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院尚書禮部牒並記
(闕片)
(碑高五尺四寸,廣二尺六寸,上截刻牒文,十行,行字不等,行書。下截刻記,三十九行,行三十四字,額題龍泉之院四字,並正書。有碑陰。大定二十四年立。今在元氏縣西北封龍山下南左鎮。《常山貞石志》)
正文:
尚書禮部 牒
牒奉
勑可特賜龍泉院,牒至準
勑故牒
大定三年二月 日令史向昇主事安
朝請大夫行太常丞權員外郎劉
中憲大夫行員外郎李
郎 中
侍 郎
正奉大夫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修國史王
(右上截)
封龍山陽 左村龍泉院記
蓋聞梵剎始興於天竺,善德能主於法門。若以原興其論議,而莫之盡矣。佛性真如,本無出沒之相。大宏願力,示顯受生之儀。自兜率天宮,釋迦毗羅國,及乎歲冠,見其志操,習成文武之藝,遊驚老病之形,厭棄繁華,思持梵行,逾離春城,歸棲雪嶺,既道成。已證三類之化身,觀所應緣,為四生之慈父,教立妙能,法宣c惠。肇於鹿苑,談經度五人之超凡出世,祇園剙寺,感長老之換地鋪金,此則釋迦立教講法之本也。誓度眾生,俱登十地。於是懸明月於幽宵,燭昏除暗;運慈航於幻海,救溺拔沉。而謂居塵眾迷,難一齊化,性情利鈍,教演c漸之化儀,c見眛明,法宣大小之乘喻。方便隨宜,敷陳經義,渡河三獸,見其涉波識之淺深,出宅cc,知其運載力之巨細。由斯化之,鹹獲果證。功成不居,佛之德也。周觀虹貫聖軀,圓寂於拘屍。漢夢金人,教法聲流於華夏,洛汭興乎白馬,恆陽建矣金牛。然後九州郡邑,次置金田。迨於魏晉,登臨之世,大轉法輪。隋唐御統之年,崇欽僧賓。方今文明
君聖,參丞弼輔臣忠
皇恩廣愛,官稱耆老之民,額錫僧居之舍。龍泉之院,是其一也。時當律調玉燭,歲屬豐登,農依序暇,吏屬公平寬威。總管潘千裡,愛畏之風清,任郡官,治四民,樂安之政。裡中所有長戶,信義之土,量懷宏毅,久敬交賓,謙遜之言在口,好仁之行存心。有日與眾信士而評議曰:裡中僧舍,喜得院名。雖舊有青玉之塔三所,立幢幡儀,紫鱗之蒼檜二株,騰虯龍勢,載唐天寶刻石文焉。今為院庭短促,牆仞隳隤。古殿階北地基步,無欲構僧房廚庫,講法正堂無由蓋造,其若何?眾順善德,即時補圓便地,其得前枕長街,後通古陌,左鄰民舍,右映官途,正長廣闊,無有缺斜。將欲起功,而無釋子主持。勸緣為功德主,眾善信士而謂長戶曰:近有所聞,前副錄僧判淨範大德琛公弟子,王俗姓氏,法諱文超,本登州人也,性惟持善,志愛修崇,三事之衣稱體,六和之德於身。土石峰畔,增修廣化蓮宮;瑞馬城中,助建慧光寶塔。
今則於欒武郡東冶水河c,蓋石橋一所,計日萬功,穩鋪山骨,高疊雲根,霄虹彎於頭尾,海月現於半輪。既然無滯,將以畢功,若眾虔誠,一心禮請,善意慈心,必無阻也。尋行請禮,受納書,緘而已,從順為崇興。
夫佛宇之緣,來主龍泉之院。於是眾功日起,百堵雲連,先以垣墉周備,次而除劃剗蕪c,運般土木,忘困無厭。,基址則見於高平,材木則積於豐用。疃人勞力齊心,梓匠工添樣c準之、繩之、造之、作之、日之、成之、堂之、殿之,遂得森聳,相依巍峨,相映琉璃,脊結條橫,獸c直吞瑇瑁,瓦鋪壠行,以鴛鴦並對,棟壓虹霓,簷飛鳳翼,一庭柏韻,縈風四野,嵐光噴翠,列雲峰cc圖簇。
封龍之勝,致斯南左也,地佔龍陽,名冠槐水,儁士英人,代之有矣。昔朝相國題cc間之村,往古神仙得道,名傳之裡。今則信士,善意葉同,欽崇釋教,修建佛官,欲c無c之名,事紀勣興之歲,立於琬石而傅後焉。信士善交囑為記,堅以固辭,莫能得已,但c祐本勤耕樂俗之民,攀文學洪詞之客,雖無其楷式矩規,聊紀其年月時日。為其銘曰:
翠嵐簇兮一方金地 梵宇完兮號粵龍泉 龍之力兮雲騰雨降
泉之潤兮木鬱芳鮮 佛之恩兮修慈若矣 院之名兮稱額宜然
堂構聳兮棟虹壓穩 簷飛勢兮翼鳳儀翩 石塔建兮時經幾代
檜蓋偃兮歲歷半千 封龍映兮可同靈鷲 泜水近兮無異泥蓮
淨社眾兮讚揚梵韻 寶香焚兮壇表爐煙 虛空降兮十方賢聖
恭敬遶兮四眾周旋 節萬春兮
君壽祚永 歲累豐兮
國福祥延 功圓滿兮慶乎了畢 刻石文兮已紀時年
大定歲次甲辰(約缺七字) 文超建
(右下截)
碑陰:
(右方八列,左方五列,末刻本院四至一行,並正書)
