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順眾生—仁山法師

2021-01-08 弘願之音

恆順眾生。

恆順眾生,說的是在與眾生相處的過程中,以恆常隨順眾生佛性為接引眾生覺悟的方式方法。

一切眾生種類不同,普賢菩薩在行願中這樣說:

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普賢菩薩對待一切眾生的態度的確令人敬佩。

我們學習恆順眾生,首先,內心要能容得下生活當中所有有緣大眾。

順,其實就是以沒有煩惱、慈悲、博愛的心去看待眾生。

如此來看,眾生種種行為就有合理之處。

縱然偶有不順眼之事,不妨以隨順為方便,善巧引導。

隨順是一種引導眾生破迷開悟的方法,隨順的最終目的是引導眾生離苦得樂。

因此,隨順對一般人來說不是漫無原則的縱容,而是一種巧妙的引導。

諸佛菩薩以恆順為方便,最終引導眾生圓滿無上菩提。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恆順眾生
    恆順眾生:「恆」是以時間而論,有長久不變之義,也就是恆常不變;「順」是隨順度化,悲憫柔和之義。「恆順眾生」是常常不厭煩地去教化眾生,令眾生反迷歸覺,離開迷途得到覺悟。發起恆順眾生之願,非菩薩人不能克成,最起碼亦得證成無生法忍,方得恆順眾生,不致有退墮之念。
  • 佛教裡講的「恆順眾生」是有原則的
    因為我們知道,只有利益眾生才能成就自己。另一個方面,我們知道怎麼樣?同體大悲。一切眾生與我都是同一真性,所以我們「恆順眾生」,就是恆順自己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我們對眾生起分別心,就是破壞,就是染汙,蒙蔽自己的真心本性;我們對眾生一起分別的時候,真如自性的清淨光明就顯發不出來了。所以從這個層面,我們來更深地體悟「恆順眾生」。當然,「恆順眾生」也要有原則,是順著眾生的善性,幫助他們解脫。
  • 資訊 | 安樂生活 佛光普照 ——仁山法師樂清安樂寺弘法紀實
    安樂生活  佛光普照——仁山法師樂清安樂寺弘法紀實12月2日,應溫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
  • 佛教:什麼叫「恆順眾生」,千萬不要誤解了!
    普賢十大願王之中,有一願叫「恆順眾生」,這句話很容易被人誤解,很多人總是拿這一句話當藉口,隨順別人的惡習。所以末學今天就分享一下這句話的含義,以免大家再望文生義,曲解了佛法的本意。這裡的「恆」字,是恆常不變的意思;「順」是以順,是順著眾生的境界。
  •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仁山法師
    眾生之所以叫眾生那接下來怎麼辦呢拿水去灌給他醒酒啊還在旁邊閒著幹嘛呀看到芸芸眾生看到這些大眾你說眾生為什麼這樣眾生這樣不正常嗎要不然還能叫眾生嗎為什麼他們不像佛他們要像佛你就成不了佛啦 是不是看到眾生這樣正是我們發心去付出發心去引導的機會
  • 《普賢行願品》: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一者禮敬修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九者恆順眾生』:恆是常常,恆常不變;順是依順,依眾生境界。恆順眾生,眾生都是顛倒的,你是不是恆順眾生顛倒呢?眾生根本沒有知識,你若恆順沒有知識的眾生,你豈不是走入愚痴之路?恆順眾生,是順眾生的習慣,又把他從逆流中拯救出來,才叫恆順眾生。因為眾生都是顛倒,顛倒就是逆流。你若是順眾生,便不能成佛。
  • 仁清法師:轉輪聖王是人世間福報最大的一類眾生
    這很簡單,善業是發心和結果,對眾生,對其他眾生和對自己都是有利的。惡業是發心和結果,對其他眾生和對自己都是不利的,都是不利的。那個無記業是不會引發善惡果報的一種業。這種業我們也常有,比方說你無意間打了個噴嚏,這個噴嚏沒有分別你那善噁心,也沒有對任何眾生引發一些善或惡的果。所以這個噴嚏也是一種造作,這個噴嚏就是一種無記業,它不引發善惡之果報。無記業這個能懂吧?
  •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恆順眾生
    對於菩薩來說,眾生是沒有什麼錯誤的。當然,這是說即使是菩薩也知道眾生的毛病,很多眾生是無藥可救的。但是,只能慈悲接引,給他們表法,也許能夠度他們,也許不能度他們。但是菩薩的心裡永遠是清靜的。這眾生不僅僅是外在的人和世界,還包括內在的眾生,也就是我們自己生出的各種眾生,情緒,見解。順,是不動,不離不即,自然而然就順了。不需要再有一個順的動作。恆順眾生,慢慢地就能達到心順。心順了,世界就順了。忘記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讓自己的內心順了,自己順了,世界就順了。即使那些愚痴的眾生依然在造作,那也只是因果業力在運作。
  • 仁清法師:無情眾生具空性 有情眾生具佛性
