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地域文化專欄|遼河口地域文化的獨特呈現

2020-09-03 遼寧出版集團

遼河是我國七大江河之一。在鐵路漸次鋪就以前,東北與南方的交通商貿始終仰賴於遼河。在遼河航運達到歷史鼎盛的清代中、後期,田莊臺成為遼河上最大的碼頭、市鎮,遠近聞名。當年,這裡雲集了大量來自各地的商旅,各種店鋪林立,人流熙攘。從這裡駛出遼河口的商船,運載著東北的各種土特產品,向南最遠可抵達江浙、福建一帶,然後再將南方生產的手工業品和土特產運回東北。作為遼河邊上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田莊臺當年商業文化的遺風流韻至今猶在。



2019 年 6 月,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長篇小說《遼河渡:1931—1945》,在當當網上架好評率達 100%。《遼寧日報》整版報導作者專訪,《人民日報》《今日遼寧》和「學習強國」等媒體及平臺相繼全文轉載。

這本書受到讀者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對遼河口地域文化的獨特展現及其特殊的地域文化價值。

獨特的東北抗爭歷史

說到抗戰文學,包括影視作品在內,大多具有宏大敘事、英雄主義等突出特點。而《遼河渡:1931—1945》這本書則採用了與眾不同的寫作風格,講述了地處遼河口的田莊臺「四大多」家族(買賣多的田家、朋友多的莊家、學問多的張家、衣服多的林家)及各階層「小人物」在殖民侵略背景下的生活遭際與命運變遷。作者所關注的並不是這一特定歷史時期某個人物的個體命運,而是這一時期整個「滿洲國人」整體的生存狀態。作者未加任何人為的渲染,而是讓筆下的人物自己說話,按照人物的典型性格和處事邏輯來發展,通過人物的言行將人性的複雜性展現出來,讓讀者體會到作者從個人出發來理解歷史苦難的人文主義情懷,及對東北地區獨特的抗爭歷史和時代精神的嚴肅思考。

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周大新評價本書:「文化的侵略常需要刺刀先行,且侵略文化常持有優越感和傲慢。而文化的反侵略則表現為:由對日常生活形態被打破的反感,逐漸上升為民族意識的覺醒。《遼河渡:1931—1945》在普通民眾層面描繪並揭示了這個過程,構成了本書最有價值的書寫部分。」著名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趙瑜評價本書:「在領土殖民及文化殖民的環境裡,人們是怎樣應對生活的?《遼河渡:1931—1945》對此作出了積極的探索,其文體雖為小說,卻仍具有考察東北淪陷 14 年中民眾生活的價值。」

鮮活的地域文化圖景

作者在平靜地敘述田莊臺的前世今生、物是人非以及小鎮生活的細水長流中,穿插了大量民俗風物的描寫。從衣著用度到家居陳設,從風味飲食到家長裡短,遼河口文化的元素與符號無所不涉,涉無不精。比如油汪汪的水煎包、氣勢宏大的插船排船,比如神秘的豆佔、悽婉冷寂地割葦子,還比如幽默風趣的二界溝地秧歌和上口子高蹺表演的描寫,等等。小說還原了當時的歷史及這座商埠的民俗風貌,呈現出一幅充滿濃厚地域特色的民俗風情圖。

同時,小說運用了大量的極其生活化的方言土語。最生動的語言永遠在民間。作者在採訪過程中,每每遇到能說一口原汁原味方言土語的人,都欣喜萬分。作者非常鍾愛這種原生態的語言,並將這些日積月累地攢了下來。

書中的每一個片段,幾乎都滲透著遼河口文化的痕跡,而且都是從從容容信手拈來。如此精湛的功力,實在是得益於作者對地域文化堅持不懈的長久挖掘與深厚積累。作者楊春風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19 年度「中國好書」作者、2020 年度遼寧省「最佳寫書人」。現為盤錦市作協副主席、當地著名文化學者,曾創作過《紅海灘》《闖關東紀事》《田莊臺事情——遼河水道文明紀實》等多部描寫地域文化的力作,為遼寧地域文化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者:遼寧人民出版社 祁雪芬

