判了戰爭的形勢。畢竟是決定天下局勢的戰爭,沒有誰會認為在短時間內就會結束戰鬥,持續一個月甚至數月都很正常。沒有武將會預料到關原之戰竟然在半天之內就定出勝負,所以為了彌補,前田利長只能儘快行動。

前田利長的行為無論怎麼看都非常丟臉,但德川家康卻很欣賞北陸前田利長的行動,在戰後論功行賞時,沒收丹羽、山口的領地,以及前田利長的能登四郡,並將之都賜給了前田利長。因為這樣,前田利長成為俸祿一百三十萬石的大名。

德川家康之所以如此,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前田利長雖然丟臉,卻沒有任何違抗德川家康命令之處,所有行動都有理有據,也情有可原,並非無事生非。如果對前田家動手,又將引發新的動蕩。在大勢已定的情況下,前田家也無法反抗,賣個人情給前田家又有何妨。

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假如西軍獲勝,前田家又會如何呢?前田利政表明支持西軍,所以他的領地會安然無事。而前田利長則可以表示,自己很後悔加入東軍,攻打大聖寺城後就返回領地,自己一直在金澤城內禁足反省。

而且,前田家也是最早表明起兵對抗德川家康的大名。在德川家康對前田家動手時,前田家一直派人與大阪的豐臣家聯繫,詢問自己起兵對抗德川家康,是否能給予支持,但豐臣家一直沒有任何表示。最終,前田家只好臣服於德川家康,並交出人質。

前田家就這樣借著縝密的計算巧妙的行動,安然度過決定天下局勢的動蕩時期。戰後,前田利長逐一清除了家臣中的反德川派,徹底掌握了前田家大權,成為說一不二的前田家督。

另一方面,做出犧牲的前田利政及其子孫也被妥善安排。利政的子孫被授予一萬一千石俸祿,待遇等同於重臣,並擔任藩政中樞的職務,也是對利政犧牲的補償。至於利政本人,雖然德川家康和豐臣秀賴都曾招攬他作為直屬家臣,當他都沒有接受,反而每天在京都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

決定天下之主的關原之戰中,德川家康的勝利並不是一開始就註定的,原本兩軍是不分上下,甚至西軍佔據一定優勢。正因如此,從前田家的例子可以知道,多數的戰國大名為了家族的延續,父子或兄弟其實都是分屬東西軍,實在是一出人倫悲劇。

