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山水畫家範寬,開創了雪景山水畫,他的作品都被譽為「神品」

2020-12-13 藍鯨嘟嘟魚

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家範寬,是北方山水畫三大家之一,他擅於繪畫山水畫,他還擅長使用積墨法開創了雪景山水,他的作品特點「畫山畫骨更畫魂」給人一種「遠望不離座外」的感覺。他的《溪山行旅圖》、《雪景寒林圖》這些作品皆被列入「神品」。

範寬字中立,又名中正,陝西華原(陝西耀州)人。正是因為範寬的性格比較敦厚老實,所以很多人叫他為「範寬」。最開始範寬的繪畫技巧是學習的是李成,到後來他又向荊浩學習繪畫技巧。正是因為範寬明白了,前的人學習畫畫的時候,基本都是看著東西畫出來的。所以,要是學習他們的畫,那應該看著眼前的事情來練習繪畫,若是根據自己所看見的東西練習繪畫,那還不如去研究所看事物的本性。因此,範寬開始隱起來了,他主要的活動範圍是陝西的華山和終南山這兩地,因此就形成了範寬的繪畫風格擁有黃土高原上的大山直立的氣勢。

範寬落下筆時雄強老硬,山多正面巍立,石紋用豆瓣、雨點狀皴筆,山勢折落有勢, 頂植密林,枝如丁香,水際作突兀大石,屋宇籠染墨色,稱為「鐵屋」。範寬將秦隴間峰巒的渾厚、嚴峻逼人的氣勢都畫了出來。

範寬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圖》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雄偉、壯闊。從這幅畫面上來看,大山迎面矗立,氣勢逼人。山頭叢林茂密,兩峰相交處白色飛瀑如銀線飛流而下,於靜穆的氣氛中增添了一分動意。近景、中景怪石疊起,小溪、古樹、樓閣在其間隱現。一條崎嶇山路向上延伸。從右至左走來一隊旅客,騾馬載著貨物正艱難跋涉著。從這幅畫中也可以看出範寬繪畫喜歡用全景式的構圖方式。

範寬創造出來的雪景山水畫,被世人評價為「畫山畫骨更畫魂」。他的代表作《雪景寒林圖》是由3幅條絹組成的。這幅畫面中群峰屏立,山勢嵯峨。山頭遍布寒柯,深谷寒柯間蕭寺掩映。後有民居,一人張門而坐。板橋寒泉,流水縈迴。整幅畫擁有雄渾的氣勢,意境深遠,很多有層次感,並且可以非常真實地將山川初雪的景象展現出來。山間瀰漫的霧氣和堅實的樹石增加了整個畫面的意境,看著更加的幽靜、雄牡、浩莽。從他的作品《雪山蕭寺圖》中來看,畫面中是層巒疊嶂,白雪皚皚,山骨隱顯, 寒樹挺拔。寂靜中仿佛聽到古剎鐘聲。近景中,用粗筆來畫,呈現出一種雄悍狀態的巨大一顆禿樹被人形容為「掃帚」,這就是範寬繪畫的特點。

範寬特別喜歡使用積墨法,並且在作品《雪景寒林圖》中可以看得出來。在他畫這幅畫的時候,在畫山時先用幹筆塗出山石的紋理或陰陽向背,然後用水墨進行「籠染」,再用淡破濃或用濃破淡的方法,反反覆覆的疊加堆積完成了整幅畫,看著很渾厚但是又不乾枯,看著不僅溼潤還很渾厚。

從五代創造出的文人畫開始一直到北宋初年,畫家們把大自然當做繪畫的對象,讓山水畫擁有恢宏的氣度。範寬的作品給人的感覺是遠望的景色,但是在他繪畫的時候是身處在景色之中完成的,這就是「遠望不離坐外」。這和李成繪畫帶給人一種「近視如千裡之遠」的特點是呼應的,這些作品都被大家列為「神品」。範寬和關仝、李成三人被稱為北方山水畫三大家。

