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皮格馬利翁的愛情,羅森塔爾的人際期望效應

2020-12-18 玖零後觀點

當你把積極的注意力放在某件事情上並對它有良好的期望時,一旦你的期望足夠堅定,你就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去實現它們,事情就會朝著你想要的方向發展。

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人際期望效應。它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為什麼它又被稱作皮格馬利翁效應呢?答案源自這樣一個愛情故事。

皮格馬利翁之戀

賽普勒斯的國王皮格馬利翁是一位雕刻家。他的雕刻技藝遠近聞名,但是他卻有一個奇怪的毛病:就是他決不雕刻女人。原來他在出生後就被母親拋棄,他一直和自己的石匠父親相依為命,而他的初戀情人也拋棄了他與別人私奔。

所以他決心終生不娶,投身於雕刻事業。但是有一天,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一個女人,之後那個女人就在他的腦海裡揮之不去。有一次,他準備用象牙雕刻一尊人像,手起刀落,轉眼間雕像的面孔漸漸浮現在他面前。他注視著雕像的眼睛,發現眼前出現的仿佛就是夢中見到的女子。

於是,他順著記憶繼續雕刻下去。最後,出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尊婀娜多姿的少女雕像。皮格馬利翁給她取名為「蓋拉蒂」。他感覺自己已經深深愛上了這尊雕像,他為蓋拉蒂穿上美麗的長袍,並且擁抱它、親吻它,他真誠地期望自己的愛能被蓋拉蒂接受。

但是,雕塑依舊冰冷如初,皮格馬利翁因此很絕望。於是,他就帶著豐盛的祭品來到阿弗洛蒂忒的神殿向她求助,請求女神賜給自己一位像蓋拉蒂一樣的妻子。他的真誠感動了阿弗洛蒂忒,回到家中,他發現那雕像的臉頰慢慢地呈現出血色,怯生生地睜開眼睛,注目於她的眼睛。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積極期望會產生奇蹟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向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會使他進步更快,發展更好。相反,向一個人傳達消極的期望會使他信心受挫,從而放棄努力。

理性看待別人的期望

皮格馬利翁效應會對你的生活產生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但是不要盲目相信,完全被它控制。因為外界的鼓勵或批評不一定都是對的。如果我們總是因為別人的態度而改變自己,我們就永遠不會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

不要吝嗇你的讚美

自尊和自信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決條件。因此,家長、教師和管理者應該時刻牢記這一點:不要把別人的自尊和自信當作小事,因為重建一個人的自信比摧毀一個人的自信更難。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不能吝嗇你的讚美,多多鼓勵身邊的人。

