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最天才的詩人:同時被妻子和小三拋棄後,他拿斧頭砍向愛妻

2020-12-18 清史留名處

人們常說,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顧城的一生似乎就是在踐行這句話。在文學領域,顧城是當之無愧的天才,他年輕時發表的詩作如今還被大家廣泛引用,但在生活中,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瘋子。他的瘋狂不僅讓自己墜入無盡深淵,還讓愛他的人也承受了無盡的痛苦。

小時候的顧城十分孤僻,喜歡一個人待著,即便是在幼兒園他也是最不合群的那一個。十年動蕩期間他輟學在家,唯一的消遣就是寫詩和看故事書,在他的世界裡,紙筆就是一切。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任何文藝活動都是不被允許的,他親眼目睹了周遭文人的遭遇,性格變得更加敏感自閉。

文革結束之後他回到了北京,開始公開發表作品。顧城在寫詩方面的才華是無可否認的,他的詩作受到許多人的喜愛,1979年發表的短詩《一代人》更是成為他天才的最好證明。這一年顧城正在經歷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無數讚美向他湧來,而這時美好的愛情也不期而至。

1979年7月,顧城在火車上遇見了謝燁,對方也是文學愛好者,喜歡寫詩,讀過顧城的詩作並且為之傾倒。兩人很快墜入愛河,因為不在一個地方只能靠著書信來聯繫,但兩人的感情並沒有變淡,反而愈加濃烈。但這段戀情不被謝燁的父母看好,他們不喜歡顧城的職業,也看不上他的性格。

但顧城不管不顧帶著被子住在了謝家門口,用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決心,再加上女兒的苦苦哀求,謝家父母最後還是成全了兩人。1983年,兩人正式結婚,婚後依舊如膠似漆。不過在日常相處中,很多問題還是逐漸顯露。顧城無疑是天才,但他從小缺乏生活經驗,基本不會做家事,連自己的衣服都穿不好。

還有他的性格比較偏執,喜怒哀樂都十分極端,像個小孩子。謝燁未出嫁之前也是家裡嬌養的女兒,婚後面對這樣幼稚的丈夫,她卻展現出了足夠的溫柔和耐心,不僅一手包辦了所有家務,還讓顧城專心創作,不必理會其他瑣事。有了妻子的支持,顧城便將全副身心放在了創作上,寫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之後他變本加厲,要求妻子辭掉工作,在家照顧自己,謝燁同意了。

1988年兩人的兒子出生,這一年顧城的工作也發生調動,需要去紐西蘭工作。他不喜歡與人打交道,也不喜歡嘈雜的環境,後來辭掉了工作,選擇去紐西蘭的激流島隱居,謝燁自然也跟著去了。沒有工作顧城但靠著出版詩集也能賺錢,但他不願意考慮任何經濟收入的問題,一切重擔便又壓在了謝燁的肩上。

她已經沒有正當工作,為了賺錢只能養雞賣雞蛋,勉強支撐著這個家庭。而顧城依舊像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整天琢磨著詩詞句子,完全不理會現實生活。後來他遇見了李英,夫婦兩人與這個直爽的女子成為了朋友。但沒想到李英居然愛上了顧城,還住進了兩人的家中。顧城的思維本來就與常人不同,所以他自私地要求兩個女人留在自己身邊,令人驚異的是謝燁和李英居然能接受這種畸形的三人關係。

不過這樣的情形沒能持續多久,李英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選擇了離開,顧城毫不掩飾自己的傷心,對妻子不管不問。謝燁對於他的感情也走到了盡頭,恰巧她的身邊出現了對她呵護備至的追求者,於是謝燁也決定離開這個長不大的丈夫。

顧城一生中第一次遭遇這麼大的打擊,1993年10月8日的時候,兩人爆發了激烈的爭吵,謝燁準備收拾行李直接離開,顧城在她身後漸漸舉起了斧頭......在殺死了自己的妻子之後,顧城覺得對世界再無留戀,選擇上吊自盡。

其實謝燁在多年畸形的婚姻生活中有很多次掙脫的機會,她對顧城的感情是真摯的,但人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最愛自己,其次才能去愛別人。她選擇無底線的包容,迷失了自己,也滋養了顧城的「惡」,最終導致了這個無可挽回的結局。

