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把美國打怕了嗎?美將領:懂了什麼是無法戰勝的軍隊

2021-01-16 陣匠

因為韓戰牽扯比較廣,所以參戰雙方的組成也是比較複雜的,與其說是兩個國家的戰爭,不如說是兩股勢力的混戰,一方是中朝蘇軍隊,另一方則是數十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不過主要的參戰方還是中國以及美國。韓戰對中美雙方的意義也是不同的,我國參戰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美國威脅到了我國的國防安全,那麼韓戰把美國打怕了嗎?美軍是如何評價這場戰爭的?當時有美軍將領回憶:終於懂了什麼是無法戰勝的軍隊。

美軍將領約翰·馬丁在戰爭結束後對朝鮮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志願軍重新詮釋了無法戰勝這四個字真正的內涵,和日軍作戰時,你會發現他們雖然也是不怕死,但是那種瘋狂毫無章法可言。這就是一支「兼顧了無畏和魯莽」的隊伍,他們的英勇是建立在有戰術戰略的基礎上,哪怕美軍的炮火再猛,一輪接著一輪的轟炸下去,志願軍的陣地上還是會有人再次站起來,死戰不退。這樣的軍隊就是最難戰勝的,也是不可戰勝的。

在韓戰開始之前,美軍對志願軍是非常不屑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也都不看好中國,覺得這種實力差距下,中國志願軍基本上就等於是去送死的。但是韓戰打完後,美國的總統以及各級將領都紛紛表達了對戰敗一事的無可奈何,以及對志願軍的讚賞和敬佩。

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曾說:「中國人介入戰場後,美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大敵人」,第八集團軍總司令李奇微在剛到朝鮮戰場時表示自己肯定會戰勝志願軍,到最後他也只能撤退,並且在他的指揮部裡留了言:「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向中國總司令致敬!」長津湖戰役打完,美軍回憶:「陸戰隊歷史上,從未有過如此悲慘艱苦的經歷,這簡直是到了地獄」。

類似這樣的記載以及評價可謂是一抓一大把,美方在回憶和反思這樣戰爭時,無一不提到志願軍的強大,他們也實在是想不通,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美軍擁有充足的物資都過得非常艱難,志願軍缺衣少食,卻能在雪窩裡一趴就是好幾個小時 。美軍永遠也不知道志願軍會從什麼地方冒出來,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場戰爭,確實是把美軍給打出陰影、打怕了。

讓美國人轉變想法的,是那些捨生忘死的志願軍前輩,如果沒有他們的奮戰,美軍就會一直覺得中國人還是他們印象中的「東亞病夫」。韓戰讓全世界意識到了中國的潛力,所以會被稱作是中國的「立國之戰」。

抗美援朝的勝利證明,我們的軍隊是一支不可侮的力量,中國人民一定能創造奇蹟。從抗美援朝中,我們可以汲取無窮無盡的精神力量。在了解抗美援朝方面,著名軍史學者李峰先生所著的《決戰朝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著作。

李峰先生在編寫此書的時候,及其尊重實際情況,最大程度還原這場戰爭並加以講解注釋。著名抗戰口述歷史研究者方軍看完這本書後連連感嘆:原來,我對抗美援朝是有誤解的。看了李峰先生的著作,我完全改變了看法。

《決戰朝鮮》是一曲英雄之歌,它穿越60年時間隧道,即便是現在看來,依然令人熱血沸騰。本書原價119元,現價88元,共有兩大本,還不到兩包煙的錢,不管是自己閱讀還是送朋友都非常不錯,有意的讀者,請點擊下方橫條購買:

