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詩以歌 成都杜甫草堂童聲吟誦開啟肯德基四點半小課堂

2020-12-15 封面新聞

5月30日,在2019年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攜手肯德基聯合在肯德基首家天府錦繡主題餐廳內展開了一場「草堂童聲 和詩以歌」的古詩傳統吟誦活動,並以此開啟了肯德基四點半小課堂在成都的序幕。

古詩傳統吟誦活動開啟肯德基四點半小課堂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身著傳統漢服的9歲小姑娘餘昂昂用清亮的童聲吟誦著杜甫的《客至》。仔細聽來,這一首原本很多人熟悉的七律,仿佛又有一些不同和獨特的韻味。餘昂昂並不是在朗讀這首詩歌,而是在用傳統吟誦的方式進行表達。伴隨著情緒的變化,她將聲音與韻律結合起來大聲誦讀,詩文便有了抑揚頓挫的起伏之感。在如此吟誦中,古詩的畫面似乎是動態的,杜甫對於有客來訪的欣喜,「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中呼喚鄰翁對飲的場景,仿佛都如在眼前。

餘昂昂在吟誦杜詩《客至》

「吟誦是我國傳統的讀詩詞和讀文方法,」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祁和暉表示,「通過聲調的抑揚頓挫,將文中意境從抽象、平面的文字中進一步延伸,在有聲的空間裡豐富發展。詩詞吟唱,是文學與音樂相結合的文化藝術形式,是詩詞音樂性的進一步升華。詩詞『吟誦』不僅是我們鑑賞古典文學作品的手段,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份珍貴遺產。」來自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十餘位小小講解員專心致志地聽著祁老師的講解,其實在古代,詩詞文賦皆可吟誦,吟誦是中國漢語古詩文的活態。在吟誦中,包含了很多語言本身所沒有的意義,這些意義也是隨著詩文一起流傳的。古人的心態、情態、意境,只有吟誦的時候最接近,最能體會。而依字行腔、依義行調、入短韻長、平長仄短、平低仄高、虛實重長的吟誦規則,也讓古文讀起來更有了生氣。

祁和暉老師教授傳統吟誦

近兩年,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傳統文化節目的熱播,古典詩詞逐漸華麗回歸,不少年輕人更是深刻感受到了何謂「腹有詩書氣自華」。2016年,吟誦被教育部、國家語委列入「十三五」工作規劃。古典詩詞作為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一門吟誦的藝術。

在學習了傳統吟誦知識之後,大家玩起了傳統詩歌遊戲-飛花令,用詩歌進行接龍。孩子們豐富的古詩詞知識讓在場的成年人也連連稱嘆。吳雨桐的媽媽開心地說:「沒想到她對中國傳統詩歌文化這麼感興趣,能有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進行展示互動,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飛花令」展示了小朋友們的古詩積累

最後,孩子們在祁老師的帶領下共同吟誦了表現成都風貌的代表詩歌《春夜喜雨》,他們的聲音也被現場錄了下來,並整理上傳至線上進行展示。大家可以掃描張貼在餐廳內的海報二維碼,直接在手機上聽到古詩吟誦,感受中國傳統古詩詞的魅力。

小朋友在錄音車內錄製吟誦杜詩的聲音

據了解,此次活動其實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與肯德基深度合作打造肯德基天府錦繡主題餐廳的後續活動。該系列活動依託於杜甫草堂博物館被評選為首屆「中國博物館教育項目示範案例」的社教項目 「草堂一課」,在此之前雙方已經在主題餐廳內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開展了畫油紙傘、學習古代禮儀等互動活動。而為了讓更多孩子學習、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也是為解決當前很多中小學生下午四點半左右就放學無處可去的問題,肯德基也正式在天府錦繡主題餐廳開啟「四點半小課堂」項目,顧名思義就是指在下午四點半、學校放學後家長回家前的這段時間,利用餐廳場地給在校學生提供公共活動空間,促進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解決居民實際難題,打造和諧友好社區。

肯德基四點半小課堂在成都開課啦

接下來,肯德基還將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攜手,將更多傳統文化互動活動帶進餐廳。作為社會一份子,肯德基致力於成為社區的好鄰居,助力創新社會治理。通過遍布中國1300多個城市的6000多家餐廳,為周邊社區提供「好鄰居」般的溫暖關愛,推出一系列立足本地的「與愛為鄰」社區關愛活動,包括支持社區應急救災、連續多年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創辦四點半學校、環衛工溫暖驛站等,讓周邊社區人群感受到愛在身邊。

