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2020-12-17 中國新聞出版網

《圖說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作者(編者):宋兆麟 編著

出版單位: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8-02

定價:0.0

ISBN:

作者(編者)簡介:更多

關閉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以一年四季為經,以四季的節氣為緯,通俗易懂地向讀者介紹了有關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一些基礎知識,包括二十四節氣的來龍去脈,以及與之相關的時令、氣候、農事、諺語、養生、飲食等文化。

相關焦點

  • ...尋找培育熱愛傳統文化的土壤-誦讀,節氣,二十四節氣,詩文,上海...
    中國詩詞大會裡的古詩文,大多出現在上海中小學語文課本裡。上海大部分孩子,通過小學至高中12年積累,得到了古詩文的薰陶。圖說:松江第二實驗小學學生表演古箏彈奏。  民諺歌謠講述二十四節氣  不僅僅是古詩詞,各類傳統文化教育也不斷融入上海的校本或區域共享教材中。  去年,我國「二十四節氣」獲批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早在2014年,九亭第四小學組織老師精心編撰了全市首本《二十四節氣誦讀》的校本教材。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老師給學生講述了「立春」的節氣。
  • 二十四節氣——傳統中國系列活動
    從清明節、冬至節到近年設立的豐收節,二十四節氣為中國人安排時間與相關實踐提供了依據,激勵中國人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為了讓書房裡的小讀者了解傳承、延續中國傳統文化,11月份,由悅書房·湖畔書房和安徽知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二十四節氣之立冬包餃子」及「二十四節氣之小雪diy趣味手工」活動。
  • 二十四節氣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研究傳統文化的強有力工具
    從影印過來的些許資料看,一沒有找到真正的源頭;二主線太多且不能貫穿始終;三關於曆法部分還停留在二十四節氣之認識上,有點膚淺;四諸多證據鏈是妄說,例如:龍,渾天說,八圭說,伏羲布卦,神農歸藏曆,以及陰陽說,太極圖說,等等。
  • 長寧二十四節氣大暑雅集探秘「甲骨文」
    7月23日恰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之大暑,宋代文人張耒的一首《和晁應之大暑書事》「蓬門久閉謝來車,畏暑尤便小閣虛。青引嫩苔留鳥篆,綠垂殘葉帶蟲書。」講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消暑良方——讀「鳥篆」「蟲書」。昨天下午,作為上海創新型公共文化品牌活動的 「節氣中國 詩意江南——長寧二十四節氣非遺傳承創新系列活動」在長寧文化藝術中心舉辦大暑雅集,引導參與者在大暑之際,如古人閉門讀書,賞析古老神秘的甲骨文。圖說: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大暑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 小林老師聯合國開講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受聯合國中文語言項目組之邀,在聯合國總部,他將面向聯合國全體工作人員,介紹中國傳統文化與水墨藝術,展出中國二十四節氣水墨畫與水墨漫畫作品,把他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帶到大洋彼岸美國。林帝浣透露,他將從廣州美食和鮮花開始,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嶺南文化。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中國傳統文化名揚海外
    漢代以後,中國的官時和民時的觀念都受到「二十四節氣」的約束,統治階級把它當作禮制規範向天下推行。每當重要的節氣來臨,皇帝親自舉行農耕示範儀式,表示啟動全國的農耕生產。  「二十四節氣」至今已有超過2100年的歷史,甚至在當今科技文明高度發展的現代,「二十四節氣」仍然是中華民族按氣候作息最具民族特色、最富文化底蘊的指南針。
  •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冬至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冬至 2020-12-21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時刻圖片
    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手機隨拍,時刻圖片。「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年)中時候(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時候、氣候、物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
  •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大雪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今日大雪 2020-12-07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十四節氣順序 中國二十四節氣有哪些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每年除了傳統節日之外,還有二十四個節氣,那麼二十四個節氣有哪些呢?  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按照順序排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
  •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秋分至,慶豐收!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秋分至,慶豐收! 今天,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位列十六的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我一聽,糟了,應該是問節氣的事兒了。唉,媽咪對陰曆、陽曆、農曆、公曆比較暈菜啊,長這麼大了,還是沒有弄清楚他們的計算規則。於是,我裝作很淡定地說:"嗯,今天是4月5日,4月5日陽曆。"然後,我用僅存的一點知識對寶哥說:"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你說的端午節、中秋節、春節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他們的日子都是按照陰曆算的,這個點非常正確,寶哥非常善於思考和總結,寶哥真棒!"連忙對著寶哥,豎起了大拇指。
  • 中國二十四節氣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是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經開啟,一般在公曆2月3—5日交節;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二,該節氣標誌著降雨開始,雨量漸增,一般在公曆2月18—20日交節;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三,該節氣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自古以來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一般在公曆3月5—6日交節。
  • 學習「二十四節氣」 弘揚傳統歷史文化
    二十四節氣作為我們的祖先對時序輪轉、時空對應的認識和總結,具有了很強的民族性文化性,是中國傳統文明的載體,對當時乃至現代的的生產生活具有預測指導的作用。我們利用傳統節氣等,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傳統的文化,對幼兒的思維發展、審美情味、時序感觸、乃至文明品德等基本價值觀形成都具有主要的意義。這本由黃健著作、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你好!
  • 我們的節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小滿
    5月20日,正值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是一個充滿哲理的節氣。小滿者,滿而不損,滿而不盈,滿而不溢。小得盈滿,蘊藏著無限的人生大智慧。此時,碧綠濃蔭,綠草清幽,涼風徐徐,炎氣未盛。天地萬物,抓緊時節不斷生長,等待著盛夏的考驗。
  • 妙手繪節氣,真趣見童心《漫畫二十四節氣》賞析
    當看到《漫畫二十四節氣》書稿時,我不禁為合肥編寫此書而感到欣慰;同時作為民俗文化研究工作者,我閱後又不禁為之擊掌稱好!我們知道,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智慧,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江淮大地的農民一直將其奉為圭臬而恪守不渝。
  • 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起源
    清明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春秋時期,古代人民已運用圭表測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節氣。秦漢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便於安排農事活動。中國的傳統節日基本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為線索進行的。
  • 我們的節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霜降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當傳統文化與創新設計相融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 我們的節日 |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霜降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   當傳統文化與創新設計相融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為響應新時代背景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的號召,中國美術學院宣傳部、學工部、研工部、設計藝術學院四方聯合主辦,推出「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以獨特的視覺語言對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視覺符號融合時代特點進行「再設計」。本次活動為大家帶來了一組「霜降」系列海報。
  • 二十四節氣——立夏,紐約時代廣場展現中國傳統書畫作品
    5月5日,迎來夏季第一個節氣——立夏,在有著「世界十字路口」之稱的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上,迪士尼大屏幕推出了「中國藝術名家劉燦銘、古強筆下的二十四節氣——立夏」,以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形式把中國「二十四節氣」通過傳統書畫展現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