相關焦點

  • 美國人如何看韓戰?美軍將領回憶:終於懂了什麼是無法戰勝
    韓戰是我們的立國之戰,這場戰爭對我們有多重要?可以這麼說,直到今天我們這麼多年和平發展的環境,都是這一戰打出來的。從1840年開始,積貧積弱的中國被西方人嘲笑為東亞病夫,這個帶有歧視性的稱呼什麼時候被摘下去的,就是韓戰之後,韓戰不僅讓中國軍隊揚名世界,更讓世界對中華民族刮目相看。
  • 美國人怎樣看待鮮戰爭?美軍將領回憶:終於明白什麼叫無法戰勝
    現在美國人很喜歡拍戰爭片,越南戰場,歐洲戰場,日本戰場等等,美軍在影視作品中幾乎戰無不勝,不過他們卻幾乎不以朝鮮戰場為題材,這也導致了很多美國人不知道國家打了這麼一場戰爭,而韓戰在美國也被稱為「被遺忘的戰爭」。
  • 美國軍隊指揮官眼中的韓戰:中國軍隊最難以徵服!
    1951年7月10日,中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籤署《朝鮮停戰協定》。韓戰結束後,美國認識到自己的實力難於打贏地面局部戰爭,便實行「大規模報復戰略」,同蘇聯展開了持續的軍備競賽,導致冷戰局面進一步加劇。
  • 美國號稱160年沒敗過的王牌軍隊,在韓戰中,卻潰不成軍
    美國第一騎兵師,是美軍的王牌部隊,美國人稱之為「常勝師」、「先驅師」。雖然它正式建於1921年,但其最初來源是美國印第安戰爭時期的龍騎兵團。第一騎兵師先後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等著名戰役。在戰爭中,它始終充當著開路先鋒的角色。
  • 柯林頓披露:當年為了打贏韓戰,美國一共投入了200萬軍隊
    紀念活動的內容主要包括:隊列表演,種紀念樹,用韓戰的領導人、英雄和戰役來重新命名街道和建築物,請老兵講戰爭故事,收集並展出韓戰老兵的照片、紀念品、書信和日記以及複製當時的宣傳畫、照片和標語等。  在當天的開幕式上,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發表了講話,他說:「透過歷史的長鏡頭來重新審視這場戰爭,就會清楚地看到,美國在朝鮮所採取的立場,對於我們取得冷戰最終勝利是不可或缺的。
  • 韓戰,朝鮮和韓國陣亡的最高將領都是誰?當時擔任什麼職務?
    1950年6月25日,北朝鮮人民軍7個主力師越過38線向韓軍發起猛烈進攻,韓戰由此爆發。當時朝鮮人民軍這7個師長中有5人是東北抗聯出身,還有兩人是八路軍出身,指揮水平很高,加上兵力和武器裝備也佔據一定的優勢,因此很快就將韓軍打得潰不成軍,僅用3天時間就佔領了漢城。
  • 鼓勵抗美援朝影視劇創作,美國刻意遺忘韓戰,當年被打怕了?
    反觀美國,美國戰爭電影層出不窮,關於美國南北戰爭、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越南戰爭,甚至上世紀90年代以後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都大量拍攝,唯有這場二戰以後規模最大的韓戰很少拍攝,甚至被美國人稱之為「被遺忘的戰爭」。這又是為何呢?其實,美國人還是拍攝了一些關於韓戰的影視作品,只不過在國內很少播放。
  • 肖裕聲:韓戰是固國強軍夢的嶄新開篇
    ·從美軍的六個沒有想到,我們進一步看到:抗美援朝戰爭改變了全世界特別是美國對新中國的認識。這個認識,就是組織起來的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美軍西點軍校學者在總結韓戰的經驗教訓時,反覆說了一句話:美軍不怕中國軍隊現代化,怕的是中國軍隊毛澤東化。這是不爭的事實。
  • 美國在韓戰中真的被打敗了嗎?這場戰爭對美國的影響有多大?
    準確來說,也許應該只能說是美國沒能打贏韓戰。朝鮮戰場,如果僅僅以雙方的損失及軍隊傷亡人數來看,美國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戰敗,但是作為主動挑起戰爭的一方,沒有打贏,就是失敗。這場沒能打贏的戰爭,對美國乃世界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 韓戰:美國對中國有些什麼誤判?
    「與聯合國軍隊在朝鮮打成了平局(這本身就是一種勝利)」(見徐中約《中國近代史》第533頁)。】作為平局的停戰對於美國既是明智的選擇,更是不得已的選擇。美國對中國到底犯了哪些判斷錯誤呢?《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是以中央情報局為主的美國情報機構收集的中國情報以及對這些情報進行分析和評估的報告。
  • 文史評論| 韓戰是美國難以治癒的「心病」