相關焦點

  • 「草堂一課」帶領小朋友們學習詩歌傳統吟誦
    「草堂一課」帶領小朋友們學習詩歌傳統吟誦 時間:2019-05-30 16:54:56 來源: 編輯:付子娟   5月30日,在2019年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攜手肯德基聯合在肯德基首家天府錦繡主題餐廳內展開了一場「草堂童聲 和詩以歌」的古詩傳統吟誦活動,並以此開啟了肯德基四點半小課堂在成都的序幕。
  • 杜甫草堂與成都石室中學共建「少陵詩社」
    12月6日,成都石室中學組織師生30餘人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並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籤署了館校合作協議。學校與博物館攜手,共同傳承千年詩話。「草堂尋詩」寓教於樂12月6日下午2:00,石室中學老師和同學們準時來到草堂,分為三組開啟了「草堂尋詩」研學之旅。三組同學分別提前熟悉含有草堂對聯的杜甫詩作、描寫草堂環境的杜甫詩作,涉及詩人形象的杜甫詩作,通過「聯上尋詩」「景中尋詩」「像裡尋詩」,完成找杜詩對聯、標杜詩景觀、尋杜甫畫像等任務打卡,完成闖關。
  • 杜甫修建的草堂是個什麼模樣,與現在的成都杜甫草堂有何差別
    這首絕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吟誦著這首詩漫步在杜甫草堂,別有一番詩情畫意,時光荏苒,詩中的美景已不復存在,就像是泛黃的照片定格在我們的記憶中。天寶十一載(752)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了,杜甫陷於動亂之中,杜甫帶著全家開始逃難,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底來到成都。
  • 成都杜甫草堂"人日"祭拜活動學生"主祭"
    成都杜甫草堂"人日"祭拜活動學生"主祭" 2013-02-17 08:13:30  來源: 成都晚報  編輯: 董樂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成都杜甫草堂「人日」祭拜詩聖杜甫
    成都杜甫草堂 2月6日是農曆正月初七,成都杜甫草堂舉辦甲午年「人日遊草堂」祭拜詩聖杜甫活動。在行過淨手之後,主祭人神情肅穆,儀態莊重分別完成了奠帛、誦讀祭文等環節,童聲誦讀的祭文,餘音嫋嫋,猶如天籟,沁人心脾,朝聖隊伍和各界群眾在音樂的伴奏下向詩人塑像三鞠躬,並和主祭人一起敬獻了手中的梅花,以此告慰詩人在天之靈,整個祭祀活動達到了高潮。
  • 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石室中學籤約館校合作開啟研學活動
    昨天成都石室中學組織師生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並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籤署了館校合作協議。此次籤約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繼與成都市40餘所小學校籤定館校共建協議之後,首單與成都市的中學籤定的合作協議。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杜甫千詩碑」落成亮相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歷時3年將杜甫存世的1455首詩歌在該館及浣花溪公園內以書法、刻石等藝術形式呈現,展示了宋以來歷代名家創作的杜詩書法作品和當代書法名家及文化名人書寫的杜甫詩歌。  據了解,杜甫草堂博物館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的指導下,整合各種優勢資源,在杜甫草堂博物館和浣花溪片區進行景觀再造。
  • 在草堂學詩是什麼體驗?杜甫草堂與石室中學館校牽手
    12月6日,成都石室中學30餘名師生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並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籤署了館校合作協議。此前,成都石室中學、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共同倡導發起了「少陵詩社」學生社團,旨在通過學習和研究傳統文化,弘揚詩聖「民胞物與」的文化情懷。
  • 杜甫草堂詩人生(上)
    好多年前因公來成都時匆匆遊過杜甫草堂,現在只記得入門後在一處鑲有「草堂」兩個大字的影壁牆,曾和同事們在那跟前合影留念;再就是在立有「少陵草堂」石碑的草亭前也照過相。至於大殿、詩史堂、工部祠等主要建築只有一點模模糊糊的印象。
  • 杜甫草堂×石室中學 館校合作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
    此前,成都石室中學、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共同倡導發起了「少陵詩社」學生社團,旨在通過學習、研究傳統文化,誦讀、創作古典詩詞的方式,感受、學習和弘揚詩聖「民胞物與」的博大文化情懷,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創新「天府文化」形式、傳承「天府文化」精神。活動一經發起,石室中學學生一呼百應,紛紛加入。
  • BBC在杜甫草堂問了成都人一個問題
