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死亡詩社》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一群乖張的學生和一個明朗的老師
首先,這是一部關於詩歌,精神世界,個人價值觀,人生觀得到發現與提升的積極向上的故事。最開始聽到這部影片以為它是一部恐怖片,後來發現它也的確是一部恐怖片,只不過是讓人察覺了自己一直在生活中艱難的生存著而心生恐懼。
電影所描述的環境似乎與當今的中國社會差不多,家長即權威,家長們抱著望子成龍的心態將自己的孩子送進高等院校,希望他們考上名校進階上流社會。
其次,影片的故事圍繞幾個初入名校的大學一年級新生展開,每個人都有自己憧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憂慮,同時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恐懼。
故事的高潮則在於基丁老師的教育思路和方法,他不希望學生們禁錮自己的創造力,不期許年輕人壓抑自己對美好未來的追求,不贊同孩子們對自己心聲的勇敢表達。自由,一切皆有心生,一切是那麼的自然,美麗,浪漫,而詩歌只是這種精神的載體。
當船長再次出現的時候,他也會像那位監獄的圖書館義工一樣,去排斥那本該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自由,因為他知道,自由對於那時候的他來說已經為時已晚。
縱觀整個事情,船長錯了嗎,沒有,Neil更沒有錯,我們都知道錯的是Neil的家長,以及學校的教導主任,而他們卻也是最後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來批判別人,來宣揚所謂的「正義」的人。
這或許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船長要讓學生站在桌子上看世界,因為你如果坐在椅子上的話你只會看到「船長老師的出現讓Neil自殺了」,而只有當你站起來才會發現整件事情來得多麼荒謬和諷刺。從開始的自卑,到capiton引導釋放心中所想,再到後續的Neil perry的自殺後崩潰,後校長逼迫籤字的掙扎,到最後第一個站出來表達對capiton的支持,與證明其是清白的。
最後引導站上課桌的方式,表達他理解了,以及在範圍內開始做自己的態度。Todd經歷了一個完整的蛻變。看到最後的整個人的情緒積攢到了峰值,立馬決堤。另外,影片中的英文老師教授的其實並不是英文,而是自由思想,「我們談論的不是藝術家,我們談的是自由思想家。」因此,在電影中老師教育學生要「把握當下,讓你的生命超越凡俗」;讓學生撕掉書的導論,學習獨立思考。
要學生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讓學生認識到,在其他人面前維持自己信念的困難所在,要他們找到自己的步態,為自己走路。 我們發現,這位老師給予學生的教育是:獨立思考,說自己的話,走自己的路。顯然,這也是電影重點描述和希望傳達給觀眾的真實理念。
影片的最後。neil最終死了,keating被開除,那部分最後敢於反抗校長的站到課桌上的成員也許在受到嚴厲的懲罰後又小心翼翼的收起自己身上的觸角。
好像只有沉重的悲劇才能給予人最深刻的反省,這種自由理想與現實生活的矛盾似乎存在於絕大多數人的身上,我們做著徒勞的困獸之鬥找不到和解的方式,卻又不敢越過世俗的所定的界限之外,也許害怕的是一種脫離既定軌道後對未知的恐懼,害怕從社會大部分的群體中脫離出來,儘管今天的世界足夠寬容,並不會把異教徒綁在柱子上燒死。
所以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快樂只屬於那些勇敢追尋夢想和自由的人,只有他們,才是真正的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