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蘇軾的這首經典值得反覆品味

2020-12-11 沉映香

公元1080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政治上的坎坷意外的成就了他文學上的高峰。在此期間,蘇軾的詩、詞、文創作全面爆發,名篇佳作層出不窮。

1083年,一個叫張懷民(字偓佺)的人也被貶到此地,和蘇軾相識後迅速成為好友。是年十月十二日夜,蘇軾前往承天寺和暫住此地的張懷民一起賞月,寫下了千古名篇《記承天寺夜遊》。

十一月,張懷民在其新居築了一座亭子,蘇軾欣然前往道賀,為其取名「快哉亭」,並寫了一首詞相贈,和蘇轍撰寫的《黃州快哉亭記》成為姊妹篇。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開頭四句,蘇軾並沒有著眼於快哉亭本身,而是描寫了快哉亭周圍的廣闊景象。蘇軾坐在快哉亭上,捲起錦繡的窗簾,看到亭下水空相連,心情不言而喻。

接下來兩句是一個轉折,點明了亭主人和自己的親密關係,一個「溼」字尤為傳神。原來,油漆尚未乾透,張懷民就迫不及待的邀請蘇軾前來觀賞。

平山堂是蘇軾恩師歐陽修在揚州修建的亭子,蘇軾將快哉亭和平山堂相提並論,「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構成一種優美迷離的意境,以回憶之景寫眼前之景,手法極為特別。

依稀之間,蘇軾仿佛又看到了歐陽修所描述的「山色有無中」的景象,這種時空的轉換,一方面從側面印證了快哉亭的景色之美,另一方面又體現了蘇軾的感性。

上片的寫景虛實相間,既有眼前景,又有憶中人,搖曳多姿。而到了下片,蘇軾的出手更是神鬼莫測,先是描寫靜態之景。廣闊明淨的江面,清澈見底,碧綠的山峰倒映在江水中,一幅平靜的山水畫卷。

