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谷:車企玩贊助 綜藝類節目成新寵?

2020-12-10 手機鳳凰網

鳳凰汽車評論  電視廣告成舊愛,綜藝類節目才是新歡

曾經記憶裡到超女、快男播出時段時的萬人空巷,再到近些年熱播的《中國好聲音》等,這些綜藝類節目幾乎伴隨著85後走過了青春和成年的大把時光。時過境遷,85後也即將三十而立,但各大廣告金主們贊助熱播綜藝節目,搏品牌出位的熱情不減反增,從早期的蒙牛酸酸乳到後來的加多寶涼茶,到如今已經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各大汽車品牌,央視及幾大衛視之間,專注收視率的競爭更加激烈。

從趨勢和現狀來看,隨著現在家中電視的開機率和收視率日益走低,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已經不習慣於那種定時定點地被動接收電視節目,而更加習慣於通過手機、Pad等行動裝置隨時隨地觀看、並與好友分享和點讚。各大汽車品牌對於參與央視等傳統大牌的電視廣告時段招標的熱情明顯減退,而對於熱播的綜藝欄目等稀缺資源的競爭則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當世界盃已過,回歸常態化的生活,大眾化的綜藝類節目才是全民娛樂和消遣的主流。尤其是2014年以來,各大汽車品牌贊助或聯手央視與國內主流衛視頻道,深度合作推出的綜藝類節目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勢。

新飛度好聲音,難撼一「加」獨大

《中國好聲音》開啟了中國綜藝節目引進外國版權的新先河,看過第三季《中國好聲音》的人都熟悉一句廣告詞:勁酷新飛度,中國好聲音。本田飛度6月份之後銷量有所上升,但這應該是新飛度的功勞,而不是贊助《中國好聲音》的功勞,儘管本田也圍繞《中國好聲音》進行了一系列搭載營銷,但從目前的終端銷量分析來看,效果並不明顯,而加多寶在其中一「加」獨大的局面難有改變。

英菲尼迪極速前行中,玩贊助屢試不爽

隨著時下年輕人的生活邊際日益廣闊,比起在固定演播廳當中的巡迴比拼和角逐,更加追求新奇、刺激,好玩、有趣的戶外綜藝類節目,中高端品牌更願主動嘗試與此類欄目的深度合作。英菲尼迪贊助《爸爸去哪兒》的案例無疑已經成為汽車品牌贊助電視欄目的「教科書」,結合場外的「敢愛親情季」活動,掀起了一場全民參與的親子體驗熱潮,不斷注入更豐富的「情感」特質,助力品牌的感性化的塑造。2014年1至9月,英菲尼迪累計銷量20,787臺,同比上漲91%,遠超去年全年銷量。玩綜藝節目植入屢試不爽,繼《舌尖2》和《曉松奇談》之後,英菲尼迪又選擇了與深圳衛視合作聯合製作中國版的《極速前進》,與美版《The Amazing Race》普通素人嘉賓不同,中國《極速前進》嘉賓啟用了「全明星陣容」,增加了節目的可看性,又能深刻地挖掘藝人的真實性格。只是從目前來看與湖南、東方、浙江幾大衛視相比,深圳衛視本身媒介的影響力還稍弱,具體效果且觀後效。

韓國戰火蔓延,引大眾和通用相PK

預計將於明年初上市的上海大眾旗下首款轎跑車型Lamando凌渡已經提前拉開了預熱的序幕,選擇了與浙江衛視全新推出的大型戶外競技真人秀節目《奔跑吧兄弟》合作,同樣不乏明星陣容(鄧超、王寶強、Angelababy)、足夠的噱頭、搞笑的臺詞,等要素,希望藉助此檔欄目的熱度及人群覆蓋面的廣度和對於年輕消費人群的精準,謀求精神層面的的契合,傳遞出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以此讓凌渡隨著節目的熱播被消費者所提前熟知。

