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2020-08-23 古言文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眼前,而俗語就是其中一種表現形式,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在長期的勞動與交往過程中,通過對人、以及事物的細心觀察、分析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影響著後世人們。今天我們要說到的這句俗語是:「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其中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不起房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五月不宜動土蓋房,這裡的五月指的是農曆的五月。其實原因很簡單,有一句古話叫做「五黃六月」,指的是陰曆五月、六月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而在當時那個時代,人們蓋房是完全要靠自己動手的,所以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並不適合蓋房。消耗體力不說,很有可能會被曬傷,中暑,所以很少有人會選擇在這個時候蓋房。

其次,我們知道這個時節也是雷陣雨較多的時節,如果剛好趕上打地基的時候下大雨,那就相當於前功盡棄了。所以這個時節也不適合蓋房。

最後,五月正是忙著耕種的季節,所以也騰不出時間來去蓋房。所以,漸漸的就有了「五不起房」的老話。

六不遷居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六月不宜搬家。其實「六不遷居」的原因跟「五不起房」差不多,也正好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所以在那個全憑人力的年代,在如此炎熱的時節搬家,是一件十分受罪的事情。

而且一般農村裡的路況也都不是很好,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所以行動起來很不方便,是一件十分耗費體力的事情。所以,如果不是特殊情況,一般人們都不會選擇在六月搬家。

七不出門

顧名思義,七月不宜出門。為什麼呢?

其實這裡是取了一個象形字,「七」和「匕」很像,「匕」引申的意思就是「匕首」,代表著刀劍。所以,人們覺得在七月搬家寓意不好。

其次,「七」的筆畫裡有一個彎折,這在民間也是不好的寓意,代表著出門會遭遇困難,道路彎彎曲曲,不會一路順風。所以便有了「七不出門」這樣的說法。

八不歸家

「八不歸家」的意思是逢八的日子不歸家。我們知道民間對於這種諧音字或象形字十分講究。而這裡就是取了諧音,「八」的諧音是「爬」,也就時寓意著八月如果回家,就要爬著回去。

而且,在古人眼裡,「八」就是被分開的「人」,寓意不好,很有可能回家路途中遭遇不測,最終使歸家的人徹底與家人分開。

小編有話說

雖說這些其實在我們現在已經很少會有人講究這些了,但不得不說古人的經驗與智慧,確實可以使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不過現在對於搬家遷居還是有一些講究的,比如要看一看新房子的風水啊,如果發現風水有問題,就要及時化解,否則入住之後會對家庭帶來不好的影響;還有就是在入宅之前要挑一個吉利的日子,一般都是根據家裡人的生辰八字以及生肖來測算;在入住新家的時候要手拿一些貴重的物品,有利於提升新家財運,忌空手入宅。在入住的當天一定要開火燒飯,如果在飯菜裡有一道甜食,那就寓意著一家人甜甜蜜蜜,團團圓圓。

出遠門就是要注意儘量不要將錢包或裝有貴重物品的包拿在手裡,也不要將所有的錢都放在身上,花多少拿多少即可。

如果可以結伴同行的話最好,互相可以有個照應;如果是一個人出行,儘量選擇在白天,避免夜晚出行,不太安全。還有一點其實也很重要,那就是選擇一個合適的天氣出門,如果遇到雷雨天氣,這個時候出門會有很多不可抗因素,如果非要出門,也要提前做好安排,時刻保持小心謹慎。

其實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之所以會有一些可能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大礙的講究,其實都是為了我們可以平安健康。安全才是一切活動的基礎,而平安健康是生命之基,沒有了健康,那一切都是白談。所以,無論是在什麼時候,我們都要講健康與安全放在第一位,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以豁達、寬容、愉悅的心情去看待身邊一切的人與事。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生活不易,但你值得更好!

