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民國時期粉彩的特徵與仿品特點!五分鐘告別打眼

2020-12-05 域鑑文化

粉彩瓷是琺瑯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民國時期大量燒制。趙哲老師將帶大家了解民國時期粉彩瓷器鑑定特徵。

點擊觀看視頻:

鑑定專家傾囊相授民國粉彩瓷鑑定要點,看完就能去撿漏!

我們觀察一件瓷器,首先要看它造型做的是不是規整。這是一件民國時期的普品粉彩仰鍾式花鳥紋花盆,器型比較規整,各個部位的線條處理的也很到位,口沿是外撇的。口沿處有條邊際線,這條邊際線就在口沿的下面這條發白的線,這條線如果是真品的話,做的是若隱若現,不是太硬朗,但是看起來非常自然,也能夠清晰的看的出來,這是一個民國粉彩瓷鑑定的很重要的特點。

粉彩仰鍾式花鳥紋花盆

其次我們觀察這件瓷器的胎質 ,晚清民國時期瓷器的胎質,不如清代早期中期瓷的胎質那麼好。但是胎質仍然是有潤度的,而現在仿品往往做的比較幹,沒有那種瓷器的潤度。

再看這個瓷器的胎質,在胎釉結合處有這種火石紅,這種火石紅算是比較好認的,開門的火石紅,逐漸過渡有漸變,有一條黃色的線。

火石紅

從花盆的內部也可以看出來胎釉結合處這條線很自然,那麼我們從釉面上來看呢,這件東西釉面比較肥潤,光亮度也很好,釉面的溫潤度還是非常好,現在仿品往往就沒有這種潤度,仿品一種可能就是有賊光,火氣非常重,另一種可能呢,它這個釉面,經過酸咬腐蝕,使這釉面失光。

花盆的內部

鑑定粉彩,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觀察粉彩的繪畫是否流暢自然,那麼這個粉彩仰鍾式花鳥紋花盆的繪畫就非常自然,花卉、樹枝、還有這個小鳥,用筆都非常流暢,書法也是酣暢淋漓。現在人的書法功底難以比肩古人,現代仿品往往書法很拘謹,古人寫的書法就很自然。

書法自然

然後我們再看下這個粉彩,我們都知道粉彩是玻璃白打底,這花盆上面我們就明顯看到玻璃白,粉彩這種粉質感很重要,就是它有一定的厚度但這粉彩又不是很結實,真品在漫長時間流傳中會有這種自然的脫落,這種自然脫落是粉彩鑑定真偽一個很重要的特點。

自然脫彩

再就是口沿的這種爆釉是否自然。這個口沿原來是有描金的彩,隨著時間的流逝,金彩已經逐步脫落了。金彩脫落,也是鑑定晚清民國時期粉彩瓷器真偽的一個特徵

金彩脫落

還有口沿釉面質感也很好,像是牛奶一樣有一定的乳濁度不是那種十分清透的但是也能看出來寶光內暈 ,從這個內部發出來這種光。非常典型的時代特徵。

總結民國粉彩鑑定特徵:

器型是否規整,口沿處有條邊際線胎質 不如清代早期中期瓷的胎質那麼好。但是胎質仍然是有潤度的,粉彩的繪畫是否流暢自然,現代仿品往往很拘謹。粉彩有自然脫落如有描金彩,金彩也有脫落可能。

