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34-草書釋讀28

2020-08-15 黃簡講書法

L7-34草書釋讀28

3.4 天氣

這個各位很熟悉,陰晴風雨露霜雲雪之類,所謂天氣,古人認為都是氣的變化。

「氣」字,最早的「氣」字沒有這麼多筆畫,就是三條線,看起來很像「三」字,表示雲氣、雲層。後來為了跟「三」區分,把第一筆起筆向上彎起,或更進一步,把第三筆收筆下彎,變成新的「氣」字。小篆是一二三筆線條都彎,寫起來未必容易。隸書如秦簡所書,字形是跟金文3的,中間一筆是直線,但粗略一看還可能誤會為「三」字。漢隸最後一筆帶有雁尾,這是裝飾性的。

「氣」和下面加了米的「氣」原是兩個字,意義不同,照《說文解字》的解釋:「氣,饋客芻米也,《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侯』」,送米給人為「氣」,這個字義上讀Xi4,不要理解為齊人來氣氣諸侯,理解文字的本義很重要。因為三橫的「氣」容易誤會,逐漸以「氣」替代「氣」,而送米給人這個意思,另外造了兩個字:一個是「米」上加「既」,另一個是「氣」左邊加「食」,這兩個字《說文》都收入了,作為說文或體。草書是跟加了「米」的這個「氣」而來的。

在西漢簡牘中,已經可以看到「氣」字中間的乙字形,由向右收筆、帶有雁尾的外略勢,變成了向左收尾。索靖和王羲之把原來三筆「氣」字,組成豎筆勢,然後下面加上一個「米」字。「米」字規矩寫法可看皇象,先取馬樁勢,然後又字形交爭勢。王羲之寫快了,看上去好像十字勢加奮筆勢。注意索靖寫「米」,上面是少一點的,不構成馬樁勢,《月儀帖》中有好幾個「氣」,他中間當口字形來寫,既不符合文字結構,也不如用馬樁勢來得方便。

智永、孫過庭、鄧文原寫上面的「氣」,分兩個筆勢,第一勢像「今」字草書那樣寫,袞筆勢,然後寫一個折釘勢,這比單用一個豎筆勢好看。

「陰」字,經過長期變化,到小篆、秦漢隸書確定為三部份:即左邊是「阜」,右旁上面是「今」,右下是「雲」。草書阜耳勢簡化為一室,同節耳勢一樣,或者用橫豎一折,如智永這樣寫,簡單一些。「今」篆隸寫法人字形下有兩橫,「雲」也有兩橫,加起來就是四橫,可以只寫三橫,三表示多。看王羲之、智永、孫過庭,「今」和「雲」橫筆只寫三橫,以豎筆開始,所以是一個三開豎筆勢。下面取一個玉函化勢,最後一筆分開為一點好看,智永整個右旁都當豎橫寫,最後沒有分出一點。

「晴」,我們現在寫的「晴」是一個俗字,正字是這樣的,從「夕」從「生」,「生」是「星」的省寫。《說文》:「雨而夜除星見也,從夕,生聲」,夜間雨停了,看見星星,這就是晴,所以跟「星」有關。有些書法家喜歡寫「晴」的本字,如吳昌碩,但大多數還是照流行的俗字來寫。王羲之有《快雪時晴帖》,「晴」字就用俗字,可見東晉時這俗字已經被上層貴族接受了。草化很簡單,左邊的「日」用飛帶勢,右旁上面的「生」拆為十字勢和奮筆勢,下面不是「月」而是「丹」,演化為「月」的樣子,用一飛帶。裹束起來,就成了一個很流行的草字「晴」。

「風」最早就是「鳳」,飛翔時長尾隨風掦起,後來在旁邊加了一個聲旁「凡」。金文寫法非常繁複,相信大多數人都忍無可忍,到這程度簡化是必然的,楚簡一下子把筆畫減下來了。小篆「凡」下的「鳥」,看起來竟然變成了「蟲」,結果「凡」加「鳥」是「鳳」,「凡」加「蟲」就「風」。許慎勉強想出一個解釋:「風動蟲生」,所以「風」跟「蟲」有關,其實只是字形的訛變,但「風」和「鳳」就此分開了。

「風」字草化,上面的「凡」拆成鳳翅勢和一橫,下面的「蟲」,口字形用一橫替代,餘下的就是一折。現在寫「風」最後有一點,秦代小篆、隸書沒有的。裹束起來就如皇象《急就章》「風」,注意收筆還有雁尾。今草收筆改為向下,整個字看起來是鳳翅勢中寫一個「之」。這個外框鳳翅勢可以倒筆寫,如吳昌碩這樣,先寫右旁一半,回過來寫左邊一半,下面的「之」不用三橫,省為兩橫,熟練後常有省筆。

「雨」字,皇象《急就章》「雨」看起來像真書,智永把中間的筆勢,改為小字形顧盼勢,草化程度很小,但問題來了,因為幾斤幾兩的「兩」也是這樣寫的。「兩」字在《急就章》第八,這一章大多損壞,元代趙孟俯、鄧文原等人寫法均同「雨」字。明代宋克補了第八章,圖片左邊是真書釋文,右邊是章草,斤兩的「兩」框架中左邊用兩點,看一去更像「雨」字。我很懷疑元明人這種寫法,「雨」、「兩」不分,《急就章》原文中的「兩」,皇象會這樣寫嗎?