相關焦點

  • 「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老祖宗的忠告
    長輩的口中聽到了一則耐人尋味的俗語「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初聽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你覺得有道理嗎?所以這個時節也不適合蓋房。最後,五月正是忙著耕種的季節,所以也騰不出時間來去蓋房。所以,漸漸的就有了「五不起房」的老話。
  • 「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老祖宗的忠告!
    長輩的口中聽到了一則耐人尋味的俗語「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初聽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你覺得有道理嗎? 一、五不起房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五月不宜動土蓋房,這裡的五月指的是農曆的五月。
  • 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老祖宗的忠告
    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老一輩人說的「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就有很多人不理解真正的意義。最後就是,五月是忙碌的季節,正如詩句說的「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這個時候大家都在忙著耕種,而之前在農村蓋房基本上都是這家幫那家的。根本沒有時間做這些事。因此就有了「5不起房」的老話。
  • 古人講「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老祖宗的智慧
    諺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因其簡單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背後的許多俚語也蘊含著深刻的含義,如《智囊全集》中收錄的老一代說的「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有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五不起房《智囊全集》有句老話叫做「五黃六月」,五月份特別熱,但是舊社會蓋房子都是人力。要耗費很多體力,吃很多苦。
  • 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老祖宗的智慧
    前段時間回到農村老家,就在長輩的口中聽到了一則耐人尋味的俗語&34;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初聽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後來聽長輩的仔細講解後才恍然大悟。今天咱們就來粗略地聊聊這句俗語的意思,不知道你覺得有道理嗎?五不起房這句話的意思說的是,農曆的五月不宜動土蓋房,這從何解釋呢?
  • 鬼谷子:「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要謹記
    《鬼谷子》中記載著這樣一句話「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大部分人都不太理解這是什麼意思。五不起房這句話的寓意是農曆的五月不適合破土動工和建造房屋。如何解釋呢?在民間傳說中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叫做「五黃六月」。五月的天氣非常熱。在舊社會中,建造房屋都是基於人力。
  • 農村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麼?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五不起房: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人到了五十歲以後就不要再張羅蓋房子這件事情。我們常常說「五十知天命」,意思是人到了五十歲以後,知道很多事情並不是強求就能求來的,對一些事情就應該順其自然,而不是在盲目地追求結果。
  • 農村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是啥意思?現在出門也這樣嗎?這原本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財富,教會我們懂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重要性,也告訴我們,出門在外,注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品行,但時間一長,大結局忘記了它原本的寓意,反而成了迷信的說法。
  • 為什麼說「七不出門,八不歸家」?
    農村有句古話叫「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就是說在家的人不能在每個月的農曆初七、十七或者二十七選擇外出,在外的人則不能選擇在初八、十八和二十八這三天中的任意一天回家,所以這句話也叫「逢七不出門,逢八不歸家」。01七不出門「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起源於湘西文化,近些年,這句俗語被逐漸迷信化,但它背後的真實意義卻蘊藏著千百年來的大智慧。
  • 農村人過年時講究的「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是什麼意思?
    比如這句過年的講究「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很多人就理解為逢七不出門,逢八不回家。那麼這句話真如字面理解的那樣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下。1、七不出門很多人說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在逢七的日子(比如農曆初七、十七、二十七)不能外出,因為這時候出去不吉利,容易發生禍事。
  • 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這句老話,在我們湖北農村幾乎是通用的,但在別的地方說法就不太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其實意思都是一樣的。
  • 老祖宗留下的遺訓博大精深,「七不出,八不歸」現在知道還不晚。
    有句話叫「七不出,八不歸」。很多人都理解為農曆初七不出門,初八不回家,更有甚者連農曆的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這幾天也都給算進去了,這句老話它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其實這七不出,說的是出門之前要檢查好七件事,沒辦好別出門。
  • 農村老人常說 「七不出門,八不歸」,到底是啥意思?
    例如在農村有句非常流行的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到底是啥意思?在普羅大眾的認知裡,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農曆初七的時候,一般是不允許出門的,而在農曆初八,則是不歸家。為何在農村人的眼裡,七和八會有獨特的意思呢,難道說初七出門或者初八回家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嗎?農村老人常說 「七不出門,八不歸」,到底是啥意思?
  • 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這句老話,在我們湖北農村幾乎是通用的,但在別的地方說法就不太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其實意思都是一樣的。
  • 俗話說「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兔子先生農村有句古話叫「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就是說在家的人不能在每個月的農曆初七、十七或者二十七選擇外出,在外的人則不能選擇在初八、十八和二十八這三天中的任意一天回家,所以這句話也叫「逢七不出門,逢八不歸家」。
  • 農村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是啥意思?為何逢八不能歸家?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記得還在外打工時,每年最期待的事情便是到年底時回到家鄉和親人團聚,當時購買火車票還不像現在這麼方便,有的時候接連幾天大半夜去火車站排隊才能買到回家的火車票。在買回家的火車票前,老媽總是叮囑千萬不要買逢八的火車票,在我們這裡有「七不出門,八不歸家」的說法。
  • 「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究竟是什麼意思,長見識!
    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這句話究竟有什麼特殊的含義,說得有道理嗎?仔細看過之後,還真是漲了不少見識!七不出首先我們說「七不出」,古人認為七這個數字不吉利。比如有關七的成語「七上八下」代表手忙腳亂,「七嘴八舌」則是指人多口雜,混亂不堪,還有「頭七」也是代表了不好的事情。
  • 俗話說「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兔子先生農村有句古話叫「七不出門八不歸家 七不出門「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起源於湘西文化,近些年,這句俗語被逐漸迷信化,但它背後的真實意義卻蘊藏著千百年來的大智慧。
  • [說史]被誤解的老話:「七不出門八不歸」的本義絕對顛覆你想像
    年關臨近,啟程回家的人多了起來,有人就障礙於這一句「七不出門八不歸」的老話,而錯過最佳出行時間。其實,「七不出,八不歸」的原始含義並不是一般意義的民間禁忌。「七不出,八不歸」是老祖宗傳下的為人處世與治家的優良傳統,它們的正確內涵是這樣的——七不出:說的是出門前,有七件事沒辦好不要出門。
  •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過年出門要注意哪些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過年出門要注意哪些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從古至今遺留下來了無數的文化瑰寶。就像大家在博物館中看到的那些一樣,這些有形的東西能夠最直接的將那一個時期的歷史呈現在我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