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若嘉 通訊員 桑瑞星
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產關係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
3月初,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進一步精簡審批優化服務精準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提出提高復工復產服務便利度、大力推行政務服務網上辦理等五方面舉措,為廣大待產企業注入一針「強心劑」。
各地氣象部門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所需,統籌線上線下氣象政務服務,在全面戰「疫」不放鬆的同時,實現與復工復產、便民利民氣象服務的良性互動。
「網上辦」「掌上辦」 提高服務便利性
隔斷疫情,不隔真情。2月3日,中國氣象局行政審批大廳的線下窗口諮詢和材料接收服務,已改為線上提交申請材料,行政許可決定統一寄送的「無接觸式」便民服務。
面臨嚴峻疫情,氣象服務時刻「在線」,這背後離不開氣象部門國、省、地、縣「全國統一、四級互聯」政務服務體系的有力支撐。統一數據標準、完善管理規範,在中國氣象局氣象行政審批網上平臺,氣象部門8個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實現「外網受理、內部審批、外網反饋」的「一站式」服務模式。
「不見面、網上辦」——防疫期間天津市氣象局及時開展多項審批業務網上辦理,確保「網上審批」實辦率不低於95%。
在廣東惠州,氣象行政審批「不見面」、防雷檢測報告「雲發放」的服務模式,讓疫情防控與政務服務、技術服務兩不誤。線上申請、線上審批,效率提高、質量不降。截至3月11日,惠州市氣象局通過此方式發放防雷檢測報告32份。
江西省萬安縣氣象部門積極融入政府行政服務系統,在江西省政務服務移動平臺「贛服通」上開展氣象行政審批業務,線上受理申請,及時反饋公眾留言,對企業諮詢一對一解答。讓氣象政務服務「掌上辦」,創造條件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問題。
「點對點」「零跑動」 提升服務針對性
從實際出發、從細處著手,氣象部門優化政務服務供給,創新工作方式,打造高效便民的服務機制,實實在在為企業復工復產添動力、強信心。
北京市氣象局優化氣象信息服務單位備案事項,全面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模式,實現從提交材料、審核、公示等全流程的「網上辦、一次辦」,讓備案單位「零跑動」。
面對企業急於辦理審批卻不熟悉流程的情況,山東省淄博市氣象局把審批指導前置,明確1名幫辦代辦員,提早介入、遠程協助企業做好審批申請的各項準備工作,在線跟蹤審批各環節,及時掌握和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實現行政服務「點對點、全程辦」。
浙江省義烏市氣象局的信用承諾審批機制變「事前管審批」為「事後管信用」,不斷發揮高效便民的優勢。在浙江政務服務App「浙裡辦」中,信用等級良好的企業,可直接免除證明材料,即刻網上在線辦理,為誠信企業復工復產亮起「綠燈」。
「網上辦」「掌上辦」「一站式」「點對點」「零跑動」「亮綠燈」……這些平實的舉措,解除了不少企業的後顧之憂,及時消除企業復工復產的障礙、困難,疏通了氣象行政審批的堵點、難點。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各地氣象部門還將繼續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企業生產,總結好經驗、好做法,服務全國復工復產。(張妍、朱登靈、陳雷文、霍倩嵐、康淑敏、劉豔、李陽、葉麗娜對本文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