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雨」和「兩」分得很清楚。「雨」字寫得近於行書,如果你想再草化一些,可以參考吳昌碩的「雨」字寫法。吳昌碩寫法其實和智永差不多,草書規則講過,為了避免來回走重複路,左豎往往縮短或省略,這一來外框就成了曲鉤勢,裡面加一個顧盼勢就完成。而「兩」字完全是另一種寫法,絕對不會搞錯。智永這寫法必有所本,不會是他自己臆造。《章草草訣歌》也收入了這個寫法,這是對的,不少人寫草書是靠查字典的,字典收入哪一種寫法對他們影響很大。

滿

順便說一下「滿」字草寫,小篆是這樣的,右旁上面的「廿」,如果用一橫替代,和下面的筆畫就組成了「兩」字。這樣一來,草書「滿」就是三點水旁,取散水、隔水都可以,右旁一個曲鉤勢移位,然後加上交爭勢即可。

「雨」是一個部首,有很多我們熟悉的字,如「雲」。「雲」最早沒有雨字頭,就是單寫一個「雲」,但古文中某人說話常用「某某雲」,為了兩字分開,天上的「雲」加上「雨」字頭繁化,其實有雲未必有雨。下面的「雲」字草化,規矩點好像「之」字加一點,寫快了直接往下拉出,沒有一點,幾乎等於「之」字。至於上面的「雨」字,就是曲鉤勢加豎筆勢一開。有時候「雲」上下兩部分共享一筆,如皇象少寫一橫。

27課講到「處」字的草化,「處」上面是虎頭,草化也是先寫曲鉤勢,然後寫豎筆勢一開。換句話說,草書中「虎」字頭和「雨」字頭寫法一樣,所以《曹全碑》「處」字直接寫成了雨字頭。

掌握了「雨」字頭的寫法,「雨」部的字就容易了,如智永寫「露」字,就是「雨」字頭下加一個「路」。

「雷」,雨字頭下一個「田」字。「田」字外框是鐵圍勢,裡面的橫豎當撇捺寫,形成交爭勢,這在以前講過了。

雨字頭下加一個「相」,這是「霜」。「相」是第10課講的,章草是戈法加駝頭,加上雨字頭就是「霜」,這裡索靖雨字頭用曲鉤勢加顧盼勢。今草把一點移到最後,戈法和節耳化勢連寫,加雨字頭就是今草的「霜」,孫過庭《書譜》有這個字。趙孟俯、鄧文原兩人的《急就章》,「霜」字下面用兩點,變「相」為「想」,這是寫錯了。選字帖很重要,學章草還是用皇象本《急就章》,雖然字少一點,損壞多一些,但比元明人靠得住。

《說文解字》:雪,「從雨,彗聲。」上面是「雨」,下面是「彗」,所以直到民國年間,吳昌碩等文人寫「雪」還是從「彗」。草書當然會簡化點,上面是「雨」,下面取石楯勢即可,注意石楯勢是一折兩橫,元明以來一些人下面少了一橫,舍石楯勢取駝頭勢,晉唐很少人會這樣寫。

「霞」,兩字頭下面一個聲符「叚」,雨字頭寫法我們知道了,關鍵是「叚」草書怎樣寫。金文「叚」右旁有個覆手「爪」,下方有一隻向上的手,左上角一折兩點,學者考證為「石」字簡寫。「叚」的意義是借東西,從字形來看是借一個石器。《說文》收了兩個小篆寫法,其實差不多,左邊是「石」的變形,右旁上下是兩隻手。草化有三種方法,一是左邊用一豎三橫,右旁上下兩隻手省去一個,剩下的撇捺又字形,改為豎橫。皇象的「叚」就是這樣寫的,因為單獨寫「叚」沒有找到字例,我用放假的「假」做例子,你不要看那單人旁就可以。二是先寫橫豎,然後下面兩橫用倒筆變成一折,最後又字形也是一折,這樣就出現了兩折,如智永。三是先寫橫豎,下面兩折,第一折用轉,連同第二折產生九字形鳳翅勢,如孫過庭所書。皇象、智永都用使,孫過庭加了一個轉來平衡直線條。這三種寫法,只要加上一個「雨」字頭就是「霞」,我相信大多數人會選後面兩種,孫過庭這種很流行。

