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言做廣告,東北話 PK 廣東話,哪個更好玩?

2020-12-13 文刀小六

你會說方言嗎?當然會了,不然怎麼和爺爺奶奶溝通?

那你會用方言朗讀報紙嗎?這有點彆扭,但勉強可以試試。

那你有沒有想過用方言語法和詞語來製作橫幅或廣告牌?這個真沒有,畢竟從小到大的語文課都是用標準普通話學的。

其實,恰當使用方言語法和注音詞的傳播效果比純粹的普通話會更好一些。不信,我們就拿東北話來廣東話來證明一下:

要論中國哪裡的方言最有喜劇效果,東北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我們先來看看東北生意人是怎麼玩方言梗的。

東北人會把「豬肉」讀成「zhu you」,然後「又」字筆畫最少,小超市裡經常寫「豬又」。

這裡有家小飯館,老闆簡直是東北街邊文案大師,「嘎嘎香、來就得了」 。路過的老鐵們,你要是不進去吃一頓,感覺都對不起大東北。

「不來老後悔了」,就憑這句話也該進去溜達溜達呀,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請不要高手摸,謝謝合作」。外省人看了之後的內心獨白是這樣的,「你憑什麼說我不是高手,想挑釁我嗎?」。其實東北人的意思是「請不用手去摸(我家的貨品)」。

「不樣釣魚」,雖然是錯別字,但我卻不忍心拆穿魚塘老闆。

不要以為只有農村或菜市場能看到東北方言,嚴肅的公共場合也「淪陷」了。

分分鐘腦補出一段對話:

醫生:醫保載這兒不好使,直道(知道)不?

患者:艾瑪,我布道(不知道)啊

萬萬沒想到,一向倡導「說普通話 做文明人」的學校裡也會有這種警示語,「別卡禿嚕皮了」。

我想起瀋陽前女友教我說的第一句東北話,「波稜蓋 磕馬路牙子上 卡禿嚕皮了」

「到站下車,請您吱聲」,這標語絕了。我很好奇,這要是第一次來東北的南方人該怎麼應對這種場面,是不是要學知了叫幾聲呀!

知識點來了!「麻爪」指由於見到某些煩惱、驚奇、或者恐怖的事物之後而不知所措,意思近似於「不會了」。

在這種語言環境下,狂拽酷炫國際大牌「宜家家居」也不得不入鄉隨俗,大量使用東北方言詞語來做標語。

在南方方言中,粵語最高大上。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唱幾首粵語流行歌。五大一線城市中,廣州、深圳和香港的地鐵站都使用了粵語廣播。

先來看看廣州人的橫幅,從來沒到廣東的朋友可能都認不全這些字。

▲ 溫馨翻譯

第二屆「沒理由一年都被老婆欺負又沒得反抗,唯有一幫兄弟出來吐槽」座談會

▲ 溫馨翻譯

第一屆「有什麼理由一年這麼長,要帶孩子又不能反抗

,只有一班姐妹出來喝喝酒」年終宴

再來看看香港人的標語,骨骼更加清奇,甚至連廣東人都不一定能看懂。

這是一條你明白其英文意思卻不認識中文字的粵語標語。科普一下,"嘥"在這裡即是waste,意為"浪費"。」整句話翻譯成普通話就是:能吃的就不要浪費,不亂倒食物的你最乖了。

▲ 溫馨翻譯

(紅色字)緊握扶手,站穩

(白底黑字)為安全行為點讚

這是香港街頭一則公益公告,大意為:準備養寵物的時候,不要一時衝動,停一停、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能照顧它們。