相關焦點

  • 他是天才詩人,卻糾葛在妻子和小三之間,砍傷妻子後自縊身亡
    這句充滿朦朧的詩句,是上世紀的一位天才詩人顧城寫的,在顧城的世界裡,或許這個世界的美麗就像是神一般聖潔。1956年,顧城出生在北京一個詩人家庭,也許因為從小出生在詩人家庭,顧城在詩歌方面有著很高的天分。另外顧城的父親顧工也是一個詩人,受到父親的良好教育和薰陶,因此他在詩歌方面的天賦既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培養。然而,顧城從小就顯得比較文靜,不像其他男孩子那般喜歡熱鬧。
  • 1993年,一詩人拿斧頭砍妻後自盡,他寫的詩句被年輕人當個性籤名
    在人們的印象裡,詩人一直是一種代表著獨特思想和文藝認知的人群。他們有著或細膩或出眾的情感,用自己的筆觸描繪出他們眼中的世界。但是出於他們自身獨特的想法,很多人卻無法理解這些詩人的行為。比如說那位在1993年前用斧頭砍妻後自盡的詩人顧城,他留下的詩句被青少年當作個性籤名,可對他本人的思想卻難以明白。
  • 27年前,一位詩人拿斧頭砍妻後自盡,他留下的詩句被人當個性籤名
    這是詩人顧城的一首短詩,顧城善於寫短詩,他的短詩雖然僅僅只有那麼一兩句話,但是卻能透露出無盡的深意,因此現如今很多喜歡這些短詩的人,都會用來當作自己的個性籤名,只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這些美好的詩句背後,有著怎樣複雜的感情在其中。 顧城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他的父親顧工就是一個老文藝青年了。
  • 他是浪漫主義詩人,名利俱全時卻選擇自殺,死前還用斧頭砍傷妻子
    他是寫下「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一經典名句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卻在37歲那年揮舞著斧頭砍向妻子,妻子不治身亡,而他也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他叫顧城,一個純真而瘋狂的人。顧城,原籍在上海,1956年出生於北京的一個詩人之家。因為父親顧工你就是一個著名的詩人,顧城從小就受到父親對自己的教育和薰陶。在家人的眼中,顧城最大的特點就是文靜、不愛湊熱鬧。但是因為平常經常讀書,他也積累了很多課堂外的知識。在學校裡還得了一個「故事」的雅號。不過顧城12歲的時候就輟學在家裡養豬了。
  • 天才詩人顧城:斧頭殺妻,三人同居,混亂生活中的殘暴與荒誕
    我們在佩服這些人的才華的同時,也不禁對這些詩人的感情之路感到好奇,想要一探究竟,了解一下是什麼樣的經歷才誕生了這些多愁善感的詩人。,很少拿給別人看,而他的父親次年就被下放到了農場,幾乎無暇他顧,更沒空照顧他,他因此感到了自己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巨大割裂感。
  • 三人同居,斧頭殺妻的巨嬰天才
    ,詩人開始思考人生和憧憬理想。姐姐顧鄉對對弟弟印象最深的是「他不愛湊熱鬧」,說他幼兒園時經常一個人看樹和螞蟻。她還談到了一個細節:顧城給同學講過《三國演義》,得到了「故事」的雅號。可他不喜歡被一群人圍著講故事,便讓姐姐當他「一個人的聽眾」。
  • 明目張胆出軌,砍死妻子後自縊,天才詩人顧城的多面人生
    但在生活中,他卻任性如一個被嬌慣壞的熊孩子,性格怪異,不近人情,隨心所欲,親手拆散了自己的家。尤其是顧城和自己妻子謝燁的愛情悲劇,更是令人唏噓。顧城終於,在1993年10月,距離謝燁給自己父親寫信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顧城把斧頭揮向了自己的妻子。
  • 詩人顧城:無法自立的巨嬰,當老婆面和小三出軌,用斧頭殺死妻子
    但是顧城只適合活在自己的詩裡,不適合活在現實世界裡,他的世界裡充滿了天真和幻想,作詩他可能是一個好手,可是如何生活,他卻學不會。無法自立的巨嬰1956年,顧城出生了,受到詩人父親的影響,對文學有著深厚的興趣,整天把自己鎖在屋子裡,整日與書為伴,這也就讓顧城和現實世界有所脫節,一直活在臆想中的世界中。
  • 偏執詩人顧城:砍殺妻子,被小三拋棄,帽不離身,最後自縊於樹下
    大多數的詩人都是偏執的,都是似乎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於是讓我們看到了很多優秀的詩,而寫給這些作品的詩人,卻是在理想與現實中掙扎著。比如海子,比如顧城。例如他說帽子就像天線,可以接受福音;再就是說帽子可以帶給他安全感。在這裡忍不住想插一句,似乎詩人們都活得很孤獨,永遠患得患失,沒有安全感啊。詩人的心思是非常地難懂的,顧城也對待他的兒子也是非常地複雜,在他的作品裡,對於他的孩子,他是非常地疼愛,認為他是上天給自己的禮物,而且字裡行間似乎全是對孩子的愛。
  • 顧城:斧頭砍殺妻子,三人同居,童話詩人的殘忍與荒誕
    顧城的詩就像混沌世界裡最純淨空靈的花園,給人洗禮和慰借,但文字美麗的背後卻是殘酷血腥的現實――想童話般生活的顧城,最終變成了瘋子,三人同居,斧頭殺妻,上吊自殺。壓抑的青春,唯美的詩意,撕裂的現實,塑造撕裂的人格。顧城1956年出生於北京,天生敏感孤僻,總愛獨處,不喜歡社交。父親顧工是文工團創作員,熱愛詩歌和創作。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著名天才詩人墮落成魔鬼殺手,令人唏噓不已