真定府元氏縣龍泉鄉南左村眾維那等
(人名不錄)
《常山貞石志》跋:
右碑上截禮部牒文,下截龍泉院記,撰書人姓名當在標題之下,今此行下半全缺。牒內吏部尚書王即王競也。
龍泉院方志失載,記云:院中舊有青玉之塔三所,載唐天寶刻石文焉。據此,則院中尚有唐刻二,今已不可見矣。
註:
1,梵剎:梵的意思是清淨,剎在此是指竿,也就是掛經幡的柱子。僧人居住的地方,應當豎幡以告眾人。後來泛指佛寺為梵剎。
2,天竺:是古代中國以及其它東亞國家對當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的統稱。
3,法門:宗教用語,原指修行者入道的門徑,今泛指修德、治學或作事的途徑。古稱南門為法門。
4,真如:佛教術語,即非真如,假名真如,真如無我,無我一切皆真如。真如者,非實非虛,非真非妄,非有非無,非是非非,非生非滅,非增非減,非垢非淨,非大非小,非子非母,非方非圓,等等不可盡說。
5,受生:猶稟性。
6,兜率天宮:坐落於仙巖極頂之上,它坐西朝東,五進而起,九根大柱支撐屋面,象徵九五之尊的帝王宮殿,佔地670平方米,高19米,彤壁朱扉,重簷丹楹,上覆灰色琉璃瓦,四周為花崗巖護欄,甚是莊嚴。北側入宮,左右這副篆全楹聯是:&34;。
7,遊驚:流水,流波。化用典故,《楚辭.遠遊》:「叛陸離其上下兮,遊驚霧之流波。」
8,梵行:意為清淨、尊貴、值得讚嘆的行為;或如清淨、尊貴的諸佛、獨覺佛、出家聖弟子等清淨者們的生活方式。
9,三類之化身:阿彌陀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和化身佛。法身佛不生不滅;報身佛,比如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是報身佛;化身佛,釋迦摩尼佛就是化身佛。
10,四生:巴利語,生,有起源、原因、生、胎、子宮等意思。四生即有情獲得色身或出生的方式:卵生、胎生、溼生和化生。
11,祇園:音qí yuán,解釋為「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梵文的意譯。 印度佛教聖地之一。
12,十地:大乘菩薩道的修行階位,即指十種地位,十個菩薩行的重要階位。又作十住。地,梵語,乃住處、住持、生成之意。即住其位為家,並於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
13,渡河三獸:意思是佛教以兔、馬、象三獸渡河入水之深淺,喻小、中、大三乘證道之高下;後泛指修行。出自《優婆塞戒經·三種菩提品》。
14,拘屍:拘屍娜迦,印度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又譯俱屍那、拘屍那等,意為釋迦牟尼涅槃處。位於印度北方拘屍那揭羅西亞村。佛教徒尊該地為佛陀涅盤地。
15,金田:佛教指菩薩所居之地。亦為佛寺的別稱。唐.宋之問《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散花多寳塔,張樂布金田。」五代.齊己《湘西道林寺陶太尉井》詩:「林僧曉來此,滿汲灑金田。」宋.王禹偁《酬處才上人詩》:「可憐嗷嗷避徵役,半入金田不耕織。」參見「金地」。
16,耆老:qí lǎo ,老年人。特指德行高尚受尊敬的老人。
17,調玉燭:四季氣候調和。四時之氣和暢,形容太平盛世。
18,愛畏:畏愛,意思為敬佩愛戴。語出《禮記·曲禮上》。
19,虯龍:qiú lóng,是古代傳說中一種有角的龍。在《說文解字》和《廣雅·釋魚》都有提到。
在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之東北,梵名耆闍崛。山中多鷲,故名。或雲山形像鷲頭而得名。如來曾在此講《法華》等經,故佛教以為聖地。又簡稱靈山或鷲峰 。
解讀:
1,《龍泉院尚書禮部牒並記》,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立於元氏縣西北,封龍山下南左村。
