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9月1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孫國根)繼近日「中山醫院-閔行」醫療聯合體正式籤約,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成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分院後,好事連連,改革、創新力度明顯加強。9月1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分院」舉行揭牌儀式,同日,葛均波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內鏡中心也正式在該院掛牌、成立。
圖為葛均波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孫國根攝
至此,閔行區已先後建有「中山醫院-閔行」、「龍華醫院-閔行」、 「復旦兒科(閔行協作網)」、「華山醫院-五院-閔行」、「仁濟醫院-浦江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腫瘤醫院-閔行」、「嶽陽醫院-閔行」、「眼耳鼻喉科醫院-閔行」8大醫聯體和口腔、中風120兩大專科聯盟。醫聯體和專科聯盟成立以來成效顯著,僅今年上半年,該區已為籤約居民實現三級醫院轉診1992人次,完成心電圖遠程會診54736人次、放射遠程會診195031人次、眼底鏡檢查18537人次、雙向查房1891人次;如閔行區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去年完成兒科診室標準化建設,同時選派具有兒科基礎的醫生、護士前往培訓,提升該社區兒科診療服務的能力,開展兒童遺尿、貧血專病門診。據統計,兒科診室自去年運行至今,小小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接診9111人次,其中轉診7人,有效實現了資源整合、上下聯動以及兒科分級診療。
據悉,心血管疾病是常見病多發病,尤其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急症具有發病急、發展快、致死率高等特點,救治要遵循「就近、迅速」的原則,葛均波院士專家工作站的掛牌,將進一步滿足百姓的健康需求,讓其在「家門口」享受到院士及各頂尖專家的醫療服務;而內鏡中心的成立,將更有利於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和結構布局,不斷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葛均波院士現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主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臨床醫學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泛血管醫學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泛血管基金理事長,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療技術與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學會理事會理事,美國心臟病學會國際顧問。
據記者了解,葛均波院士專家工作站自2015年5月開始籌建,目前該工作站成員包括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錢菊英副院長、朱文青、宿燕崗、周達新、周京敏、葛雷、馬劍英等教授,已指導該院心內科開展多次疑難病例會診、危重患者搶救,並開展多項新技術新項目等,大大提高了該院心內科整體水平。
另據了解,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分院心內科是閔行區特色專科及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上海市28家具有急診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資質的醫院,即可在第一時間處理患者冠脈堵塞,也是上海市第二批中國胸痛中心籌建單位。臨床業務量位居同級醫院前列。年出院病人2000餘人、門診量21萬餘人、心臟介入手術量1500餘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診介入手術近300例、危重搶救病人300餘人,搶救成功率大於95%。近5年來,該科醫務人員已在核心期刊共發表論文53篇,其中SCI收錄14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主持市科委課題4項、市衛生局課題3項、區科委課題7項、區衛計委課題1項和院級課題2項。
據悉,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幫助下,重新整合、成立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分院內鏡中心由20名醫護人員組成,聘請中山醫院周平紅教授為學科帶頭人、姚禮慶教授為學術顧問。目前,年內鏡診療量4.3餘萬,治療量達1萬人次。多年來,該團隊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緊密合作,近年來已完成5項上海市科委課題和7項閔行區課題,有關早期胃腸道腫瘤研究課題4項,其中「疣狀胃炎與胃癌的關係及應用氬離子凝固術研究」獲2010年「上海市醫學科技三等獎」、2009年「上海市閔行區科技成果一等獎」;近5年來以第一作者發表於國家級和市級重點醫學期刊雜誌論文30餘篇,相關引證文獻達200餘篇,主編和參編醫學著作10部;在ESD、POEM等高難度微創治療領域達同級醫院領先水平。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葛均波院士工作站的正式揭牌,是對1+1+1(即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分院以及閔行分院對口的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聯體」工作的巨大推動,也是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的優質醫療資源引入閔行,為閔行區心血管病患者帶來福音;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也將全面幫助閔行分院內鏡中心「進一步壯大」,即充分利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的品牌、管理、技術和人才優勢,三級聯動,分級診療,優化醫療資源,全面提升閔行醫院內鏡的醫療、教學和科研能級,成為內鏡技術齊全紮實、特色專科優勢較為明顯,管理精細、服務優良的區域性內鏡中心。計劃在3年內覆蓋到社區胃腸道息肉病人,使其均能夠到該內鏡中心診治;對特殊病變(如早癌、黏膜下病變等)將邀請中山專家協同處理,以提高內鏡中心整體水平。相信在葛均波院士、團隊專家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的幫助下,通過人才隊伍鍛造、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以及教學和科研能級的提高,早日實現「脫籌、升三」目標,更好地為閔行區的老百姓提供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內鏡中心一樣的同質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