編輯:遼寧出版集團 宣傳工作部

相關焦點

  • 遼河口地域文化的獨特呈現
    《遼寧日報》整版報導作者專訪,《人民日報》《今日遼寧》和「學習強國」等媒體及平臺相繼全文轉載。 這本書受到讀者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對遼河口地域文化的獨特展現及其特殊的地域文化價值。 獨特的東北抗爭歷史 說到抗戰文學,包括影視作品在內,大多具有宏大敘事、英雄主義等突出特點。
  • 盤錦推出代表性地域文化符號 遼河口文化承載鄉情鄉愁
    在人們普遍關注鄉音鄉情及鄉愁的當下,盤錦市率先完成了自身的文化定位,推出了代表性地域文化符號——遼河口文化。這一文化標誌的確立,在凸顯其地域文化面貌獨特性的同時,也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架設了一座橋梁,為這個城市接下來的文化發展鋪墊了必要而又堅實的基礎。
  • 遼寧地域文化專欄|謳歌時代楷模 弘揚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子系統,有著歷史和時代賦予的特定蘊涵與寶貴价值,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在「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新時代,優秀地域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意義非凡。
  • 遼寧地域文化專欄|聚焦民間典藏 守望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發源於東北地區西南部,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紅山文化是與中原仰韶文化同時期分布在西遼河流域的發達文明,是富有生機和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手工業也達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展的制玉工藝,擁有一大批造型生動別致的玉器,有豬、龜、鳥、蟬、魚等動物的各異形態。目前已發現並確定屬於這個文化系統的遺址遍布遼寧西部地區,幾近千處。
  • 遼寧地域文化專欄|心系梓裡 點勘縹緗
    文獻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弘揚地域文化,其基礎和前提就是對地域文獻的整理與研究。遼海出版社長期致力於地域文化文獻的整理與出版,助力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取得顯著成績。踐行使命擔當,關注鄉邦地域文化文獻整理出版。
  • 探訪遼寧文化,出發
    瀋陽故宮、牛河梁遺址等璀璨厚重的物質文化遺產,參與體驗琥珀雕刻、阜新瑪瑙雕、松花石硯製作技藝等30多項瑰麗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00多位非遺傳承人將逐一亮相,以最精湛的技藝展示遼寧最獨特的地域文化,呈現最精緻的作品。
  • 遼寧地域文化專欄|彰八旗之文藝 發三族之幽光
    歷史是地域的根,文化是地域的魂,而文獻則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弘揚地域文化,其基礎和前提就是對地域文獻的整理與研究。近年來,遼海出版社從搶救、發掘遼寧地域文獻入手,策劃出版了彰顯遼寧地域文化特色的八旗文獻系列圖書,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八旗文獻集成》第 1—4 輯均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已出版的《八旗文獻集成》第 1、2 輯獲得全國優秀古籍圖書一等獎。
  • 《大地米香》以地域文化為根講好盤錦故事
    這是一部關於地域文化的話劇。演出現場掌聲不斷,深受觀眾歡迎。劇中的人物都是 生活中可尋見的《大地米香》是一部現實題材話劇,講述盤錦的梁一碗一家三代與「血染的種子」結下不解之緣的故事。《大地米香》是盤錦市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專項扶持資金項目。
  • 以探訪為契機,助力遼寧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
    為提升活動的文化內涵,主辦方一路邀請數位高校文的化學者為大家概述遼寧地域文化、滿族文化和遼寧非遺特色。出發前,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博士以遼寧各市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人文風貌為切入點,全面透徹地闡述了遼寧地域的歷史文化淵源。「北方頂天立地」「勞模現象」「遼寧口音」等鮮活靈動詞彙的闡釋,形象地展示出遼寧歷史悠久、生機煥發、民風淳樸的風貌。
  • 地域文化的當代價值
    文化是有個性的。文化的個性首先基於它所賴以生存的地域的差異。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不同的地域塑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文化傳播呈現出「東西交流、南北並峙」的格局,不同的地域文化鑄就了不同地域的人的性格。我們經常講的「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將」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 地域文化美學的新闡釋
