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開始今天的主題前,讓我先給你講個小故事。上周五,老闆在下班前的十幾分鐘,突然交給了我一個非常棘手的任務,讓我儘快做出來,並且在臨走之前,還特別堅定地對我說,「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本來呢,我已經沒心思在工作上了,心裡就想著周末和朋友看電影的事情。但是,老闆的這句話和信任,不知道怎麼樣的,就讓我心裡有種強烈的預期,覺得自己一定能完成老闆交代的這個任務。
所以,在周末的時候,我調整了自己和朋友的出行計劃,自己又找了大量的資料,最後終於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任務。把報告交上去的時候,沒想到再一次受到了老闆的肯定,「我就說你肯定行吧,這次工作完成得非常好!」
這幾天仔細想想這事兒,突然發現,其實老闆這一招用就是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呀!不知道你在工作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呢?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解讀一下這個效應,看看它究竟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皮格馬利翁效應」,也被稱為「期望效應」,皮格馬利翁這個名字,是來源於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一位雕刻家,他雕刻的東西都栩栩如生。有一次,他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麗的少女,然後他就愛上了這個雕像。於是,他就每天都對著雕像說話,天天想著,如果這個雕像能夠變成真人,成為他的妻子該有多好。然後終於有一天,愛神阿芙洛狄蒂被他的付出和執著打動了,就賜予了這座雕像生命,這座雕像就真的變成了一位鮮活的少女。
所以,後來心理學家就借用這個故事,來描述「當人們被賦予了更高的期望以後,他們就會表現得更好」的這樣一種現象。簡單來說就是,你期望什麼,就更容易得到什麼。
關於這個效應,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他的助手雅各布森在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這個實驗非常有趣,是這樣子的:他來到一所小學,給各年級的學生做語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測驗。測試完之後,他沒有看測驗結果,而是隨機地選出了幾位學生,然後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些孩子很有潛力,將來可能比其他學生更有出息」。幾個月以後,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再次來到這所學校,然後他們發現,之前他們隨機指定的那幾位學生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
顯然這次實驗,是羅森塔爾的謊言左右了教師對那幾位學生的評價,讓教師們堅信這部分學生是有發展潛力的,畢竟這可是測試得出來的結果。所以,之後教師們的一言一行,都難以隱藏對這部分學生的信任和期待。比如說,上課時候更多的關注、更多的眼神交流、課間時候更多的微笑、更多的溝通、鼓勵等等。
當學生們感受到來自老師強烈的期望之後,他們也會變得更加自信,在各個方面也都更加願意去進步、去努力。
其實這個實驗我們也能看出來,「皮格馬利翁效應」帶給自己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暗示和預期。而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它往往會讓別人不自覺地接受一定的信息,以及根據這樣的信息去採取行動。
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個在網上流傳很廣的故事,也是關於「皮格馬利翁效應」的。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少年,叫做羅傑·羅爾斯,他出生在美國紐約的貧民窟,在這裡出生的孩子呢,長大後很少有人可以從事一些體面的職業。羅爾斯,和其他孩子一樣,非常頑皮,總是逃課、打架,讓家長、老師都很頭疼。
有一次,當羅爾斯從窗臺上跳下來走向講臺時,出乎意料地聽到校長對他說:「我一看就知道,你將來是紐約州的州長。」校長的這句話對他震動特別大。
從此,羅爾斯就記下了這句話。時刻以「紐約州州長」的身份,來要求自己。「紐約州州長」就像是一面旗幟,帶給他信念,指引他成長。然後,終於在他51歲的那年,成了紐約州州長,而且是紐約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長。
聽到這裡,你會覺得羅爾斯的故事非常勵志,校長一句鼓勵的話,就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這個故事曾在網上流傳很久,很多媒體、雜誌都報導過,但事實上,紐約州的歷史上並沒有這樣一個人,這完全是一個子虛烏有的事情。當然,從這個故事本身,你也可以看到,他人的積極期待,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那麼在工作中,我們應該怎麼去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這個靈丹妙藥呢?
首先,如果你承擔一個管理者的角色,你可以用積極的心理暗示來激發別人的潛力,尤其是當你要帶領組員,完成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的時候,你更加需要相信你的下屬,並且給他們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說,這個時候,你可以對他們說:「我相信你們是可以的」、「我們是最優秀的團隊,完成這個並不困難。」等等類似這樣的話。
當然,這並不是說,要你去刻意地說一些假話,或者是盲目地打雞血,而是你作為管理者,要更多地看到組員身上的閃光點,並且及時地去讚賞他們。要知道,對於員工來說,能夠得到上級真誠的認可和讚賞,是一件讓人非常愉悅的事情。那麼他們在這種愉悅的環境中,工作就會更加有動力,也就能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潛力了。
那麼,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員工,老闆對你的期望當然會給你很大的信心,同樣的,你也要適當地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和自我肯定。當老闆交給了你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的時候,與其抱怨說,「老闆是不是不喜歡我啊,總給我一堆很困難的工作」,不如換個思路想想,也許老闆正是相信你的能力,才會給你布置這麼多高難度的任務,而且通過完成這些高難度的工作任務,自己的能力也才能得到一次次的進步和提升。當你開始這麼想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對待工作的態度就沒那麼牴觸和消極了,而且,老闆也會越來越注意到你的改變和進步,對你的信任也會與日俱增。
其實不止是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也會有這樣的效應發生。比如說,我們時不時會看見,有朋友把「微信頭像」換成了,寫著「不瘦10斤不換頭像」這樣字樣的圖片,我對這樣的朋友一般還是保持關注、和滿懷期待的,真心期望他早日減肥成功。而我們對他的期望,也會給他一種心理暗示,「我一天不換頭像,大家就多一天知道我還沒有減肥成功」。這同樣也是利用別人對自己的期待、和自己對自己的期待,來促成目標達成的現實案例。
所以說,「皮格馬利翁效應」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現象,有時候你甚至都意識不到,自己的期待對其他人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所以,無論你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記得經常給其他人和自己一些好的預期,經常對其他人說一說,「我相信你一定行」,這樣不僅能夠讓你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好,也真的能激發自己或者是其他人的工作熱情、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是真的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