佢,第三人稱代詞,意思是「他、她、它」。

相關焦點

  • 這個地方的方言,比廣東話簡單,比東北話有趣,連罵人都十分可愛
    偶爾聽到有人冒一句方言出來,非常驚喜,熱衷通過方言來猜對方是哪裡的人。中國方言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廣東方言最厲害,外地人連粵語都聽不懂,更別提他們的地方方言了。東北話有意思,馬路牙子、嗑禿嚕皮了……一股大碴子味,非常親切。然而有一個地方的方言,比廣東話簡單,比東北話有趣,連罵人都十分可愛。那就是四川話。
  • 中國最難懂的「6大方言」,東北話上榜,廣東話才排第二?
    ​相信各位讀者朋友,都能說出幾句地道的家鄉話。出門在外,每次聽到家鄉的方言,都會從心底升起一股溫暖,仿佛自己又回到老家,又能見到久別的爹娘。方言,飽含著對家鄉的思念;方言,讓我們在異地他鄉,不再孤單。聽到自己家鄉的方言,自然如聞天籟;如果聽到的是別人家的方言呢?說是「天書」有些誇張,但理解起來多少有些吃力!筆者認為,以下六個地區的方言,非常難以理解,您也來看看吧!
  • 東北話名列十大最難懂方言 專家:有名不是壞事
    最近,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溫州話、廣東話、、閩南話、上海話、陝西話、長沙方言、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排名前九,在東北劇熱播和趙本山等笑星的「代言」之下,全國人民都在學習的東北話也入榜單,名列第十位。  認同的、鼓掌的,反對的、拍磚的。榜單一出爐,迅速引起全民熱議。作為東北人的長春人有啥想法沒?上榜是好事還是壞事?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 東北話上榜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其中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福建方言中僅閩南話入選,與蘇州話並列第三,接下去依次是上海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此份榜單一出爐,迅速在微博上引起熱議,有人贊同,也有人不以為然。
  • 網傳"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溫州話第一東北話墊底
    這是東北話版的《再別康橋》。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之後依次是蘇州話、閩南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隨著趙本山等小品演員的「大力普及」,東北話現在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雖然東北話已經是與普通話最為接近的方言,可依舊有些字詞的發音讓外地人很難懂。
  • 廣東話之三大方言
    大家可能都知道,在廣東有三大方言,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它們都經歷幾百上千年的傳承可謂是各有千秋,有些學者認為這些個語種不是方言而是一種語言,因為,它們都有各自的專屬詞彙和發音,其中粵語被認可是一門語言的支持率最高。粵語是方言。粵語是漢語的一種方言,這是目前大多數學者的認可。
  • 粵語或廣東話到底是不是方言?
    更複雜的情況是,香港當地的書寫體又分口語粵字和書面繁體字兩種,前者主要用於手機簡訊、社交媒體等,而後者則適用於廣告招牌、合同、文件、咪:①【mai5】= 不要;例如:咪走~=不要走~(方言;土語;地方話)2014年1月,香港教育部門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稱廣東話不是香港的「官方語言」,引起了軒然大波。在強烈抗議之後,官方刪除了這段文字。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 廣東話並非最難
    (原標題: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一份來自微博網友總結的《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溫州話、廣東話、閩南話排名前三位。據稱抗戰期間八路軍聯絡就是溫州話,讓翻譯官很想死。廣東話排第2位;閩南話和蘇州話並列第3。第4至10依次為:上海話、陝西話、長沙方言、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熱傳 東北話入選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其中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福建方言中僅閩南話入選,與蘇州話並列第三,接下去依次是上海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此份榜單一出爐,迅速在微博上引起熱議,有人贊同,也有人不以為然。
  • 江蘇方言吳語與江淮官話區哪個更好聽?南京話PK蘇州話
    剛來江蘇工作的外地小夥伴可能會發現,不同於河南、遼寧、黑龍江等地全省方言高度相似的省份,坐高鐵從蘇州到南京僅有233公裡,最快不到一小時,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方言。這種情況怎麼形成的呢?蘇州話和南京話又是哪個更好聽呢?
  • 網友總結十種最難懂方言:四川話東北話入選
    網友總結>  四川話入選十大最難懂方言  日前,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其中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之後依次是蘇州話、閩南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
  • 廣電總局「方言令」惹爭議 對東北話放生?
    對此,製片人趙亮很無奈,「廣電總局的規定在那裡,要上衛星就不能全用方言。」  陝北話很鬱悶  代表作:《蒼天》  近段時間在央視熱播的電視劇《蒼天》,在劇中大量使用陝北話,在得到觀眾「很有親切感」的認同之外,也受到了「廣電總局的禁令到底是不是一紙空文」的質疑。
  • 中國「七大方言區」,看看你的家鄉話屬於哪個區?
    我們知道,在現代漢語中有各種不同的方言,它們分布的區域很廣,各方言之間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也存在不少的差異,尤其是語音方面更顯突出。現代漢語方言可分為「七大方言區」,即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和贛方言。
  • 我們整理了全國的方言表情包,北京腔拽、四川話莽,最狠還是廣東話…
    我們整理了全國的方言表情包,北京腔拽、四川話莽,最狠還是廣東話…領悟四川話的精髓比如2018年火爆全網的莫挨老子如今已通過表情包教會全國網友如何優雅表達拒絕總之一句話四川方言表情包巴適得板▼2020年的開年大戲《新世界》讓老北京話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同時也掀起了一撥兒京味兒方言表情包的風潮
  • 東北方言十級,東北話「磕磣」怎麼讀?什麼意思?
    東北方言十級,東北話「磕磣」怎麼讀?什麼意思?冰城北北君——東北話十級(家鄉文化印記)上一期,北北君給大家講的是東北方言「埋汰」,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有趣的東北方言——「磕磣」,想看之前的內容,可以點擊關注,看往期作品。「磕磣」,東北話中較為常見的一個詞,準確讀音:k—e—kē,ch—en,發輕音。
  • 廣電總局「方言令」惹爭議 對東北話放生?(圖)
    對此,製片人趙亮很無奈,「廣電總局的規定在那裡,要上衛星就不能全用方言。」  陝北話很鬱悶  代表作:《蒼天》  近段時間在央視熱播的電視劇《蒼天》,在劇中大量使用陝北話,在得到觀眾「很有親切感」的認同之外,也受到了「廣電總局的禁令到底是不是一紙空文」的質疑。
  • 有一種文化的傳承叫方言東北話合集
    方言土語作為一種地方語言,它對當地的民族發展交流及文化的傳承,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起到了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今方言仍是特定環境區域內的主流語言,很有必要保護和發揚光大的。今天秋天葉子遊天下,帶您共同傳承東北方言。此文為「秋天葉子遊天下教你學習東北話」一至八集的合集,共收集七十五句方言。祝您學會東北話,走遍東北都不怕。
  • 中國最接近普通話的方言,現有1.2億人使用,不是四川話
    每個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方言,方言是一個地方的特色,同時給人一種親切感。不過,由於我國使用本地方言的人太多了,所以現在極力推行普通話。不過在我國,有一種方言跟普通話極為相似,你知道是哪個地區嗎?不是四川話。
  • 中國非常受歡迎的方言,不是東北話和浙江話,而是格外風靡的粵語
    最主要的還是中國人對根的理解,如家鄉的美食是一個人的根,語言同樣也是一個人和一個地方的根,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著各自的語言特色,可以說中國的方言有成千上萬種,接下來我就和大家探討一下中國方言的魅力。要說起我國最受歡迎的方言,很多人會以為是東北話,但其實是格外風靡的粵語。
  • 用你的家鄉話怎麼說,福建方言簡直絕
    漢語一般劃分為13種方言。十三種漢語一級方言分別是:官話、晉方言、粵方言、平方言、湘方言、吳方言、徽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北方言、閩南方言、閩東方言、閩中方言、莆仙方言。就福建一省就有四種方言,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