相關焦點

  • 關原之戰後,德川家康對西軍大名進行改易減封,他們為何不反抗?
    關原之戰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戰敗,除了必死的石田三成之外,德川家康對其他的西軍大名的處置方式基本就是改易和減封。關原之戰還有,關原之戰實際上是豐臣秀吉手下文臣派和武將派之間的對決,只不過武將派比如福島正則、加藤清正被德川感化利用而已,西軍雖然是豐臣正氏,但秀吉死後秀賴年幼威信不高,而且秀吉本人統一日本也並沒有讓所有人從心底心悅誠服
  • 德川家康為什麼放過了關原之戰的西軍重要武將島津義弘?
    慶長五年(1600年),以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與德川家康為首的東軍圍繞全日本的統治在關原展開了大戰,這就是「關原之戰」。由於各種原因,關原之戰最終以東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 日本戰國時代,關原之戰西軍為何慘敗?原因很殘酷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關原之戰西軍為何慘敗?原因很殘酷日本戰國時代,為了爭奪對於日本的控制權,西軍和東軍在關原爆發大戰。按照正常的軍事戰爭而言,這場人數將近20萬的戰爭,需要多日才有可能結束,但讓人大吃一驚地是,此戰在一天內就結束,西軍全線崩潰。如果翻開史書,就能發現西軍失敗的緣由,原因其實很殘酷。
  • 三方原之戰,德川家康明知不敵武田信玄,為何還要挑戰武田軍?
    摘要:三方原之戰,德川家康明知不敵武田信玄,為何還要挑戰武田軍?三方原之戰是日本戰國時代,德川家和武田家第一次在戰場上一決勝負,此戰德川家康明知不敵仍向武田信玄發起挑戰,有人認為這不愧是後來的日本霸主!不過,這根本就是一場沒有勝算的戰鬥。
  • 大谷吉繼在關原之戰中,為何明知必敗,依然堅持討伐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於慶長3年死後,由於死前委託之監護人前田利家病重離世,使五大老之一德川家康成為實力最強的諸侯,後來家康以討伐留在國內不肯上京輪值的五大老之一上杉景勝為號召,向全日本大名發出動員令,出兵會津。大谷吉繼原本起兵是要響應家康的動員令,途中拜訪失勢的好友石田三成,三成卻邀請吉繼一同對德川舉兵,大谷連說三次三成啊,沒有勝機。雖然明知沒有勝算,但吉繼仍然不忍背叛好友三成,加入西軍。實際上在關原之戰爆發前幾年裡,吉繼罹患麻風病,早就雙眼失明。
  • 關原之戰,小早川秀秋為何背叛石田三成,投靠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對峙德川家康為首的東軍,當時其他的大名都在權衡搖擺,小早川秀秋也是如此,最終他選擇帶著自己的15000人馬投奔德川家康,這也被不少人視為是對豐臣秀吉的「背叛」。那麼小早川秀秋為何選擇投靠德川家康呢?
  • 德川幕府時代,天下太平,但大名們為何不敢反抗幕府?
    摘要:德川幕府時代,天下太平,但大名們為何不敢反抗幕府?德川幕府成立後,為什麼其餘大名不敢反抗幕府?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德川家康時期開始說起。慶長8年,在江戶成立幕府後,德川家康開始對在關原之戰中跟隨德川的大名論功行賞,賜予這些大名新的領地。對於參與西軍的大名給予嚴厲處分,包含改易、消封等。關原之戰結束之際,德川家康沒收的知行高達415萬石之多,再加上減知行即削減的知行高,總計高達622萬石。這個數目約相當於全國石高的三分之一。
  • 關原之戰:江戶時代的「開幕式」
  • 日本戰國時代,為何德川家康違反禁令後,仍能安然無事?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為何德川家康違反禁令後,仍能安然無事?日本戰國時代,慶長四年,公元1599年1月,在豐臣秀吉死後得不到半年時間內,日本國內情勢風雲變化。先是石田三成為首的文治派互相攻擊,因而拉幫結派,違反秀吉生前禁令。
  • 關原之戰後,他臣服德川家康卻心有不甘,大阪之陣有意謀反?
    摘要:關原之戰後,他臣服德川家康卻心有不甘,大阪之陣有意謀反?日本戰國時代,想要君臨日本,不但需要足夠的實力,同樣也需要果斷的判斷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此外,還需要獲得家臣的全力支持。但偏偏就有這麼一位戰國大名,他沒有認清自己,做出錯誤判斷,最終丟失了奪取日本的大好機會。
  • 關原合戰誰代表正義:德川家康東軍勝之不武,西軍雖輸卻贏得尊重
    有關決定這日本戰國走向的關原合戰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400多年,但是這一場戰爭的爭論一直卻沒有停息,甚至於愈演愈烈,近年來有關雙方的戰爭誰才是正義一方的討論更是日本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以豐臣秀吉家臣們代表的西軍和德川家家康代表隊的武斷派大名的東軍到底誰才是正義的一方?