    紀錄片中,麥可·伍德沿著杜甫的足跡,展開了一條朝聖之路:從杜甫一心所念的都城長安,到他的出生地河南鞏義,從為他的生命注入安寧的成都,到最後的棲息之所長沙……BBC用伍德的腳步,和「甘道夫」的吟誦,帶著觀眾一起,經歷了這條顛沛流離的路。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與成都石室中學籤署館校合作協議
    12月6日,成都石室中學組織師生30餘人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並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籤署了館校合作協議。據悉,接下來石室中學與杜甫草堂將聯合開展「少陵讀詩會」「少陵講壇」「少陵研學」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 中國古詩詞吟誦音樂會 8日在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行
    10月8日15:30,中國古詩詞吟誦音樂會將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行。屆時藝術家們將帶來《詩經·國風·秦風·蒹葭》《楚辭·國殤》《春江花月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將進酒》等30餘首經典名作的配樂詩朗誦。  《華爾茲舞曲》《一個音的桑巴》《塞爾維亞理髮師》……在IFS古蹟廣場地鐵入口附近,優美的樂曲在遊客和市民中間飄揚,大家聽得如痴如醉。
  • 成都杜甫草堂門票價格 成都杜甫草堂的開放時間
    杜甫草堂位於成都青羊區內,這裡有著唐代著名大詩人杜甫的痕跡,據聞當時杜甫流離成都時便是居住於此,而這裡也成為了文化愛好者們的聖地,是很多到成都旅遊的遊客會去打卡的勝地,那關於成都杜甫草堂的門票價格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就跟著小編的步伐了解下吧。
  • 成都杜甫草堂 讓詩聖文化光耀千秋
    草堂,在自身的變遷發展中承載和豐富著中華優秀傳統的內涵,經歷和見證著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和文化建設的繁榮發展。□杜博(圖片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提供)古建園林建設跨越式發展  成都杜甫草堂,是全國詩聖行蹤遺蹟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為引人注目的一處。在這裡,詩聖杜甫留下了「安得廣廈千萬間」的美好祝願,使茅屋成為杜甫文化的精神地標。
  • 細說成都杜甫草堂,感受偉大詩人杜甫情懷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是朱德同志參觀杜甫草堂時的題詞;「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郭沫若先生撰寫的對聯。在成都杜甫草堂的詩史堂,可以見到這兩幅對聯。朱德同志撰寫的對聯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們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 成都杜甫草堂遊玩攻略!
    馮至老先生評語對於成都杜甫草堂,馮至先生這樣說:「人們提到杜甫,盡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草堂。」杜甫草堂位於青羊區清華路,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當年為了躲避 「安史之亂」入蜀,在朋友的幫助下 選擇環境優雅的浣花溪所搭建茅草屋而居,先後在此待了4年,創作了240多首膾炙人口的詩,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恨別》、《病桔》-、《枯棕》等著名詩篇。不過當年的茅草屋早已被不復存在 ,是後期為了紀念這位大詩人而重建的,擴建後的杜甫草堂博物館。
  • 我們的節日| 杜甫草堂詩韻流長,耄耋老者垂髫小兒誦詩迎新春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公元761年人日,時任蜀州刺史的高適掛念在成都草堂的好友杜甫,遂在其官署東亭(今罨畫池)內寫下《人日寄杜二拾遺》一詩相寄。後來,杜甫寫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一詩,懷念已故去的高適。
  • 成都遊記之杜甫草堂
    所謂杜甫草堂,就是杜甫晚年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安史之亂後,杜甫避難成都。由於當時蜀中經濟發達又遠離戰亂,杜甫便在這裡度過了幾年相對安逸的時光,並在這裡寫了兩百多首詩。這其中很多都曾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上,構成一個陶冶心靈的精神故鄉。
  • 杜甫草堂,又稱「成都草堂」,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杜甫草堂,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佔地24公頃。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亂流亡成都,在友人嚴武的幫助下於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稱「成都草堂」,並在此居住了4年,在此期間,杜甫共作詩240餘首,是其創作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