吳昌碩寫「霞」是這樣的,如果去掉下面的雨字頭,再去掉下面的九字形鳳翅,剩下來的是一橫兩豎,或一橫兩點,這比孫過庭寫法多了一筆。但剛才講到,說文或體左邊本來就是四橫的,把四橫分配到兩個筆勢中,不是一次過,應該可以接受。

今天就講這些,謝謝各位。

本節要點:

■自然:天氣。

■氣,陰晴風雨雲露雷霜雪霞。

■其他:兩,滿。

複習思考:

試用草書寫下面詞語〔擴號內不必寫〕: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詩經·秦風〕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詩經·小雅〕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李商隱〕

■客舍并州己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賈島〕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相關焦點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34-草書釋讀28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34-草書釋讀28L7-34草書釋讀283.4 天氣這個各位很熟悉,陰晴風雨露霜雲雪之類,所謂天氣,古人認為都是氣的變化。吳昌碩寫法其實和智永差不多,草書規則講過,為了避免來回走重複路,左豎往往縮短或省略,這一來外框就成了曲鉤勢,裡面加一個顧盼勢就完成。而「兩」字完全是另一種寫法,絕對不會搞錯。智永這寫法必有所本,不會是他自己臆造。《章草草訣歌》也收入了這個寫法,這是對的,不少人寫草書是靠查字典的,字典收入哪一種寫法對他們影響很大。
  • 黃簡講書法,認識草書 草書釋讀16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22─草書釋讀16 繼續上一堂課講「人」部的字,解釋 「人」 在字頭的字怎樣草化,如餘、侖、舍、倉、食、合、會等。 同時,還開始解釋兩個 「人」組成的字,如從、比。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28-草書釋讀22
    L7-28 草書釋讀222.2 小區草書寫單獨的「屯」字,是照隸書寫的,先寫奮筆勢,然後加乙腳異勢三種之一,外略勢、蠆尾勢、鳥雛勢任選一種都可以。12課講過「頓首」的「頓」,左邊的「屯」是用倒筆勢寫的,這是「屯」當作偏旁和其他部件結合時的常用寫法。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44─草書筆法01
    我的草書課程,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認識草字,詳細介紹草字是怎樣形成的,習慣上稱之為草法。我們不用背草書口訣的方法,而是總結出十幾條規則,以把握草法。根據以往教學經驗,大約半年時間,學員就可以認識草字。第二是臨習章草,章草是最早有系統的草書,是整個草書系統的基礎。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1——認識草書1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1——認識草書1七級課程開始,講草書。書法藝術上講的草書,有兩個要求:一是符合草法,二是體現技法。「符合草法」是解決寫出來的草字對不對的問題,不寫錯字。「體現技法」是解決寫出來的字好不好的問題。書法有什麼技法呢?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31-草書釋讀25
    L7-31草書釋讀25又要回顧一下課程進度,草法第三單元「草書釋讀」,「社會」這部分講完了,今天開始講「自然」。「乙」字筆畫很簡單,沒有「解散隸法」的問題,二級課程26課我講了「乙」字三種筆勢,即外略勢,鳥雛勢和蠆尾勢〔或稱蠆毒勢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30-草書釋讀24
    L7-30 草書釋讀242.5 教育我在14課中講過,甲骨文、金文「豊」跟「豐」非常相似,直到漢隸中還經常混寫,如《禮器碑》和《乙瑛碑》,「禮」字右旁,一個寫「豊」,一個寫「豐」,沒有統一。草書很多是從篆書來的,「豊」和「豐」金文大體相近,草化結果就會很相似,甚至完全一樣。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32-草書釋讀26
    L7-32草書釋讀26「子」字屬於飛帶勢,二級課程31課就講過課講過「神」字,最初字形象閃電。,講了「戊」和「成」兩個字,「成」是斧頭下面加一豎,這一豎是「丁」字。但今草不用火字形,還是和剛才講的寫法一樣,孫過庭比智永簡化了一筆,讀帖時多書空幾次。草書識字不大容易,做學問沒有近路,希望各位多多複習、練習。謝謝。本節要點:■自然: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黃簡講書法,認識草書 草書釋讀10
