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信使,也是郵筒,就喜歡中國綠!

2020-12-11 鋼來鋼往

昨天是世界郵政日,郵局從誕生至今對人類的影響非常大,所以豆哥打算給大家盤點下誕生於1488年,在各個國家郵局裡接收過上億信件的臨時「收信員」——郵筒。

中國綠郵筒

中國建國後,在第一次全國郵政會議上,決定用綠色做為郵政的專用標誌,因為綠色象徵和平、青春、茂盛和繁榮。由於有了這個規定,所以中國的郵筒、郵遞員的衣服以及郵政車都採用綠色,但是現在科技發展,人們都是用手機聯繫,郵筒已經不常使用。

英國紅色郵筒

英國的郵筒主要是以紅色為主,這與英國的天氣有關。以前英國的郵筒也是綠色的,但是英國的天氣一天變化無常,尤其是在多雨、多霧的「霧都」倫敦,綠色並不醒目,甚至會在走路時誤撞上去,在1874年間,郵局決定把郵筒刷成一種亮麗的紅色。

日本霓虹郵筒

日本的郵筒都特別可愛漂亮,有各種顏色,而且各具特色。日本的島根縣有一個粉色郵筒,而且這個粉色郵箱上還可以掛心形的繪馬來祈福,據說可以保佑遇到好的緣分。日本兵庫縣鸛鳥鄉保護公園外的郵筒則喚起了人們保護鸛鳥的意識。

美國藍色郵箱

在之前,美國的郵筒以灰色為主,但也有白紅藍等多種顏色,在1971年時,郵政局進行了重組,創建了美國郵政局,宣布美國郵筒為藍色,並把帶有新郵政服務徽標的反光貼花貼在郵箱上。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它,千萬別把它當垃圾箱哈。

俄羅斯三色郵箱

俄羅斯的郵筒有三種顏色,分別代表不同類型的通信。傳統的藍色用於在俄羅斯各地傳遞消息,紅色用於在城市內進行通信,而黃色則用於頭等艙郵件。

西班牙黃色郵筒

西班牙郵筒的形狀和中國的差不多,只不過顏色是黃色的。西班牙的每個郵筒上都印著郵徽,郵徽由上下兩個圖案組成,上圖案是一頂王冠即皇家之意,也就是說西班牙郵政系統由國家負責管理運作,下圖案是郵差使用的小喇叭。

德國黃色郵筒

德國郵筒的顏色與西班牙一樣也是黃色的,Logo 是只號角(Deutsche Post徽標)。至於為什麼顏色選擇黃色,豆哥找尋了許多資料也沒查到確切的答案,但有許多歪果仁說應該是與它的國旗顏色有關。

郵筒不僅是一個國家文化和郵驛歷史的縮影,還能呈現出一方地域特色,看完這些個性十足的郵筒,豆哥都有種想立刻打個飛的去寄明信片的衝動了,你的感覺呢?

