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非遺魅力 傳承傳統文化 ——肅北縣開展「弘揚傳承『非遺文化』助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活動

2020-08-04 肅北發布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8月3日下午,肅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城灣鎮紫亭社區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肅北蒙古族服飾」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娜仁其其格走進社區,開展「弘揚傳承『非遺文化』,助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文明實踐活動,為居民群眾和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

感受非遺魅力 傳承傳統文化 ——肅北縣開展「弘揚傳承『非遺文化』助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活動

感受非遺魅力 傳承傳統文化 ——肅北縣開展「弘揚傳承『非遺文化』助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活動

肅北因屬高原山區氣候寒冷,加之生活以遊牧為主,肅北蒙古族服飾大都以大襟長袍、皮襖、坎肩等既方便又禦寒的著裝服飾為主。娜仁其其格老師在活動現場介紹了肅北蒙古族服飾的種類、款式和特點,並帶領大家來到自己的工作室,近距離感受肅北蒙古族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服飾文化,在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的同時促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感受非遺魅力 傳承傳統文化 ——肅北縣開展「弘揚傳承『非遺文化』助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活動

感受非遺魅力 傳承傳統文化 ——肅北縣開展「弘揚傳承『非遺文化』助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活動

據了解,肅北蒙古族服飾又稱為「雪山蒙古族服飾」,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肅北縣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與保護,開發利用肅北雪山蒙古族服飾、肅北蒙古族長調、馬頭琴製作技藝、馬上用具等文化資源,打造各具特色的休閒旅遊風景區。舉辦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和刺繡、服飾縫紉培訓班,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設置非遺傳承文明實踐點,將每周三定為「民族服飾日」等,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助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吳思斯 格格爾勒)