    器世界,就象桌椅板凳一樣,河流湖泊一樣,山川大地一樣,「無情眾生具空性」。「有情眾生具佛性」;佛性是說的心識的空性,空性是說的萬物的空性。怎樣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呢?「是通過外境的空性薰染這顆心。當通過外境的空性,薰染到心證得空性的時候,它兩無二無別」。空性和空性沒有分別嘛,它兩無二無別,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在這裡。不是說桌椅板凳也成佛,不是那意思。
  • 中國鎮江(恆順)醬醋文化節
    作為中國四大名醋之一——鎮江香醋有著1400多年的歷史,香醋不僅是鎮江人對外交往的一張「城市名片」,更給江蘇鎮江這座素有「真山真水、城市山林」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賦予了諸多的文化內涵。  誕生於清道光年間的恆順集團,秉承「恆順眾生」的經營理念,以酒起家、因醋馳名,將一個鎮江的傳統醬醋作坊,發展成為當今中國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食醋釀造基地
  • 浙江普陀山淨旻法師作《普賢十大願王》佛學講座
    浙江普陀山淨旻法師作《普賢十大願王》佛學講座(圖片來源:普陀山)淨旻法師在迎請引禮班迎請中步入寶陀講寺普門講堂(圖片來源:普陀山)講座現場(圖片來源:普陀山)2012年9月2日,舟山市佛教協會會長、普陀山隱秀講院監院淨旻法師,於普陀山寶陀講寺普門講堂作《普賢十大願王》佛學專題講座。
  • 常令眾生歡喜—仁山法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愛語是菩薩跟眾生交流的時候常用的語言布施 愛語 利行 同事菩薩四攝法菩薩有四種方法跟眾生在一起相處令眾生常生歡喜眾生歡喜才願意跟菩薩往來跟菩薩經常往來
  • 仁清法師:有一類眾生也求,也努力,也奔波 但最後兩手空空
    「或復有業補特伽羅所求不遂」,就是有一類眾生,這一生當中大的事情也求、也努力、也奔波,但是最後是兩手空空,這一種有吧?「或復有業不求自至」,還有一種不求自至。人家沒有求,但他有福報,他有那種福業。報應來的時候,他的福報就顯現了,不求自至。
  • 普賢菩薩聖誕—仁山法師
    東漢時期的某一天,隱士蒲公入山採藥,見一隻野鹿,「追之絕頂而無蹤」,緊接著天空中迴響起天籟之音,五彩的雲海中,出現了一頭長著六根長牙的白象,象背上還馱著一位相貌莊嚴的人。蒲公疑惑不解,特向當時從西天來華的天竺僧人寶掌請教,寶掌告訴他說:「此是普賢瑞相,於末法中守護如來,現相於此,化利一切眾生。」
  • 顛倒眾生顛倒顛 如何隨順
    「恆順眾生」:恆是常常,恆常不變;順是依順,依眾生境界。恆順眾生,眾生都是顛倒的,你是不是恆順生顛倒呢?眾生根本沒有知識,你若恆順沒有知識的眾生,你豈不是走入愚痴之路?恆順眾生,是順眾生的習慣,又把他從逆流中拯救出來,才叫恆順眾生。因為眾生都是顛倒,顛倒就是逆流。你若是順眾生,便不能成佛。你若想成佛,則不能順眾生。普賢菩薩為何要恆順眾生?
  • 獨家專訪仁炟法師:猶見本來清淨心【系列報導】
    ◎仁炟法師簡介仁炟法師,1942年生,早年畢業於天津輕工業學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攻食品生物化學,被國家人事部、國家科委命名為我國「豆製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 1992年,仁炟法師在北京法源寺能行長老(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人)座下皈依佛門,爾後出家;2000年在佛門泰鬥本煥老和尚(臨濟宗第四十四代傳人)座下受具足戒。
  • 仁悟法師佛像畫作品展
    這一路陪伴著所有崇恩人,從冬的惶恐走進春的希望,把「逆行者」和「奮鬥者」的大愛精神,把無國界的慈悲喜舍,通過藝術形式升華於眾生的心田,見證了華夏兒女眾志成城、團結一致取得抗疫攻堅戰的成效。微展得到松江各寺院法師和廣大藝術家的誠摯支持,受到了觀眾的持續關注和好評,即將圓滿之際,院方向所有參與者、投稿者表示由衷的感恩,向所有轉發者、點讚者表示隨喜讚嘆。
  • 讓心安住在一切功德法中—仁山法師
    不算難事有一個人能把佛功德說盡甚難甚難 做不到無能盡說佛功德為什麼佛功德說不盡呢一切佛功德即是一切眾生在眾生這一邊去理解為什麼佛功德不可說無盡呢眾生無邊佛的功德諸位回過來去想前面所講的恆順眾生佛的功德從眾生這一邊出生的佛功德是什麼花果功德在哪裡功德就是下面樹根諸佛如來的功德從這裡出生這是從事相上去理解
  • 七月十五-眾生歡喜佛歡喜—仁山法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七月十五這一天又叫佛歡喜日為什麼叫佛歡喜呀因為眾生歡喜眾生歡喜 就是佛歡喜各位 聽明白了嗎所以今天大家歡喜就是諸佛歡喜有人說我沒看到佛怎麼佛沒有歡喜呀各位 誰歡喜誰就是佛
  • 仁山法師:學會隨喜,福報將會源源不斷湧現出來!(附心經講解)
    仁山法師:獲取「福報」的簡單方法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仁山法師:心經的妙用(1)仁山法師:心經的妙用(2)天將降大任修行是場騙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