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十年寒窗迎考:我國自製「雪龍2」號即將開啟南極首航

2020-12-21 澎湃新聞

【首艘自主建造「雪龍2」號正式交付】7月11日是中國「航海日」,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在上海正式交付,即將開啟南極首航。「雪龍2」號是世界上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具有連續破1.5米冰加0.2米積雪的能力,可突破極區20米當年冰冰脊,滿足無限航區包括極區航行和作業的需求。

【首艘自主建造「雪龍2」號正式交付】駕駛艙內景。設計建造這樣一艘全新的極地科考破冰船,歷經整整十年。 日前,「雪龍2」號總設計師吳剛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雪龍2」號已順利完成一門考試(常規試航),後面還有兩(科考試航、破冰試航),希望最後的總分對得起逝去的張炳炎院士,對得起這麼多人加在一起的十年寒窗。

【廣州老城區地下驚現逾2000件晚唐陶瓷器】7月10日,廣州市解放中路某安置房項目工程建設範圍內的文物考古發掘區。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從2018年8月起對市區解放中路安置房項目工程建設範圍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發掘面積800平方米,逾2000件晚唐陶瓷器,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州城市考古發掘數量最多的晚唐遺物。

【廣州老城區地下驚現逾2000件晚唐陶瓷器】7月10日,廣州市解放中路某安置房項目工程建設範圍內出土的部分晚唐時期陶瓷器、木屐等生活用器,鹿角和牛、猴等動物骨骸,以及大量貝螺殘骸。

【重慶首發直達香港高鐵】7月11日,一名鐵路工作人員在G319次列車旁工作。當日,重慶至香港直達高鐵正式開通,此次首發的G319次復興號列車運行速度350km/h,沿途經停遵義、貴陽東、桂林西、肇慶東、廣州南和深圳北站。列車由重慶西站至香港西九龍站全程運行需7小時37分鐘,全程票二等座票價為660元。目前內地與香港聯通的高鐵車站已增加到58個。

【長白山遊客排隊看天池】7月10日,長白山遊客爆滿,人山人海民眾排隊看天池。近日,吉林長白山北坡天池景區持續迎來客流高峰,23度的清涼盛夏以及天池美景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扎堆來長白山旅遊。

【2019北京玩博會開幕】7月11日,一名小朋友在北京玩博會體驗美式橄欖球遊戲。當日,第10屆中國玩博會·北京站(簡稱北京玩博會)在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來自國內外210多個玩具品牌的上萬款玩具參展,涵蓋拼插積木、科技智能、創意DIY等品類。此次玩博會將持續至7月14日。

【南昌升級發布洪水橙色預警】7月11日,江西南昌,贛江南昌段部分水域。江西省南昌市水文局7月10日10時44分升級發布洪水橙色預警。

【江西峽江農民暴雨後搶收早稻】7月11日,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農民抓住持續暴雨過後的晴好天氣搶收早稻,確保顆粒歸倉。

【濟南元代鐘樓臺主體修復成型】7月11日,濟南大明湖風景區南側的元代鐘樓寺鐘樓臺遺址主體修復工作接近尾聲,鐘樓臺基樣貌得以恢復,幾百年歷史的濟南古建築再次向世人展現。