相關焦點

  • 助推非遺傳承與文化融合 四川西昌媽祖巡遊啟幕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助推非遺傳承與文化融合 四川西昌媽祖巡遊啟幕 海外網10月17日電 10月17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西昌春城社區媽祖巡遊實踐活動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舉行。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讓非遺在保護中傳承!
    2020年,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青白江區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力度,多方面做好保護與傳承工作。結合「暢遊成都·體驗非遺」系列活動,舉辦青白江區202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活動,目前開展非遺項目展演4場,展示體驗7場,殘疾人非遺蜀繡培訓1場,非遺保護與傳承主題講座2場,惠及群眾達3000餘人次,受到了群眾、非遺傳承人、非遺愛好者的一致好評。
  • 深圳: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非遺文化
    為有效保護、傳承、開發和整合粵港澳大灣區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搭建非遺保護傳承的有效載體和平臺,積極開拓非遺創新發展新路徑,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職業教育產教聯盟的理事長單位,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菲遺文化創新研究所,這是學校主動發揮大學的文化傳承與創新功能,主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 推動非遺文化傳承創新 促進兩岸青年融合發展
    本次活動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上活動依託武漢理工大學「非遺所思」公眾號平臺,開設通山木雕、大冶刺繡、雲夢皮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項目的圖文介紹與視頻直播,邀請非遺知識專家、臺灣文創青年在線授課分享,讓兩岸青年在感受非遺魅力的同時,對非遺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共同思考非遺傳承與創新命題。
  • 肅北縣持續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
    娜仁其其格多年來刻苦鑽研,辛勤勞動,在肅北蒙古族傳統服飾的傳承保護和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2006年,肅北蒙古族服飾被列入甘肅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肅北縣:持續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
    娜仁其其格多年來刻苦鑽研,辛勤勞動,在肅北蒙古族傳統服飾的傳承保護和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2006年,肅北蒙古族服飾被列入甘肅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長樂開展弘揚傳統文化 感受「非遺」魅力主題活動
    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近日,長樂區組織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非遺文化的體驗與傳播,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邀請同學們上臺一起演示詠春的動作同學們學習抱拳禮詠春拳進校園11月12日、11月23日,文化館非遺辦攜手長樂詠春拳第九代「刀」字輩傳承人陳文杰館長分別走進長樂實驗小學與海峽路小學,給學生們帶來了一節生動有趣的詠春拳體驗課。
  • 多彩活動點亮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傳承非遺 感受文化魅力
    6月13日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我市文化和旅遊部門將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提高市民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市博物館將舉辦「玉見南陽」線上展覽活動,共展出玉器文物圖片60組,分為獨山之玉、禮儀之玉、裝飾之玉、觀賞之玉等6個類別,展品既有春秋時期的玉牌飾,也有西漢時期的玉璧,直觀地展現南陽玉文化的深厚底蘊。南陽知府衙門博物館將舉辦《拓亮南陽》非遺文化傳播活動,邀請在校大學生走進館內參觀研學,近距離感受封建官府的歷史文化。
  • 文旅融合促進傳統文化發展 非遺傳承再煥時代活力
    七年來,山東、江西、福建等地深入學習貫徹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重要論述,大力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積極組織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活動,引導人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傳統文化的發展在這裡枝繁葉茂。
  • 探秘越窯青瓷文化 感受非遺傳承魅力
    2019-06-10 15:3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劉燕敏 記者 王淋玲6月9日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民進上虞區基層委和民進紹興市直經貿支部聯合開展「多彩非遺 幸福生活」暨「開明嘉苑」授牌活動。
  • 「保護非遺文化 傳承民族經典」長三角非遺文化傳承研討會成功舉辦
    2020年12月2日,由文化部中華文化促進會非遺工作委員會、《中國非遺》雜誌、蘇州市旅遊聯合會指導,蘇州市旅遊文化產業協會主辦的 「保護非遺文化 傳承民族經典」長三角非遺大師聯盟成立儀式暨非遺傳承研討會落地蘇州外國語學校藝展中心,來自於長三角地區的16位非遺大師齊集蘇外,為學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文化盛宴。
  • 漢服巡遊、非遺傳承、民俗體驗……竹裡這個「傳統文化旅遊節...
    為了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深入挖掘節日豐富內涵。喜迎中秋、國慶的到來,竹裡畲族鄉結合群眾性節日民俗,以「9.28」文禮書院釋菜禮為契機,啟動開幕竹裡畲族鄉傳統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   晚上七時許,竹裡畲族鄉「傳統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在畲鄉文化廣場隆重舉行。古琴曲、戲劇、歌曲《水調歌頭》、《蒹葭》、《詩畫畲鄉》、《歌是山哈傳家寶》......國學、現代、畲族、漢族各式風情的歌曲相繼展現。
  • 長壽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非遺」體驗 感受家鄉文化魅力
    人民網重慶10月22日電 10月21日晚,長壽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聯合長壽區文化館開展「童心拾『遺』・文脈傳承」「非遺」體驗活動,50名青少年參加體驗活動,近距離感受了家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激發了青少年弘揚傳承家鄉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 走近生活 別讓非遺有遺憾 我市促進非遺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有望優化非遺傳承發展環境
    普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根據教育部要求,目前中小學美術、音樂、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均已明確非遺學習要求。其中美術課安排蠟染、剪紙等非遺內容,激發學生對非遺的熱愛之情;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推薦開展「我們的傳統節日」「我是『非遺』小傳人」等主題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實踐了解非遺。
  • 四川西昌媽祖巡遊啟幕 助推非遺傳承與文化融合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陳進國博士、西昌市政協副主席吳仿、四川省福建商會會長陳冬、福建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杜建賢、西昌市邛旅投公司總經理黃海等出席活動。  據了解,以「傳承多彩文化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於10月17日至22日在成都舉行,各個主題分會場活動精彩紛呈。
  • 見證光輝歷程 展示優秀傳統文化——肅北讓非遺活起來
    2008年,肅北蒙古族服飾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絢麗多彩的雪山蒙古族服飾文化,2005年7月1日,肅北啟動了「推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雪山蒙古族服飾日」活動,將每周三定為「民族服飾日」。如今穿民族服飾已逐漸成為日常化和「新時尚」。
  • 永春:傳承非遺助推文化產業發展
    近年來,永春縣發揮獨特的文化優勢,保護和傳承好一批「非遺」項目,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助推文化產業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上個月中旬,由泉州市文化改革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泉州網承辦的泉州市首屆文化創意產品展在泉州東亞之窗文創園舉行,年過八旬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周文虎,到場展示永春紙織畫藝術,備受好評。永春紙織畫歷史悠久,可謂「中華一絕」。
  • 湖南衡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活態傳承"非遺進校園
    圖片來源:衡陽文明網  祁東縣開展常規性的「非遺進校園」活動已經有兩年了。該活動由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縣文旅廣體局主辦,縣文化遺產事務中心、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祁東縣祁劇演藝公司承辦。此次開展戲曲進校園目的就是讓青少年近距離接觸戲曲文化,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營造師生廣泛學唱、愛唱、會唱、唱響戲曲的濃厚氛圍。
  • 守護精神家園 盡展文化風採 ——肅北縣持續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
    娜仁其其格多年來刻苦鑽研,辛勤勞動,在肅北蒙古族傳統服飾的傳承保護和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2006年,肅北蒙古族服飾被列入甘肅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4年,肅北縣成立了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普查臨時機構,保護範圍從以民間文學為主擴展到了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所有文化空間,非遺保護中心應運而生。
  • 見證光輝歷程 展示優秀傳統文化 肅北讓非遺活起來
    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絢麗多彩的雪山蒙古族服飾文化,2005年7月1日,肅北啟動了「推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雪山蒙古族服飾日」活動,將每周三定為「民族服飾日」。如今穿民族服飾已逐漸成為日常化和「新時尚」。現年61歲的蒙古族婦女娜仁其其格是肅北蒙古族服飾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娜仁其其格自小跟隨奶奶做傳統蒙古族服飾,是該傳統服飾的「第四代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