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
由義大利國家旅遊局和
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中心主辦的
「達·文西500周年系列講座」
在碑林區西安創新設計中心舉行
活動中
義大利薩薩裡大學易諾晨教授
妙趣橫生地向大家講述了
達·文西的各種名畫
現場觀眾在教授的指點講解下
無不對達·文西的
天才構思和藝術表現手法感到驚嘆
眾所周知
達·文西創作了很多以女性頭像
為主體的著名畫作
今天
我們將一同探秘「達·文西筆下的女性」
達·文西,1452年出生於芬奇市一座非常簡樸的房子裡。雖然他的父親位高權重,家庭富庶,但由於他是私生子,他的母親是一位沒有地位的農民,所以他在剛出生的時候很不受父親待見。
達·文西1519年逝世,今年是達·文西逝世500周年。在達·文西出生以後雖然沒有得到父親的認可,但是他的爺爺相當的喜歡這個孫子,達·文西的爺爺和叔叔承擔了對他的撫養,14歲之前他都和爺爺叔叔一起生活。
實際上達·文西的名字叫李奧納多·迪·皮耶羅·達·文西,「達·文西」的意思是從芬奇市來的,跟那一時期義大利的很多人一樣,他們家族的姓氏都是根據他們的出生地而定。所以,如果你要想知道一個義大利人的故鄉在哪裡,只要知道他的名字就行。
達·文西14歲時,他的父親偶然間發現了他的繪畫天賦,於是父親藉助其在佛羅倫斯的顯赫地位,委託了一位非常著名的畫師韋羅基奧來教達·文西作畫。
文藝復興時期,畫師們經常帶著他們的徒弟到自己的畫室進行集體創作。這幅畫就是韋羅基奧的名畫,也是達·文西參與老師的第一幅畫作。畫中兩位小天使的面孔是達·文西畫的,這兩位小天使的面孔和畫面中耶穌受洗的風格完全不同,兩位成年人的面孔非常的冷峻堅硬,而整個小天使非常溫柔,據說韋羅基奧看到達·文西畫的天使面孔後,便揚言從此不再作畫。
《吉內薇拉·德·本奇》
這是達·文西第一幅獨立創作的人物畫,描繪的是一位美麗但略顯青澀的少女,眼帘低垂,眉宇之間帶著一絲淡淡的憂鬱,目前該作品收藏在華盛頓國家藝術館。這幅畫中的女孩名字叫吉內薇拉·德·本奇,一個私生女。她的家族是佛羅倫斯當時的第二大富豪家族,家資巨富,這是她16歲時的肖像。
這幅畫藏著許多秘密,因為出身顯赫,在她16歲馬上要嫁人的時候,作為人生最美好的階段,本應是滿臉的幸福與溫柔,然而女孩的臉上卻帶著憂傷。從構圖來看,女孩背後的樹枝所形成的陰影帶著一種強烈的壓迫感。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貴族家庭,會為子女提供優越的學習條件。吉內薇拉年輕、漂亮、有學識,但是家族把她培養成為知書達理的貴族女性,目的是為了聯姻,希望在歐洲各大家族之間建立起婚姻關係。達·文西將歐洲刺柏放在女孩身後,是因為刺柏發音與她的名字十分接近。
這幅畫分了上下兩層,現在大家看到的僅僅是其一層。這幅畫中的絲帶,寓意美麗、莊嚴,中間是刺柏,象徵這個女孩,而女孩的兩側分別是棕櫚樹和月桂樹,棕櫚和月桂在義大利的文化中是美德的象徵。達·文西為女孩作畫時,有一個威尼斯使者來到佛羅倫斯,對吉內薇拉一見鍾情,即使後來回到威尼斯還是對女孩無比思念,所以寫了很多詩篇讚美她。但當時吉內薇拉將要結婚,無法回應使者的愛慕。因此,在《吉內薇拉·德·本奇》中,達·文西展現出的是「不可能的愛」。
這便是威尼斯使者家族的族徽——棕櫚樹和月桂樹,也就是這個男孩家族的族徽中間環繞著這個女孩。
這是威尼斯使者的肖像畫,把兩位相愛的年輕人放在一起,大家可以看到達·文西大師作畫的時候,在他背後的風景裡面加上了他們家族的標誌——棕櫚樹和月桂樹。郎才女貌、門當戶對,女孩也愛上了威尼斯的使者。但是為什麼這個美麗的女孩滿臉憂傷,也許是16歲的她不得不被迫嫁給另外一個人。
