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敏感內向,在職場上會吃虧嗎?

2020-12-02 霍霍的小世界

文:霍輝

首發百家號:霍霍的小世界

職Q上有個問題你覺得性格敏感內向的人在職場上會吃虧嗎?戳痛了無數人。

眾多網友用慘痛的教訓告訴你,在職場,內向的人的確容易吃虧。而那些善於表現和邀功的人,往往早早名利雙收、功成名就,上帝確實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努力的人,但是老闆會。

如今,交流能力被看作職場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人們往往認為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適應職場環境,更容易積累人脈,也更容易在職場有所成就。

在這個喋喋不休的外向世界裡,內向者的優勢被壓抑、聲音被淹沒、才華被忽視,內向的人,真的無可救藥了嗎?

一、內向,不是缺陷,而是被低估的優勢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將人的性格分為「內向」與「外向」,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

外向的人能量指向外部,他們通過社交獲得能量。內向的人能量指向內部,他們對內心世界更感興趣,喜歡獨處、自省和思考,他們通過獨處獲得能量。

所以說,內向不是缺陷,它只是性格的一種。

《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一書的作者蘇珊·凱恩在TED演講中提到:世界上約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是內向的。內向的人同樣有很多優勢,也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且當內向性格的人處於更安靜的環境時,能把天賦發揮到最大。

哲學博士Jennifer B.Kahnweiler也認為:內向者的一些關鍵特性——比如注重深度、清晰準確的表達、習慣孤獨等,使他們更易成為卓越的領導者。

事實上內向的CEO比我們通常以為的要多,據統計,美國40%的商業權力掌握在性格偏於內向的人手裡。

比爾·蓋茨小時候不善言談,不願主動與人接觸。比起與人相處,他更愛鑽研新技術。

股神巴菲特曾經也是個內向的孩子,他能數小時沉迷在畫有火車模型的目錄中,或者安靜地盯著一把母親給他的牙刷,一盯就是兩個小時。

國內也是一樣,馬化騰就是個內向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20 歲的時候,我還是一個非常內向的程式設計師,我唯一的資本是我寫過幾萬行C語言代碼。」

在騰訊早期,馬化騰和同事出去跑業務,經常會被認為是同事的跟班。他從來都不和媒體打交道,直到現在也很少侃侃而談。

內向的人,其實很有優勢。可如今的職場,「性格開朗、善於溝通、組織能力強」已成為每個應聘者的基本要求,內向的人越來越沒市場,為什麼會這樣?

二、在職場,你需要「被看見」

有一句話說「沒有人有義務透過你邋遢的外表,了解你優秀的內在。」換成職場也是一樣,「沒有人有義務透過你的內向,了解優秀的。」

最近的《令人心動的offer2》裡,內向慢熱的詹秋怡讓人心疼。她在第一次項目作業評比中榮獲第二名,卻沒有一位帶教律師選她做自己的首位實習生。

史律師找她談心說出了原因,因為她說話比較少,沒有展現出自己的特點和力量,所以幾位帶教律師不是特別了解她。

慢熱是個大問題,畢竟實習只有一個月時間,該說就要說,一定要主動表達自己,要讓大家感受到她的力量。

在職場,不被領導了解是件很可怕的事。在有限的時間裡,領導不敢冒險把重任交給一個自己不了解的下屬,他需要掌控下屬的工作,所以機會只會留給自己了解的人。

在學校,你只要成績好就能被老師和同學「看見」。可職場不是學校,你只有和領導、同事產生交互行為,才能被看見、被認可。

所以你不能等待被看見,一定要主動展現自己的能力,《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一書裡第一個習慣就是積極主動。

如果你自己不揚帆,沒人幫你啟航,當你開始主動,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三、內向的人,如何「被看見」?