相關焦點

  • 這位如東人曾登上「雪龍2」號,執行南極考察任務!
    一年前, 他也曾登上「雪龍2」號, 參與執行南極考察任務。 近日, 回到家鄉如東探親的他接受記者採訪, 講述了他與「雪龍2」號的不解之緣。 去年10月23日,我國首次以「雪龍」號、「雪龍2」號科考船「雙龍探極」模式組織實施笫36次南極考察任務,其中「雪龍2」號為首航南極。
  • 在「雪龍」號上聽「老南極」憶當年
    隨著「雪龍」號一路南下,船上的科考隊員已經逐漸適應了海上的生活。大伙兒的胃口越來越好了,由剛開始暈船吃不下飯,到現在餐廳幾乎剩不下飯菜,如果碰上牛肉麵、糖醋排骨等「爆款」,基本上在半個小時內就會被隊員們「消滅」。
  • 「幸運帶我登上『雪龍2』號」_讀新聞_如東新媒體,如東新聞-資訊...
    一年前,他也曾登上「雪龍2」號,參與執行南極考察任務。近日,回到家鄉如東探親的他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講述他與「雪龍2」號的不解之緣。去年10月9日,我國首次以「雪龍」號、「雪龍2」號科考船「雙龍探極」模式組織實施笫36次南極考察任務,其中「雪龍2」號為首航南極。
  • 中國第36批南極科考隊駕駛「雪龍2」號在普裡茲灣進行科考作業
    高緯度地區的極地一直以來都給人類留下了諸多美好的想像,尤其是南極地區。而為了真正探究這一片地區,數百年來各國在南極洲建立了數十座科考站。為了能夠在極地附近的海面上行走,人們建造了「破冰船」這類在極端條件下也能航行的船隻。近期,中國的破冰船「雪龍2」號就正好在南極附近進行科考。
  • 吳剛 相伴「雪龍2」號十年,繪「極地科考利器」
    吳剛說,看著「雪龍2」號從紙上的一筆一畫,變成一塊塊鋼板、一間間艙室,最後誕生一艘嶄新的極地科考船,「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樣」。「雪龍2」號誕生前,我國唯一一艘極地科考破冰船,是已服役多年的「雪龍」號。「雪龍」號由貨櫃運輸船經過多次改裝而成,只有在夏季兩極冰川大面積融化時,才能到達考察位置,但即使是夏季,也無法深入北冰洋中心區。
  • 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乘「雪龍」號啟航
    「雪龍」號,緩緩駛出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向地球最南端的南極,再次出徵。  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山青向考察隊授旗,並下達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啟航令。根據航行計劃,「雪龍」號出發後,第一航段將以15節的航速晝夜不間斷航行,約18天後抵達紐西蘭基督城進行補給。隨後一路南下,直奔位於羅斯海西岸的恩科斯堡島。在那裡,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將為中國建設第5個南極考察站做前期準備工作。
  • 習近平慰問中澳南極科考人員並考察中國「雪龍」號科考船(多圖)
    照片中,習近平已經攜夫人彭麗媛登上「雪龍」號。「雪龍」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也是中國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船隻。1994年10月首次執行南極科考和物資補給運輸以來,「雪龍」號已先後11次赴南極,至2012年已5次赴北極執行科學考察與補給運輸任務,足跡遍布五大洋,創下了中國航海史上多項新紀錄。
  • 隨「雪龍2」號再赴南極的還有這個「大傢伙」,到底派啥用場?
    10日,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本次考察計劃航程3萬餘海裡,預計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此次隨「雪龍2」號一起出發的,還有一個「大傢伙」——一臺專業的龍舟測功儀,它將陪伴南極科學考察隊,用於隊員們的體能專項訓練。說到這裡,你可能不知道,在這支科考隊裡還藏著一支「龍舟隊」——指向南極龍舟隊。這支龍舟隊不一般,全部由極地科學家、「雪龍」號船員組成。
  • 「雪龍」和「雪龍2」號雙龍成功穿越西風帶
    電話:010-68047618網址:中國自然資源報微信平臺投稿郵箱:mnrnews@163.com11月12日下午,「雪龍」號成功穿越西風帶,此次穿越總共花費了3天時間。目前,「雪龍」與「雪龍2」相距僅100海裡左右。
  • 坐著郵輪去南極 我國首艘國產極地探險郵輪10月開啟首航南極之旅
    日前,我國首艘國產極地探險一號遊輪在江蘇海門基地交付,這是我國造船史上第一艘極地探險郵輪,將於今年的10月開啟首航南極之旅。媒體報導,將在10月底開啟的為期12天南極半島郵輪之旅船票銷售火熱,價格在7.14萬元到13.6萬元不等。  相關新聞>>>  專家解讀:坐著郵輪去南極花費多少?潛力多大?難點在哪兒?  坐著郵輪去南極,您心動了嗎?
  • (第34次南極科考)「雪龍」號完成普裡茲灣作業再次前往恩克斯堡島