相關焦點

  • 北宋山水畫家範寬
    範寬,宋代傑出畫家。字仲立,一說中立。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北宋山水畫家,生活於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因為他性情寬厚,不拘成禮,時人呼之為「寬」,遂以範寬自名。北宋後期畫家王詵將李成與範寬的山水畫相比較,喻為「一文一武」,說明範寬的山水形象與李成的煙林情曠、氣象蕭疏的情調體貌相反,而別具風格。北宋劉道醇《聖朝名畫評》中,也認為「李成之筆,近視如千裡之遠;範寬之筆,遠望不離座外」。並與兩位師長並稱北宋初年的三大家。範寬的作品多取材於其家鄉陝西關中一帶的山嶽,雄闊壯美,筆力渾厚。
  • 宋代畫家第一神品山水畫
    宋代是我國山水畫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我國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山水畫家,這些畫家不僅繼承了先人的優秀傳統,還不斷推陳出新,把中國山水畫繪畫風格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範寬就是這一時期山水畫代表人物之一,作為山水畫藝術的集大成者,範寬所作之畫,氣勢逼人,筆墨雄奇,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 範寬的山水畫作品
    隋唐時,我國的山水畫逐步成為一個獨立的畫科,出現了不少專門以山水為主要題材的畫家。而五代和北宋則是這一畫科重要的發展階段,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作品的題材更加廣泛,意境更加深邃,技法也更加完善。這個時期的山水畫家可以開列出長長的名單來,如:荊浩、關仝、董源、巨然、李成、範寬、郭熙、許道寧、燕文貴……他們的畫風對於後世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其中李成、範寬和董源最為人們所稱道,被譽為「三家照耀古今,為百代師法」(湯屋《畫鑑》)。
  • 範寬傳世真跡《雪景寒林圖》時隔六年再次展出
    範寬《雪景寒林圖》 北宋 天津博物館藏山水畫是中國畫的代表之一,兩宋時期山水畫創作成就卓著。一方面是水墨山水的大發展,代表畫家李成、範寬、米芾父子等;另一方面,青山綠水的表現技法更豐富,講究筆墨的表現力。《雪景寒林圖》更是代表了宋代山水畫的獨樹一幟和非凡成就。時隔六年,天津博物館再次展出《雪景寒林圖》真跡,讓世人一睹這幅傳世宋畫的神採。
  • 北宋範寬《雪景寒林圖》欣賞
    範寬《雪景寒林圖》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宋代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將關仝與李成、範寬並列為五代宋初最有影響的「三家山水」,認為「關、李、範」「智妙入神,才高出類,三家鼎峙,百代標程」,一時成為山水畫的典範。範寬一生勤奮創作,《宣和畫譜》著錄有他的58件作品。以「峰巒渾厚,勢狀雄強」為其繪畫風格,被稱之為「與山傳神」。《雪景寒林圖》是範寬的傑作之一,收藏於天津博物館,是天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 技法交流|畫家楊天佑:北宋範寬《雪景寒林圖》臨摹七步法
    加之文藝皇帝宋徽宗開創「宣和畫院」,搜羅天下繪畫奇才加以提攜培養,更是把中國畫藝術推向頂峰,延續至明代,技法更趨完善。時有董其昌分南北宗山水,貶北崇南,中國山水畫至此每況愈下,經過幾百年的歪曲誤導至今已是難尋其宗。可以說宋代是中國山水畫的鼎盛時期,學中國畫沒有臨摹過一定量的宋畫就別說懂得真正的中國畫了。
  • 雪景寒林讀範寬
    同為北宋時的美術史家郭若虛讚譽李成、關仝、範寬的山水畫「三家鼎峙,百代標程」,稱「藏畫者方之三家,猶諸子之於正經矣」,說明範寬的繪畫在他生活的時代就已經備受推崇。    雖然北宋《宣和畫譜》著錄了五十多件宮廷內府收藏的範寬作品,但是對於這位畫家的生平卻敘述得十分簡略。
  • 他是北宋畫家,擅長畫大幅山水,董其昌評他的畫為「宋畫第一」!
    範寬是北宋時代的畫家,別名中正,字中立,是當時的華原人,也就是現在的陝西銅川耀州區人。範寬為人豪爽狂放且嗜酒,不受世事拘束也不愛功名,心醉高山茂林之間,這種性格其實是最適合創作巨幅山水的。其作品氣魄雄偉,境界浩莽,墨韻濃厚,筆力鼎健,其畫品極高,其畫風對後世影響極大。
  • 宋代山水畫家範寬真正得李成荒寒骨氣
    荒寒一境為畫壇所重,與水墨山水的流布密相關涉。在唐代,除王維之外,水墨山水的幾位創始人都力圖以水墨這一新形式來表現磊落、玄深而又冷寒的境界。五代之時,隨著水墨山水的流行,荒寒趣味越來越為許多畫家所接受。北方的荊關和南方的董巨激其波而揚其流,立意創造荒寒畫境,以寄託自己幽遠飄逸的用思。
  • 北宋範寬的雪景山水,雄闊壯美,氣勢蒼茫!
    宋 範寬 雪景寒林圖 《雪景寒林圖》以三拼絹大立幅圖寫北方冬日雪後山林氣象。 宋 範寬 雪景寒林圖(局部) 從此圖可以體味到,作者已不拘於刻形著物的風格,脫離真山真水,表達出一種寫胸中塊壘,傳意中山水的傾向。
  • 隱居終南山,只為繪製畫,從大環境到個人看範寬山水畫