1、打開「社交開關」

韓國女作家南仁淑在《內向不好嗎?》一書中提出「社交開關」的概念。對於內向者而言,「外向」只是一個開關,在大多數需要外向的場合。內向者可以啟動自己這個「潛藏外向性格」的按鈕,從而使自己轉換到外向模式。

內向者常在獨處的時候,不斷思考、復盤。當他意識到在外面的世界發揮社交能力就能創造價值,他就會有啟動「社交開關」的念頭。

多做社交開關啟動練習,隨著對社交開關熟練程度的提升,以往的難為情、不自覺的緊張、不舒服都會逐漸消失。

2、發揮內向的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

知乎上有個問題:性格內向的人真的不適合做銷售工作嗎?

有個回答者說,他就是個內向的人,卻在銷售工作上找到了自信。

因為他不擅於表達,所以上天給他打開了另一扇窗:優秀的洞察力。他很善於察覺別人的心理,對細節的關注遠遠超越身邊的人。

在工作中,他很容易站在客戶的立場去思考,去復盤客戶的瀏覽習慣,瀏覽路徑,在此基礎上他開展的營銷活動效果大多不錯。透過這個工作他發現銷售最重要的技能是洞察力,其次才是口才。其實,內向者其實更適合做銷售。

內向者做事專注、投入;有毅力,能吃苦;情緒平穩,不衝動;為人低調,服從指揮……充分發揮這些優勢,你會發現你的能量是無限的。

3、提升自身能力,才是立足職場的王道

微信之父張小龍也內向孤僻,根本就不懂社交,最不願意和人打交道,當然更不知道該如何討老闆歡心。

騰訊總部在深圳,而張小龍一直在廣州,習慣了廣州的工作生活,不想去深圳。為了他,老闆馬化騰竟然特批微信總部在廣州。

為什麼馬化騰能如此厚愛張小龍?看看張小龍的傳奇你就知道了。

張小龍是個偶像級程式設計師,連續成功三次。第一次是foxmail,讓他功成名就;第二次是QQ郵箱,讓人嘆為觀止;當然,最讓人望塵莫及,是他創造的微信。

在職場中,老闆對待你的態度,取決於你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只有能力一般的人才需要「被看見」;當你能力足夠強大,創造的價值超越老闆的預期,內向慢熱,都不是事兒了,你的光芒老闆早已看見。

打鐵還需自身硬。職場裡,工作能力才是永遠的王道。

內向、外向只是兩種不同的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內向的人不用自卑,性格不能改變,但信心可以改變。你的內向,自有力量。

留言說說,你覺得性格敏感內向的人在職場上會吃虧嗎?