第四季度螢屏周末檔節目異常熱鬧,《奔跑吧兄弟》、《明星到我家》、《一年級》才剛上檔,11月1日就迎來了一檔新節目加入戰團,韓國大牌真人秀《兩天一夜》的中國版正式登陸東方衛視周六晚的黃金九點,現已播出兩集。《兩天一夜》和正在中國熱播的《奔跑吧兄弟》的韓國原版在韓國螢屏就是一對冤家,各自出品電視臺KBS和SBS分別將這兩檔節目作為主打PK,如今在中國螢屏這對冤家也是狹路相逢。《兩天一夜》被稱為韓國「國寶級」節目,早在2007年開播以來收視一直居高不下,屢創韓國綜藝史上的奇蹟,2010年更創造過綜藝節目歷史上最高的分段收視率51.3%,將近三分之一的韓國觀眾每周必看。同樣是韓式綜藝,《奔跑吧兄弟》偏向於主打戶外競技真人秀,在播出後明星在節目中的糗態百出成為節目一大看點,而《兩天一夜》則是明星組團旅遊的概念。兩檔節目中將會形成不同年齡階段6大男神+車+美景+美食的全面PK (張豐毅、張智霖、張睿 PK王寶強、王祖藍;極致美景PK西湖廣場)。周六黃金檔此前一直是快樂大本營和非誠勿擾爭奪的主戰場,兩天一夜此舉註定是志在必得,《兩天一夜》克服了傳統綜藝節目被詬病的一大硬傷——即贊助商生硬植入引起的觀眾反感,在節目中,凱迪拉克ATS-L長軸版作為《2天1夜》中「男神天團」的「風範座駕」,在任務挑戰中,將跟隨明星組團們一路上天入地,節目中平均每5分鐘就一個笑點,全場非常自然的遊戲設置和植入,避免陷入「膚淺」、「無聊」而被吐槽。

一波波的綜藝節目笑點、料點十足,伴隨我們從年頭走到了年尾,爭搶稀缺資源,比平臺、比投入、比植入、比效果,這場戰役才剛剛開始,看得我們眼花繚亂,也是醉了,車企為何都熱衷於贊助綜藝節目?或許還是綜藝節目不受時間、空間的束縛,人們可以更加自主和自由地選擇收看內容,尤其更加適合在移動端觀看。比起以往選擇電視廣告時段做投放,更加契合當下年輕消費人群越來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確保了欄目受眾與品牌目標消費人群的高度重合,而且有趣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更加有利於品牌形象的塑造以及主機商和渠道商藉助其他平臺和形式進行後續傳播和落地,更具有整體效果。

聲明:本文系鳳凰汽車獨家稿件,版權所有,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鳳凰汽車媒體立場。