更多資訊請關注V 鋼豆匯

相關焦點

  • 街角的綠郵筒
    那綠郵筒雖然顯得很不起眼,但它是無私的,又是高尚的,讓我從心底默默地敬佩! 以前我並不是很清楚綠郵筒是什麼。原來,綠郵筒是郵箱的一種。在過去的街角總會看到它的身影,它是用來收集外寄信件的郵政設施,寄信人若不便去郵政局,可以把信件投到就近的郵箱,郵遞員會定時收集信件,再分類運輸及派送。 郵筒長得很普通,它沒有引人注目的外表,一年四季都穿著綠軍裝!
  • 臺灣歪腰郵筒爆紅 「小紅」「小綠」將原貌保留
    臺北市龍江路口的郵筒,被蘇迪勒颱風刮下的招牌擊中,成了「歪腰郵筒」萌樣爆紅,大批民眾排隊與它們合照,郵局另派郵差維持秩序。(黃世麒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8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中臺蘇迪勒強勁風力吹倒許多路樹、招牌,臺北市龍江路上的2支郵筒,被重物砸歪,歪頭、歪腰模樣,吸引網友拍照轉貼。臺灣「中華郵政」表示,順應民情「小紅」、「小綠」郵筒不扶正、原貌保留,會派員固定郵筒底部、確保安全。
  • 茅臺醇再出新品 文創酒「郵筒綠」「中國紅」在濟南發布
    10月10日,繼「茅臺醇·一品天青」、茅臺醇·星座2支裝CP組合和4支裝四象組合發布後,茅臺醇再出新品,柔和醬香遇上集郵文化,文創酒「郵筒綠」「中國紅」在濟南發布。茅臺醇郵票文化酒發布儀式中國集郵總公司副總經理顧軍,茅臺集團總經理助理
  • 綠色的郵筒
    張家濤/重慶江津區一個綠色的郵筒,靜靜地立在城市的街邊。雖然漆色略顯斑駁,作為歲月的見證,我的記憶變得這般深沉。多年之前,郵筒是最基本的通信設施。年年月月,春夏秋冬,風風雨雨,忠誠的堅守,將一封封珍貴的信件,準確地傳向四面八方,架起情感的長橋。
  • 鹿晗帶火的「景點」,上海綠郵筒,北京紅郵筒,還有你不知道的!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便是其中典型代表,兩個「平平無奇」的郵筒,究竟是如何成為知名「景點」的? 在2016年,在上海舉辦演唱會的鹿晗在此遊玩時,曾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曬出一張與綠色郵筒的合照,這一行為引發無數粉絲前來打卡。 聽說當天晚上的隊伍排到了第二天凌晨,但儘管如此,前來合影的人群依舊沒有散去的跡象,於是這個綠郵筒就靜靜地處理於此,等候著它的無數客人。
  • 歪腰郵筒小紅小綠 將搬到北門郵局
    今天下午5時至明天下午5時投遞在歪腰郵筒的郵件,都會蓋「微笑萌郵筒」紀念戳。(臺灣「中華郵政」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因蘇迪勒颱風爆紅的「歪腰郵筒」吸引民眾朝聖,連超萌的「大同寶寶」11日也來湊熱鬧,「大同寶寶」學「歪腰郵筒」一起歪腰,模樣可愛,民眾搶拍。
  • 市區僅剩43個郵筒!這些郵筒會消失嗎?
    1、郵筒引發「回憶殺」近日,桂林生活網網名為「好好青年」的網友發布了一組桂林市郵筒照片合集的帖子引起了一波「回憶殺」,許多網友在下面留言,「這讓我想起了喜歡寫信、寫明信片的學生時代」「曾經瘋狂寫信交友!
  • 中國遊客錯把郵筒當垃圾桶
    原標題:中國遊客錯把郵筒當垃圾桶 韓國的郵筒 本版圖片GJ   繼找不到公廁之後,中國遊客出國旅遊又遇到找不到垃圾桶的尷尬。韓國《朝鮮日報》9日呼喊「救救郵筒」,抱怨中國遊客習慣性地往韓國郵筒裡扔垃圾。
  • 【紀念中國郵政開辦120周年特刊】郵筒的使命
    2016年3月20日,是中國郵政開辦120周年紀念日。120年前的3月20日,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官辦郵政機構——大清郵政成立,宣告了全民性郵政服務在中國的誕生。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大清郵政也更名為中華民國郵政。
  • 「中國最大郵筒」悄然拆除
    2010年「中國最大郵筒」亮相,號召寄語亞運。 譚偉山 攝   許願牆仍在,「中國最大郵筒」沒了。該活動以「中國最大郵筒」作為宣傳點,在活動當天上午就引發近千人觀看,收到了大量信件。   昨日,記者探訪北岸創意園發現,該園區已經被拆成廢墟,碼頭的大郵筒和塔吊都消失不見,場地變成了空白的水泥地,一輛挖掘車仍在緊張地施工著。旁邊成了國際金融城工地運送廢土的場所。
  • 家書少了帳單多了 還有人往綠皮郵筒裡投信嗎?
    瀋陽很多的郵筒上面都寫著開啟時間:10點25分,13點20分。 每天在這兩個時間,唐斌都會準時打開位於瀋陽鐵西區建設大路七馬路上的郵筒。這方圓幾十平方公裡,有30多個郵筒,清理灰塵,清理郵筒上的小招貼,是他每天必做的分外事兒,他的分內工作是取出綠皮信筒裡的信件。這些年,他管轄的十幾個郵筒裡,信件的確是越來越少。大大的郵筒,裡面只躺著幾封信。
