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句話、念一首詩 重慶「的哥」每天微信打卡說普通話
日前,重慶市文明委印發《全市大力推廣使用普通話工作實施方案》,提出我市將在黨政機關、新聞媒體、教育領域、公共服務行業這四個領域推廣使用普通話。作為城市的「窗口」行業,計程車行業推廣情況如何?昨日,記者走進重慶市出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普通話推廣員的課堂,來看看「的哥」「的姐」們如何學說普通話。
尷尬:
不會普通話,靠手機打字交流
「您好,請問您去哪裡?」
「我第一次到重慶來,請問要去解放碑步行街怎麼走近一點?」
昨天下午,在市租公司金山站場一間會議室,兩名計程車駕駛員用普通話模擬日常工作情景,開啟了一堂普通話培訓課。
聽課的學員是市租公司的30名普通話推廣員。在兩人交流結束後,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趙嫦老師現場進行了點評,「兩人對話還是帶有一定的重慶方言,部分發音也不太準確。」趙老師通過示範朗讀、學員跟讀等方式,教駕駛員們如何將常用重慶方言轉變成標準普通話。
43歲的殷其龍是市租公司一名雷鋒的士隊員,也是公司普通話推廣員之一。殷其龍開計程車已有10多年了,因為不會說普通話,曾遭遇了不少尷尬。
殷其龍說,以前,有外地乘客用重慶話跟他交流,結果雙方都不懂,交流起來很吃力,還有些年齡大的外地遊客,普通話也不標準,只能用手機打字交流。「重慶是大都市,講好普通話很有必要。」如今,殷其龍不僅學會了普通話,去年還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拿到了三甲證書。
同為市租公司雷鋒的士隊員,48歲的代崢豔也曾遭遇過同樣的尷尬:「很多外地遊客來重慶旅遊,他們問到哪個地方、有什麼好吃的,以前不會說不敢說,現在學會了普通話,交流起來很親切。」代崢豔說,現在公司通過微信群打卡,說起普通話自信多了。
學習:
普通話月月學,600餘人持證上崗
據了解,目前,市計程車公司有1800多輛計程車,4000多名駕駛員。如何讓廣大駕駛員提升普通話水平?
「普通話推廣員經過培訓後,通過在每個班組建群等方式來推廣,從而以點帶面,調動全司駕駛員使用普通話的積極性,解決不敢說、不願說問題。」市租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除了組建普通話推廣員隊伍並進行專項培訓,市租公司採取一系列紮實有效的工作舉措,在全司範圍內大力推廣普通話。
公司開展了「普通話月月學」活動,將普通話培訓融入駕駛員的日常培訓學習中,授課人員帶領駕駛員朗讀「國標26句」等普通話專項培訓,使普通話培訓覆蓋面達到100%。2018年、2019年公司分別開展了兩次普通話專項培訓,引入普通話等級測試的綜合考評機制,600餘人獲得了普通話等級證書。
此外,公司還要求雷鋒的士駕駛員使用普通話為外地乘客服務,開展「普通話天天練」活動,組織雷鋒的士駕駛員每天練習普通話,通過各大隊微信群毎天打卡「說一句話」、「念一首詩」等方式持續學好普通話、用好普通話。
推廣:
將推廣使用普通話納入考核
市租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從業人員普通話水平參差不齊,下ー步,公司將進一步全方位大力推廣使用普通話。
公司將強化培訓教育,組織駕駛員及管理人員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提升普通話水平;積極開展演講、普通話等主題競賽;還將加強考核評價,將一線窗口和雷鋒的士隊員推廣使用普通話納入考核,利用車載視頻監控設備對駕駛員的不文明語言、不文明行為進行查處,力爭到2020年底,計程車駕駛員的普通話從「說得了」向「說得好」轉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秦健
來源: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