將這個女孩的畫和蒙娜麗莎這兩幅畫放在一起做個對比,會發現她少了手的部分。
仔細研究達·文西的繪畫中手的姿勢,發現蒙娜麗莎手勢的放置方式,跟他的老師韋羅基奧所創作的雕塑的手勢很像,所以我們可以合理的推斷,達·文西畫中女性手勢創作的靈感來源於他的老師。
30歲的達·文西離開佛羅倫斯來到了米蘭。米蘭作為一個獨立的大公國,是當時整個歐洲第一大城市。這幅圖是米蘭大公居住的宮廷和城堡。
《抱銀貂的女子》
米蘭大公請達·文西為她的一位情人作畫,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抱銀貂的女子》。畫中是這個女孩16歲時候的倩影,這個女孩年輕漂亮,精通拉丁語、古典文學和音樂。這幅畫就像是我們拿著照相機,叫到某人的名字,她回望的瞬間搶拍下來的一個鏡頭一般。仿佛這個穿著時尚的女孩滿懷欣喜、滿臉溫柔的迎著一個即將來到她身邊來的翩翩少年。
通過這個細節圖可以很仔細的看到,達·文西在作畫時會運用特別的手法:他作畫時不會勾勒出非常明顯的輪廓,而是通過一種漸變的方式,讓人物慢慢融入到背景當中去。
《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
這幅肖像是大公請達·文西為他另一個情人作的畫。這幅畫叫是《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她的額頭上也帶著固定頭髮的裝飾品頭繩。
當時她已經30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而且有自己的家庭。對比之下可以看出達·文西對兩個女孩的感情不同,所以《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畫作所呈現出來的容貌、表情並不唯美。
米蘭公國被法國人佔領,大公逃走後,達·文西失去了米蘭的立足之地,結束了他最高光、最幸福的時刻。達·文西也逃到了曼託瓦,曼託瓦的女大公邀請達·文西來到了她的城市。文藝復興時期女性富有學識,男性則從小騎馬打仗,學習權術。曼託瓦女大公作為知性女性非常欣賞達·文西的才華,極力邀請達·文西到她的國家替她畫畫。
這是達·文西的一件草稿,雖然是一個打底的草稿,但好像也是被一刀切下,手的姿勢並不完整,就像達·文西完成的第一幅《吉內薇拉·德·本奇》一樣。
《美麗的公主》
現在很大程度上推斷,《美麗的公主》是達·文西的畫,因為這幅畫裡面有很多細節帶著達·文西本身作畫或者他在進行藝術創作時,所特有的一些特點。
這是達·文西的一副草稿,是研究女性形象和女性結構的一幅肖像。
這兩幅畫左邊是《美麗的公主》,右邊是他的草稿。兩個人的眼睛細節基本一致。其實這個美麗的公主是我們剛才提到的米蘭大公的長女兒。同樣,這位公主畫像上達·文西為了突出人的美而省略了複雜的首飾。
通過這幾幅作品,可以發現美麗公主的肩膀上有一個繩結,而這個繩結正是達·文西畫作所特有的一種籤名的方式。
這是達·文西未完成的草稿,同樣也是女性肖像,稱之為「亂發的少女」,這是一副非常神奇的畫作,會讓你突然感覺畫中人物仿佛是從虛空當中慢慢走出來的一般。
-----
-----
作為「羅浮宮三寶」之一的《蒙娜麗莎》
是達·文西筆下最具代表性的女性畫作
下一期我們將帶您一同探尋
「蒙娜麗莎的微笑」
點擊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探秘文藝復興巨匠丨達·文西500周年系列講座在西安創新設計中心舉
對話藝術丨達·文西500周年系列講座嘉賓專訪
原標題:《解讀達·文西的畫作世界(上)丨走進達·文西畫筆下「神秘」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