    然而在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那時候高考制度剛剛恢復,國家正在實行改革開放,人們的思想很活躍,詩歌也一度出現一個小的高潮,這一時期湧現出了一批天才詩人,親中最著名要數海子,北島、顧城了,那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天才詩人顧城的一生。
  • 他曾是詩壇巨星,為何卻在37歲時用斧頭砍殺妻子,英年隕落?
    ——顧城他是一個天才,同時也是一個瘋子。他是顧城,中國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譽為「唯靈浪漫主義」詩人,與舒婷、北島比肩。他一生活在自己建立的理想國裡,渴望把生活過成童話,當夢破碎時,他開始著急了,焦急之下他拿起斧頭砍向自己的妻子,而後自縊而亡。
  • 他是童話詩人,遭情人背叛後,向妻子痛下殺手,自縊而亡
    20世紀80年代,人們的青春記憶裡不僅有舞臺上亮眼的明星,還有深情浪漫的詩人。我國文學史上有曾有一個非常火熱的「朦朧詩」,紅極一時,國內外許多人都很喜歡。其中,朦朧詩中有3個非常優秀的代表,舒婷、北島和顧城。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最有爭議的顧城。
  • 他8歲寫詩年少成才,到底經歷了什麼,終將斧頭揮向了妻子?
    自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的經濟和文化都飛速發展,一些人在思想上也有了很大進步,那是一個時代的象徵,而當時最讓人追捧的當屬朦朧詩。說起朦朧詩派,那就要提起一個人,他就是朦朧詩派的代表詩人——顧城。顧城也是一位天才詩人,八歲開始就獨立創作詩歌,在圈內也是小有名氣,但他也有著極其不幸的人生。一個好好的天才作家,最後卻變成了一個屠夫,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他走向懸崖的呢?
  • 27年前,童話詩人顧城拿斧頭砍妻後自盡,留下唯一兒子,現狀如何
    ——顧城《避免》在中國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中,有「童話詩人」美譽的顧城永遠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學和精神世界常人難窺探,除了那些如夢似幻、靈秀雋逸的詩句,他謎一般的死亡也給後世留下了一個永久難解的秘密。1993年10月8日,顧城與妻子謝燁在紐西蘭激流島上發生爭執,隨後顧城用斧頭砍傷謝燁,接著自殺身亡。
  • 他是天才詩人,與妻子情人一同生活四年,37歲時竟殺妻後自盡
    有這樣一份愛情,妻子發現丈夫外遇之後,不但沒有沒有哭和鬧,更沒有離婚的念頭,還接受了情人住進家裡的&34;,甚至之後的生活裡天天與丈夫的外遇朝夕相處,她就是顧城的妻子,但是這樣看起來乖巧&34;的妻子,在之後卻被顧城用斧頭砍死了她,到底是因為什麼讓顧城如此殘忍
  • 他的詩感動了一代人,卻對自己的妻子舉起了斧頭……
    眾所周知,顧城是我國朦朧詩派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十多歲就開始了詩歌創作,他的詩也慢慢出現在公眾視線,為大眾所熟知。他在多種詩歌領域都有自己的突出成就,是天才型的詩人,他的天賦是上帝賜予他的禮物。可是,天才詩人顧城在風華正茂的36歲就選擇自縊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為什麼呢?
  • 他離去25年,永遠定格在37歲,大詩人用斧頭砍死妻子,隨後自殺
    他是中國的唯靈主義詩人,他將永遠年輕,因他用死固定了年齡。你大概知道他,那個總愛戴著一頂灰色絨線帽的大男孩詩人。你大概讀過他的很多詩歌,最著名的一首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而他所謂的光明又在哪兒?
  • 他曾是風靡一時的浪漫詩人,卻拿斧子活活砍死愛妻,不忍直視
    他曾是風靡一時的浪漫詩人,卻拿斧子活活砍死愛妻,不忍直視顧城,中國近代有名的詩人,他的才華舉世皆知。但是他的下場卻讓很多人都感到唏噓。1993年,顧城的自殺於紐西蘭的一個小島之上。在他死之前,他親手拿斧子砍死了自己的妻子謝燁。
  • 1993年,一詩人斧頭砍妻後自盡,他生前寫的詩被年輕人當個性籤名
    他的家庭以詩為主,父親對詩歌的熱愛影響到了他,他總是一個人待在一個地方,用筆把自己帶到詩歌的國度中去。顧城在各種文藝作品中發表了自己的詩歌,而到1977年,他的詩歌才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反響。朦朧詩當時的主陣地是刊物《今天》,顧城在1978年閱讀了這一刊物後便向朦朧詩靠近,在這裡他結識了很多寫朦朧詩歌的詩人,比如我國著名的女詩人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