  • 真田昌幸和真田幸村支持豐臣政權,真田信幸為何卻站隊德川家康?
    ,戰國時代家族的存亡有的時候只是因為一個選擇,所以早在關原合戰之前,日本許多大名和武士都為了家族的存續做兩手準備。關原之戰德川勝利後,真田信之還為作為敵人的父親和弟弟苦苦求情,保住了他們的性命,十幾年後真田幸村戰雖然死於大阪之陣,但真田信幸作為德川的家臣則將真田一脈延續了下來,這個結果真田昌幸應該是滿意的。
  • 關原之戰後,德川家康斬首了3個人,最該死的不是石田三成!
    德川家康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戰敗,西軍方面有3個人被斬首,他們分別是石田三成、小西行長以及安國寺惠瓊。很多人奇怪的是,為什麼只有這3個人被斬首,其他的人呢?石田三成發動關原之戰,打的是豐臣秀賴的旗幟,他的死一個是為豐臣秀賴背鍋,同時他和武功派矛盾尖銳,可以給武功派一個交代,也給天下有二心的一個警示。
  • 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之後,為何沒有發動消滅德川家康的戰爭?
    豐臣秀吉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建立桃山政權之前,曾經和德川家康有一場大會戰,耗時將近1年,就是小牧長久手之戰,此戰以德川家康的勝利告終。至於豐臣秀吉為什麼不繼續和德川家康打下去,原因很簡單,當時他面臨的局勢實在不太妙。一個是各懷心思的織田元老,他們和德川家康聯手對抗豐臣秀吉,一個是包括德川、北條、毛利以及上杉等等大名們,都是些表面看似恭順的野心家。
  • 日本戰國時代,關原之戰前,豐臣三奉行的態度為何轉變?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關原之戰前,豐臣三奉行的態度為何轉變?對於關原之戰,一直以來的傳統說法都指出,進入七月上中旬,即德川家康到達江戶後,對家康的專橫一直唯唯諾諾的豐臣奉行長束正家、增田長盛和前田玄以在石田三成和大谷吉繼的鼓動下,開始蠢蠢欲動,與兩人一起組織反擊德川家康的行動。
  • 日本史:1600年在關原之戰後德川家康取得了優勢地位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麗的歷史觀,1600年,在關原之戰後,德川家康取得了優勢地位,使全日本的大名都成為自己的臣屬:1603年,德川家康從大皇那裡取得了「徵夷大將軍」的名號,在江戶建立了德川幕府。鑑於室盯幕府時代尾大不掉、內輕外中的弊病,德川家康加強了幕府本身的力準。
  • 日本戰國時代,他成為家臣後便步步高升,搶先衝鋒引燃關原之戰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成為家臣後便步步高升,搶先衝鋒引燃關原之戰日本戰國時代,公元1575年,井伊直虎看準德川家康在郊外獵鷹的時機,將井伊家的嫡子虎松引薦給他。德川家康一見到他,就覺得:「這孩子與眾不同。」
  • 江戶幕府的「安全氣囊」,分封的譜代大名為何如此維護德川家?
    (《史記·秦始皇本紀》)的春秋戰國;反觀日本卻維持了二百多年的和平,直到西方列強的到來。實際上,江戶幕府的分封在實質層面上大大不同於先秦分封,幕府雖然分封,可幕府不僅自己掌握全國膏腴之地,控制海關、金山,也通過歷代效忠德川家的譜代大名控制險要地方,和臣下建立極強的主從關係,維持穩定,不安勢力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 如果「關原之戰」中石田三成勝利了,日本會變成怎樣?
    不給面子地講,他石田三成敗得好,幸虧是他敗了,不然日本人民就遭難了。如果你覺得我說得過分了,那麼我們就來做一個合理的推測吧:假如關原之戰中石田三成勝利了會是怎樣?關原之戰布陣圖首先,德川家是不會滅亡的。千萬別天真地認為如果家康敗在了關原,那麼德川家也就掛了。要知道,秀忠的三萬八千人還沒動呢,江戶城裡還有大量的駐紮軍隊,結城秀康身邊也有那麼幾萬人。
  • 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
    摘要: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豐臣秀吉在織田信長身亡後,花費數年時間,先後擊敗反秀吉聯盟的所有勢力,成功將織田家權力握在手中。隨後與德川家康進行了一場小牧長久手之戰,之後遭遇地震影響,後勤物資損失殆盡,迫不得已下與家康議和。在之後的日子裡,豐臣秀吉先後平定了日本九州及東北,並成為關白,正式掌控日本。在小田原的北條氏滅亡後,德川家康被移封關八州。具體的移封細節不得而知,但後人認為秀吉是為了將家康驅趕至邊遠地區,但這並非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