2,南左村,碑文有:封龍山陽,左村龍泉院云云。元氏漢碑《白石神君碑》碑陰有左村等字樣。據專家推斷,白石神君碑陰《重修都翁記》為唐刻,則唐代已有左村。
南左村, 查《元氏縣誌.崇禎志》縣鄉四:東曰仁德鄉,南曰神巖鄉,西曰龍泉鄉,北曰永泰鄉。社二十一。南左社村八,有南左。
《元氏縣誌.同治志》正西路,南佐:屬南佐社,距城四十裡。廟宇:長山寺,成化元年重修。
3,碑文載:龍泉院舊有青玉之塔三所,有蒼松翠柏二株,載唐天寶刻石文。如此,則龍泉院之前身,有三石塔,且有唐碑。《縣誌》失載。
迦毗羅國降生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於自己,佛家道德也,周圍觀察長虹貫日聖駕軀體圓寂死亡在拘屍那釋迦涅槃地。漢明帝夢金人,教令佛法流傳於華夏,洛陽一帶興建白馬寺,恆陽建立金牛。然後九州郡縣,依次建置佛寺菩薩所居之地。待到魏晉登臨之世代,大轉法輪。隋唐御統天下年月,崇信欽敬僧侶。現今文明
皇君聖明,參丞輔弼大臣忠良,
皇恩浩蕩,廣愛天下,官方尊稱年老之人,賜額僧居之舍弟。龍泉之院,是其中之一。時當四季氣候調和,年景五穀豐登,農人依照農時耕作休息,官吏下屬公平寬威並用。
總管潘千裡,有一日,與眾信士而評議說:裡中僧舍,喜得皇帝賜院名,雖然寺院舊有青玉之塔三所,立有經幢旗幡飄然,紫麟色的蒼檜圓柏二株,虯龍騰飛狀,載記唐天寶時期刻字石文。今天院庭短促,牆壁倒塌墜毀,古殿臺階北邊,地基不能建構僧房廚庫,講法正堂無由蓋造,這樣怎麼辦啊?眾人順應善德提議,即時補圓便地。這樣得到前枕長街,後通古道,左鄰民舍,右照映官道,正長廣闊,無有缺斜。將欲動工興建,但是沒有僧徒住持,勸緣為功德主,眾善人信士對長戶說:近來聽聞,前副錄僧判淨範大德琛公弟子俗姓王,出家人法諱號文超,本是登州人士,性情唯有堅持行善作好事,志向愛好修整崇敬佛家三事衣服之袈裟,合身之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見和、利和六合之德在身體力行。土石峰旁,增修廣化寺廟;玉馬城中,助建慧光寶塔。
如今在欒城縣東冶河修造石橋一架,工程計日經年累月,安穩鋪設山石,高架入雲,早晨彩虹映照一彎石橋頭尾,明月呈現水中半輪,工程順利無有停滯,將要完工,信教藍若眾人虔誠一心,禮請善意慈心,必然無有阻礙了,不久行禮請人,收納封緘書信而已。從順眾人所請以為崇敬興致。那佛宇之緣分,來住持龍泉寺院。於是眾人之力連日開起,眾多高大廣闊的建築和牆垣高聳連雲,首先圈起圍牆周備,依次剷除雜草,運搬土木,忘記疲睏不厭倦,地基基礎則見於高平,材料木材則積累大用。村民勞力齊心,木匠工人增添畫樣,畫準繩造作,建造殿堂,於是完工森嚴高聳相依,巍峨相映,琉璃屋脊鋪結縱橫,直吞瑇瑁瓦鋪壟行,以鴛鴦並對,梁棟描繪七彩虹霓,飛簷鳳翼欲飛,一院松柏風韻,四野縈繞清風,山嵐風光噴翠吐綠,高天列雲峰巒映射畫圖團簇。
封龍勝地,集此南左,地佔龍山之陽,名冠槐水,英儁人士,代出不窮。過去朝代相國題名...詢問村莊,往古神仙得道,名傳鄉裡。現在信士善意協同欽敬崇拜佛教,修建佛宮,想要...人名事跡功業興辦之年月,刻立石碑,從而留傳後人。信士善交好友,叮囑為記,(我)堅持推辭不受,不能得以。但能祐助本根勤耕樂俗之民,結交高攀文學洪大詞語之客人,雖然沒有楷模規矩,勉強湊合記載年月時日。為其銘曰:
翠綠嵐光聚集於一方金地,
佛宇完工兮號稱曰龍泉院,
龍之力兮騰雲致雨,
泉水潤澤兮樹草木蔥鬱芳鮮,
佛恩廣大兮修持和善藍若,
院名稱兮題額適宜恰當,
殿堂結構高聳兮棟梁彩虹結構堅實平穩,
飛簷高展兮象鳳翼展翅高翔,
石塔建立兮經歷幾多年代,
蒼松翠柏偃蓋兮經歷五百年,
封龍相映兮可同佛頂龍鷲峰,
泜水接近兮無異於泥水出蓮,
清淨廟會人眾兮讚揚佛韻,
寶殿薰香焚燃兮佛壇表杆雲煙繚繞,
天空曠野降下兮十方聖賢,
恭敬繞場四周兮人眾載歌載舞,
時節萬年兮皇帝壽祚長久,
年景豐登兮國運吉祥延年,
功德圓滿兮慶祝得遂所願,
刻記石文兮以紀時年。
大定歲次甲辰(約缺七字) 文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