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名場面狂歡背後,多有diss文化

2020-12-06 齊魯壹點

「淡黃的長裙」狂歡背後,偶像選秀到底看什麼?

偶像選秀屢見不鮮,選手多為「回鍋肉」。偶像選秀最早可以追溯到《超級女聲》,李宇春成為第一個全民意義上的偶像。近年來,受韓流影響,偶像團體選秀節目屢見不鮮,從《創造101》《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創造營2019》到正在熱播的《青春有你2》,每檔偶像選秀節目播出時,熱度總是遠遠高於同期的其他綜藝。

女團、男團選秀,大多只是新人出道的方式,目前偶像團體不少,但真正以團體形式存活於市場、大紅大紫的偶像寥寥無幾。如何造就偶像?目前最火的方式就是成團出道,各文化娛樂公司招募新人或原有藝人進行訓練,在「青春有你」、「創造營」等偶像選秀節目中將新人向大眾推介。

近年高熱度的偶像選秀節目,選手幾乎全部來自於其他偶像團體。像蔡徐坤曾是Swin男團的成員,在《偶像練習生》C位出道;《創造101》的孟美岐、吳宣儀曾在宇宙少女組合出道,《創造101》之後一直處於頂流位置;目前正在熱播的《青春有你2》中孔雪兒和劉雨昕曾在2016年的「蜜蜂少女隊」成團出道。

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各種各樣的名場面激發了網友們的創作欲望,「梗」是經久不衰的話題。

每次熱點娛樂事件出現,經過在社交媒體上的傳播、發酵至爆發,催生了大量表情包、段子、短視頻等二次創作的UGC內容。

回顧以往的熱點事件,黃曉明學英語的「鬧太套」,蔡徐坤《偶像練習生》時期的「雞你太美」、「唱跳rap籃球」,娜扎的「窮哈」,朱丹的「騷凹瑞」……每個熱梗的出現都會掀起一場帶有diss意味的狂歡。「淡黃的長裙」,不過是最新一次的diss狂歡。

從許多娛樂熱點中可以看出,diss文化非常符合大眾口味,網友們通常會抓住某一焦點,在已有的作品上進行惡搞或者戲謔改編,改編原有的意味,使二次創作的作品充滿笑料和調侃。再創作的作品通常會打破循規蹈矩的原有作品,帶有滑稽感和粗鄙意味的作品會迅速風靡網絡。

巴赫金的狂歡化理論可以被用在diss文化的闡釋中,在網絡的世界中,人人都有話語權,可以不必顧慮任何嚴肅意味和權威,最主要的就是享受當下,娛樂眼前。綜藝、影視、動漫等文娛作品的嚴格規範和真正意義也自然被拋在一旁,可以自由歡快地進行二次創作,甚至可以隨意說出粗言俚語,做到了像巴赫金所說的「打破了種種言語的禁忌、限制和客套」。在此次「淡黃的長裙」狂歡中,歌唱水準本身也已經被放在一邊,戲謔反倒讓傳播更為迅速。

跟風行為也成為「狂歡」的催化劑,《青春有你2》的觀眾們從「淡黃的長裙」這場鬧劇中看到了滑稽和荒誕,迅速刷屏;沒有看過節目的網友們對刷屏的熱梗好奇,也樂於「蹭熱度」,爭相創作、發表意見,大家也樂於從這種張揚、插科打諢的diss文化中得到共鳴和歡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