相關焦點

  • 乾隆琺瑯彩粉彩特徵與仿品特點
    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民間也發現了一定數量的的乾隆精品瓷器,所以不得不簡單介紹相關乾隆琺瑯彩和粉彩瓷器特徵和仿品的特點,以便大家能及時發現民間乾隆精品。乾隆瓜果紋第四,乾隆粉彩有一個獨有的特徵,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綠釉。
  • 民國粉彩瓷器2019最全圖片及成交記錄?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後,為皇室專燒制的御窯廠停辦,全國瓷業進行改良,成立了不少瓷業公司,此時為了維持中國瓷業在國內外市場的需要,民國初期湧現了大量仿古瓷。上至六朝青瓷,下至唐、五代、宋的名窯名品以及明清御窯典型器幾乎無不仿製,而且惟妙惟肖。時至今日,大量的民國仿品仍然混跡人間,甚至不少也流往海外。
  • 清乾隆時期粉彩瓷器的鑑賞:從乾隆粉彩百鹿螭耳尊談起
    不僅如此,乾隆時期各種粉彩琢器常加飾寓意吉祥的雙耳(系),如蝙蝠、螭龍、壽桃、如意等,這些耳與器身圖案相映成趣,形成乾隆粉彩華麗繁縟的顯著特徵。下面就故宮藏乾隆粉彩鹿頭尊(如圖五)和光緒仿品(如圖六),簡單介紹如何辨別真偽:鹿頭尊因其形狀似鹿頭或牛頭故得名,也有稱「牛頭尊」。其尊口以下漸放,垂腹渾圓,高圈足,肩部一般飾雙戟耳、螭龍耳或獸頭耳等。鹿頭尊最早出現在康熙時期,以雍正、乾隆時期多見,晚清以後鮮有製作。
  • 陶瓷發展史最為低潮的時期:民國
    民國時期仿古成風,以青花、五彩、粉彩為主流:一個原因是官窯敗落以後,窯工流散到民問,以前民間不得製造的御器,現在隨便燒造了,仿官窯的制式已不再被阻止;二是利益驅使,從三國、兩晉一直到居、宋、元、明、清,沒有不仿的,數量極其龐大。 「洪憲」瓷與「觶齋」瓷在袁世凱復闢帝制的緊鑼密鼓聲中,郭世五想效仿明、清歷代皇帝的做法,在江西景德鎮燒制名貴瓷器,供宮廷陳設使用。
  • 容易「打眼」的中高級仿品。不學習永遠在打眼的路上。
    之所以說是仿品,破綻很多,主要的三點:一是表面氫氟酸酸蝕仿古玉的灰皮,器表還遺留風乾酸遺留,真正的古玉灰皮從內到外且呈不規則分布且自然,此器酸蝕灰皮從外到內作用且呈塊狀、片狀分布且淺附表層,不自然。二是光氣和包漿。
  • 清三代琺瑯彩瓷器真品 PK 仿品對比圖示鑑賞!
    現代仿品軋道工藝重工粉彩中華瓷王細部特徵如下: (三)清三代琺瑯彩與民國和現代仿品琺瑯彩的區別: 清三代琺瑯彩與民國和現代仿品琺瑯彩的最大區別是: 真品有金屬光澤的蛤蜊寶光,有細密的冰裂紋開片。
  • 了解中國瓷器時代特徵,避免在瓷器收藏中打眼
    中國瓷器是古代對外輸出的品牌,明清時期歐洲和北美貴州以擁有中國瓷器而傲,是他們彰顯身份的象徵,可見中國瓷器在古絲綢之路的深遠影響,如今隨著拍賣市場和中國人對瓷器藝術收藏和追求,瓷器出現了仿品,如何鑑別瓷器防止打眼就需要了解中國古代瓷器的時代特徵。
  • 鬥彩瓷器特徵和仿品特點
    那麼,如何鑑定明代成化鬥彩、清代雍正鬥彩、民國時期仿鬥彩以及當今仿製的鬥彩呢?清雍正鬥彩竹紋杯底三、民國時期鬥彩瓷民國鬥彩瓷一般以仿清雍正年代較多.仿明數量很少,其特點是:1、胎壁較厚胎質比明成化鬥彩瓷、清雍正鬥彩瓷粗松無潔白如玉之感胎釉交接處炒米色較深。
  • 民國瓷器鑑定的特點有哪些
    民國時期的瓷器比較有特色,最主要的裝飾手法是彩繪,並且彩繪的內容中有人物山水,花鳥等一些彩繪內容。並且民國時期也出了很多種類的瓷器,今天要給大家科普的是民國時期,應該怎樣根據瓷器的特色進行鑑定。首先我們可以從造型來鑑定,在民國的時期時期的造型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平時比較常見的像雙耳長頸瓶、還有像燈籠瓶、觀音瓶之類的。
  • 民國瓷器特點
    民國時期瓷器胎質同明清時期比,相對疏鬆。瓷釉與胎骨結合不夠緊密,釉面上出現氣泡和脫釉現象。早期的民國瓷器有精粗之分,粗者胎釉結合部多泛黃,晚清瓷器大多沒有這種特徵,也比青瓷要顯得緊密一些。1.胎釉 民國時期瓷器胎質同明清時期比,相對疏鬆。瓷釉與胎骨結合不夠緊密,釉面上出現氣泡和脫釉現象。