相關焦點

  • 文旅類節目成觀眾「新寵」,旅行類綜藝藉助文化回溫
    在這一背景下,旅行類綜藝一步步進階,誕生了如《小鎮故事》《還有詩和遠方》《登場了,敦煌》等一系列主打「文化+旅行」的文旅類綜藝,給觀眾帶來更新鮮的體驗,為戶外「旅行綜藝」的創新開啟了一條新路。
  • 光明日報:擰緊國產綜藝節目的「注水龍頭」
    原標題:擰緊國產綜藝節目的「注水龍頭」不知何時起,綜藝節目一期要分為上下集,而且每集時長動輒兩三個小時。很多網友調侃:「以前是看綜藝節目下飯,現在是開了2倍速觀看,節目正片還沒開始,飯就已經吃完了。」隨著近年來網絡綜藝節目的繁榮發展,其所涉及的領域也從電視劇逐漸拓展到了綜藝創作。究其本質,注水是創作者對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掌控失衡所致。精品綜藝節目創作並不拘泥於篇幅,判定「注水」的標準也與時長、集數沒有必然聯繫,而應該看其是否符合藝術創作規律,作品篇幅是否服從於敘事需要。
  • 什麼維他檸檬茶要贊助國內首檔最「硬核」綜藝節目?
    而這個變化也可以從最近熱播的第一檔國內極限綜藝節目《極限青春》得到印證——截至目前《極限青春》播放量已破2億!近年來,隨著說唱、街舞等小眾文化接連搬上電視熒幕,小眾文化逐漸為大眾所熟知。2019年,滑板運動第一次走入綜藝節目錄製大廳,成為第一個被製作成綜藝節目的極限運動項目——6月20日,國內首檔滑板競技綜藝騰訊視頻《極限青春》開播,以最真實、原生態的方式展現了滑板運動最硬核的極客文化,讓更多的觀眾深入了解這項堪稱極限運動鼻祖的運動形式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節目播出後不久,就收穫超2.1億次的播放量。
  • 益智類綜藝成螢屏新寵《密室大逃脫2》口碑飆升
    《密室大逃脫大神版》羊城晚報記者 龔衛鋒 實習生 餘淑媛近日,除了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益智類節目《密室大逃脫》第二季也在社交網絡霸榜。節目形式很簡單,楊冪、鄧倫、黃明昊、大張偉、郭麒麟組成的「密逃團」,玩一場帶劇情的密室逃脫遊戲,整個過程被記錄下來,做成節目。
  • 淺談文化類綜藝節目面臨的挑戰與發展趨勢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藝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1731)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文化類綜藝節目的起源,從實時政策、受眾感官、社會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文化類綜藝節目近幾年發展迅速的原因,同時針對目前所處的廣播電視市場簡要概述了文化類綜藝節目發展所面臨的挑戰,最後,針對文化類綜藝節目面臨的挑戰提出建議
  • 飛鶴、雅士利等乳企冠名綜藝線上Battle,誰抓住了營銷的熱潮?
    市場趨於飽和的大背景下,如何快速博得消費者關注,消費者心智搶佔成為乳企營銷的主要落腳點。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對文化的娛樂性需求推動了綜藝節目的產生,綜藝節目已成為乳企的一大營銷戰場。借乘綜藝東風,助力乳企終極目標根據《2019年上半年中國綜藝節目廣告營銷白皮書》數據來看,2019年上半年中國綜藝節目植入品牌數量達到546個,產品數量達到697個;品牌數同比增長15.19%,產品數增長22.06%;品牌數量環比增長9.4%,產品數量增長8.2%。
  • 音樂類綜藝節目:從簡單模仿到改良創新
    從「想唱就唱」的造星狂歡到考記憶力、觀察力的接歌詞、猜歌手,再到實力歌手的舞臺對決……音樂類綜藝節目在從業者多年辛勤開墾之下取得了長足發展。然而,隨著網絡綜藝崛起,電視綜藝類型日趨多元,國產綜藝創作進入「百家爭鳴」階段。音樂類節目的影響力大不如前,連曾以燎原之勢點燃全民音樂熱情的大IP《中國好聲音》也顯現出「泯然眾人」的狀態。
  • 贊助「矮大緊」, 天籟另有所謀
    這天,被粉絲親切稱之為「矮大緊」的高曉松以當紅網絡知識類脫口秀《曉說》主講人的身份與眾多粉絲和天籟車主展開親切交流和互動,與他攜手的,是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市場部副部長張茂華。  現象級IP的魅力  「其實贊助《曉說》的機會是我們搶來的。」在現場提起贊助《曉說》節目的淵源時,張茂華一個「搶」字道出了這個節目的炙手可熱。
  • 東鵬特飲贊助音樂節目《勞動號子》
    由東鵬特飲贊助的全新原創音樂文化節目《勞動號子》,於2019年10月18日晚21:10,在廣東衛視火熱首播。《勞動號子》不同於以往選秀類的音樂綜藝,它是以勞動人民的奮鬥精神為主題,並邀請了戴玉強、陳思思、王宏偉、霍尊、劉力揚、薩頂頂等幾位實力派歌唱家化身「時代號子手」,向為祖國建設的勞動者致敬。節目中,節目組給每一位「時代號子手」送上一個「任務盒子」,歌手需根據盒子裡的物件來選定一首勞動號子演唱。
  • 風之谷手遊發布 風之谷手遊怎麼下載
    在本篇文章就可以找到風之谷手遊下載方法了!一起來下載風之谷手遊,加入我們一起玩耍吧。下方就有下載二維碼,極速下載常玩。下方就有下載二維碼,極速下載常玩。 風之谷手遊圖片 風之谷最新地址:, 玩家介紹 端遊以前玩月主的 手遊也沒有猶豫直接選了月主
  • 「回春」成新風口,職場類綜藝該如何玩出多樣化?