    及至同年5月,對美軍來說,繼續打無取勝把握,尋求盟國增加支持無人響應,長期僵持不一定消耗得起,擴大戰火又怕引起嚴重後果,二戰以來,美國何曾遇到過此種窘境?無奈之下,不得不玩起邊打邊談的路數。戰事不利上對總統、下對民眾都影響巨大。戰爭尚未結束就決定了兩位美國總統的命運。杜魯門民意測驗支持率主要因朝戰而在兩年裡下降了一半(從46% 降至23%),打消了再度競選總統的念頭。
  • 韓戰中幾個倒黴的美國將軍
    整個韓戰期間,身為聯合國軍之首的美軍,在與中朝軍隊的對抗下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從幾位美國將軍的狼狽下場就可以看出這場戰爭中美軍的損失之大。  1、美第八集團軍步24師師長迪安少將被俘。美第八集團軍和10軍所屬的陸戰1師、美7師、美2師、美25師、美騎1師在與志願軍的交鋒中均遭重創,整個美軍和南韓軍隊在志願軍的追擊下倉皇亡命南逃,10天之內潰退300公裡,被稱為:美國歷史上路程最長的退卻(艾奇遜語)開始了。年已61歲的沃克中將的座車就是在潰退途中與南朝鮮潰軍的汽車相撞,沃克當場斃命。成為美軍韓戰中死亡級別最高的人員。  3、美9軍軍長穆爾少將空難喪生。
  • 韓戰給美國人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戰爭電影從來不敢涉足朝鮮
    但是在美國的導演和編劇眼中,對有一場戰爭大多諱莫如深,是電影界的禁忌,這就是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打垮了美帝國主義的威風的韓戰。不光是美國的電影界,在美國的文藝界、歷史界、政治界從來沒有人敢主動將韓戰這個話題擺到桌面上。
  • 韓戰美軍統帥:韓軍隊把中國志願軍看成天兵天將
    戰爭,是人類在浩瀚文明中最具有兩面性的發現,它固然有著自己的目的與好處,但它殘酷兇狠的一面也時時刻刻擺在所有人面前,人類在他的面前,顯得是如此的渺小與無力。在抗美援朝戰爭裡,中國人民志願軍奮勇作戰,多次完成了以少打多的戰役,就連當時的美軍統帥李奇微都說:「南朝鮮軍隊在中國軍隊打擊下損失慘重,往往對中共士兵懷有非常畏懼的心理,幾乎把這些人看成天兵天將。」
  • 韓戰爆發初期,為何北朝鮮軍隊勢如破竹,直接碾壓南朝鮮軍隊
    今天咱們就要說到韓戰的正題了,那就是戰爭終於爆發了。在1950年6月25號的凌晨,北朝鮮的共產黨軍隊突然攻入了南朝鮮。韓戰自此正式爆發,北朝鮮方面的最初投入的部隊有七個師和三個獨立分隊,總計有八萬九千人。北朝鮮的指揮官把他們的八萬九千人分成了六個密集的縱隊,沿著朝鮮半島上北緯三十八度線這一道邊界,南朝鮮人在戰略戰術上完全實現了突然襲擊的目的。
  • 朝鮮停戰50周年:韓戰為何被美國遺忘
    50年前的7月27日,朝中軍隊和美軍在板門店籤署了停戰協定,朝鮮半島上瀰漫了3年的硝煙被驅散。然而,朝鮮半島並未從此徹底歸於平靜。50年來,朝軍與韓美軍隊相互防範,甚至多次劍拔弩張,以至於美國副國防部長沃爾福威茨稱,現在朝鮮半島在技術上仍處於戰爭狀態。
  • 韓戰中,美國為何主動提出談判停戰?再打下去就要出大問題
    1950年9月15日,美國正式出兵朝鮮半島,美第十軍團成功登陸仁川。起初,美國雄心勃勃,滿以為很快就能將朝鮮半島據為己有。但是,後來的戰爭發展,完全不是他們想像的那樣。
  • 揭秘:美國政府三次拒絕蔣介石參與韓戰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派遣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以「防止對臺灣的任何進攻」。朝鮮南北發生戰爭的消息,對於已被杜魯門冷落的蔣介石來說,無疑是一個意外的「喜訊」。蔣介石還三次向美國提出派遣3.3萬精銳國民黨軍隊參加赴朝鮮半島參戰的建議。  但是令蔣介石沮喪的是,美國政府並未接受蔣介石的建議。
  • 子思:美國在朝鮮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70年了仍不懂錯在哪裡
    但美國方面則完全不同,從今天的美國針對中國的種種挑釁行為上看,韓戰給美國人帶來的教訓,美國並未真正吸取,甚至已經完全忘記了。習近平講話中所說的「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是毛澤東在1953年就說過的,今天不得不再重複一遍。 事實上,美國在韓戰之後,朝野上下的確有意識地選擇了遺忘掉這場戰爭。
  •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咋樣
    朝鮮戰場本是朝鮮半島上的一場內戰,卻由於美國橫插一腳,支援南韓軍隊,使得規模開始擴大,直至美國開始對中國邊境進行試探,中國忍無可忍,派出中國人民志願軍對北朝鮮軍隊進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