相關焦點

  • 《中國有嘻哈》:如何看待當下流行的diss文化?
    這是個講究個性的時代,每個人都有滿腔的不同意見要發表,活出自己是最大的正義。或許正因為如此,中國有嘻哈才能在這個夏天橫空出世,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嘻哈樂手們代表了diss文化的要義。而回到本源,「diss」在嘻哈文化中到底是什麼含義,它是如何起源、如何演變的?「diss」又為何能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關鍵詞之一?
  • 古羅馬娛樂活動—角鬥:暴富破產朝夕間,「狂歡」背後尚武精神作祟
    角鬥文化的引入豐富了古羅馬人的文化生活 古羅馬角鬥興起之基石 所謂飲水思源。代表古羅馬文化的角鬥文化之起源一直是個有爭議的存在,學者們對於它的起源也尚無定論。
  • 段暄diss高曉松賭球論背後 泛娛樂化時代明星掘金世界盃
    來源:讀娛世界盃究竟有沒有黑幕?有沒有潛規則?但是,關於世界盃和賭球之間的關係,卻使得一位足球解說界的名嘴段暄公開diss了高曉松的「賭球論」,也是開了世界盃的一輪口水戰,以及成為世界盃看客大國的一樁趣事。對於世界盃是否存在賭球行為,讀娛君表示「一頭霧水」,但對於這件事透露的世界盃的泛娛樂化浪潮,讀娛君有話說。
  • 酒神節的狂歡場面
    遠處有一位醉倒沉睡的老者油畫《酒神祭》中描繪的情節是:在愛琴海基克拉迪斯群島中的一個叫安德羅斯的小島上,居民們正在縱情狂歡,飲酒作樂,談情說愛和跳舞,以慶祝酒神的節日。畫家借諸神飲酒的狂歡場面,表達人類的激情。畫中人物形象大膽而放蕩,色彩豐富多變,氣氛熱烈,群情激昂。這是對人性的讚揚和對神學的宣戰。在畫幅壓角處,仰臥著一位全身袒裸的美麗女子,這是適應畫面的構圖需要。這「斜倚的女人體」姿勢是繼承和發展喬爾喬內的樣式,也為後來的歷代畫家樹立了這種姿勢的典範。
  • diss是什麼梗?嘻哈裡的diss文化在中國不就是「懟人」嗎?
    懂行的人看門道,不懂的人看熱鬧,說唱歌手一起帶火了嘻哈文化,互相之間的diss也讓吃瓜群眾多了不少話題。隨著越來越多的媒體參與進來,這個事件被多次解讀,再聯繫到許知遠之前採訪蔡瀾和姚晨,輿論開始集中於嘲笑許知遠,甚至罵公知,事件受關注的程度不亞於一次文化碾壓事故。不過,也有人認為其中不乏誤讀,無論對錯,這根本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的對談。
  • 網絡文化狂歡心態解讀:無聊的心境下無聊的表達
    在現實世界裡無法想像的事件在網絡裡卻有可能發生,這裡筆者把在網絡世界裡引起較大影響的網絡現象統看作是網絡虛擬空間裡的文化狂歡活動。網絡為人們提供了在現實世界裡無法企及的自我表達的環境,於是在虛擬的空間上演了對現實世界文化傳統和規則徹底解構的一幕。「賈君鵬」僅僅是一根導火線,它引爆的是文化領域的一次狂熱革命。   在網絡文化狂歡的背後,探析事件主體的心理狀態是至關重要的。「賈君鵬事件」本身就是網絡主體在虛擬空間對傳統文化解構的行為。
  • 看過阿姆和MGK之間的diss後,瞬間感覺吳亦凡的diss好像小學生!
    說唱本是起源於黑人,他們天生的節奏感,更是讓自己的說唱文化無人能敵!不過,近期兩個白人之間的diss大戰也是讓人感受到了其中的黑人文化,充滿著原始與暴力,硬碰硬的diss,讓人看後渾身充滿刺激與亢奮!完虐現在熱播的《中國新說唱》裡的各種弱智diss!
  • 自由與狂歡:彈幕視頻的文化傳播策略
    彈幕族通過這樣一種特殊的交流語言,在網絡世界完成了一場盛大的線上互動與狂歡。 關鍵詞:B站;彈幕;拼貼;戲仿;狂歡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2-0000-03 一、彈幕的定義及其模式 B(Bilibili)站又名譁哩譁哩網站,是中國大陸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
  • 從快手到《中國有嘻哈》,diss了許知遠的鄙視鏈
    《中國有嘻哈》是愛奇藝將這種小眾音樂大眾化的結果,這背後有製作團隊的不少努力:比如請吳亦凡這樣的流行明星吸引流量製造話題、去除歐美嘻哈音樂的不和諧和不健康因素、內容向流行音樂靠攏。但是最重要的,是人們更傾向於與自己聯繫緊密的娛樂內容,這是一次人們自主的選擇。
  • 「淡黃的長裙」出圈,《青春有你2》如何走向大眾狂歡的「奇觀」
    《青春有你2》節目熱度不斷上漲的同時,被各種話題和討論聲吸引而來觀看節目的「婧人」也越來越多。線下娛樂生活受阻的公眾,已然習慣於等待並收看每周兩期的節目正片。或真情實感打投、或為生活找尋笑料、抑或是抱以吃瓜心態,一時之間,「出圈」的《青春有你2》成為了現階段網際網路用戶的社交貨幣,但也一步步走向了「吃瓜有你」的奇觀化。
  • 《森林誘惑》首創劇場火鍋趴 平安夜邀觀眾狂歡
    《森林誘惑》首創劇場火鍋趴 平安夜邀觀眾狂歡  搜狐娛樂訊 昨晚平安夜,百老匯經典音樂劇《森林誘惑》中文版演出異常火爆,出品方新繹文化更為觀眾準備了驚喜的「吃著火鍋看大戲」的森林火鍋趴活動,邀其與女巫、王子、灰姑娘、小紅帽等主演、主創共同開啟聖誕狂歡派對,場面非常熱鬧。
  • 前有竊格瓦拉、後有馬保國:審醜狂歡背後的推手