  • 清 雍正 琺瑯彩粉彩五寸盤
    這一時期的官窯史稱「年窯」,這一時期瓷器器型和顏色是整個清代最漂亮的。據唐英的《陶成紀事》記載創燒以後能配製出57種彩,以至於創燒期剛開始的時候,燒出的瓷器上有很多種彩料,且都很淡雅協調,這得歸功於年希堯的能耐。今天介紹一件屬於雍正創燒期的彩瓷——雍正琺瑯彩粉彩五寸盤,這件藏品我和朋友各有一個。
  • 民國粉彩瓷器的修復
    一、前言 中國是瓷器的發源地,經過歷朝歷代直至民國時期,承上啟下延續至今。在漫長的瓷器生產發展過程中,各時期形成了不同的風格特徵和製作工藝。粉彩就是中國瓷器藝術史上增添的奇葩。粉彩又名「軟彩」,是在五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釉上彩。
  • 粉彩:清朝雍正彩瓷最著名的品種之一
    這一時期描金工藝的採用也較為普遍。  總的來說,嘉慶朝粉彩的特徵有以下幾點:一是官窯器中的粉彩開光器為多見;二是繼承乾隆製作的壓鳳尾紋(即軋道工藝)粉彩仍屬多見;三是萬花堆、百花圖畫面的器物十分突出;四是在碗類器上也出現了山川風景畫;五是碗、盤之類器物的圖案以花卉、花果為多,特別突出的是過枝癩瓜的圖案,象徵著瓜瓞綿綿的吉祥之意。
  • 明清及民國時期瓷器上的孔雀紋都有什麼特徵?
    >2.粉彩孔雀紋裝飾技法與特徵。民國時期瓷器上的孔雀紋裝飾技法與特徵民國時期,隨著皇權的終結,瓷業藝人充分享受著前所未有的創作自由,對瓷器的造型、釉彩及圖案設計等方面不斷進行探索與創新。景德鎮窯就曾經湧現出珠山八友等瓷繪名家,並出現了刷花等新的瓷繪技法。
  • 【鑑藏教室】淺談民國瓷器的品種和特點
    原標題:【鑑藏教室】淺談民國瓷器的品種和特點   民國時期窯場分布範圍雖廣,但品種卻遠不及宋元明清時期豐富。因為時段短,國內相對安定的時間更短,瓷器裝飾品種的創製甚少,產品以彩瓷為主,特別是高檔瓷器基本都是彩瓷,也有一些青花瓷器和顏色釉瓷器,絕大多數都是對於清朝瓷器裝飾工藝的直接繼承。
  • 居仁堂制-瓷器之粉彩
    民國時期的粉彩瓷器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後,為皇室專燒制瓷器的御窯廠停辦
  • 談哥窯瓷器及其仿品的主要特徵
    原標題:談哥窯瓷器及其仿品的主要特徵   哥窯窯址至今未發現,成為一個有趣的歷史之謎,但故宮博物院存有大批宮中舊藏的哥窯瓷器收藏品,為我們研究哥窯帶來諸多方便。   根據宮中舊藏的哥窯瓷器觀察,其主要特徵如下:   一、造型   哥窯瓷器造型以仿古的碗、盤、洗、瓶、爐等為主,造型均有一種端莊的古色古香氣息。碗、盤、洗多有菱花形口及葵花形口等式樣,此外,尚有盒、壺及文房用具等。   二、胎釉   哥窯瓷器為黑胎,因其胎中含鐵量較多,故燒成後呈現黑色、紫黑色和黃棕色。
  • 5分鐘看懂,清代十帝時期瓷器特點!
    、青花發色翠藍的「上品器」歸為康熙時期。▲粉彩火鍋,清鹹豐從鹹豐五年至同冶五年,共歷十年,經過這十年停燒,景德鎮官窯瓷的製作風格起了較明顯的變化,最突出的變化是同冶官窯瓷與以後的光緒,宣統瓷有許多相似之處,與道光,鹹豐瓷共同越來越少,有明顯的近代瓷特徵。
  • 民國瓷器的特徵和鑑別常識
    ,上連清末,下接現代,因此,瓷品上特徵也有一些變化。一、民國瓷的胎質早期民國瓷普遍見粗松,較晚清尤甚,胎釉結合部多泛黃色。精細的民國瓷與晚清精品相類。現代仿品胎質做得反而堅密而生硬,分量或輕或重。民國晚期由於工藝操作機械化程度提高,坯胎整齊劃一,厚薄均勻,切割精準,胎土細潤,鐵星減少。
  • [粉彩] 粉彩瓷簡析介紹
    乾隆粉彩瓷乾隆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佔此重較大的品種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繼承了雍正時期在肥潤的白釉上繪疏朗豔麗紋飾的特點,如常見的折枝花卉盤、碗、小瓶、面盆、人物筆筒和大件器物鹿頭尊等。鹿頭尊是乾隆時常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