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數字大家都知道,也每天都得用到。從基礎的一到十衍生排序出廣泛的成千上萬,古人實在是很了不起。如果要你從這十個數字中挑出一個喜歡的數字,相信每個人的選擇都不太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記憶或興趣。
但是如果要你選擇一個這其中最關鍵的數字,這個數字不會是開頭的一,也不會是最後的十,而是中間的三。事實上三從來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數字概念,而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至於三為什麼這麼重要,我們從各方面談一談。
首先從道家起源來看,學過唯物主義都知道古代認為的世界本源有很多,五行的金木水火土,陰陽二氣等,而道家認為的萬物起源是道,世界萬物皆源於道,那道是怎麼來的呢?
道立於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生到三,而不是生到四或者五呢?這可不是道家人怕說多了麻煩,到三生萬物那是有道理的。
一代表的是開天闢地之前混沌的宇宙整體;二是代表開天闢地之後的「二」極;這三有常識的人應該知道,是的,代表的是天,地,人,天地人釋三之義,解三之形,這世間可不就是天地人衍生的萬物嗎。
三中間的這橫就是人,人,生長於天地之間.下立足於」地」,上敬奉於」天」.在天地之間休養生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也間接闡釋了我們人類在這世間的生存之道,你說這「三」,他地位能不高嗎!
儒家對三也是尊崇備至,地位最高的是「三尊」,最崇尚的帝王是「三皇」。易經很多人看來神乎其神,不過確實也有一定道理。易經很重視象數理,其中三跟道家是相通的,代表的事物有所不同。一代表太極,二為陰陽,三就是指八卦,或者說三才.雖然指向事物不同,但是三的重要性我想是不言而喻的。
我們再從日常文化跟典故來看三這個數字範圍之廣,事實上三在文言文中多為虛數。孔聖賢有句名言:「每日三省吾身」,可謂是天下讀書人用來鞭策自己的經典座右銘。其中的這個三可以解釋為三次檢查,也可以是多次檢查,可見三指代之廣泛。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也是這個道理,這個三可以是五個人也可以是六個人,都一樣。泛指多個人中必有一人你可以學習效仿。這其中的哲理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我國古代的國家象徵是鼎,鼎不像桌子要有四個角才穩,鼎一般是三足二耳。都說三足鼎立,三足鼎才能立,才能象徵著和平繁榮富強。還有史書三國志那更是離不開三了。三國分為魏蜀吳,魏又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蜀國有桃園三結義劉關張,吳國有三代最英明君主。這些還真不是巧合,而是三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對古代文人的影響。
三從儒道佛開始就被賦予了高度的最樸素的社會行為觀和世界準則。所以才有晉文王的退避三舍,劉備的三顧茅廬,王羲之的入木三分,封建制度中的「三公」,科舉中的鄉試會試殿試,現代競技中的冠軍亞軍季軍這種帝王遵循常理和文化習俗的千古佳話。
可不要光說中國歷史了,我們也從西方來看看。聖經可謂是西方最神經的創世經書了,其中的三位一體講到一位獨一的神, 居然含有三個位格。西方所信奉的上帝,是存在三面的,月亮有生死反覆陰晴圓缺的三個階段,世界基礎的紅黃藍三原色。
還有三大神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冥神哈得斯,三大佛,三大寺。畢達哥拉斯的勾股定理認為三是最完美的數字,體現開放中期和最終,賦予了三數字的神性。在習俗方面三則代表生殖繁衍能力,有吉祥的意思,生日日期包含了三則說明這個生日是受上帝祝福的。這些都代表三在西方也有著崇高的,幸運的意思。
只要你細心觀察,你會發現,無論中方西方,無論哪個領域,都有著跟三相關的法則。三,絕不僅僅只是三,更是有著讓人類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禮讓三分的美好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