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堂祖心禪師法號寶覺,廣東南雄鄔氏子,曾親近過黃龍惠南禪師,平時與文人黃山谷私交甚篤。
有一天,黃山谷前來討論禪道,晦堂禪師就問黃山谷說:「孔子不為二三子隱,這可能與禪法不說破有相同處,你認為呢?」
黃山谷回答道:「這個我也不太清楚。」
後來兩人一起去巡山,看到滿山滿谷百花開放,晦堂禪師又問道:「怎麼樣?聞到花香了嗎?」黃山谷回答道:「聞到了,花好香噢。」
晦堂禪師別有所指地說道:「所以說嘛,我並沒有對您隱瞞什麼?」黃山谷聽了以後,似懂非懂的。
巡山以後,回來午餐,黃山谷問道:「禪師,經裡有說:『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此話當真?」
意思就是一切樹木花草都能成佛,此話當真?晦堂禪師回答道:「此話本真,但因出自你口,所以非真。」
黃山谷不解地問道:「這為什麼呢?」
晦堂禪師不回答。此時剛好有一隻狗,趴在桌子底下,晦堂禪師隨手用筷子打狗,狗「汪」的一聲跑掉了。禪師也用筷子打了桌子一下,這時候才以問代答道:「狗屬有情,遭打即跑;桌子無情,任打仍在。情與無情,如何得成一本?」
黃山谷聽了以後,茫然不知所對,但禪師又隨口更正道:「山有山神、水有水神、花有花神、樹有樹神,大地山河無盡妙用。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郁黃花皆是妙諦,故情與無情,當能同圓種智也。」
黃山谷認為禪師的話前後矛盾,禪師不得已才總結說道:「才涉思維,即非禪道!何曾萬物為已哉?」黃山谷終於在此刻有所契悟。
晦堂禪師最後才告誡黃山谷:「才涉思維,即非禪道!」意思是,當你在你的心中給對方定下一個標籤之後,那麼你就離真實越來越遠了。這時,你已經將你心中的對方當成了真正的對方,因而你就再也看不到真正的對方了,因為你的先驗之見擋住了你的眼睛。
這就好比,一個人隨意寫了一個字,煩。有可能是他覺得自己這個字一直寫不好,因此單獨拿出來練習。但在另一個人的眼中,此人寫個煩字,就說明他心中焦躁。這就是上面情形的例證了,我們所理解的對方的意思,跟對方的真正意思往往並不相同。
不管是看人,還是看事情,不要過早地下結論,更不要輕易在心裡給對方定一個標籤。因為我們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實的,我們所認為的就更未必是真實的了。而且,如果將我們認為的當作真實的,不僅會跟真正的真實擦肩而過,而且還有可能傷害對方。就像那看到別人寫了一個煩字,就四處招搖那人心情不好一樣。你這一招搖,自然有很多人問他因何事煩惱,整天有人問,本來不煩惱的他也煩惱了。
與人為善不僅是對人謙恭有禮,更是不輕易揣測他人之意。這後者,才是與人為善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