忽然,一陣風浪襲來,一個白頭漁翁駕著一葉扁舟,在狂風巨浪中掀舞,這是動態之景。動靜之間,轉換如此之快,營造出驚心動魄的駭人景象,極具張力。

借著狂風巨浪,蘇軾順勢引出風這個話題。戰國時期的宋玉曾寫有一篇《風賦》,將風分為雌風和雄風,蘇軾對此不以為然,調侃宋玉不懂得莊周的天籟之論。

風者,大自然演奏的天籟樂曲,人為的分為雌風和雄風,豈不是很可笑?最後,蘇軾引用孟子的「浩然之氣」,正因為有「一點浩然氣」,才會有「千裡快哉風」。

這首詞很有蘇軾的特色,一是以散文入詞,變化多端,不拘常理;二是以議論入詞,文學典故信手拈來,風趣又不失犀利,情與理相交融。

相關焦點

  • 蘇軾豪放宋詞經典之作:「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這首宋詞,就是蘇軾的《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相對而言,這首詩詞比較長,但真正吸引我們的是這詩詞的最後兩句「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一個人只要具備,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在任何的境遇當中都處之泰然,就能感受到無窮快意的千裡雄風。
  • 蘇軾「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其中的「浩然氣」指什麼?
    深情纏綿的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懷古抒情的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蘊含哲理的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描繪美景的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然而,在蘇軾這麼多的名句中,某歷史文化遊戲在宣傳時,卻偏偏只用了蘇軾的詞句"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來作為蘇軾立繪的文案。
  • 蘇東坡的名句:「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這首詞作於東坡貶居黃州的第四年,是蘇東坡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最有名的是篇末的「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一句,常常被當作對聯書寫在書法作品裡。但這首詞裡,還有太多值得學習的東西,我們該細讀這首詞:張偓佺,就是張懷民,又字夢得,這一年,他也謫居在黃州,此時的他,不但坦然自適,在他住宅的西南長江邊上,建了一個亭子作為他陶冶性情之所,就是蘇東坡筆下的「快哉亭」,這個亭名是蘇東坡給取的,蘇轍還寫了一篇《黃州快哉亭記》,描繪亭子周圍的山光水影,這首詞算是那篇散文的姊妹篇
  • 眉山副市長曹暉:「一點浩然氣 千裡快哉風」與馬拉松精神完美契合
    原標題:眉山副市長曹暉:「一點浩然氣 千裡快哉風」與馬拉松精神完美契合   「蘇東坡先生的『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跟馬拉松比賽的精神有著完美的契合。」4月23日,眉山市副市長曹暉在「萬科杯」2018眉山東坡國際半程馬拉松賽新聞發布會上,向媒體介紹了此次賽事的籌備情況及活動的總體安排。
  • 一點浩然氣 千裡快哉風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宋·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析賞】胸中存著一股浩然之氣,迎拂著欲浩蕩千裡的雄風,是多麼的快哉!胸懷磊落,浩氣滿胸,迎風千裡,氣概渾雄。登高山,俯大地,臨長風,最易引人豪興大發,顧盼自雄,而仰天暢呼:「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原詞】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敧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蘇軾與黃州快哉亭的故事
    一天晚上,蘇軾解衣欲睡時,月色如老朋友一般不邀而至。老朋友進門了,還睡什麼覺?這蘇軾的個性啊,率性、自然,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性情中人,於是他起來看月亮。想到沒有同樂之人,就動身去承天寺找張懷民。結果張懷民也沒有睡,於是他倆便在院中散步賞月。
  • 一點浩然氣 千裡快哉風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是年十月十二日蘇軾將往張懷民暫住的承天寺與之一起賞月,寫下了著名的《記承天寺夜遊》一文。十一月,張懷民在其新居西南筑亭,以觀覽長江勝景。蘇軾欽佩張懷民的氣度,為其所建的亭起名為「快哉亭」,並贈其這首《水調歌頭》。朱孝臧校注《東坡樂府》:王案:「癸亥六月,張夢得營新居於江上,築亭,公榜曰快哉亭,作《水調歌頭》。」
  •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文壇巨匠蘇軾宦海浮沉的一生
    三年任期,彈指一揮間,期滿後蘇軾回京,被任命為判登聞鼓院。時間如白駒過隙,這一年蘇軾接到父親病逝的消息,冠滿京華的三蘇從這一刻開始,缺了父親,不再完整了。懷著沉痛的心情,蘇軾與弟弟一起扶柩還鄉,守孝三年,從此這世上最親的人,只剩弟弟一人了。
  • 「一點浩然氣」,下一句才是精華所在,蘇軾的這首詞讀後讓人陶醉
    蘇軾與黃州有著很深的淵源,而這一切,都要從「烏臺詩案」說起。宋神宗元豐二年,御史何正臣彈劾蘇軾諷刺朝政,蘇軾被捕入獄,受盡摧殘。他的謝恩表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蘇軾自知命不長久,對人生也沒抱有太大的希望。後來經過好友的四處運動,蘇軾被貶到了黃州。蘇軾來到黃州,當真是九死一生。