    韓國職場綜藝《老闆的耳朵是驢耳朵》文|犀牛娛樂,作者|肉狗, 編輯|樸芳《我和我的經紀人》的原創真偽節目和網友各執一詞,但職場類綜藝「回春」卻成了共識。菜鳥》《挑戰者聯盟》,職場類綜藝一直都是國內綜藝類型的組成部分,也曾掀起過一陣不小的「職場熱」。只可惜,由於自我進階速度較慢,同質化問題日益突出,再加上節目表達方式與年輕觀眾審美需求脫節以及綜藝市場大風向轉變等外部原因的影響,職場類綜藝逐漸「失寵」,更多以「職場元素」的形式活躍在戶外競技等其他綜藝節目裡。
  • 2019年上半年中國綜藝節目廣告營銷白皮書:綜藝節目廣告市場上揚
    前言:《2019年上半年中國綜藝節目廣告營銷白皮書》是由九合數據對綜藝廣告市場進行的跟蹤研究,主要從市場、媒體、內容、行業、品牌五個維度闡述了2019年上半年中國綜藝節目廣告營銷環境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先後受到中國廣告協會、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中廣協廣播與電視委員會等機構與專家的悉心指導
  • 國產音樂類綜藝節目「百家爭鳴」 已從簡單模仿到改良創新轉變
    然而,隨著網絡綜藝崛起,電視綜藝類型日趨多元,國產綜藝創作進入「百家爭鳴」階段。音樂類節目的影響力大不如前,連曾以燎原之勢點燃全民音樂熱情的大IP《中國好聲音》也顯現出「泯然眾人」的狀態。近期,隨著政府監管力、市場調節力、百姓審美力不斷提高,音樂類節目的創新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文化類綜藝節目持續霸屏,95後更願為「文化」買單
    一線導讀:如何留住年輕人,成為文化類綜藝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命題。在表達方式上,這些節目比以往同類型節目更「綜藝化」,但 「綜藝化」並不意味著娛樂化,節目內容上依舊繼續保持嚴謹的態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只不過表達方式更有趣生動。
  • 明星真人秀開餐館成綜藝新寵,《大叔小館》即將開播,郭德綱開店
    明星真人秀開餐館成綜藝新寵,《大叔小館》即將開播,郭德綱開店從芒果臺的《中餐廳》和《嚮往的生活》開播後,這種慢節奏的綜藝已經成為了綜藝界的一個新寵。此前,黃渤缺席《極限挑戰》就是去做了一個名叫《忘不了餐廳》的節目,這個節目在網絡播出後,評分爆高,口碑爆炸。在大家歡聲笑語中不自覺地就被催淚成功了。5月17日,江蘇衛視由郭德綱、孟非、郭京飛、佟大為四個大叔級別的明星組合拍攝的《大叔小館》即將開播。不知道四個大叔級別的明星能否讓這檔節目成為收視新貴,這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淺談文化類綜藝電視節目的融合與再生
    摘要:作為近年來新興的電視節目類型,文化類綜藝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與綜藝效果迅速席捲電視收視市場。本文以央視頻道當下大熱的文化類綜藝系列節目為例,分析在新的媒體環境下,以電視為承載媒介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所具有的新的時代語境,並分析其電視語言機制的融合與再生。
  • 人民日報深觀察:文化類綜藝節目如何創新
    然而,另一個問題也同時出現——即使在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口碑和社會影響力日趨走高的情況下,其收視效果仍遠遠無法與娛樂類綜藝節目相比,收視壓力給文化類綜藝節目的長期發展設置了現實困境。如何把博大的中華文化更好地融入當下生活,並且找到恰當的電視化表達方式,已經成為擺在從業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 評分9分的神級綜藝,窮到瀕臨停播,粉絲親自拉贊助
    有這樣一檔綜藝,播出6季每一季的平均評分都在9分以上,被稱為國產的神級綜藝,粉絲自發為它宣傳安利,如此高評分高口碑的綜藝卻一度要停播。湖北衛視的《非正式會談》是綜藝節目的一股清流,作為室內節目,它沒有高大華麗的攝影棚,而是用簡單而破舊的長桌組成。沒有一線的明星,這個節目的所有嘉賓都是叫不出名字的人,沒有炒作,沒有大咖,但是節目卻做到了每一季都能夠獲得好評價,無數觀眾成為它的粉絲,為它的生存操碎了心。
  • 文化類綜藝節目如何創新:把博大中華文化融入生活
    >  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勃興是2017年國內電視螢屏最大的亮點之一。  然而,另一個問題也同時出現——即使在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口碑和社會影響力日趨走高的情況下,其收視效果仍遠遠無法與娛樂類綜藝節目相比,收視壓力給文化類綜藝節目的長期發展設置了現實困境。如何把博大的中華文化更好地融入當下生活,並且找到恰當的電視化表達方式,已經成為擺在從業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 「中國原創」應成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發展方向
    這股從2016年左右開始,在2017年、 2018年形成全國性話題,並一直延續至今的文化類綜藝節目熱潮,也由於明顯不同於以往那些投入巨大、有大牌明星壓陣,同時強調視覺效果、情節衝突、節目氣氛的綜藝模式,被普遍認定為我國綜藝節目界的一股「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