    新華社「雪龍」號1月7日電(記者白國龍)搭載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的「雪龍」號極地考察船6日完成在南極普裡茲灣的大洋科考作業,再次向羅斯海恩克斯堡島方向航行。  自4日離開中山站後,「雪龍」號開始在南極普裡茲灣開展大洋科考作業。
  • 「雪龍2」號完成南大洋普裡茲灣科考作業
    新華社「雪龍2」號12月8日電(記者劉詩平)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隊員7日下午在南大洋普裡茲灣北側將布放的浮遊生物垂直拖網回收至「雪龍2」號後甲板,這標誌著「雪龍2」號完成了在普裡茲灣海域的多學科科考作業。
  • 「雪龍2」號迎來破冰能力大考,「雙龍」挺進普利茲灣!
    電話:010-68047618網址:www.zrzyb.net中國自然資源報微信平臺投稿郵箱:mnrnews@163.com11月19日上午,「雪龍」號進入密集冰區,厚達1米以上的巨大浮冰成為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前往中山站的第一個攔路虎。面對浮冰,「雪龍2」號身手初顯,為「雪龍」號破開一道順暢的航行通道。
  • 趙炎平:掌舵「雪龍」號 10年跨越30萬海裡
    央視網消息:南極和北極是兩塊神秘的大陸。那裡終年覆蓋著冰雪,獨特的自然條件,讓那裡具有極高的科考價值。每年,我國科學家都要乘坐破冰船「雪龍」號到那裡進行連續的科學考察。為科考破冰船掌舵的是趙炎平,曾任「雪龍」號船長,現任「雪龍2」號船長。
  • 中國將自主建造首艘極地科考破冰船助力"雪龍"號
    這就意味著,今後我國極地科學考察將擺脫單兵作戰,破冰船助力「雪龍」號,在極地展開完美探索。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黨委書記秦為稼告訴記者,目前這一項目已得到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即將向國內外開展設計招標,並將在國內自主建造。  據新華社的報導,這個新建的破冰船將採用國際先進的最優船型的設計,建立避震系統,還有破冰等級達到PC3。
  • 中國極地破冰船首航北極,航程1.2萬海裡,「雪龍2」身負重任
    據《中國日報》7月15日報導,中國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近日從上海起航,搭載著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隊踏上了前往北極的道路。據悉,這是「雪龍2」號首次執行北極任務,並且在此期間將會對北極進行一次全面的考察,其意義非常深遠。
  • 在南極過個極晝中國年
    臨近南極中山站,雪龍2號破冰開道,一米多厚的堅固冰層被劃開鋒利的口子,從上空看,雪龍2號和雪龍號在茫茫無際的冰原上,由一個點、變成兩個點,由兩個點變成一條線……像極了中國南極科考人的徵程,破冰而行,一往無前。
  • 「雪龍2」號遠徵南極 「瑞安製造」再顯擔當
    近日,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據悉,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同時,還將開展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工作。本次考察計劃航程3萬餘海裡,預計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今年是浙江法依笛眼鏡有限公司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合作的第三個年頭。
  • 「雪龍2」號大洋科考第一課:克服惡劣環境海上回收潛標
    目前「雪龍2」號和「雪龍」號已經各奔東西,「雪龍2」號已經駛出了中山站外圍的固定冰區域,來到了南大洋的普利茲灣開始大洋科考。目前,大洋考察隊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收回兩年前布放的潛標。「雪龍2」號剛剛駛出中山站外圍的固定區域,來到一片清水區域,這裡有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時布放的潛標。「雪龍2」號首席科學家 何劍鋒:這幾套回收的標,已經進行了兩年,所以說我們今年必須把它回收。潛標主要是它布放在水下,主要是為了防止冰山對它的破壞作用。
  • 雪龍「網事」:極地人的共同記憶
    日前,「雪龍」號剛剛完成阿蒙森海綜合考察任務。雖然遠在南極,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深深牽動著36次南極考察隊隊員們的心。家鄉疫情怎麼樣?家人有沒有做好防疫?買菜是否方便?隊員們每天一有時間就會微信跟家人溝通,而「雪龍」號區域網上也每天更新相關新聞,讓隊員們及時了解國內情況。船上便捷的網絡方便了隊員們與同事、家人的聯繫,也提高了南極科考的幸福指數,這讓很多「老南極」感慨萬千。一般來說,一次隨船的南極考察需要半年左右時間,作為極地人和其家屬,最先需要忍受的就是長期的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