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首詩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我心憂矣,枯荷聽雨

2020-11-28 聆思贅言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唐代: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林黛玉不喜歡李商隱的詩,但獨愛他:「留得枯荷聽雨聲」一句。我喜歡林黛玉,她不喜歡李商隱的詩,我尚且喜歡,她愛的那句詩,當然更是我鍾愛的。

秋聲不可聞,以其聲悲,人不能堪。而秋聲之中最悲切的莫過秋雨之聲,悽涼增傷,慘怛心扉。如果秋雨落在梧桐、芭蕉殘葉之上,其聲更不能忍聞。更別說,落在枯荷之上,孤獨憂傷之人,哪能堪聽?況且人聽梧桐雨、芭蕉雨,是在家裡,已不堪聞。李商隱之聽枯荷雨,是借宿他人亭中,其慘傷何如也?

且不去揣度李商隱的憂思,及其悲傷。只摘「留得枯荷聽雨聲」一句,訴說我自己的感觸。夏日,荷花美豔無倫,秋日枯敗。昔日天然出水,淤泥不染,何等之歡,今日就有何等之慘。「翠減紅衰愁殺人」,令人不忍復睹,傷自在其中矣。況且枯敗還不是結束,還要經受冷雨摧打,勢要折斷沉入寒塘,才能罷休。或許還未罷休,水下的事,則只有魚蝦知道了。

聽雨而愁,自是人心中帶有憂思。聽雨本也是孤獨者的專權,如果有二三知己相伴,也無暇去聽秋雨之聲。孤獨與愁,如形與影。不知所起,一發不可收拾。種種思念,而不能得;種種傷心,而不能止。無人撫慰,流淚還自拭。李商隱《夜冷》詩云:「西亭翠被餘香薄,一夜將愁向敗荷。」正是聽夜雨打枯荷的真實感受吧!

當然,就「留得枯荷聽雨聲」一句,也可往積極的方面說。荷葉雖枯,尚可以留著聽雨聲。只有內心歡愉的人,才能有如此的體悟。《詩》云:「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孤獨憂傷之如李商隱,是斷不能得的。李妹妹不願意拔去殘荷,欲留以聽雨,自然與李商隱的心思不同。對於李商隱來說,睹之增愁,聽之增悲,毋寧拔去。