    地域文化美學的新闡釋 》  陳東冬  徐明君、牟岱兩位學者合著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地域審美文化研究》於2009年10月由東北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以馬克思主義審美觀為指導,對地域審美文化的特徵、內涵及發展思路進行了較系統深入的研究,視野開闊、學理思路清晰。在方法和內容上,該書理論聯繫實際,歷史和邏輯相結合,採用文獻方法和比較方法,以遼寧、陝北、廣西為地域實踐,以秧歌、二人轉、民歌為藝術典型,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地域審美文化進行了研究。  該書在研究對象的選取上不是靜態的地域審美文化本體,而是動態的地域審美文化事件。
  • 《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傳承和弘揚中國地域文化
    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多樣性,開闢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當地域文化所蘊含的中華民族固有的道德、智慧和審美,滲透到人們的思想、行為、情感和性格中去,滲透到經濟活動、城鄉建設和社會管理等領域中去,那麼我們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必將呈現出更加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
  • 「遼寧蒙古族」試論遼寧蒙古貞的地域文化特色
    試論遼寧蒙古貞的地域文化特色吳金鳳;中共阜新市委黨校行政管理教研室,遼寧阜新摘 要:遼寧省西北部的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由於生產方式、宗教信仰及部分村屯和以漢族為主的其他民族雜居等原因。所以,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其特點主要為民族性、宗教性、農耕性和融合性。
  • 我省整理出版一批地域文化圖書
    本報記者 趙乃林 《清代東北流人詩文集成》《〈欽定理藩院則例〉滿蒙漢諸本整理與研究叢書》《劉盼遂著述集》《東北古代長城考古調查與研究》《旅順大屠殺資料與研究》《中國錫伯族通史》等一批具有地域歷史文化搶救整理價值、帶有東北民族特色,或屬於國家重點文史類選題的優秀圖書日前入選2020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 地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
    地域文化是中華大地特定區域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是特定區域的生態、民俗、傳統、習慣等文明的表現,如湖湘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燕趙文化等。經過無數次對陳規陋習的淘汰,可以說不同地區的地域文化都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地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只有熱愛地域文化,文化自信才能落到實處。
  • 從《沐浴之王》說起,看影視作品中那些獨特的地域文化
    本期,華誼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就和大家一起探討影視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與影視作品的交織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滋養了獨特的影視作品。地域文化為影視創作提供了豐厚的背景、素材與靈感,而影視作品也為地域文化的傳播帶來了更寬廣的平臺。地域文化:為影視作品烙上鮮明的標籤百裡不同風,十裡不同音。
  • 奏響新時代地域文化研究的強音——「首屆中國地域文化研究高層...
    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陝西、山西、山東、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廣西、湖南、貴州、江西、四川、內蒙古、遼寧、黑龍江、吉林等20個省、市、自治區的7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此次論壇。藉助地域文化的一些理論及方法可以很好地研究僑鄉文化,反過來,僑鄉文化也有助於豐富中國地域文化的類型,所以我們對地域文化也很關注,希望與地域文化的研究者有更多的交流,以便從多學科角度研究僑鄉文化。
  • 當代地域建築文化分析
    作為城市和建築個性的地域文化特徵有逐漸衰落和消失的危險。在全球化語境下,如何保護、發展和創新地域建築文化成為當代建築文化的使命。近年來,全球化問題亦被建築界所重視,它成為我們觀察思考建築問題的現實背景和切入點,國內各類建築刊物相關發表論文百餘篇,其中「地方建築」,「地區建築」,「地域建築」通常被視為相同概念。
  • 遼寧地域文化專欄|楊仁愷之價值究竟幾何
    走進遼寧出版集團北方文化新谷 12 樓左手第一個房間,國際知名學者、中國古書畫鑑定權威傅申所題九個大字赫然在目——楊仁愷出版研究中心,此即為遼寧出版集團精心打造的楊仁愷工作室。充分開發利用好與楊仁愷相關的出版資源,工作室成立以來一直以此為定位,積極探索,創新出版。
  • 樂山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什麼?
    在研究和平日觀察中,筆者一直很困惑———樂山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什麼?筆者發現:如果從青州、眉州、嘉州之類轄縣級的(地級)行政區划算起,一直演變到今天的樂山市,樂山的地名變換了不少,而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究竟形沒形成,筆者尚未可知。    所謂「地域文化」,其實就是最能夠體現一定地域範圍內的,有與眾不同的鮮明特點的文化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