  • 中國最大郵筒期待百萬「情書」
    中國最大郵筒期待百萬「情書」高15米、直徑13米,可容納500萬件信件鄭秋琳 薛燕妮2010-11-01來源:    10月15日,在與琶洲展館隔江相望的廣東省廣州市北岸文化碼頭,可容納500萬件信件的中國最大郵筒——廣州市北岸碼頭郵筒驚豔亮相。
  • 郵筒裡,還裝有多少「期待」?
    6月18日,市民胡先生撥打宿遷晚報熱線電話稱,如今,郵筒在生活中很少見了,雖說平時幾乎不寫信、很少郵寄明信片,但他仍希望這個郵筒能長期佇立在那裡,給回憶留下一個「儲存櫃」。隨後,記者來到市區項王故裡景區,在景區團體購票處的門前,看見了那一抹熟悉的綠。
  • 《財富》論壇小信使集體寄信 邀請世界500強CEO來廣州
    「財富小信使」展示自己寫的信。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攝財富小信使」在信封上蓋郵戳。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攝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林霞虹 通訊員穗外宣)「羅伯特·艾格先生,能在廣州建一座迪士尼樂園嗎?」
  • 馬鞍山市區綠色郵筒變身「智慧郵筒」
    離你家最近的郵筒在哪,街邊現在還有多少綠色郵筒,這些問題的答案你可知道?記者採訪發現,全市目前還有83個郵筒,其中市區26個。不管你寄不寄信,它們依舊在那裡。雖為「老物件」,但郵筒也在努力跟上時代節拍。最近,馬鞍山郵政公司對郵筒進行了智能化改造。全市26個郵筒已全部裝上感應器,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與郵遞員手機的連接。
  • 南京800隻郵筒難收信件仍堅守 看其他國家的郵筒命運如何
    央廣網北京3月3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現如今,隨著通訊手段越來越發達,很多人幾乎不再寫信了。而郵筒對於很多現代人來說也被歸入「老物件兒」的行列了。在南京街頭,有800多個郵筒,它們中很多一整天都不會有一封信投遞。不過,南京市郵政部門表示,儘管使用率不高,南京的郵筒還是會「堅守」。不僅數量不會減少,反而總體趨勢還會增加。來聽記者報導。
  • 由韓國郵筒與中國垃圾桶撞臉說開去……
    韓國郵筒上貼中文告示:「這不是一個垃圾桶」        繼找不到公廁之後,中國遊客出國旅遊又遇到找不到垃圾桶的尷尬。韓國《朝鮮日報》9日呼喊「救救郵筒」,抱怨中國遊客習慣性地往韓國郵筒裡扔垃圾。    在首爾樂天百貨店前,做生意的韓國小販安民旭衝著一名45歲的中國遊客高喊:「這是郵筒!」這名把郵筒當垃圾桶並準備扔菸頭的中國遊客面帶尷尬背過身去。安民旭說,「中國人扔了很多垃圾,雖然我出面說了幾句漢語,但實在管不過來」。報導說,首爾明洞和東大門的郵筒因為中國遊客扔的垃圾骯髒不堪,樂天百貨店前的郵筒每周能清出10升垃圾,東大門平和市場入口處的郵筒每周能清出2至3升垃圾。
  • 「傳遞夢想與笑顏」 日本富山縣哆啦A夢郵筒新印章即將登場
    設在富山縣高岡市高岡站一層候車室的「哆啦A夢郵筒」將於12月1日期使用新的印章,日本每日新聞25日報導稱,這是至今第四次更新印章圖案。這個巨大的郵筒是2013年為紀念漫畫《哆啦A夢》的原作者藤子 F 不二雄誕辰80周年而製作的,提供寄送明信片和信件等針對個人的服務(賀年卡除外)。設計者表示,「是以『夢想信使』哆啦A夢為理念而設計的」。
  • 鎌倉的老式郵筒
    在日本,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古都鎌倉,就像一位耄耋之人,連那些紅紅的、圓形的老式郵筒也歷盡歲月的磨難,透露出一種沉重的滄桑感。據舊郵政省記載,1901年,第一個老式郵筒在東京日本橋誕生,從那時到1950年,全國共設置此類郵筒3800餘個;但由於鑄鐵業人手不足,1965年已停止生產。同時為了提高郵件分揀效率。自1970年起轉產目前通用的設有兩個投信口的箱形郵筒。
  • BBC:香港遮蓋郵筒「英皇」標誌引爭議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 英國《衛報》網站報導說,香港政府要求將傳統的鑄鐵郵筒上仍保留的英國皇家標誌遮蓋起來,引起香港文物保護者的強烈反應,指責政府試圖把香港的英國殖民地歷史「抹掉」。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7日援引《衛報》的報導稱,香港的大街小巷中散布著的鑄鐵郵筒共有114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