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你是意外挖掘到的文物,那麼是必須要上交給國家,個人是絕對不可以私自拿出去販賣,否則就是違法,會受到懲罰的哦!
但如果是祖傳下來的寶物,比如是老祖宗傳給後代子孫的,那就另當別論。這些年確實也是遇到了許多祖傳下來的寶貝,像李淵族譜、蘇東坡族譜等等,為此文物專家們在得知之後,也只能是去建議物主上交給國家,畢竟放在博物館裡肯定是會比放在家裡要安全的多,如今社會上的歹人還是非常多的,稍有不慎寶貝就可能被盜走哦!
今天的主角就是一件外形看似很破的「水瓢」,但是沒想到文物專家發現之後,卻對它無比的熾熱,曾為了得到它,三番兩次的找到「水瓢」的主人,希望他可以上交給國家保管,不過他自然是斷然拒絕了,因為在他看來這隻「水瓢」是自己祖傳的東西,怎麼能交給別人保管呢?這樣的話讓自己有什麼臉面去面對先人?但最終結果呢
這件「水瓢」就是如今的「西漢上林共府銅升」,上圖就是「西漢上林共府銅升」的本尊,確實從外形來看,「西漢上林共府銅升」和我們農村家裡用的水瓢那是極為的相似,如果不是專家說它是文物,估計大部分人都會把「西漢上林共府銅升」當作是水瓢。
還是先簡單的介紹下這把「西漢上林共府銅升」,它是西漢時期的一種量器,而且外壁還刻著了22個字的銘文,那就是:「上林共(供)府,初元三年受琅琊。容一升,重斤二兩,工師駢造。」
而這把「西漢上林共府銅升」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它能為我們的學者專家們提供了許多漢元帝時期關於量制的參考資料,這也是為何文物專家們非常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它的原因了。
當時「西漢上林共府銅升」的主人是歸屬於一個老農,這個老農住在河北滿城陵山腳下,也就是中山靖王墓附近的村民。當時老農將這把「西漢上林共府銅升」給專家進行了鑑定,沒想到這一鑑定確實是點燃了專家們激動的心。
因為這絕對不是老農口中的水瓢,而是一件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西漢量器,它是青銅材質的,雖然外表看似很破舊了,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到上面銘文的清晰度。
隨後專家就向老農打聽「西漢上林共府銅升」的身世,原來是老農父親留給他的,也就是祖傳之物,不過到底是何物,老農的父親也不是很清楚,反正就讓他世代相傳。
但是文物專家並不這樣想,因為附近可就是中山靖王墓啊,再者它是西漢的量器,為此有沒有可能「西漢上林共府銅升」就是從古墓裡找到的呢。
的確專家無法直接拿走這件「西漢上林共府銅升」,畢竟是老農祖傳的,但是這件「西漢上林共府銅升」確實是很有價值,為此專家們就一起勸說老農是否可以上交,因為它對國家的價值很大,再者它是一件文物,如果被歹人知道,那很可能就會被盜走,到時候那就得不償失了。
起初老農自然是不樂意的,但是專家們確實是很有誠意,就這樣最後以8元的價格買走了「西漢上林共府銅升」,如今的「西漢上林共府銅升」被存放在天津市博物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