    而作為旁觀者,我們看到的是無數個「五連鞭」的鬼畜視頻以及它們背後洶湧的流量和資本。面對這股「審醜狂歡」,難怪人民日報發出了一記當頭喝棒:鬧劇應該立刻收場了,「審醜」狂歡不能無底線!就像「打工是不可能打動的」的竊格瓦拉一樣,因為頻繁偷竊電瓶車電源入獄之前的一句「梗」,這名慣偷被各平臺網友圍觀。
  • 民間娛樂:高蹺、旱船、舞獅,漫談風俗文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民眾紛紛起舞狂歡,而隨著儒家思想的影響,孝文化成為主流,父母病喪之時,子女往往不能參加這種慶祝活動,所以從這裡看出社火的發展擁有了部分的娛樂性質。到了唐宋時期,許多詩歌都能夠體現社火娛樂色彩的豐富,梅堯臣《春社》中的「樹下賽田鼓,壇邊飼肉鴉。春醒酒共飲,野老暮喧譁」,都展現了詩社日的熱鬧場景。
  • 「高歌、舞蹈、集體狂歡」:宗教改革對英格蘭娛樂活動有何影響?
    文:歷史大講師引 言歐洲中世紀,作為基督教管控下的國家,英格蘭社會的方方面面無不體現著明顯的基督教文化主題,這一點在英格蘭民眾的生活娛樂上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在宗教改革之後,英格蘭民眾的娛樂活動開始了去宗教化的進程,人們在失去宗教思想的鉗制後肆意狂歡,但是持續數百年之久的基督教義又在隱隱地發揮著它的作用。在二者的雙重作用下,英格蘭娛樂活動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 楊坤老師diss《驚雷》真的很不堪嗎?
    近日著名歌手楊坤在某直播間公開diss短視頻配樂神曲《驚雷》「難聽、俗氣」後,隨後這首歌的原唱MC六道回應:音樂不分高低貴賤,存在即合理,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就是好音樂。接下來是一句引發大地震群嘲的話:我的《驚雷》比你的任何一首歌都火。
  • diss是什麼意思中文,diss網絡用語什麼意思,diss他什麼意思
    網絡上經常會看到diss這詞,例如某某diss誰,那麼這個diss是什麼意思那,為什麼會火起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diss英文的原版翻譯是對…不尊敬; 不公正地批評。現在網絡上經常說的diss是英文Disrespect (不尊重)或Disparage (輕視)的簡寫,現在說的diss某人,一般表示表示懟某人。diss最早出現在說唱; 嘻哈文化中,通過節目《中國有嘻哈》走紅,在嘻哈文化中diss表達不滿的一種歌曲形式。而當你diss一個人,對方有了回應,也會diss回來。
  • 文學狂歡化思想與狂歡
    但這個概念應該包含兩個層次,即狂歡現象和狂歡化的文學現象。當然,從人類的精神現象講,它們是一個問題的兩個側面,在本質上是互有聯繫的。但就兩者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表現形式來講,它們又屬於兩個不同的方面,彼此又是有所區別的。因此,我們要全面地了解狂歡概念的內涵,就應該對兩者加以區分。狂歡是人類生活中具有一定世界性的特殊的文化現象。從歷史上看,不同民族、不同國家都存在著不同形式的狂歡活動。
  • 楊坤diss快手神曲《驚雷》,原唱下場手撕:它比你所有的歌都紅
    最近抖音上有個話題挺熱的。楊坤diss最近的快手神曲《驚雷》。「腦子沒事吧。」「這是什麼東西?」雖然楊坤這話確實是不太好聽,但說實話,人也沒說錯啊...喊麥這種藝術形式到底配不配稱之為音樂我們姑且不論,但既然是公開發表的作品,外界會有褒貶不一的評價,難道不是很正常的嗎?前兩天鹿O和吳O凡的某首新歌不是還跟#難聽#這個TAG一起上了熱搜來著,也沒見人家倆說什麼。然而《驚雷》的原唱,MC六道聽完楊坤的diss,不幹了。「《驚雷》比你(楊坤)的任何一首歌都火。」
  • 法國中世紀「上流」發明的狂歡文化,為何會由「下層」發揚光大?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狂歡文化就孕育在這種法國資本主義盛行的風氣之中,並且迅速席捲了整個歐洲。如果你對狂歡文化感到好奇,就跟我一起往下看看吧。於黑暗之中綻放,揭示黎明的到來1.這種舞會在當時已經有了一些狂歡文化的樣子,不過還沒有具體的表現出來。上文中所提到的都是狂歡文化產生的前提還有背景,真正讓狂歡文化走到下層人們生活中還是因為著文藝復興這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之中。
  • 玲花點讚diss老公博文後回應話中有話 沒力挺老公還特別強調「不...
    玲花點讚diss老公博文後回應話中有話 沒力挺老公還特別強調「不站隊」時間:2020-07-22 14:55   來源:全球娛樂趣事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玲花點讚diss老公博文後回應話中有話 沒力挺老公還特別強調不站隊 7月21日上午,Yamy在微博發文控訴老闆,並且上傳了一段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