  • 小韓讀詩——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杳杳沒孤鴻想來我與這首詞有緣,高中時代的某一次會考之後,我在清理桌椅的時候發現了一片碎紙,應該是來自某種卷子或者練習冊,我好奇的拿起來看了看,上邊正好有一道以這首詞為題的閱讀理解。
  •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人生最爽的事,就是快意恩仇!
    沒有過不去的坎兒,今天的這2首古詩詞,讀罷大呼過癮!人生最爽的事,就是快意恩仇!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在徐州有一個快哉亭,而這個亭子的得名就是因為蘇軾的這首詞。當時蘇軾在徐州任知州,這座亭子剛剛改建完成,有人請蘇軾為亭子命名。
  • 於丹教授千裡解讀「快哉風」
    5月7日 封面開講了!  今年1月,於丹教授曾到成都舉辦過講座,沙裡很遺憾地錯過了,這一次他想要彌補這個遺憾:「我是內江人,來成都的時間不夠長,對於這座城市的了解還不夠多,我希望能夠通過努力學習更加了解這座城市,所以就報名來參加了活動。」  於丹教授提前「劇透」  精彩主題「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對蘇東坡一生的高度概括  誰是蘇東坡呢?
  • 蘇軾這一名句被馬雲引用,藏在詩詞裡的氣節,流傳了800年!
    之前,馬雲在自己的首部電影《功守道》中,以一句經典臺詞「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可謂吸粉無數,這句詩出自大文豪蘇軾的《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被貶黃州,與同樣遭際的張懷民,也就是張偓佺一見如故,常常於江邊築亭聽風觀水。
  • 蘇軾這一名句被馬雲引用,藏在詩詞裡的氣節,流傳了800年
    之前,馬雲在自己的首部電影《功守道》中,以一句經典臺詞「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可謂吸粉無數,這句詩出自大文豪蘇軾的《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被貶黃州,與同樣遭際的張懷民,也就是張偓佺一見如故,常常於江邊築亭聽風觀水。
  • 歐陽修: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孟子說:「這很難描述。其氣至大至剛,用正直培養,而不用邪惡去傷害,然後存天地之間。浩然之氣,是仁義道德相輔相成,日積月累形成的。"每回讀歐陽修,總覺得他是個善養浩然之氣的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觀其一生,用其學生蘇軾的詩句形容極為貼切: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是什麼成就了歐公的"浩然之氣"呢?
  • 字字珠璣,蘇軾這首詞太經典,反覆品味一萬遍也不為過!
    人生萬象紛紜雜沓,「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獲罪遭貶,形同流放,他身為罪人,表面上放浪於山水之間,常常「幅巾芒履,與田夫野老相從溪谷間」,內心仍然關心著朝廷,關心著民間疾苦。他致書友人,詳陳自己對平息蠻夷作亂的方略;仍然作詩,描寫當地民眾的悲慘境遇。
  •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詩詞中的20個「千裡」名句,值得收藏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今天來和大家一起讀一下詩詞中最美的10個「千裡」名句。1、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畫面感也很十足。8、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 蘇軾見江上一葉小舟,悟出個千古名句,900多年來鮮有人能出其右
    或許有人會提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劉邦衣錦還鄉,這首詩確實大氣磅礴。以上3個千古名句,確實夠燃,但與今天要分享的名句「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相比,個人覺得還是差點兒意思,為何?因為以上幾句中,第一個和第三個,李白和劉邦都是人生得意之時所寫;而第二個李清照能寫出這樣的妙語確實令人佩服,但寫完後她自己也做不到,還是跟著趙明誠一路南下了。
  • 蘇軾:生活的本相,就是一無所有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這首詞比較容易理解,蘇軾先是把江邊的美景誇讚了一通,然後感謝張懷民為了自己的到來,專門給亭子刷了新漆。在清風吹風之下,蘇軾不由地想到了戰國時期的宋玉,竟然說「風」有雌雄之分,這讓蘇軾覺得十分可笑。
  • 蘇軾這六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值得反覆品味.
    蘇軾這六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值得反覆品味.蘇軾的這六首詞,寫盡人生各種滋味,值得一生反覆品味。一、看破人生路,萬事轉頭空《西江月·平山堂》蘇軾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賞評:這首詞是蘇軾為緬懷恩師歐陽修所作的,但並非全篇都是緬人。此詞的上闋是蘇軾在平山堂看到恩師的詞作手跡而心生感慨,其中「半生彈指聲中」道盡了時光荏苒,歲月蹉跎。蘇軾寫這首詞時已經歷盡官場上的坎坷,而這些坎坷全都寫進了彈指聲中。下闋將此詞的思想又拔高了一個層次。「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這句已經帶上了佛家的色空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