    要進入畫院,就必須通過繪畫考試,而繪畫的試題往往是以一些著名的詩詞作為題目,來考察畫家的繪畫能力,這更加刺激了宋朝山水畫的發展。北宋時期,翰林畫院之中聚集著全國各地的繪畫高手,而一些不為朝廷所御用的平民畫家,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範寬作為平民畫家的代表,不在乎功名仕途,而是沉醉在自己的繪畫世界之中,不受題材和規矩的束縛,他遊走於自然山水之間,展現出自己對於繪畫的理解和審美,別具一格。
  • 隱居終南山,只為繪製畫,從大環境到個人看範寬山水畫
    前言範寬,名中正,陝西渭源人。以其山水畫技術之高超成為古代繪畫的優秀典範,被世人推為北宋時期山水畫的三大名家之一。其畫作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每一幅畫都展現出範寬的繪畫水準和審美情趣,《溪山行旅圖》作為範寬的傳世名作,收藏於故宮博物院之中,每年的陳列展覽都成為世人觀賞的中心。
  • 北宋書畫中的「北派」師祖範寬,古代書畫一直是收藏市場佼佼版塊
    北宋山水畫家,生活於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初學李成,繼法荊浩。性情寬厚,不拘成禮,時人呼之為「寬」,遂以範寬自名。享譽世界的「千年第一人」也許不甚多了解中國美術史的人,對於範寬並不熟悉。但是美國《生活》雜誌卻將範寬評為上一千年對人類最有影響的百大人物第59位。
  • 書畫典藏|山水畫之絕筆,細賞果真不凡!範寬山水名作賞析
    《雪景寒林圖》被廣譽為中國山水畫之絕筆,中國的書畫,在宋朝以前,和宋朝以後,都沒有這麼明顯的被稱之為一個朝代的特色,那就是寫真。這幅北宋的名畫,不僅寫真,還寫意,被稱之為範派。為什麼呢,範寬開闢了寫生式的畫法,為了畫畫,他鑽進大山裡每天觀察,也就是經歷了大量的實地考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採風寫生,而且,他獨創的雨點皴技法,在他的筆下,北方雄壯的大山極具氣魄魅力!據說他在山裡面一坐就是一整天,盯著山看呀看也看不夠。外面下雪了也不回來,剛好研究雪景,晚上有月亮的話就琢磨夜景,不亦快哉。
  • 範寬,我國繪畫大師,作品有雄偉之勢
    範寬,我國繪畫大師,作品有雄偉之勢範寬是北宋時代的畫家,別名中正,字中立,是當時的華原人,也就是現在的陝西銅川耀州區人。範寬為人豪爽狂放且嗜酒,不受世事拘束也不愛功名,心醉高山茂林之間,這種性格其實是最適合創作巨幅山水的。
  • 範寬 | 古今真絕筆
    據《畫史》記載,他約生於五代後漢乾公式年間,主要活動於北宋前期,宋仁宗天聖年間還健在。範寬擅畫山水,是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早年師從荊浩、李成,後來覺悟到應當重視對自然山川景物的觀察、體驗,因而長期在華山、終南山等處生活,對景造意,寫山真骨,自成一家。範寬畫作中的峰巒渾厚端莊,氣勢壯闊偉岸,令人有雄奇險峻之感。
  • 北宋民間畫家範寬,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
    在歷朝歷代眾多的畫家中,真正讓世人銘記的為數不多,而今天咱們要說的這一位可以說是一位傑出的寫生山水畫家。他那質樸、渾厚的獨特風格,在畫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他就是範寬。「進止疏野」,「不拘世故」,也就是他的舉止行動很隨便,不拘束於世俗的禮數。因此,他留下的只是他的繪畫作品,連一篇完整的傳記文字都沒有。如今,我們只知道他又名中正,字中立。傳說他原來不叫範寬,是因為性情溫厚、疏寬,所以才叫成範寬。像是綽號一樣,反而成了正名。由此可見,範寬是真正意義上的「民間大神」,關於他的資料幾乎沒有,但卻還是留下了名垂千古的作品。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範寬風格山水小品畫
    文/劉建軒    範寬,字中立,華原(今陝西銅川)人,北宋山水畫大師,與關仝、李成被後世譽為「北宋三大家」。其畫師法荊皓、李成,得北方山水雄渾壯闊之氣,米芾《畫史》稱之「顯顯如恆岱」。範寬作畫多以中鋒,用筆凝重狀若屈鐵,層層積染墨色渾厚。所用山石皴法獨具一格,中鋒點寫密如雨點,號為「豆瓣皴」。
  • 宋,範寬《雪景寒林圖》(天津博物館藏)
    《雪景寒林圖》軸,宋,範寬作,絹本設色,縱193.5釐米 橫160.3釐米,天津博物館藏。宋代畫家範寬所作《雪景寒林圖》是天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全畫布置嚴整,筆墨濃重潤澤,層次分明而渾然一體,皴擦、渲染並用,盡顯山石和枯木銳枝的質感,被公認為範寬的傑作。畫面前景的樹幹中,隱約可見「臣範寬制」的署款,《宣和畫譜》中記《雪景寒林圖》曾收於宮廷御府,此圖是否為範寬真筆,鑑賞家尚有爭議,但公認為北宋範氏流派中之傑作。
  • 範寬丨與山對坐
    範寬,北宋畫家,又名中正,字中立,陝西華原(今陝西銅川)人,歷史上對其生卒年份沒有確切的記載。據《畫史》記載,他約生於五代後漢乾公式年間,主要活動於北宋前期,宋仁宗天聖年間還健在。範寬擅畫山水,是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早年師從荊浩、李成,後來覺悟到應當重視對自然山川景物的觀察、體驗,因而長期在華山、終南山等處生活,對景造意,寫山真骨,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