作者簡介:霍輝,理工女,改善專家,寫作教練,高級工程師,名字倒著是輝霍。本文首發百家號:霍霍的小世界。

相關焦點

  • 內向的人,在職場上會吃虧嗎?
    文:霍輝 首發企鵝號:霍霍的小世界 職Q上有個問題你覺得性格敏感內向的人在職場上會吃虧嗎?戳痛了無數人。
  • 張佳寧的性格很內向,在娛樂圈是不是很容易吃虧?
    是的,在娛樂圈如果性格內向是有點吃虧的。張佳寧長相甜美清新,演技也很好,她低調內斂,性格內向,不喜歡人際交往和各種應酬,認為這些是比較耗時間,耗精力的事,所以張佳寧總是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是很吃虧的。
  • 職場中性格內向,不會喝酒,還有前途嗎?
    小周,剛進入職場,因為自己的內向型性格苦惱,且公司有聚會的時候,自己不會喝酒,不知道說什麼,呆坐在哪裡感覺很傻,不禁自問,這種內向,不善言談的人,還有職場前途嗎?這個疑問,我覺得可以分兩個議題來說,一是在職場中性格內向,二是在職場中不會喝酒。
  • 內向性格者如何在職場正面突破?也許你應該了解4P法
    內向的人在職場上有多吃虧?最近熱播的職場類真人秀《令人心動的offer》2中,在第一個實習項目獲得第二名好成績的詹秋怡同學,就因為性格內斂、慢熱,被帶教律師們「完美地略過」,沒有被選為首位實習生。節目中,帶教律師們都十分認可她的業務能力,但他們也都指出:內向、慢熱或許會成為詹秋怡容易被別人遮擋的原因。連何炅和撒貝寧都說:這是問題,得想辦法改改。所以,內向的人在職場真的比較吃虧嗎?性格是否真的決定了我們的能力與發展?
  • 性格內向就與管理崗位徹底無緣?這或許是職場上最大的謊言
    01職場上,你一定見到過內向的人,或者你本人就被定義為「內向」。但同時,每個人都想走上管理崗位,領導一群下屬。這時就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性格內向,適不適合當領導?實際上,問這個問題的人,沒有理解清楚,內向是什麼意思。多半是把「寡言少語「、」不愛與人交流」之類的表現,當作內向了。這種思路走下去,得到的肯定是不適合。
  • 性格內向阻礙職場發展?《內向者溝通聖經》4P法讓你展翅騰飛
    性格內向的人,一般在職場不怎麼招人喜歡。因為他們性格慢熱,不善交際,沉默寡言到讓人覺得無趣。內向者也羨慕那些在職場如魚得水的外向者,所以他們總是在努力,可惜內向者在職場會遭受更多的挫折。因為內向者對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自信,害怕拒絕別人會讓自己的社交面臨危機。於是,勉強自己,成全他人,讓自身承擔了過重的壓力。眼中的自己,永遠遜於他人眼中的你。這源自於內向者性格中敏感與自卑。不懂經營"關係",職業發展受阻。你想要安靜,別人卻以為你太清高。沒有人脈,在職場只能是個小角色。職場隱形人。
  • 內向的人真的不適合在職場上生存嗎?
    你是不是有點內向?我們這個崗位需要跨部門溝通,需要比較外向的人來接手。當我第一次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確實是挺驚訝的,一直只認為很活躍的我,突然被說內向,簡直不敢相信。內向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裡內向的人,不喜歡說話,是一種不好的性格,是一種孤僻,是需要被改造,大多數內向的人都會被打上自卑的標籤。
  • 為什麼說內向的人往往更加敏感?
    這些人的性格比較內向,他們非常喜歡一個人生活,更願意安靜地獨處,越是在人群中,他們越會覺得孤獨,也覺得索然無味。難道內向的人,註定要離群索居嗎?其實不然。一個人如果總是因為內向不願意與人交流,躲避人群,那麼在長久的獨處過程中,他們最終會變得越來越敏感,他們的命運也會從此發生改變。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在我們所處的社會,好像「慢熱」的人總是吃虧。是啊,誰不喜歡嘴甜會說話的人呢?不然你看為什麼上學的時候那個活潑的孩子總是人緣更好;工作的時候會說話自來熟的人也更容易受到領導和同事的喜歡。蘇珊·凱恩在TED演講《內向性格的力量》中告訴我們,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亞當·格蘭特教授做過一項研究,表明內向的領導們相對於外向領導會生產更大的效益。事實上,內向的人因為更善於獨處,往往更擅於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觀察細緻、善於分析。
  • 內向的人真的沒有閃光點嗎?
    性格這個東西,真的是很難搞懂啊。 像我們這些內向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經常吃虧。 那麼真的是內向的人更容易吃虧嗎? 你看那些善於表現和邀功的人,是不是早就名利雙收,功成名就。