究竟是我發現了你,還是我創造了你?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羅森塔爾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每個孩子都可能是個天才
    最後,王子的愛情感動了天神,天神使這位象牙少女擁有了真正的生命,成為了真正的少女。這裡講的僅僅是個神話,但是卻說明了一個現象:我們的熱切期望,會使被我們期望的人達到我們的要求。這種現象,人們把它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心理學中,皮格馬利翁效應又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心理學研究發現,在教育實踐中,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的成長有巨大的影響。
  • 心理學經典與證券投資——羅森塔爾效應
    今天就向大家介紹,十大著名理論之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又稱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而這種暗示,正是讓你夢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 期望效應
    期望效應——它的一切都源於一個美麗的神話期望效應又叫「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這個效應源於古希臘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古希臘雕刻家皮格馬利翁深深地愛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麗少女,並希望少女能夠變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摯的愛感動了愛神阿勞芙羅狄特,愛神賦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終皮格馬利翁與自己鍾愛的少女結為伉儷。
  • 加油吧考生—皮格馬利翁效應:期望和讚美會創造奇蹟
    加油吧考生—皮格馬利翁效應:期望和讚美會創造奇蹟一、什麼是皮格馬利翁效應古希臘神話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這尊雕塑太完美了,以至於皮格馬利翁逐漸愛上了自己的作品。他每天對著雕塑傾訴綿綿情話,讚美她的美貌,真誠地希望她能夠幻化成人形,成為自己的妻子。一天,皮格馬利翁的痴心終於感動了愛神,雕像化作一位楚楚動人的美女。皮格馬利翁的期望終於成真,迎娶了這位讓自己朝思暮想的女子。
  • 有趣的心理學規律——皮格馬利翁效應
    這裡是《有趣的心理學規律》系列文章,用來收錄這些規律方便查找。今天介紹第三篇——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位國王,性格孤傲卻醉心雕塑。有一天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個完美的女人,他給雕塑取名叫加了提亞,並把雕塑當作夥伴,傾注了所有的熱情和希望。終於有一天雕塑被感動,於是變成了活人,並嫁給了國王皮格馬利翁。
  • 什麼是皮格馬利翁效應?這個效應有何寓意?
    他用神奇的技藝雕刻了一座美麗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繼日的工作中,皮格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熱情、全部的愛戀都賦予了這座雕像。他像對待自己的妻子那樣撫愛她,裝扮她,為她起名加拉泰亞,並向神乞求讓她成為自己的妻子。愛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動,賜予雕像生命,並讓他們結為夫妻。「皮格馬利翁效應」成為一個人只要對藝術對象有著執著的追求精神,便會發生藝術感應的代名詞。
  • 心理學史上著名實驗 | 「皮格馬利翁效應」:人是如何被環境改造的?
    #心理學史上著名實驗# 是前幾天散步時想到的一個新專欄,會主要分享在學習心理學過程中,那些特別觸動內心的心理學實驗案例。這種案例的價值在於,他們既觸動人心又極具啟發性,非常發人深省。今天想分享的,是一個關於人生如何被環境、被期待改變和塑造的心理學實驗。皮格馬利翁效應熟悉希臘神話的,大概都聽過皮格馬利翁的故事:皮格馬利翁是賽普勒斯國王,善雕刻。
  • 聊聊產品中的心理學之「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當你以積極的期望去對待一件事物時,這件事物本身也會朝著越來越積極的方向發展。本文就結合案例來看看,在哪些產品中應用了羅森塔爾效應。很多產品人對心理學都很感興趣,認為生活中、產品中處處皆有心理學。
  • 皮格馬利翁效應你了解嗎?
    在很多教師招聘模擬題和歷年的真題中都出現過這樣一個理論名稱「皮格馬利翁效應」,很多同學都只是知道「皮格馬利翁效應」指的是教師期望對於學生產生的影響,但是並不知道該效應的出處和來源,所以經常和其他的效應混淆,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深入的學習下「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的賽普勒斯國王,善雕刻。他不喜歡賽普勒斯的凡間女子,決定永不結婚。
  • 期望能產生奇蹟——不能不知的教育心理學羅森塔爾效應
    本文是《心理學的故事——教育心理學》的內容,我帶你用三年時間讀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這就是神奇的「期待效應」,心理學上叫作「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其實,當初那份名單只是羅森塔爾隨機挑選出來的,不過這個謊言對老師產生 了心理暗示。在這8個月裡,謊言左右了老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能力評價,老師又將這一心理活動通過情感、語言和行為傳染給了學生,使學生強烈地感受到來自老師的熱愛和期望,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 皮格馬利翁效應:相信自己,相信別人,相信「相信」的力量
    這裡介紹一種心理學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相傳,在希臘神話中皮格馬利翁既是個國王還是個有名的雕塑家,有一次他想要雕塑一個美女雕塑,為此他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因為雕刻得太逼真太美了導致皮格馬利翁愛上了這個雕塑美女,還想娶這個美女做王后。他就去求宙斯讓他滿足自己的願望,宙斯滿足了他的願望。
  • 羅森塔爾效應:徵服一個男人,靠的從來不是討好
    談感情離不開心理學,就好比談事業,你離不開兵法理論。如果能夠把那些行之有效的心理學,合理運用在愛情中,你還怕你喜歡的人不被你徵服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羅森塔爾效應?它亦稱「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 皮格馬利翁效應——作為上司或老闆,怎麼激勵員工?
    皮格馬利翁是愛好藝術,追求極致美的藝術家,傳說他具有精湛的雕刻技藝。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美麗的少女像,想將他想像中那個完美的愛人變成可以看見、撫摸、親吻的實體。他夜以繼日,不眠不休。將自己全部的精神寄託,對完美愛情的嚮往,都投注在了這尊雕像上。
  • 皮格馬利翁效應【百科詞條】
    「畢馬龍效應」、「比馬龍效應」或「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定義: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 從心理學解析教育的力量:論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積極意義
    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來看看期待效應,又稱羅森塔爾效應在孩子成長中的積極意義。01 從"羅森塔爾效應"看期待的力量①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也被稱作"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 什麼是皮格馬利翁效應
  • 每天幾個心理學小效應
    打卡第二天 早安,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有關成長認知的心理學效應 2.皮格馬利翁效應(所願即所得) 亦稱期望效應、羅森塔爾效應,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很多當下所得其實是過去的「未來期待」產生的結果。
  • 教師招聘常客——教師期望效應
    教師期望效應是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考的知識點,也是我們作為老師必須要知道的一個心理學效應。期望效應又叫「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這來源於古希臘一個美麗的傳說,遠古時候,賽普勒斯國王皮格馬利翁喜愛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個美女的形象,愛不釋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觀賞不止,並希望少女能夠變成活生生的真人。
  • 羅森塔爾效應揭秘
    心理學上把這種由父母認可和期望得到正面反饋效果的調節方式稱呼為:羅森塔爾效應。許多堅信「挫折式教育」的父母很納悶的一個問題:為什麼自己的孩子經受了「棍棒教育」,卻並沒有出現明顯的進步。反而產生了更加強烈的逆反心理。
  • 心理學:聰明的女人,懂得利用「羅森塔爾效應」,讓男人乖乖聽話
    在這裡,著重說明如何利用好「羅森塔爾效應」,讓男人乖乖「聽話」。所謂羅森塔爾效應,亦稱「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本意是指: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