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注釋】
駱氏亭:處士駱峻所建,在長安郊外。崔雍、崔袞:崔戎之子,李商隱的從表兄弟。李商隱曾兩次應試不中投奔表叔崔戎家中,崔戎都熱情接納,崔氏兄弟也與詩人形同手足。
水檻(jiàn),指臨水有欄杆的亭子。檻,欄杆,此處點駱氏亭。
迢遞:遙遠。
重(chóng)城:指多層的長安城。
秋陰句:陰雲連日不散,霜期來得晚,故下句說「留得枯荷」。
【賞析】
一個深秋的夜晚,詩人李商隱寄宿在一位駱姓人家的園亭裡,寂寥中懷念起遠方的朋友,聽著秋雨灑落在枯荷上的沙沙聲,寫下了這首富於情韻的小詩。試題中的崔雍、崔袞是詩人的知遇者崔戎的兩個兒子。全詩沒有借用任何典故,只執意於周身景物:竹塢、流水、秋霜、枯荷、雨聲,卻渲染出動人心魄的晚秋清冷意境,抒發了對故人的無盡思念。
聽雨思故人
我在這翠綠的修竹環抱著一塵不染的船塢上,駱氏亭外臨著清澄的湖水。翠竹、清水把這座亭軒映襯得格外清幽雅潔,駱氏亭距離你們崔氏兄弟所在的長安,中間隔著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你們的一切可安好?你們在忙些什麼呢?這裡的景致很美,如若你們都在,我們可以把酒臨風,談詩論詞,一定很好哇。可如今我孤零零的一個人,什麼興致也沒有了。何況連日天氣陰霾,孕育著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天色一片迷濛,在這漫漫寒夜裡,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睡,躺在床上想著我們相交的點點滴滴。突然,外面下起了淅瀝的小雨,雨點點點滴滴地灑落在枯荷上,發出一陣錯落有致的聲響,靜靜聆聽枯荷承雨的響聲,竟也生出一份痴迷,試想昨日光鮮嬌媚的模樣雖萬種風情也只是留待他人靜靜觀賞,而今,雨打殘荷卻陡添了一份靈動。因雨,枯槁的形骸別有一番氣勢,荷的生命由此而變得更加厚重與從容。
沒想到這蕭瑟的秋雨敲打殘荷的聲韻竟別有一種美的情趣。枯荷秋雨的清韻,我聽了整整一夜。我知道,花期已過,塵煙散盡,只是在心的深處還留下一些淡淡的荷香,彌久如新,不肯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