相關焦點

  • 讀詩人李商隱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留得枯荷聽雨聲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儘管「殘」字更雅,但李商隱作詩時,怕是並沒有考慮為藝術而藝術,為雅而雅。枯荷比之於殘荷,意境上來得更加悽慘,更加肅殺,也更令人心生同情,卻也更不堪留。因此詩人才會請求留下枯荷來做秋雨之聲的聽客。而那聽客,又何嘗不是李商隱自己呢?在《紅樓夢》中,有一樁不大不小的詩歌「公案」,便是這句「留得枯荷聽雨聲」。
  • 李商隱重要的一首詩不容忽視,陰涼不散,霜遲飛,只剩下枯蓮聽雨
    李商隱是晚唐最具創造力的詩人,他的詩細膩感傷,尤其是他的愛情詩在每一個首都都非常感人,對於他晚年的《無題》,他描寫的多愁善感的愛情很傷感,也反映了詩人對愛情的深切感受和渴望。讀李商隱詩,最能感受到唐詩獨特美,以及那種令人心碎的痛苦。
  • 李商隱的悲情和懷念集於一詩《宿駱氏亭》
    李商隱的一生,是坎坷悲憤的,24歲就進士及第,這是很年輕的年紀,本該一生有所作為,但卻因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之中,受到連累排斥,官場不得志,鬱郁不歡,年僅45歲即病逝,可惜了一位才情詩人。但今天這首《宿駱氏亭》,又叫《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卻是一首對朋友的思念之詩,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自己孤單落寞的悲情。「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李商隱最抒情的一首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其實李商隱除了寫愛情詩之外,他還寫過很多不同類型的詩作,並且同樣的寫得很出色,也很唯美,很是抒情,例如他這首《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便是這其中的代表作,這首詩最大的特點,那就是非常的抒情,同時也非常的憂愁。
  • 李商隱最悽美的一首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其實說起李商隱可能大家更為熟悉的還是他的愛情詩,他創作了一系列的無題詩,並且這些詩作每一首都寫得纏綿悱惻,讀來更是令人肝腸寸斷;那除了他的愛情詩之外,他的友情詩也是同樣的值得一讀,譬如他的這首《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便是一首難得的千古佳作,雖然表面上詩人看似在寫景,但更多的還是表達了一種內心的憂愁之感。
  • 枯荷聽雨: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但是深秋裡的殘荷、枯荷,似乎很容易被人忘記,今天,我們就從李商隱的詩作中,來感受一下「枯荷聽雨」的獨特意境。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唐)李商隱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句句讓人沉醉!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白、李賀合稱「唐代三李」。李商隱是晚唐時期甚至是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所以李商隱的很多詩,讀起來音律和諧,優美動人。如《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 李商隱/留得枯荷聽雨聲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李商隱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注釋】駱氏亭:處士駱峻所建,在長安郊外。崔雍、崔袞:崔戎之子,李商隱的從表兄弟。李商隱曾兩次應試不中投奔表叔崔戎家中,崔戎都熱情接納,崔氏兄弟也與詩人形同手足。
  • 李商隱最有詩意的一首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也非常好理解,但是李商隱是一位不一樣的詩人,他寫的東西,看似寫得很雜亂,但是完全是在寫心,也正是這樣的一個原因,使得他的詩作應當說是很難以理解。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李商隱最有詩意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這首詩如果僅僅從表面理解的話
  • 唐詩裡最悽美的一首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那唐詩的種類也是極其豐富,各種各樣題材的詩作都有,有一些詩人還往往寫得很傷感,這也使得唐詩變得很是悽美,譬如晚唐詩人李商隱的這首《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那便是一首彬為傷感,也非常的悽美的作品。《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唐代:李商隱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 李商隱即使描寫荷花也無比深情,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其實這一句也正是出自於李商隱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可能這首詩並不是很出名,如果與他的那些愛情比較起來,自然是要遜色一些,不過那一份感傷之懷,以及深厚的情感,卻是一如往昔,也正是這種深情的描寫,也令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同樣成為了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
  • 每日一首小詩—夜雨,聽雨
    而關於夜雨的詩,聽雨的詩也是情醉於心的。摘幾首小詩單純欣賞一下吧。夜雨寄北 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很喜歡的一首詩,黃梅時節家家雨,黃梅時節肯定是陰雨連綿的。夏季安詳的夜晚,小雨敲窗,遠遠傳來陣陣蛙鳴,約定的人還沒來,百無聊賴的拿著棋子閒敲,震的燭火飄落,安靜且寂寥。
  •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立秋,和李商隱一起看枯荷
    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賞多了鮮活的荷花,突然覺得枯荷也別有一番意境!再想起李商隱的「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更覺自成一景。《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李商隱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 李商隱最有意境的一首聽雨詩,雨未落,便聞聲
    「小樓一夜聽春雨」、「雨打梨花深閉門」、「無邊絲雨細如愁」、「畫船聽雨眠」同樣的雨,在古往今來的詩人筆下,有著千姿萬態。我認為,唐代詩人中,最會寫雨的,莫過於李商隱了。「一春夢雨常飄瓦」寫出了雨的咪蒙輕柔、如夢似幻,他的《夜雨寄北》恐怕是唐詩中最為悽美的寫雨詩了。
  • 每天一首古詩詞|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唐 李商隱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接著寫詩人對友人的思念,詩人眼下所宿的駱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長安,中間隔著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詩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隨風飄蕩的遊絲,悠悠然飄向友人所在的長安。詩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因無好友共賞幽勝而微感惆悵。首句寫駱氏亭。「竹塢」是竹林懷抱隱蔽的船塢;「水檻」,指傍水的有欄杆的亭軒,也就是題中的「駱氏亭」。清澄的湖水,翠綠的修竹,把這座亭軒映襯得格外清幽雅潔。
  • 李商隱一首唯美聽雨詩,《紅樓夢》林黛玉改動一字,結果意境全無
    我認為,唐代詩人中,最會寫雨的,莫過於李商隱了。「一春夢雨常飄瓦」寫出了雨的迷濛輕柔、如夢似幻,他的《夜雨寄北》恐怕是唐詩中最為悽美的寫雨詩了。其中《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雨並沒有落下,但「枯荷」與「雨聲」,似乎讓人進入了那種秋雨淅淅瀝瀝的環境,在這個孤寂的秋夜,在遠離親友的旅途中,在這一片,鬱結的秋雲當中,能留得這一片枯荷聽雨,這真是鬱悶中的驚喜,能聊慰相思之情。
  • 每天一首古詩詞|李商隱: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崔雍和崔袞,是崔戎的兩個兒子,李商隱的從表兄弟。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4年),李商隱應試不中,投奔做華州刺史的表叔崔戎。第二年,崔戎調任兗州觀察使,沒想到剛到兗州就病故了。崔戎對李商隱不僅有親戚之情,還有知遇之恩。
  • 李商隱聽著雨打殘荷,寫了一首悽美的詩,最後兩句堪稱神來之筆
    李商隱不只會寫愛情詩,他還擅長寫友情,依然非常的悽美動人。比如在夏末初秋的時候,看著水邊的荷花慢慢地枯萎了,聽著雨落的聲音,他有感而發,結合自己的生活寫了一首非常悽美的詩:《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唐代:李商隱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 讀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一個秋日的雨夜,李商隱獨立憑欄,看那池塘中還沒有完全凋落的枯荷,聽著淅淅瀝瀝如痴如訴的雨聲,不禁思念天涯相隔的友人。這種愁緒久久揮之不去,最終凝聚成了作者筆底的悽美詩句。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唐 · 李商隱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李商隱寫給表弟一首詩,最唯美的一句,被林黛玉改過一字更精妙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李商隱聽聞夜雨敲打枯荷的聲音,想念起對自己非常好的表兄弟。當初一家人友愛歡樂,現在自己孑然一身人在旅途,才有了詩中的慨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