    黃簡講書法, 認識草書(十六) 草書釋讀10 書法密碼微店 繼續上一課講心部一些字的草化。 本課又講了一些相近的草字,如「慰」和氐隹有時寫法相同,退恐迎三個字怎樣區分。 還有草字加點的問題,推賦懷至,要不要加點呢?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2——認識草書2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2——認識草書2二 草書 上一堂講到,草書要符合草法,又要體現技法。草法是文字結構,解決對不對的問題,草書還要加上技法,解決好不好的問題,這是今天主題。書法技法就要用筆、識勢和裹束,所以今天課程就分這三點來講。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40-草書釋讀34
    L7-40草書釋讀34犬繼續講動物,「犬」部。「爪」草化已經講過多次,取群鵲勢,就好像「孤獨」的「孤」字,子字邊一個「瓜」,就可以寫為飛帶勢加群鵲勢。套用到「狐」字上,取竹籜勢加群鵲勢即可,這是「狐」字第一種草書寫法。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35-草書釋讀29
    L7-35草書釋讀293.5方位「東」字第7課講過了,「北」在23課解釋過,餘下「西」「南」「中」三個字,我講解一下。上次還講到,曲鉤勢移位加交爭勢,這是「兩」。今天講了曲鉤勢移位加豎筆勢,這是「南」。「南」上面是十字形,所以用曲鉤勢移位,要出頭,而「兩」上面不是十字形,卻也用曲鉤勢移位,草書這些細節很多,平時要多加留意。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25-草書釋讀19
    L7-25 草書釋讀19女在真書中,「女」字先寫蟹腳勢,然後撇橫組成瞑人勢,這是將來要講的,因為有人問,這裡先講一句。甲骨文一個女子旁邊有個手,替她梳理頭髪,還有左右兩個手的,幫她梳頭,四級課程講過,女子結婚那天開始,頭髮向上梳了。金文也是這樣,不同的是手伸進了頭髮,看起來很複雜,相比之下小篆就簡單了。由此隸定,出現的秦簡寫法,這是隸書。皇象章草「妻」,跟隸書沒什麼兩樣,多個雁尾。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29-草書釋讀23
    L7-29 草書釋讀232.3 社交《易·兌》:「君子以朋友講習,」講習什麼呢?孔穎達疏:「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講習道義。」「同門」即同一師門受業,所以「同門」等於同學、同窗。師門不同常有不同的觀點,書法界也是這樣。「同志」就是志向一致,奮鬥目標一致,這比「同門」更進一步。如果一個人找你,上次去喝酒,這次約打牌,這不算朋友的,朋友的作用是勵志,講習道義,用現在的話來說,能起正面作用的才是朋友。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23-草書釋讀17
    L7-23 草書釋讀1714.3含有兩個人的字繼續上一課14.3,講含有兩個人的字。「卿」字分左中右三部分,左中兩部分均以一點替代,右旁這部分本身是節耳勢,草書把一豎縮短為一點,裹束起來,就是草書的「卿」字。因為兩點等於一橫,所以今草把三部分連通寫了,看起來似乎只有一個節耳化勢,不知草法就看不懂了。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3——認識草書3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3——認識草書32.2草書的識勢我說過好幾次,書法是兩步成字,點畫組成筆勢,筆勢裹束為一個完整的字。點畫好壞取決於用筆,無論真書草書,都是這樣。點畫組成筆勢,不是隨便亂湊的,而是要符合使轉。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4——認識草書4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4——認識草書42.3 草書的裹束點畫組成筆勢,筆勢裹束為一個完整的字,裹束是最後一步。裹束時還要考慮結字,《玉堂禁經》稱之為「結裹法」。草書的裹束,和真書有些不同,今天就講講這個問題。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24-草書釋讀18
    L7-24草書釋讀1814.5家庭成員>前三堂課,我從一個「人」字講起,然後是含有兩個人的字,再講到含有三個人的字。我們知道「又」是右手,手中舉著一根棍子,隸書課程12課講到「教」字,左邊是聲符「爻」,右旁就是拿著棍子的「父」,後來還特地加了一個「子」,很有點家暴的味道。草書「父」從楚簡或秦簡寫法,特點是上面不寫「八」,只用一點。反而今草多了一點,可見世事沒有絕對的,通常今草比章草簡單,但「父」字不是這樣。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39-草書釋讀33
    L7-39草書釋讀333.11動物有關植物的字已經講過不少,這些字歸入一些部首,如草字頭、竹字頭、木字旁,還有禾部、米部、豆部等。今天講動物,動物的字很多,部首也不少,古人常說六畜,馬牛羊雞犬豕,其中雞屬於兩個腳的禽,其他都是「四足而毛」的動物,我先講這一部份。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33-草書釋讀27
    L7-33草書釋讀273.3 天體這是行書作品,王羲之「書」字有各種變化,讀帖時可以留心,但行書寫法未必可以用到草書,草書「書」字是這樣的,前面已經講過。這些就是「春」字的草書寫法,和行書、真書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