  • 性格內向在社會上將吃虧?心理學家告訴你,從事這四項工作準沒錯
    現在應酬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你在學校,亦或者你在職場,都需要去參加各種的酒局。開闊人際關係,為將來的事業打好基礎。不過對於有些人來說,是不喜歡應酬的,他們更希望的是處在自己的小世界中,默默的發光。但是在當今這個社會上,不隨大流則意味著你可能會缺少一定的朋友。
  • 性格敏感內向,見到女生就緊張,該怎麼談戀愛
    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內向敏感的人,一和喜歡的異性說話就結結巴巴,甚至滿頭大汗,導致後面看見異性我就躲著,生怕別人看出我的窩囊,結果直到大學畢業,我都沒有談過一場正式的戀愛。今天我想和一些內向敏感的人,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我先先談談什麼類型的男人最受歡迎:1.長的帥的。不可否認,長相對於青春期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生理優勢,因為同齡人都差不多,在別的方面還沒有拉開差距,所以女生青睞長得好的男生,是可以理解的。2.有才華的。
  • 內向性格經常被欺負,掌握這三個技巧,同事主動尊重你
    現實的職場中,不管在什麼公司中,都會有性格內向的同時存在,由於平時不喜歡跟身邊的人計較,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吃虧的事情,而且也不受同事們的尊重;每個人在公司裡與同事們打交道時,有些人會自帶親和力,也有些人會給人一種壓迫感,但是不管是哪種同事,很多人都喜歡欺負身邊那些性格內向的人員;尤其是那些剛剛畢業的年輕人
  • 「吃虧是福」這句話在職場上依舊有效嗎?
    「吃虧是福」這句話在職場上依舊有效嗎?當時作為職場新人,付出了很多努力,積攢了一些人氣,當然,也吃了很多虧。看到這裡,你覺得「吃虧是福」這句話在職場中還正確嗎?其實,依舊是正確的,請看後續:後來,小李在餐廳幹了幾年之後,也積攢了一些錢,便想著自己也開一家餐廳。
  • 如何讓一個內向的人變外向?這4個方法幫你改變性格內外傾向!
    有些人,自己不願意提升自己的能力,不願意充實自己的大腦、不願意研究社會/職場上很多規則、法則......造成自己沒「本事」,而「沒本事、肚子裡沒貨、腦袋裡沒營養」,會造成職場、社會上很多地方表現不如意。而這些不如意,往往會讓自己拿「內向」做遮羞布!例如:臨場發言,不知道說什麼!
  • 我,性格內向,很自卑,內向性格真的不好嗎?3個步驟可揚長避短
    從小被貼上「性格內向」這樣的標籤成長,內心很自卑,很想改變。被說內向,多半會感覺不光彩,似乎內向就是不好,內向就是能力低、呆板、木訥的代名詞。內向性格真的這麼糟糕嗎?我認為並不是這樣的。性格沒有好壞,認為內向性格不好,其實是對內向者的一種偏見和誤解。
  • 人在職場,太直的性格可能幫倒忙,必須改沒商量
    職場中,除了專業能力、智商外,還有人際關係、情商等在決定著你的職場前途。在職場中,很多時候,情商高的人、人際關係好的人,比專業能力強、智商高的人更能應對自如、風生水起。但是在職場中,性格直爽容易惹是非,性格太直則遲早會吃虧。所以性格太直應該做出調整和改變,不要等到危害發生了才吸取教訓。
  • 70%的成功者都性格內向,你低估的人群,恰好有這3大優勢!
    當然還有30%的人是性格偏外向的,而且大家也不要對這個結論太過於絕對,因為任何一種性格的人都有可能成功,任何一種性格的人都可以當上管理者,只是誰更適合、誰更擅長就是兩碼事。對於性格內向的人來說,在職場上明顯是要吃虧的,可能外向的同事,三言兩語就可以博得上司的好感,而你默默低頭幹活,顯然是被忽視的那一個,說不定還淪為了一個工具人,存在感也並不高。在人際溝通這一塊,顯然也成為了內向者不擅長的事情,比如排隊買一杯奶茶的時候,有人插隊他們也不敢立馬指出來,而是在心裡默默隱忍。
  • 性格內向不是缺陷,反而說明你很聰明
    職場有這樣一條甚至已經成文的規矩,從面試到上班公司都在拼命挑選性格外向的人,很多公司在招聘公告上也都會寫上要求性格外向。而且上班以後公司也是在一直推崇外向文化,教育員工要把性格不停地向外向轉化,仿佛只有外向性格的員工才能幹好工作,內向性格天生就被貼上了被嫌棄的標籤!不只是職場不歡迎內向性格的人,生活中內向性格也是無處生存。
  • 誰說內向性格不好?愛因斯坦、比爾·蓋茨、巴菲特都是內向性格
    很多家長從孩子小時候起,就讓他們參加一些必要的社交活動,希望小朋友擁有一種外向的性格。也就是說,在大人的觀念中,性格內向不利於孩子以後的成長,會將孩子帶入一個弱勢的境地。照一般邏輯看,性格內向者的成長很艱難,未來想要獲得人生的成功更是困難重重。