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底蘊深厚的中國茶文化裡,衡陽曾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茶葉有著專門研究的衡陽市生態茶葉科學研究院院長洪載輝認為,衡陽的茶文化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在整個中國茶文化中都曾佔據過重要席位。
從神農到《茶經》:衡陽茶葉的特殊歷史地位
漢代《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據考究,歷史上神農主要在湘南一帶活動,其「得茶」的地方大體就是今天衡山至炎陵一帶。
而在唐宋時期,當時南嶽的衡山雲霧茶、常寧的塔山山嵐茶、耒陽的江頭茶就均已經成為皇家貢茶。唐代著名茶學家陸羽在其著寫的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記載:「茶出山南者,生衡山縣山谷。」衡山當地盛產茶,茶的銷路十分暢通,宋代的《膳夫經手錄》一書寫道:「衡山茶,團餅而巨串,歲取十萬,自瀟湘達於五嶺,遠自交趾之人,亦常食之。」這些典故,無不充分證明衡陽茶葉特殊的歷史地位。
但一個不容迴避的尷尬事實是,血統如此高貴的衡陽茶葉,無論是名氣還是體量,在如今的茶產業市場中並不那麼顯眼,反而有點名不見經傳的味道。「客觀地說,從茶葉產量和品牌影響力看,普通人會覺得衡陽並沒有特別出色的地方。」洪載輝說。
衡陽人喜飲茶。洪載輝經過詳細地考察,發現衡陽上規模的專業茶葉大市場有萬恆茶文化廣場、雁城茶都、海通茶葉城3個,衡陽市區有茶店、茶樓、茶會所680多家,加上各縣(市)區的,共有1100多家,整個茶葉市場從業人員達8000人以上,銷售的茶葉品牌上千個,六大茶類應有盡有。
「湖南毗鄰全國第一茶葉消費大省廣東省,而衡陽也有這個潛力成為中國茶葉交易和倉儲中心,但衡陽的茶產業走向多元化,不僅要生產茶葉,還要用茶葉提取物生產化妝品、護膚品、保健品、新款茶飲,延伸擴展茶產業鏈,完成產業轉型」,洪載輝說。
從想法到現實:首屆「衡山論茶」高峰論壇
傳承和重塑衡陽茶文化,成為擺在當代衡陽人面前的一道重大考題。
金庸武俠小說裡有「華山論劍」,天下各個門派聚在一起切磋武藝,比個高低。衡陽有五嶽獨秀的南嶽衡山,何不也來個「衡山論茶」?當思想的火花閃過,預示著一件轟動中國茶屆的大事也即將發生。為了發展茶產業,傳播茶文化,衡陽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將茶產業的發展擺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舉全市之力,將南嶽雲霧茶打造成全市公用品牌。也正因有這份堅強的支持與保障,舉辦「衡山論茶」這個想法也很快變成了現實。
「我們要將這個論壇打造成中國茶界的金鷹節和達沃斯論壇。」洪載輝對「衡山論茶」高峰論壇信心滿滿。事實上,第一屆「衡山論茶」的確給衡陽人帶來不一樣的東西,也吹皺了中國茶界的一池春水,舉辦得非常成功。
2019年5月5日,首屆「衡山論茶」高峰論壇在南嶽隆重舉行。這個學術性論壇吸引了諸多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等專家學者參加外,全國22個產茶省的一線品牌茶企負責人也全部聚集。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忠懋就茶葉提取物茶氨酸、茶多酚特殊的抗氧化作用進行了專題演講;浙江大學王嶽飛教授首次公開發布了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葉果兩用茶樹栽培」新模式,像這種創新式的學術前沿成果交流,引發業界的高度關注,也使衡陽的茶文化名片得到了宣傳。
從形式到內容:衡陽需要一座茶文化博物館
論壇是成功了,關注度也有了。但靠什麼延續這種熱度,靠什麼硬體傳承和發揚衡陽茶文化的影響。
衡陽走出去的茶行業專家眾多,已故云南「滇紅機制茶之父」馮紹裘、著名茶樹育種專家王威廉、茶樹栽培專家王秀鏗、茶葉加工專家劉先和、湖南省茶葉研究所研究員譚正初、湖南農大茶學教授「黑茶金花之父」劉仲華等都是地道的衡陽人
雖然跟茶葉淵源較深的衡陽人大有人在,但令人遺憾的是,「近年來衡陽的茶產業發展相比省內外知名茶葉產區,衡陽的體量和名氣並不突出。」
洪載輝表示,一個城市的不僅要有茶文化的「裡子」,還要有看得見、摸得著的「面子」,種種理由充分表明,衡陽迫切需要一座自己的茶文化博物館。
萬丈高樓平地起。博物館的建造並非一日之功,一座現代化的三級博物館面積要達到1000平米以上,藏品要達到5000件以上,單憑個人,難度極大。在洪載輝的組織下,衡陽甚至包括全國各地茶企都表示願意給予大力支持,到目前為止,已徵集與茶文化相關的藏品上千件。
然而,最令洪載輝發愁的是博物館場地問題,由於博物館屬公益性質,如果靠租賃場地來辦博物館,則營運費用承擔不起,雖然有些企業和單位願意為茶博物館無償提供場地,但要麼偏遠了,要麼參觀者進出不方便,不利於對外開館。
「修建衡陽市茶文化博物館,要面向大眾,成為衡陽的一張拿得出手的城市名片,使衡陽悠久的茶文化有底氣,也為文化旅遊行業夯實基礎。」洪載輝說。
在洪載輝的構想裡,茶文化博物館將是一個全方位、體驗式與互動式相結合的現代展館與茶文化科普窗口。遊客可以一邊參觀一邊品茗,可以現場觀看在茶葉加工廠過程,還可以欣賞到經典的茶藝表演,體驗鮮活立體的茶文化
根據洪載輝提供的信息,記者查閱了文物博發[2010]11號《國家文物局、民政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於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優惠政策。
為此,記者呼籲全市各界,能為建設衡陽茶文化博物館提供一些便利條件,無論是對豐富衡陽旅遊文化內涵還是發展衡陽茶產業都將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編輯:胡蘇 責編:梁麗君 三審:張文凱)返回衡陽全搜索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